㈠ 广州有啥好吃的美食
广州领南食在广州',广州人喜欢喝早茶,有岀名的叉烧包,干蒸,凤爪,糯米鸡,虾饺等这些都是广州好吃的美食。
㈡ 广州有什么好吃的
1、粤菜:
粤菜以广州菜作为代表,广州菜是在汇集我省各地优秀民间美食的基础上不断地吸取我国各大菜系之精华,借鉴西方食谱之所长,融汇贯通而成一家的。广州菜用料广博,选料精细,技艺精良,善于变化,品种多样。1956年“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上介绍的莱品便有5447个。与菜品有渊源关系的点心815款,小吃品数百个。广州菜是粤菜的主体和代表。广州菜的烹调方法有二十一种之多,尤以炒、煎、焖、炸、煲、炖、扣等见长,讲究火候,制出的菜肴注重色、香、味、形。口味上以清、鲜、嫩、脆为主,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时令性强,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较为常见的广州菜色有白切鸡、白灼海虾、明炉乳猪、挂炉烧鸭、蛇羹、油泡虾仁、红烧大裙翅、清蒸海鲜、虾籽扒婆参等。
2、早茶:
“饮茶粤海未能忘。”广州人喜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早上见面,其他地方的问候语大多是“吃了吗”,广州人则往往是“饮咗茶未啊?”(喝茶了吗?)。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一盅两件,优哉游哉;不仅饮早茶,还要饮下午茶、夜茶;不仅填饱肚皮,还顺便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由此可见,饮茶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单纯“茶”的范畴,已经成为社会交际方式的一种。饮茶构成了岭南文化别于其他文化的一个显着特质。广州老字号的茶楼有:陶陶居、陆羽居、怕香居、南园、北园、泮溪、大同、惠如、三如、多如、巧心、得心、正心、福来居、西华居、美珍居等。
3、岭南佳果:
广州的水果品种有500多种,其中以荔枝、香蕉、木瓜、菠萝分布最广,产量最多,质量最好,被誉为岭南四大名果。此外,还有芒果、杨桃、石榴、龙眼、白榄、乌榄、黄皮、杨梅、菠萝蜜、三华李、西瓜等。 广州地处亚热带,热带亚热带水果品种繁多,一年四季都有鲜果上市,故有"水果之乡"的盛誉。广州果树栽培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史书载,当年汉武帝便向岭南征贡"御橘",三国吴交址太守士燮向孙权进献的"瑞橘",指的都是甜橙,而非今日通常讲的柑橘。 据调查,广州的水果有40个科、77个属、132个种及变种、500多个品种,其中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33个。着名品种有增城挂绿荔枝、黄登菠萝、罗岗甜橙、石硖龙眼、芳村花地甜杨桃等。近年培育了细核淮枝、八月熟荔枝、红江橙、大果龙眼、穗中红番木瓜、翠宝西瓜等品种。
4、特色小食
广州名饼“鸡仔饼”,原名“小凤饼”,据说是清咸丰年间广州西关姓伍的富家有一名叫小凤的女工所创制,其成为名饼却在半个世纪之后,广州河南成珠茶楼因中秋月饼滞销,制饼师傅急中生智,把制月饼的原料按小凤饼的方法制作,并大胆地用搓烂的月饼和猪肉、菜心混合为馅料,再调以南乳、蒜茸、胡椒粉、五香粉和盐,制作出甜中带咸、甘香酥脆的新品种“成珠小凤饼”来,因其异味香脆而受到顾客青睐。小凤饼形状像雏鸡,故又称鸡仔饼。其后,又进一步改进,务求精制巧作,并改进包装,罐装或盒装,远销东南亚。
㈢ 广州哪里有岭南第一锅牛杂店呀请吃货们指路。谢谢!!
岭南第一锅(百脑汇店)天河区 天河路596号百脑汇6楼美食广场
岭南第一锅(石牌西路店)天河区 石牌西路(海正电脑城斜对面)
岭南第一锅(客村店)海珠区 大江冲直街(近新港西路)
岭南第一锅(大沙头店)越秀区 大沙头(近大沙头码头站)
岭南第一锅(龟岗店)越秀区 龟岗大马路13号左侧
岭南第一锅(龙口西店) 天河区 龙口西路76号
岭南第一锅(京溪路店)白云区 京溪路53号春兰花园北门(近南方医院)
岭南第一锅(江泰路店) 海珠区 江南大道南479号之三(近江泰路站地铁B2出口处)
㈣ 广州有什么好吃的地方
1、北京路和中华广场商圈
北京路是广州城建之始所在地,是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聚集了大量广州实力派的餐饮企业,如欢聚满堂大酒楼、太平馆西餐厅等,还有达杨原味炖品、银记肠粉这样传统小吃店,在这里可以找到各个口味的美食。
2、广记美食
位于万福路汽车站往西行80米,广记是一间老字号的餐厅,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这里的掌亦煲,鹅掌亦胶质丰富,越吃越入味,加入一盘手打瑶柱肉丸,别具风味。
3、达扬、伟记炖品
达扬炖品位于广州越秀区文明路160号,伟记炖品位于越秀区文明路144、156号。达扬和伟记都是老牌的炖品店。三伏天都有人群在排队购买炖品进补。
4、风味馆
位于越秀区越秀南路161号。传说中能做出广州最好味牛三星(牛润、牛心、牛腰)的店子,虽然近年有走下坡路的趋势,但牛三星的水准还是无容置疑的。
5、糖糖私房甜品
位于越秀区惠福东路588号。是一家新派甜品店。里面的甜品都很有新意,价格又合理,极受年轻人欢迎。 推荐美食 腰果露、芒果水晶卷、杏仁豆腐花、蔓越莓蛋糕。
㈤ 广州哪里有好吃的地方
很多啊,上下九,沙面,北京路
㈥ 广州哪家店的牛杂好吃
认识广州就得从牛杂开始,牛杂中“最广州”的当属萝卜牛杂,萝卜牛杂已成广东广州文化的一部分。
没有特别的配方,就是花生香的牛杂汤底,但是别人就是做不出来。汤汁浓的像酱汁,这才是阿婆牛杂香味浓郁、出众的秘诀。
每次一开档,都排起长队,排个两小时,每人还限购两份,阿婆牛杂可以说是最符合广州味道,30年来都不变。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广州哪家店的牛杂好吃?的回答,谢谢。
㈦ 阿婆牛杂被评为广州最好吃的牛杂对此你怎么看
说起牛杂,广州人一定会想起一个名字:阿婆牛杂。
图片来自阿婆牛杂官网
当然,传统与革新本来就存在本质上的对立,两者也无分对错。生产力在发展、资本在不断累积,传统小行业,特别是阿婆牛杂这种源于市井的传统手作行业希望在市场经济中存活并发扬光大,必须适应社会生产的规律。工业化的生产与包装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的。阿婆年纪也大了,也有自己的家庭,谁不想让家庭的生活更好一点呢?说着冠冕堂皇的话让年近90的阿婆继续在小巷中卖牛杂,未免有点强人所难了。
所以,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盲目地保留传统,也不是一味地追求变革,在传统与革新之中求同存异,让两者趋于平衡,才是在这个时代保留传统的正确方法。没错,这堆都是废话,小学语文80分以上的都能写出来,只不过,这么废的话,谁会真的去思考,去落实呢?
所以,大家对传统手艺的逐渐工业化和网红化的现象是怎么看的呢,希望能在评论区听到你们的声音。请各位股东文明交流,不要喷,也不要杠,在这个问题上,无分对错。
㈧ 在广州哪里可以吃到正宗美味的牛杂
上下九那个:林林牛杂店
推荐:牛杂、萝卜、面筋、鱼蛋
环境:板凳也没有,站着吃牛杂,一群人捧着个碗拿着一根签,站在马路边一起大快朵颐,那就是吃牛杂的风味啊!
服务:没有特别服务
交通:乘搭公交到德星里,或是地铁到长寿路站D2出口
综合:板凳也没有,站着吃牛杂,才是最正宗又原汁原味最贴近牛杂意义的吃法对不对~~
地址:十八甫北路36号
时间:09:30 - 22:30
人均:12元
㈨ 东山口有什么传统美食
广州记忆丨人均30元吃遍东山口人气美食,还有洋楼里的咖啡店~
艺术三星周末牛肉建筑
在广州,
素有“有钱住西关,有权住东山”的说法。
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东山口,
每次坐一号线总可以听到地铁报站“东山口”,
你是否也一直听说那里有故事,却未曾踏足。
小编对东山的印象无非是龟岗大马路、庙前直街、东山百货等等等,很多人都以为东山口只有红砖洋房,只适合闲逛和外拍,其实那里不止有大街、洋房、骑楼,更是美食的聚集地。
东山口,这一带的建筑饱含历史文化沉淀,保护完整且别具风格。
不仅吸引了游客们的脚步,
也有不少文艺小资范的特色小店悄无声息地扎根在这里。
小编挖出的这些特色小店,绝对让你抱负扶墙走……
丨肥佬牛杂丨
在东山口地铁站附近有档牛杂,每每走过都要买。从原来的推车走鬼档搬到店内,从没任何名气到现在的粉丝慕名而来,为的就是那份萝卜牛杂!
这里的牛杂没放过多香料,牛杂本身味足,感觉不用蘸甜酱也依然棒棒哒!牛心牛肺弹性十足,也很干净,萝卜则是炖的刚刚好,腩汁满满的,吃起来特满足!关键是够饱肚呀~
地址:庙前直街12号(东山区少年宫对面) 人均:12元
丨老上海食惠里小笼包面馆丨
但是小编每次都是为了那碗咸蛋黄鲜肉馄饨云吞,每颗馄饨都很大,咸蛋黄也不少,最重要是其价格和口味上的平衡,难怪附近很多街坊都视之为食堂。
地址:龟岗大马路13号(近东山百货)
人均:20元
丨林华牛羊蛇杂屋(东华东路店)丨
只此一家有牛羊蛇杂的牛杂店林华铺子,滋补三蛇杂汤,各种蛇肠、蛇肝、蛇肺等肉料,吃起来很软,汤味鲜浓,加了胡椒粉很暖胃。
从7块吃到14块,老街坊都爱的味道。在冬天来一碗牛羊杂汤暖暖身子,值得一试。
地址:越秀区东华东路618号
人均:13蚊
丨风味馆丨
只有广东人才会懂牛三星有多好吃,这家老店,每次去必点牛三星汤加辣,还有陈村粉,分量超级足,牛三星烫得爽口脆嫩、火候非常好,而汤底下有韭菜、酸萝卜、吃起来整个汤很是开胃。
小斋陈村粉,最喜欢上上下下满满的一层酱,陈村粉搭配牛三星,真是绝配。
地址:越秀区越秀南路161号(芬兰浴馆对面)
人均:15蚊
丨成隆行(东山店)丨
喜欢他们家的蟹粉小笼包,鲜美香甜,汤汁非常饱满,汤包皮很薄,泛着黄黄的蟹膏黄油花。但是价格却不便宜。
一年吃蟹也就几个月,总是不能错过,每年都吸引了一批吃蟹爱好者,吃完大闸蟹记得喝姜茶,暖暖的,瞬间感觉很完美。
地址:庙前直街31号(近农行)
人均:150元
丨常来饭店丨
“常来饭店”走的则是平实住家菜路线,秘制的豉油皇鹅肠、碌鹅等点击率最高,还有镬气十足的粤式小炒令师奶们都要臣服。
满满的传统味道,很多街坊经常帮衬的食堂,深受街坊欢迎。
地址:龟岗大马路金韵茶业旁(近龟岗步行街)
人均:50元
丨老班长丨
东山口店也是20年+的老店了,这里的灌汤包,永远那么多人,永远的新鲜美味。
还有凉拌卤牛肉,清香透鼻。凉菜和凉皮也是这家店的一大特色,很受欢迎。
地址:农林下路81号南侧(王府井对面)
人均:40元
丨云上咖啡·艺术会馆丨
充满艺术气息的会馆,正宗的英式下午茶。很有维多利亚时期的风格,一片怡然自乐的静谧感。店主还在门口还养了很多只可爱的龙猫,来这里享受宁静下午茶时光是不错的选择喔!
地址:东山口启明一马路4-1号(近东山百货)
人均¥ 46
丨逵园1922画廊&Cafe丨
1922年建的老房子,一楼会定期展出不同的艺术作品,楼梯曲折通幽。二楼是一个阳光小天堂。由于阳台是骑楼设计,所以坐在这里一整天都是那么的安逸舒适,建筑总是承载着一座城市的人情记忆,也许你也会喜欢这午后的一米阳光。
地址:越秀区恤孤院路9号逵园内(近中共三大会址)
人均¥62
东山的小洋楼众多,当然美食也不止这些。在这里,时不时会遇上一些花儿,给生活增添一些色彩,生活就充满了活力。
这些广州老味道隐藏在东山口这里,
有时间去走一走吃一吃真的很不错,
㈩ 广州有哪些特色的牛杂档
1.阿婆牛杂:阿婆牛杂是广州牛杂界的流量之王,也是老广们曾经共同的回忆,现还申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吃。自熬的牛杂老汤,并用油兑上花生酱加入锅里,放入大块的红糖,慢慢和牛杂的鲜甜味一起渗出,这是几十年来的配方,引得大家边吞口水边排队。牛膀,是牛杂的灵魂,阿婆做的牛膀,口感极佳,火候刚刚好。整体吃下来,能感受到这一碗牛杂的心血所在,汤汁浓厚,配料华丽。
2.容意发牛杂店:这家牛杂摊已经开了37年了,拿着5毛钱就可以买到一碗的时光已经不再,但那碗牛杂的味道却依旧不变。这里的牛羊杂汤也是店家的招牌,汤底浓郁,牛羊杂处理的很干净,没有臊味,加点胡椒粉十分暖胃。牛杂和萝卜都大块、软而不烂,卤水的药材香料味重,微甜,这就是容意发牛杂店带来的时光的味道。
3.肥记牛杂:藏在北京路附近巷子里的牛杂推车档,别看它虽然无招牌无铺面,但是人家已经在大众某评上收录了5年,还是北京路小吃口味榜的前五名。里的牛杂汤汁色水深,都是用牛骨、桂皮、八角、花椒等熬出来的精华。卖的牛杂都是经典部位,还能加生菜、大白菜、河粉、猪肠粉……汤汁略带点甜味,吃起来带有浓郁的药材香。牛肚煮得软淋入味,咀嚼起来一点都不费力。
4.阿叔车仔牛杂:号称广州最酷的牛杂档,只收现金,不准拍照,老板看心情出摊,一言不合就开怼,即便如此,依旧天天食客盈门、人气爆棚。阿叔的牛杂藏在建设三马路附近的一个小区门口。一般是下午4点到晚上7点出摊,从排队点餐到吃完走人,档口面前的人都没停过。虽然阿叔脾气火爆,但牛杂还是值得肯定的,牛杂煮得很软淋,很入味。每一块肉都充分吸收了汤汁的精华,是经过长时间炖煮才有这样的口感。
5.好好面店:好好面店藏在市桥旧住宅区的一颗树下,门面伪装成一家士多店,店名却叫面店。而且这里的牛杂种类非常多,目测有十几种。牛腩、牛软骨、牛膀、牛板筋、牛小肚、牛肺……全部一整块放满锅中炖。除了各种牛杂,配菜也是非常丰富。萝卜、海带结、包菜、面筋、鱼蛋、猪肠粉……荤素随意搭配、即点即剪、按斤算价。
6.牛佬牛杂汤:这家牛佬牛杂汤,是西华路的街坊吃了20多年的老店,无论什么时间过去,都是那么多人在帮衬着。他们的网红牛杂汤10次有9次都要排队。每天新鲜熬制,香而不骚。香浓的牛骨汤加上浓郁的胡椒和酸萝卜吊味,奶白色的汤头醇香浓厚,牛羊杂也是爽脆鲜嫩。喝下去指头暖粒粒,满满药膳味。
7.裕苑:这家牛杂可以说是牛杂店的米其林级别了,店面5平米都不到,但环境好,很有走鬼档的街边风格,老板每天只开半天,非常任性。面筋牛杂的分量很足,里面有牛肺、牛展、牛肠,面筋是现煮现剪的,充分吸收了牛杂酱汁的精华,牛杂偏甜,所以搭配辣椒酱更赞。
8.苏记牛杂:一家开了70多年的老字号,秘制汤底都是熬制了好几个小时,汤汁好喝、牛杂入味,颜色鲜艳饱满。香辣惹味,牛肚爽口,牛筋软糯,牛肠一点异味都没有,还越嚼越香。
9.钟村牛杂老字号:番禺钟村人最爱的牛杂老字号,至今开店已有几十年,每到饭点必定会排起长龙,不少街坊还会自带饭盒过来装,可见他的人气有多高。来的人都是奔着牛杂锅来的,点足30元,就可以自动升级为牛杂煲。牛杂锅端上来的一瞬间,肉多到吓人。还可以免费选一份新鲜的配菜,人均15吃到撑。
10.黄毛牛杂:藏在大石东联市场旁边的黄毛牛杂,真正贯彻了大隐隐于市的信念,虽然开在市场旁边,但却非常难找。而且这家连招牌都没有的牛杂店,据说已经开了30多年。每天还只营业2小时。这家在大石人心里有着无可替代地位的黄毛牛杂,是我吃了这么多的牛杂里,牛筋做的比较韧但同时又非常入味的,吃起来口感还很弹牙。再蘸一下黄毛大叔自制的微辣辣椒酱,一口下去充满惊喜。
11.好味牛杂屋:店面不大,甚至有点旧,这间牛杂屋在员村一开就是几十年,而且便宜料又足,街坊邻居们都习惯过来这里吃早餐甚至打包带走。牛杂汤汁浓郁,面筋牛肺完全吸收了汤料的精华,味道非常地道传统,而且10块钱就可以买到一碗,完完全全就是小时候的味道!
12.阿叔牛杂:阿叔在自家门口做生意,没有铺面,只有一架车仔,但是阿叔至今已经在这条巷子里开了20多年。在附近的2所小学、1所中学上过学的孩子,无一不是这里的熟客。阿叔的牛杂以牛肺居多,萝卜炖的十分软糯,甜香可口,汁水很饱满,牛杂软淋入味,街坊们都说这个味道20年来从没变过。
广东人将吃的吃出五花八门,哪怕是一种简单青菜都有炒的煮的焖的炖的等等做法。
牛的一身全是宝,牛肉,牛杂的做法更是不计其数,卤牛杂,五香牛杂,红烧牛杂,清汤牛杂,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化州剪牛杂,化州糖水闻名全国,化州剪牛杂似乎除了当地人以外似乎鲜少有人知晓,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道化州名小吃—化州剪牛杂。
给大家强荐全广州最好吃的化州剪牛杂!!!
地址:南沙区裕顺街13号
店名:化州仔牛腩档
哪怕没去过化州,这家“化州仔牛腩档”也能领教到化州牛杂的阵势,毕竟在化州当地抢绝风头的特色小吃就是这道剪牛杂了。
幼时,妈妈曾带我和弟弟去过化州 旅游 ,印象里的化州是白色的飞马雕塑和那一档档牛杂。一个小牛杂档子,一辆小推车,一个蜂窝炉,一个大大的炖牛杂铁锅,锅盖上一把大大的剪刀,当地的牛杂都是现卖现剪的。档主们揭开烫手的大锅盖,炖泡足时的满锅牛杂香气马上冒上来空气中夹杂着清香的牛杂香。与广州的牛杂不同,广州的牛杂以软烂入味为宜,化州的牛杂以清淡为主,非常讲究火候,炖出来的牛杂清香但必须带嚼劲,咬下去不偏软不偏硬,不偏浓也不非常偏淡,一切都是刚刚好,并且可以完全满足嗅觉想要的香度,味蕾所要的味度,牙齿要的质度这些恰好都是刚刚好。
化州的牛杂是用剪刀剪切起锅的,客人可以看着锅里的牛杂,随意点,点了什么,档主就剪什么,因为牛杂的韧度够,带嚼劲,剪刀下去的时候也讲究牛杂的大小,这里面已经充分考虑到客人的口感问题了,还有更贴心的,档主们准备了两种酱料,分为辣和不辣,指天椒水和秘制酱料,完全尊重了客人们的口味。一份牛腩粉,加几串剪牛杂,老板撒上葱花,淋上一勺浸泡在铁锅里的炖盅里的指天椒水一勺秘制酱料,浇上大铁锅里清香扑鼻的牛杂汤,手工制作的化州河粉,切得大小合宜,小呈透明状,一丝丝油油的,吃起来很滑,不是太大须是化州本地的。
一口牛杂,坚韧清爽,香而不腻。
一口粉,丝滑香软。
一口牛杂汤,热乎乎,加入辣椒的牛杂汤还有一丝指天椒的香气,唇齿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