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广州有什么着名的古建筑
1、西汉南越王墓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赵眜是赵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该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发掘时,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玺金印”一方以及“赵眜”玉印,证明陵墓主人的身份。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西汉南越王墓已开辟为博物馆。
2、花塔
花塔在广东省广州市六榕寺内。塔建于粱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后毁于火灾。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重建。之后又多次修缮。
1980年全面修葺时,于塔壁间发现印有北宋年号的砖铭。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外观九层,内部连同暗层共十七层,高57.6米,楼阁式。塔身为井筒式结构,第一层直径12 米,并有副阶。
塔内楼梯作穿塔壁绕平座式,各层塔身外层都有回廊围绕,各层层檐以绿色琉璃瓦覆灭顶,檐顶微翘,形如飞鸟展翅,在阳光下彩釉生辉,朱栏碧瓦,丹柱粉壁。整座塔身锋如九朵雕花迭成,灿烂鲜艳。
塔顶为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铸造的9.14米高千佛铜柱,柱身密布1023尊浮雕小佛,还有九霄宝盘、九层九霄宝轮、一层双龙宝盘及八根铁链等整串构件共重5 吨。此塔壮观华丽,锋如冲霄花柱,挺拔俊秀。
花塔矗立于广州市中心,为广州市增色不少,可鸟瞰全市风光。六榕寺内的巨型铜佛像、铜观音像,都是具有艺术价值的古文物。
3、光孝寺
光孝寺,广东着名古建筑群之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北端近净慧路处。据《光孝寺志》记载,初为公元前二世纪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代,吴国虞翻谪居于此,辟为苑囿,世称虞苑。虞翻死后,家人舍宅作寺。
寺名曾几次更改,初名制止寺,东晋隆安五年(401年)称五园寺,唐代称乾明法性寺,五代南汉时称乾亨寺,北宋时称万寿禅寺,南宋时称报恩广孝寺,不久后改广字为光字,才改名光孝寺。
光孝寺建筑结构严谨,殿宇雄伟壮观,特别是文物史迹众多。 如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南朝时达摩开凿的洗钵泉,唐朝的瘗发塔、石经幢,南汉的千佛铁塔,宋、明时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诃子树、菩提树等,都是珍贵的佛教遗迹遗物。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该寺由宗教部门管理。
4、镇海楼
镇海楼,又名望海楼,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山(越秀公园)小蟠龙冈上,为广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楼高25米,呈长方形,阔31米,深16米。
下面两层围墙用红砂岩条石砌造,三层以上为砖墙,外墙逐层收减,有复檐5层,绿琉璃瓦覆盖,饰有石湾彩釉鳌鱼花脊,朱红墙绿瓦砌成,巍峨壮观,被誉为“岭南第一胜览”。镇海楼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龙冈上。
该楼又名“望海楼”,因当时珠海河道甚宽,故将“望江”变为“望海”。又因楼高5层,故又俗称“五层楼”。楼前碑廊有历代碑刻,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时,把北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同时在山上修筑了一座五层楼以壮观瞻。
镇海楼历史上曾五毁五建,现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1928年重修时由木构架改建成。1929年成为广州市市立博物馆。1950年改名广州博物馆,分朝代陈列广州城2000多年发展的文物史料。2013年3月,镇海楼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陈氏书院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
陈氏书院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它集中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巧妙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
陈家祠的建筑雕塑饰件多达284件,包括石雕58件、木雕57件、灰塑57件、陶塑58件、砖雕41件、铜铁铸和壁画13件。陈家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祠也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所在地,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除长期设有《广东传统雕刻艺术》、《广东象牙雕刻艺术》、《广东刺绣》、《百年陈氏书院》、《旧广州家居》等展览外。
还不定期展出各种广东民间工艺品,如石湾艺术陶、广州织金彩瓷、潮州金漆木雕、广绣、套色蚀花玻璃等。
21世纪以来,陈氏书院以“古祠流芳”之名两度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被誉为“广州文化名片”,成为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博物馆和着名的旅游景点。
6、豫章书院
豫章书院创建于南宋时期,当时在朱熹理学的影响下,这里成为江西地区传播朱程之学的基地。元明两朝书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元朝,因元统治者将理学作为治国安民之道,对书院采取了提倡、扶植和加强控制的政策,此阶段,豫章书院和全国其他书院一样得到一定的发展。
明朝初年,明统治者对书院采取的是不支持不禁止的政策,书院处于停滞状态。明万历年间,因为政府的禁书院政策而一度被迫停办。后来江西巡抚凌云翼、潘季训修葺后改祀宋元明诸儒,称“豫章二十四先生祠”。
‘贰’ 广州的标志性建筑物是什么
目前是广州塔最着名。其它还有五羊雕像等等。
‘叁’ 广州标志性建筑
1、五羊石雕:
广州除了别称花城之外,古时还有羊城的美称。五羊石雕位于广州市越秀山上,始建于1960年,整个石雕连同基座高11米,用一百多块花岗岩历时一年多雕刻而成。石雕设计为五只大小不一的山羊,中间首领羊高高昂起,口叼谷穗,其余四只小羊环饶周围,造型优美生动,自建成后一直是广州的重要标志。
城市名片:
广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府文化的发祥地。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广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广州是中国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广州
‘肆’ 来广州玩,必打卡的地标建筑有哪些
广州作为传统和现代完美结合的国际大都市,拥有很多底蕴丰富、特色鲜明的地标建筑。特别推荐以下这些地标,打卡必备。
(一)广州塔
作为“羊城新八景”之一,广州塔建筑总高度600米,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观光塔,屹立在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线交汇处,地处城市CBD中央商务区,与海心沙亚运公园和珠江新城隔江相望,以其独特设计造型,将力量与艺术完美结合,展现了广州这座大城的雄心壮志和磅礴风采,成为新中轴线上的亮丽景观。广州塔是一座集都市观光、至高游乐、时尚餐饮、婚庆会展、影视娱乐、环保科普、文化教育、购物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塔。
地铁:乘坐APM线或者3号线至广州塔地铁站,步行即可到达
公交:乘坐11路、262路、468路、旅游观光1号线至广州塔西站,步行即可到达
有轨电车:乘坐海珠有轨电车至广州塔站,步行即可到达
(二)陈家祠
陈家祠原称陈氏书院,建于清光绪十四年,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装饰最精美的中国清代宗祠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入选了新世纪羊城八景。来到这里就像打开了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一站式欣赏到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巧妙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
地铁:地铁1号线在陈家祠站下车即到
公交:乘坐85、88、104、107、109、114、128、193、204、233、250、260、268、286路在陈家祠站下;或3、公交15、52、55、105、133、196、207、232、223、549、555路至荔湾路站下
(三)石室圣心大教堂
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国内现存最宏伟的双尖塔哥特式建筑之一,东南亚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建筑,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在这里无需出国也能感受到浓郁的异国风情。
地铁:地铁6号线在一德路站下车即到
公交:乘坐4、8、61、82、238、823路公交车在一德路站下车即到
(四)广州大剧院
广州大剧院由世界着名设计师扎哈·哈迪德主持设计,在珠江边显得十分特别,被形象地称为“双砾”。是世界最大而且是唯一一座的不对称钢结构建筑物。
地铁:地铁5号线或3号线至珠江新城B1口出,步行可到
(五)广州图书馆
以“美丽书籍”为设计理念,独特的“之”字优雅体造型,突出层叠的建筑肌理,同时融入骑楼等文化元素,体现了岭南建筑艺术特色。
地铁:乘地铁3号线珠江新城站B1出口;乘地铁5号线猎德站D出口;乘APM线歌剧院B出口
公交:乘40、407路公交车在广州大剧院西门站下
(六)广东博物馆
广东省唯一的省级综合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陈列展览以广东历史文化、艺术、自然为三大主要陈列方向,分为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和临展馆四大部分。该馆建筑运用"宝盒"的设计理念,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载巨型钢桁架悬吊结构体系,博物馆的造型仿佛一件雕通的宝盒。
地铁:乘地铁3号线至珠江新城站B1出口;乘地铁5号线猎德站D出口
公交:乘坐886、18、293路至冼村路南站,即可到达;乘坐40、407路至广州歌剧院西门站,即可到达
(七)五羊石像
五羊仙子的故事广州人一定不陌生,广州之所以被称为羊城,正是因为传说中五羊仙子降临广州,为广州人民带来了幸福吉祥后化为巨石,越秀公园的五羊石像就是根据这个故事雕刻而成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五羊石像都是广州的重要地标。
地铁:乘坐地铁2号线越秀公园站下车可达
(八)白天鹅宾馆
白天鹅宾馆1983年开业,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宾馆,自开业之初就备受中外瞩目,至今白天鹅宾馆的餐厅也是不少老广喝茶的好去处。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南街1号
(九)中信广场
中信广场建于1997年,是当时中国第一高楼,如今珠江新城无数高楼拔地而起,但中信大厦仍然被称为广州的新中轴线。
地址:广州天河北路233号
‘伍’ 广州人都知道的广州岭南特色民居:岭南西关大屋!
一、 广州特色民居——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
是清末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兴建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形式,被称为“西关大屋”。西关在明朝已成为广州城区的商业中心,十八甫在明代已逐渐形成。而西关角形成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范围包括文昌桥、大观桥、泮塘、昌华园周围一带。西关大屋集中在宝华路、多宝路、宝源路、逢源路。后来又扩展到西关的其他地区,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1993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黄华华省长的组诗《广州新景赞》的 “赞新荔枝湾”中也不忘赞美岭南西关,风景胜美:
重来不识荔枝湾,风情远胜古西关。
宛如清明上河景,游人忘却把家还。
西关小桥流水,烟雨蒙蒙,花团锦簇时的景象,仿佛西关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为美丽的西关更添一些诗意。
西关大屋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用花岗石装嵌。其平面布局按中原传统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纵深方向展开。这些住宅高大明亮,厅园结合,装饰精美。基本布局是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中轴线由前而后,依次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神厅)、头房(长辈房)、二厅(饭厅)、二房(尾房)。每厅为一进,一般大屋为二三进,形成颇多的中轴线。两旁偏间前部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边为偏厅和客房。客房顶为平天台,供乘凉、赏月和西关小姐们七夕拜月(拜七姐)等用。偏厅、客房后部为卧房、厨房等。
庭园中栽种花木,筑有假山鱼池,颇为典雅清幽。厅与厅间以天井相隔,天井上加小屋盖,靠高侧窗(水窗)或天窗通风采光。正间两旁主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等。最后为厨房。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庭院小品,栽种花木,布置山石鱼池以供游憩观赏。庭院后部为书房。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意),又称“冷巷”、“火巷”、“水巷”等,具有交通(女眷或仆役出入)、通风、采光、排水、晾晒、栽花、清运粪便垃圾等多种功能。
西关大屋的布局图,从其布局来看西关大屋平面布局狭长,结构独特,利于通风,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且在风水学上也有吸纳有利于屋主的先天之气之意。 西关大屋对风水格局很讲究,典型的西关大门一般左上位奉有天官神位,左下角供奉门口土地神,天官主赐福,土地以驱邪,借此以避凶趋吉、保合家之平安。这布局也体现了人们的家族等级观念和以中轴线为对称线的传统布局观念。
西关大屋的门廊装修与竹筒屋相同,外设矮脚吊扇门(又叫角门)、中为趟栊、内为硬木大门三重门扇。趟栊是一个活动的栏栅,用13或15条坚硬的圆木条(一般为红木或硬木)构成,横向开合故称趟栊。角门和趟栊有通风和保安的功能,是适应岭南炎热多雨的气候而特制的建筑构件。西关大屋的大门是用红木或樟木等高级木材制造,厚约8厘米,门钮铜环,门脚藏石臼中,门后用横闩扣门,以防盗贼。
西关大屋最具特色的是趟栊门,此门乍看像一个大的木框,中间横架着十几根圆木,圆木数目须是单数,不能双数,因为在粤语中“双”和“丧”同音,有不详之意。
东山少爷,西关小姐
广州有句出名的俗语,叫作"东山少爷,西关小姐",句子来源是说,东山向来是广州权势实力人士的的世居地,出入东山多是官家子弟;而西关是自古广州商业繁华区,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们多数居住在那里,花飞蝶舞,招摇过市。花园式洋房与西关大屋,权力与财富,现代与传统,各分东西,相辅相成,是支撑着整个三十年代广州商业社会的两大缩影。
据历史记载,晚清时期,广州的女性一年也有几次可以"抛头露面"的机会,如人日游花地,乞巧节游石门,郑仙诞游白云等,在这花园锦簇人流之中,西关小姐以其新颖的装束和高雅的气质闪现其间,特别令人瞩目。她们打扮入时,锦心绣口,与同窗好友结伴而行,穿梭于西关众多商铺之间,形成了一道动人心魄的风景线。于是,"西关小姐"一语叫起来了,越叫越响,历久不衰……
西关小姐以群体的形象集中体现和代表了时代前进和潮流的方向,代表着广州女性解放的先声,代表着近代广州最风雅和繁华的生活。这些活跃着各个阶层的新女性,她们的服饰、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学识----无不成为当日"时尚"的标志。如女医生、女学生、女运动员、女革命家等职业女性和社会活动家的脱颖出,第一次使中国女性站到了历史的舞台上,也使"西关小姐"成为了一个历史和文化的综合符号。
西关小姐 都比较有文化,或是在自己家的私塾读书,或是上过小学、初中。据说,当时的真光中学和坤维中学都是女子学校,不少西关小姐就是在那里读的书。在20世纪30年代,不少西关小姐还在岭南大学(现中山大学)上学。渐渐地,西关小姐变成一个专称延续至今,就成为永不落幕也不上台的"广州小姐"。
西关大屋满洲窗
西关大屋最富特色的标志之一是满洲窗。这些正方形的窗格用许多五光十色的玻璃镶嵌而成。其工序十分复杂繁琐。光是一个满洲窗就耗掉了15人10天的工时。因为满洲窗的真正工艺早已失传,据说每件窗的玻璃起码要返工三次以上。所以,即使说建这样一座木石瓦房,其工程量相当于建一座九层高楼,相信也不会令人觉得太惊讶
“西关大屋”不仅保留着可代表广州的传统建筑风格,而且他们还从全国各地带回了各地建筑艺术之精华,加以运用和仿造,取长补短,同时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归国华侨的增多,也引进了不少国外的先进科技,使西关大屋的建筑与装饰日趋华美。
岁月的车轮,带走了名与利,却沉淀了厚重的文化。值得庆幸的是,广州还有西关大屋这些历史记忆能以建筑的形式保留了下来,木趟栊、满洲窗、硬木大门……旧了,残了,却记录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
‘陆’ 岭南着名建筑有哪些
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以五岭为界与内陆相隔。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四省边界处。历史上大致包括广东(含海南、香港、澳门)、广西和云南省东部、福建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
岭南是一个历史概念,各朝代的行政建制不同,岭南建制的划分和称谓也有很大变化。现在提及到岭南一词,特指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三省二区,亦即是当今华南区域范围。
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如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和巴洛克的柱头,用条石砌筑规整形式水池,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中西兼容的岭南文化特点。现存的清代岭南四大园林分别是清晖园、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东莞可园,其他着名园林还有宝墨园、顺德和园、粤晖园等。
岭南建筑文化从颇具江南特色到兼具中西方建筑风格,它在历史中经历了数次变化,最终形成了自身的风格。如今,钢筋水泥铸成了城市千楼一面,时代呼唤岭南建筑文化重新焕发本土风味。岭南建筑文化,作为中国典型的建筑文化之一,只有获得更多关注和重视,才能得到深入发掘和传承发扬下去。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古建世界,我们不仅仅只做古建筑!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
‘柒’ 广州有哪些地标性建筑
广州塔
珠江新城CBD东西塔
广州圆
广州塔落日
海心沙
广州南站
保利天幕
广州交易会
广东科学中心
猎德大桥
这些都称得上网红性质的地标性建筑,也是我航拍视角下的地标
作为国内超一线城市,广州地标性建筑非常多,比如说广州塔、双子塔、五羊石像、镇海楼、广州大剧院、中山纪念堂、中信广场、天河 体育 场甚至是广州南站,每一个都是特色,背后都有不一样的 历史 。
视频是我在2020年1月从北京回广州的时候,在飞机上拍摄的广州塔的夜景,非常漂亮。看到广州塔就看到了广州。重点推荐广州塔,又称小蛮腰,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二高塔,高高的屹立在珠江边上,可以坐着游船畅游珠江,看广州塔灯光秀,非常值得一去。
广州的地标性建筑如果按年代来统计,有很多,我只说一说从我来广州到今天所经历的几个地标性建筑。
一、广州火车站
相信无数人第一次到广州都会从这里走出来,广州站始建于1960年,于1974年4月12日正式投入运营。广州站最让人醒目的就是那两幅标语牌“统一祖国 振兴中华”,从我第一脚踏进广州到今天,这两幅标语牌一直在那里,已经是广州火车站的标志,而广州火车站又是无数人第一眼见到的广州地标性建筑;
二、中信广场
中信广场一度是广州最高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广州天河北商圈高大上的象征,像微软等大公司以前都竞相进驻中信广场办公。而我到广州工作的好些年,中信广场一直作为广州的标志在天河北矗立着。
三、花园酒店
我以前的梦想就是去花园酒店住一晚、喝喝早茶,这个愿望还没来得及实现,珠江新城就如春笋般的给发展了起来,但是,花园酒店坐拥的环市路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是广州最负盛名的一条路,而在环市路上的花园酒店更是在广州打拼人想去夜宿的地方。
四、 体育 中心
我的很多青葱时光是坐在 体育 中心看台上度过的,恒大的比赛,以前会经常去现场看。 体育 中心不仅是恒大的主场,也是无数人周末去散步的好地方,没有它,估计也就没有天河吧。无论岁月怎么变迁, 体育 中心都是天河的象征吧。
五、广州塔
广州塔又被我们这些在广州的人调侃为小蛮腰,它的横空出世不仅仅刷屏所有的朋友圈,还将广州刷进了国际一线城市的行列,它已经是广州这座国家化城市的标志与象征。
六、广州双子塔
没有广州双子塔,天河北依然是广州最骄傲的天河北,中信广场依然是广州最耀眼、最夺目的建筑,广汽、王老吉等广告会在每一年的岁末如期而至的穿在中信广场的身上,但自从有了广州双子塔,中信广场感觉一下子孤独了很多,而这也证明了“后浪”的魅力,所以广州双子塔就是广州最有魅力的“后浪”地标性建筑。
好了,有关广州的地标性建筑,就从我自身的感触回答到这里吧。
回答:
广州最新的具有广州代表和特色的共有十大地标建筑,他们分别是:广州塔、广州双子塔、广州大剧院、天河中心、中山纪念堂、广州巿长大厦、琶洲展馆、镇海楼、广州中信广场、五羊石像。
1.广州塔
广州塔又称小蛮的,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花城广场隔江相望。广州塔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 [1-2] 。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四高塔,仅次于阿联酋迪拜哈利法塔(828米)、日本东京天空树电视塔(634米)、北达科他州KVLY电视塔(628.8米),是国家AAAA级 旅游 景区。广州塔是广州市的地标工程,电视塔可抵御8级地震、12级台风,设计使用年限超过100年 。广州塔塔身168~334.4米处设有“蜘蛛侠栈道”,是世界最高最长的空中漫步云梯。塔身422.8米处设有旋转餐厅,是世界最高的旋转餐厅 。塔身顶部450~454米处设有摩天轮,是世界最高摩天轮 。天线桅杆455~485米处设有“极速云霄”速降游乐项目,是世界最高的垂直速降游乐项目 。广州塔有5个功能区和多种游乐设施,包括户外观景平台、摩天轮、极速云霄游乐项目,有2个观光大厅,有悬空走廊,天梯,4D和3D动感影院,中西 美食 ,会展设施,购物商场及科普展示厅。
2.广州双子塔
广州双子塔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花城广场,它是由东西的两座超高层建筑所组成。西塔高 440.75米,东塔高530米,这对超高双子塔矗立在广州珠江北岸,居于广州图书馆、少年宫、广东博物馆和等公共建筑旁,从而使人们从珠江南岸往北望就能看到一幅代表广州现代化、国际化形象的建筑群。
3.广州大剧院
广州大剧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西路1号,是广州新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坐落于天河中央商务区,东毗和,西邻美国总领事馆,南望与,北靠。广州大剧院总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43.1米,拥有歌剧厅、实验剧场、当代美术馆等艺术专馆和三个排练厅(歌剧排练厅、芭蕾排练厅以及交响乐排练厅)。广州大剧院由英籍伊拉克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设计,被称为“圆润双砾”,其主体建筑为黑白灰色调的“双砾”。2013年9月,广州大剧院获得“菲迪克百年重大建筑项目杰出奖”。 2014年,广州大剧院被《今日美囯》评为“世界十大歌剧院”。
4.天河 体育 中心
天河 体育 中心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始建于1984年,地处广州市金融商业中心地带,毗邻,与相对,总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是广州最大的 体育 场地。天河 体育 中心在全国开创同时建成 体育 场、 体育 馆、游泳馆三大场馆的先河。此后三十年间,陆续增建了学校、、城、馆、场、 体育 文化中心六个场馆,以及全国首条、全国首个儿童乐园 等一批免费开放的户外 体育 设施,运动项目达20多个。天河 体育 中心完善的 体育 设施,成为推动群众 体育 、竞技 体育 、 体育 产业、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三十年来,天河 体育 中心直接带动了天河区的整体发展,其周边逐渐形成闻名全国的天河商圈,“天体”也成为广州城市新上的璀璨明珠。2018年11月24日,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5.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是广州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纪念性建筑物,建筑设计是八角形宫殿式建筑。外形看上去非常庄严宏伟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里面有孙中山先生铜像、古树名木、中山纪念碑、避难古鼎等。
6.广州市长大厦
是一座功能齐全的智慧型酒店及商厦,楼高28层,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风格独特,外墙壁采用最新金色,璀璨生辉,气派非凡。大门前的罗马广场,宽阔开阳,使大厦与都市浑然一体。宏伟的雕柱环形走廊,凛然风范,蔚为壮观,令人瞩目。 广州市长大厦地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汇聚了广州市的 科技 中心、 体育 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交通中心。1998年11月被评为“我最喜欢的广州现代建筑”之一。
7.琶洲展馆
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位于赤岗琶洲岛。陆地面积9.66平方公里,北临珠江,与、广州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赤岗领事馆区、长洲文化 旅游 风景区等城市重要发展区相邻。根据广州市城市建设规划,琶洲地区的发展目标定位为:以广州会展博览中心为核心,以会展博览、国际商务、信息交流、高新技术研发、 旅游 服务为主导,兼具高品质居住生活功能的RBD(休闲商务区)型、生态型城市副中心展馆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室内展厅总面积33.8万平方米,室外展场面积4.36万平方米。其中展馆A区室内展厅面积13万平方米,室外展场面积3万平方米;B区室内展厅面积12.8万平方米,室外展场面积1.36万平方米;C区室内展厅面积8万平方米。2014年6月19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四期扩建规划通过,四期建设后,展览面积达50万平方米,超过德国汉诺威的47万平方米;整个琶洲地区会展面积达66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展馆之一。
8.镇海楼
镇海楼,又名望海楼,位于广州市越秀山越秀公园内的小蟠龙冈上,为广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楼高25米,呈长方形,阔31米,深16米。下面两层围墙用红砂岩条石砌造,三层以上为砖墙,外墙逐层收减,有复檐5层,绿琉璃瓦覆盖,饰有彩釉鳌鱼花脊,朱红墙绿瓦砌成,巍峨壮观,被誉为“岭南第一胜览”。楼坐落在越秀山小冈上。该楼又名“”,因当时珠海河道甚宽,故将“”变为“望海”。又因楼高5层,故又俗称“”。楼前碑廊有历代,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明朝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扩建广州城时,把北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同时在山上修筑了一座五层楼以壮观瞻。镇海楼 历史 上曾五毁五建,现建筑为,是1928年重修时由木构架改建成。1929年成为广州市市立博物馆。1950年改名,分朝代陈列广州城2000多年发展的文物史料。2013年3月,镇海楼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广州中信广场
广州中信广场新城中心,共包括1幢80层摩天大楼、2幢38层附楼、4层作为商场的裙楼以及地下2层的停车场。该建筑落成于1996年,是广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目前是很多全球500强公司在广州的办公地点。其低层为商业中心,包括高档消费商场。当年建成时曾是中国大陆最高的建筑物。
10.《五羊石像》
五羊石像是广州城市的第一标志,始建于1960年4月,位于广州市越秀公园内的木壳岗。《五羊石像》整个石像连基座高11米。主羊头部高高昂起,口中衔穗,回眸微笑,其余四羊环绕于主羊周围,或戏耍,或吃草。五羊大小不一,姿态各异,造型优美。该作品是由尹积昌和陈本宗以及孔繁纬创作的花岗岩城市雕塑,寓意羊城人们丰衣足食,多年来,这组作品一直是广州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标志。
广州城市繁华,现代化程度高,地标建筑业很多,估计终其一生都 探索 不完。而我在广州生活多年,也曾走过不少地方,来分享下我所知道的最有意思的。
首先分享的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它由南到北贯穿广州不少的地标性建筑,是一条很有意思的线路,值得大家去 探索 。
北起燕岭公园——广州天河 体育 中心——中信大厦——天环广场——广州大剧院——广东博物馆——海心沙——花城广场——广州塔
广州天河 体育 中心, 是为了迎接全国第六届运动会,在广州举办而建的一个 体育 中心,于1987年8月30日建成,主要由 体育 场和游泳馆以及 体育 馆组成的。
其实中轴线的元祖级起点是——中信广场。 是广州的顶级写字楼,曾是广州市最高的建筑物,现在虽然不断被超越,但仍然是广州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标志。
天环广场, 外观为"双鲤鱼型"建筑。各种国际品牌齐聚一堂,是华南高端购物中心新地标。
广州大剧院 ,它是一座文化地标,现代而且 时尚 ,是由英国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也是目前华南地区最先进、最完善和最大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中心。
"月光宝盒"——广东省博物馆 ,这里你可以看到南粤璀璨的 历史 。 历史 无言,精神永存。
海心沙 ,如钻石般闪耀,它曾是亚运会开闭幕式的场地,向外界呈现了广州的美好。
花城广场被誉为广州"城市客厅" ,作为广州市最大的广场,地面建有人造景观湖区,大型音乐喷泉、灯光广场,四季花开,群芳争艳。周围建筑大气磅礴的气势,仿佛置身于艺术殿堂中。
广州塔 位于广州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交汇处,与海心沙岛和珠江新城隔江相望,远远望去宛如婀娜多姿的丽人扭着细腰,每当夜幕降临它就闪现着最耀眼光芒,点亮蜿蜒的珠江两岸。
除了这条有意思的中轴线,广州还有很多着名的建筑性景点,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威严的中山纪念堂
金黄色的广州市长大厦
越秀山上的五羊石像
鲤鱼形的琶洲会展中心
铅笔形广晟大厦
直尺形的东塔、钢笔形的西塔
橡皮擦似的珠江城烟草大厦
翻开书本的广州图书馆
南珠江滨畔的001建筑群
广州着名的建筑或景点真的很多,欢迎大家有机会过来广州参观啦!
#广州地标建筑##广州身边事#
——————————————————————
花城广场、沙面、陈家祠堂、石室圣心大教堂、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等
广州有哪些地标性建筑?说起广州地标性建筑,首先想到的是广州塔了。
1、广州塔 广州塔位于广州市海珠区阅江西路,塔高600米,以其独特的外形而闻名,广州塔有小蛮腰之称。
2、广州站 广州站始建于1960年,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广州市内最主要的铁路客运站之一,也是中国主要铁路枢纽站之一,站房上方有8个醒目的大字,统一祖国,振兴中华。
3、广州双子塔 广州东塔和广州西塔两座建筑物。东塔高530米,西塔高440.75米。
4、广州南站 广州南站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始建于2004年12月,是一座高铁站。
5、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和花都区花东镇交界处。
以上是广州的地标性建筑。答题完毕!谢谢!
花都羊城小蛮腰,广州位于中国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这里是粤食之乡、购物天堂,文化交汇之地,也是一座 历史 与现代感并存的“南国之城”。作为中国最早开端口的通商口岸,广州一直保持着较好的通商氛围,这也令城市的发展愈加迅速。
这里每条街道都灯火辉煌,处处充满着令人迷醉的魅力。无论是沙面建筑群中精美的欧洲古典建筑,还是那些具有岭南韵味的商业骑楼,甚至是夜晚珠江沿岸的绚烂夜色,都会让你深深的爱上这座四季如春的南方都市。
广州塔、广州双子塔、广州大剧院、天河 体育 中心、中山纪念堂、广州市长大厦、琶洲展馆、镇海楼、广州中信广场、五羊石像
1.广州塔:
广州塔是广州一个着名的 旅游 景点,总高度600米,独特的设计造型成为了新中轴线上的亮丽景观。地理位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阅江西路,广州塔有外观景平台和游乐项目以及悬空走廊,天梯等以及中西 美食 餐厅等。
2.广州双子塔:
广州双子塔就是广州东塔和广州西塔两座高楼建筑。西塔高 440.75米。东塔高 530米是广州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群,是广州十大地标建筑之一。
3.广州大剧院:
广州大剧院是一座文化地标,现代而且 时尚 。是由英籍伊拉克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西路1号,广州大剧院的建筑高度为43.1米,建筑面积为7.3万平方米,开放时间节假日和周末的时候。
4.天河 体育 中心:
天河 体育 中心位于广州天河区,这个 体育 中心是为了迎接全国第六届运动会,在广州举办而建的一个 体育 中心。于1987年8月30日建成,主要是由 体育 场和游泳馆以及 体育 馆组成的。
5.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纪念性建筑物,建筑设计是八角形宫殿式建筑。外形看上去非常庄严宏伟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里面有孙中山先生铜像、古树名木、中山纪念碑、避难古鼎等。
6.广州市长大厦:
市长大厦是一座功能齐全的大厦,总楼层28层建筑面积为2.3万平方米,外墙壁是采用的最新金色玻璃幕墙。看起来非常气派,大门的前面有一个广场罗马广场,非常宽阔。
7.琶洲展馆:
琶洲展馆是广州十大地标建筑之一,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岛,广州琶洲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琶洲展馆的总建筑面积为110万平方米 ,室内展厅面积为33.8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一个会展中心。
8.镇海楼:
镇海楼位于越秀公园小蟠龙冈上,镇海楼总共有5层所以又被称为五层楼。现在是广州博物馆。是广州有名的 旅游 景区,是广州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在这座楼的顶层可以看到广州全景和美丽的珠江。
9.广州中信广场:
广州中信广场位于广州天河区新城中心,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是由一幢80层的主楼和两幢38层的副楼组成,离广州火车东站比较近,这个摩天大楼建成时间是1997年6月。
10.五羊石像:
五羊石像是广州城市的第一标志,位置位于广州市越秀公园内的越秀山木壳岗。是由尹积昌和陈本宗以及孔繁纬创作的花岗岩城市雕塑,寓意是羊城人们丰衣足食。
广州的地标就是广州塔。广州塔胒称为“小蛮腰”
广州塔又称广州新电视塔,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艺洲岛)赤岗塔附近。广州塔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达到600米。广州塔目前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四高塔。高塔前三名分别是阿联酋迪拜哈利法塔,高828米;日本东京天空树电视塔,高634米;北达科他州KVLY电视塔,高628.8米。小蛮腰仅以28.8米之差屈居第四。
广州塔有5个功能区和多种游乐设施,包括户外观景平台、摩天轮、极速云霄游乐项目,有2个观光大厅,有悬空走廊、天梯、动感影院、会展设施、购物商场及科普展示厅等,并有多个世界之最:
1、塔身168~334.4米处设有“蜘蛛侠栈道”,是世界最高最长的空中漫步云梯;
2、塔身422.8米处的旋转餐厅是世界最高的旋转餐厅;
3、塔身顶部450~454米处设有摩天轮,是世界最高摩天轮;
4、天线桅杆455~485米处设有“极速云霄”速降游乐项目,是世界最高的垂直速降游乐项目。
广州塔的室内观光门票是:成人票150元/人,优惠票及儿童票75元/人。
注:图一来自网络。
‘捌’ 广州有哪些令人惊艳的建筑
增埗公园
被称“小中山纪念堂”的增埗公园
虽然不大,人也不多
但穿美美的来拍照正适合~
进门后往右边走就是对山园
大概占了整个公园的一半大小
绿树红墙,复古风十足!
主殿红柱青瓦
华丽又别致
想必建造时花了很多心思广州城韵。流传于老广坊间的说辞“东关少爷西关小姐”,花园式洋房与西关大屋,权力与财富,现代与传统,各分东西,相辅相成,成为那个年代广州社会的两大中流砥柱。时间飞逝,当年西关的富豪早已烟消云散,而如今的西关,根据广州政府的划定,北至中山八路 、 中山七路、纳入陈家祠,东至人民中路、人民南路,西南至珠江围合成536公顷的区域。这一片街区,尤其是以荔枝湾为核心的周边一带,保留了大量的老骑楼、西关大屋,走进这里仿佛走入了百年前的岁月,跟天河区一带的高楼大厦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沿湖畔的一些风情小洋楼,大部分被改造为纪念馆、博物馆,展出了一段历史,比如蒋光鼐故居,是一栋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建筑风格兼具西关大屋及西式楼房的形式,是近代典型的岭南大宅民居。现为“蒋光鼐故居博物馆”。整座博物馆分若干个展览室,每个展览室展出蒋光鼐生平每段时期的图片、文字或者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