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谁能说说广州养老现状是怎么样的
形势严峻,老龄化相当严峻,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20年预计达到180万人。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83间,养老床位6.2万张,其中民办养老机构占70%,其中不乏泰康粤园养老社区这样的主力军,主打高端养老的,在广州的口碑还不错。
望采纳。
‘贰’ 广州市2021养老金倒挂新政策
法律分析:1、养老金倒挂,是指交的养老金保险的钱还没有拿到手的养老金多,实际上就是说交的钱比拿的钱多的意思。
2、为了调整养老金倒挂问题,广州市出台了补贴政策,对老人进行补贴,以实现领取的养老金高于缴纳的费用。
法律依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财政局 关于解决广州市企业部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倒挂问题的通知》 第三条 加发养老金的计算。加发养老金=定额金额+定比金额
(一)定额金额
1.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申领基本养老金的人员,定额金额=200元×系数。
2.2007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申领基本养老金的人员,定额金额=300元×系数。
3.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申领基本养老金的人员,定额金额=400元×系数。
4.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申领基本养老金的人员,定额金额=500元×系数。
5.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申领基本养老金的人员,定额金额=600元×系数。
6.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申领基本养老金的人员,定额金额=700元×系数。
7.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申领基本养老金的人员,定额金额=800元×系数。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未参保,按《一次性缴费政策》(见附件1)办理一次性缴费满15年后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人员(以下简称“一次性缴费人员”),其定额金额按以下办法计算:
一次性缴费人员的定额金额=申领养老金时所在时段的公式计算的定额金额-一次性缴费依据的文件实施之日适用的定额金额。
‘叁’ 广东省养老保险和广州市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吗退休后退休金有区别吗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19
‘肆’ 广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升,政府为何如此关注养老问题
广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升,许多网友为广东的做法点赞。养老金是老人们的一份重要的物质保障,因为老人们几乎没有挣钱的能力了,如果子女们不赡养老人的话,这笔养老金对老人们是非常重要的。有人问,政府为何如此关注养老问题?首先,老人们生活得好,子女们才能安心工作。其次,这可以让更多市民感受到社会的关怀。最后,这样可以让更多孩子学会尊老爱幼。
另外,从小就要教育孩子们尊老爱幼,但是有时候发现教育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如果让孩子们知道政府发放了更多养老金给老人们,他们就能感受到尊敬老人是我们都需要做的事情。这样一来,孩子们或许就更懂得尊老爱幼这个道理了。
所以,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理解为什么政府会这么关注养老问题了。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观点吗?
‘伍’ 广东省社保养老保险与广州市社保养老保险区别有哪些
经办公司和参保目标不一样,统筹的定义也不一样。
广州市社保局办理的社会养老保险就属于广州市地市级社会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卡上盖的便是广州市社保局的印章。
第二,省部级社会养老保险不包含省部级统筹的定义。
省部级社保和地市级社保,在以往养老保险政策并没有实现省部级统筹以前,实际上每个省市自治区都存有省部级社保和地市级社保的问题,是因为国内的社保以往是以地市级来当作统筹公司的。
省部级社保所管的区域并非全省,只是以省级公司为统筹区的,因此通常称之为本省省部级。
‘陆’ 广州适合养老吗
说到中国的“一线城市”,相信大家马上就会想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座城市被公认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四大“一线城市”,还并被大家合称为“北上广深”。
说到这四大“一线城市”,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都是经济发达、生活压力特别大的地方,不过,其中有一座“一线城市”却与众不同,甚至还很适合“养老”,那就是广州。
广州位于我国的华南地区,是广东省的省会,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城市。与北京、上海、深圳相比,广州应该是其中“最接地气”的一线城市了。
只要去过广州旅游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广州虽然经济发达,但生活节奏还是比较慢的,而且物价水平也比较低,跟其他二三线城市比起来都不会差距太大。
另外,广州的房价也是四大“一线城市”里最低的,随着杭州、南京、厦门等二线城市的房价开始飞涨,广州的房价现在可以算是相当“亲民”的了,性价比很高。
而且,广州的包容度也是相当大的,不管你是富人、穷人、本地人、外地人,基本上都能在广州找到自己适合的生活方式,并不会有太大的生活压力。
再加上,广州在教育、医疗、交通等各方面的配套条件都是非常好的,难怪好多人来过广州旅游之后,都想要留在广州生活,甚至,很多人觉得广州特别适合“养老”。
‘柒’ 广州市养老服务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养老服务工作,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实现老有颐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养老服务及其监督管理工作。第三条养老服务发展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保障基本、适度普惠的原则,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相协同,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体系。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领导,建立养老服务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基本养老服务,发展普惠型和互助性养老,完善扶持保障制度,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活力,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需求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市养老服务工作,研究推进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推进养老服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讨论确定养老服务年度重点工作并督促落实。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具体实施本辖区内的养老服务工作。第五条市民政部门主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养老服务工作,并组织实施本条例。区民政部门主管本区行政区域内的养老服务工作。
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医养结合和老年人健康服务工作。
医疗保障部门应当组织实施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医养结合相关医疗保险政策。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依法指导养老服务组织落实劳动合同、薪酬、社会保险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对养老服务组织的劳动用工进行监督检查。
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受理涉及老年人权益的报案、控告、举报,依法查处针对老年人的诈骗、传销、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老年人人身和财产安全。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养老服务广告、产品用品、食品药品、价格收费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虚假宣传、欺诈销售等不正当竞争、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行为。
政府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养老服务相关工作。第六条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自觉承担家庭责任,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使老年人感受家庭温暖,获得精神慰藉。老年人的家庭成员及其他有义务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的赡养、扶养义务。
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构建全面开放、公平参与、竞争有序的养老服务统一市场,发挥社会力量在养老服务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市场主体根据市场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和产品。
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和养老服务行业协会、老年人组织、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组织,根据职责或者章程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养老服务工作。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协助做好养老服务工作。第七条本市建立全市统一、结果通认的老年人照护需求综合评估制度,按照全市统一的标准对有需求的老年人能力程度、疾病状况、照护情况等进行评估,科学确定老年人服务需求和照护等级,并以此作为老年人享受相关补贴、接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入住养老机构或者医养结合机构、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等的依据。
市卫生健康部门应当会同民政、医疗保障、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制定全市统一的老年人照护需求综合评估管理办法。第八条市民政部门应当推动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制定并公布本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责任主体,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状况、养老服务需求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
政府设立的养老服务组织和社会力量设立并享受政府资金、物资或者优惠政策等扶持的养老服务组织,应当按照民政部门的相关规定或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合同约定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第九条全社会应当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健康养老新理念,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每年的重阳节当周为本市敬老宣传周。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应当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宣传教育活动。
支持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对老年人的关爱、服务工作,开展科学、健康、形式多样的老年人文化、体育及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鼓励老年人发挥优势和特长,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社会公益事业等社会活动,营造老有所为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