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国最大的旧发动机市场
全国最大的旧发动机市场是广州汽配城。广州汽车配件城,又叫做“广州花都(凯通)汽配城”。陈田汽配城(湛隆汽配市场)拆迁后,超过8成的商户都搬迁到了这里。陈田汽配城原是中国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汽配城之一,来自世界各地的拆车运脊件数不胜数,像运悄玛莎拉蒂、保时捷这样的豪车配件,往往“白菜价”就能收入囊中。如今的花都新陈田汽配城的前身是花都国际机械城,原本规模就比较大,有商铺约1500家,转型为新陈田汽配城后,更注重环保旁悄渣,另外还会打造电商品牌。
Ⅱ 30%门店倒闭后市场“战疫”洗牌波及全汽车行业
2018年,我第一次深入走访了上海和北京两地的汽配城,也是从事记者职业后的第一次,被汽车后市场的群体故事牵动着神经。作为时代的产物,黄昏中的汽配城就像昔日的中关村一样,伴随着拆迁、市场萎缩与互联网的多重冲击,在走完辉煌的顶峰后,逐渐步入阴霾笼罩的“黑铁时代”,至今想来,心有戚戚。
去年初,又有了重走汽配城的想法。
彼时在一家旧书店淘到贾樟柯十年前的旧作《中国工人访谈录》,从国营工厂到商业楼盘,承载了三代工人、五十年记忆的老厂在一年之内全部拆毁,群体的存在就像弹烟灰一样灰飞烟灭,白纸黑字里的生死起落,给了我极深的印象——这像极了日渐没落的汽配城里,密密麻麻的个体命运。
同样都是聚集在一个特殊的场域,同样都被毫不留情地拆毁,同样无可奈何地被时代裹挟,同样成为社会前进和行业转型的牺牲品。跨越工人访谈那段特殊时间段的人物对话,此前给我极大震撼的是查建英女士的几段经典采访,可是贾导偏偏把镜头聚焦在小人物身上,相较精英主义式的解读,那一刻我更感动直面个体现实的真诚。
?
记得一年前走访完汽配城以后,坐在嘉定回杨浦的高铁上,我脑子里一直想着萨特的“人人皆是历史的人质”。
你看,被时代和历史裹挟的我们,似乎每个行业参与者都背负着一个看不见的牢笼,囿于时代,无法脱身,而那些密密麻麻的汽配城里的个体们,最终被丢弃在哪里,自己亦似乎很难选择。
这次为了写这篇调查性的疫情报告,采访的同业范围更广一些,疫情对行业的重创确实让人扼腕,但也看到了不少朋友积极乐观的一面。和一位前辈在咖啡厅里聊了整整两个小时,他对行业的信心和深刻见解让我动容,只是此处囿于文章篇幅,对很多观点无法在文章里悉数表达,还望大家多包涵。
现如今疫情已逐渐趋于稳定,文章写到最后,我突然想到了加缪笔下的那句话:在隆冬,我们终将找到自己身上不可战胜的夏天。
文/张洁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Ⅲ 原先广州的陈田汽配城搬迁去哪里了
已经搬到距离原址10公里处的派特斯小镇北村汽配城,具体地址是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北村北太路冼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