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州有哪些历史文化古迹景点推荐
在广州有哪些历史遗迹景点值得前去游玩参观?接下来就为小伙伴们详细介绍一下吧!大家可以趁着周末的时候前去游玩参观历史古迹,快来看看有哪些景点推荐吧!详见下文。
1、中山纪念堂
纪念堂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整座建筑面积约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后左右四个宫殿式重檐歇山抱厦建筑组成,就像四层卷叠的龙脊,组成一个整体,拱托出中央巨大的八角形攒尖式屋顶。重檐歇山顶的中央,高悬着一磨大石柱,拱托着彩绘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梁和拼花图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细。那五盏巨大的长方形挂重穗嵌玻璃把中山纪念堂点缀的异常美丽,辉煌。
2、陈家祠
陈家祠为广东省陈氏的合族祠堂,又称陈氏书院。陈家祠建于清光绪十六至二十年(1890-1894年),由黎巨林设计。整座建筑坐向南,
占地1.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6400平方米。为三进五间九堂六院大小19座建筑组成。陈家祠以其巧夺天工的装饰艺术着称,它荟萃了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以其"三雕、三塑、一铸铁"着称友颂隐,
号称"百粤冠祠"。
3、南海神庙
南海神庙是我国古代对外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遗址,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至今已有1414年历史。它是我国古代海神庙中惟一遗存下来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也是西汉以来海上丝绸之路发源于广州的重要见证。南海神庙规模宏大,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深五进,中轴线上由南而北分别有牌樱态坊、头门、仪门、礼亭、大殿、后殿,两侧有廊庑、西南小岗上有浴日亭。现存建筑多为清代结构。
4、东濠涌
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北园酒家旁小路
地铁5号线小北站A口步行前往
东濠涌,一个广州人都知道的地方,从护城河到臭水沟再到如今的城市景观带,东濠涌的演变,可谓跌宕起伏。东濠涌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全长约4.5公里,一弯清水穿流广州中心城区,原属旧广州城的护城河,是仅存的古六脉渠之一。
但由于水患不断、涌底淤泥堆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忽视污水处理等问题,东濠涌一度成为臭气熏天的“臭水渠”。为了保护古城护城河的文物遗存、整治东濠涌污染问题,让河涌边再现“黄发垂髫,怡然自得”景象,东濠涌启动综合治理工程。
如今的东濠涌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广州城中的一片“秘境”,清澈的河水涓涓细流,两岸花团锦簇、绿叶摇曳,打造成亲水平台。
河涌两岸还建有公共广场公园,沿线配套建设绿道,使其成为闹市中难得的“绿色走廊”。由涌边上两座民国建筑改建而成的东濠涌博物馆、仿古亭子、幽径小路、蜿蜒河流、“渡河”石墩??历经城市改造后的东濠涌,全力保护了广州旧城护城河文物遗址,再造广州“六脉通渠”文化特色,唤起大家对广州的“水城记忆”。
5、平和大押
广州市白云区均禾西一街好厅1号
建议自驾
与东濠涌的默默无名相比,平和大押则相对更出名。它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占地面积超1000平方米,是广州着名的当铺遗址之一,也是广东省最完整的当铺建筑,号称“当年广州最豪华当铺”。平和大押历经百年洗礼,经过活化翻新后,被改造成一所商业博物馆,不仅开放了铺面大厅,就连后座六层楼高的碉楼式仓库也全部开放参观,让市民游客更全面地了解广州城市历史文化。
铺面大厅复刻了百年前人们做典当时候的工作场景,里面的一桌一椅一门一窗都饱含岭南特色。仓库首层展示白云区大部分历史建筑的模型与介绍,第二到第五层,则复原了当时货仓的摆放风格。第五层能俯瞰整个仓库内部空间,第六层是_望塔,透过狭长的窗口能看到附近十里的风光,十分雄伟壮观。
经过活化后的平和大押,重新焕发了文物的活力,让这座经久不衰的“豪华当铺”,承载更多历史和文化价值。
6、广州人民广播电台旧址
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北街73号
地铁1号线沙面站E口步行前往
广州人民广播电台旧址建于民国1924年,曾为民国政府广播事业管理处,也是原日本旧金银行的旧址及广州人民广播电台旧址。
曾以粤语、普通话、客家话、潮州方言播出,主要播放人民政府发布的政令、文告、简要新闻、文艺节目等,见证了新中国广东广播事业的起步与发展。时至今日,经过活化再造,这里变成ART73号艺术生活空间,含展厅、花园、美术馆、咖啡厅、会议室等多形态空间。
一层含大厅、后花园和In
Arcade廊厅,InArcade廊厅是全国第一家欧美原版古董版画画廊,内部没有重刷成精美蹭亮的墙面,而是保留了斑驳质感的墙体,带有明显的岁月痕迹,与挂在墙上的藏画形成独特的视觉冲击。廊厅内部多以展示与售卖16-19世纪的欧洲古董版画,偶尔还会举办知名现代艺术家的版画展览,实现现代与传统的对话,让艺术变得触手可及。
ART73艺术生活空间二层是含有多个茶室和廊轩,三楼则是李伟广美术馆,中间夹带光影长廊,四楼为廊泮轩,整座建筑每一层的艺术空间不尽相同、各有特色,一度成为广州新晋打卡点,吸引众多钟爱艺术的游客前往一览究竟。
7、吾乡石屋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邓村吾乡石屋
建议自驾
位于广州增城邓村的吾乡石屋有着200多年历史,是广州唯一一处由古村落改建而成的岭南特色精品民宿,经重新活化后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与风貌。
“修旧如旧”是贯穿整个翻新工程的核心理念,石屋由200多年历史的客家围屋古村落修复改建而成,极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村中的祠堂、碉楼、合院、青砖褐瓦、屋檐雕花等都完美保留。改造后,村中的武威祠堂成了接待处和书室、茶座,旁边的碉楼被活化为科普展览馆,其余的民居则被改造为民房。
吾乡石屋涵盖茶室、书室、户外泳池、亲水平台、炮楼影院、活动室、会议室等空间,让市民游客能在此沉浸式放松,度过愉快的时光。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蕴含岭南风情,完整的保育重现了它的韵味,让更多人知道并且爱上这里。
广州还有更多经过活化发展的优秀文物古迹,让我们在轻松玩乐的过程中,一起探寻吧~
2. 广州红色景点有哪些
广州红色景点有:黄埔军校旧址、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广州起义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等。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内,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堂和海军学校校舍。民国十三年6月16日,创办的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为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更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因地址位于黄埔长洲岛,通称黄埔军校。
相关信息介绍: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陵园西路2号大院2号,馆舍占地面积2588平方米,建筑面积3826平方米,陈列面积800平方米。是社会科学类历史专题国家二级博物馆。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先后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第一届(2015—2016年度)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2018—2019年广东博物馆开放服务最佳做法推介“最佳教育推介奖”、“博物馆优秀青少年教育项目”优秀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黄埔军校旧址
3. 广州历史文化景点
推荐景点:番山、流花桥、城隍庙。广州位于中国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唤迹芹缘,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这里是粤食之乡、购物天堂,文化交汇之地,也是一座历史与现代感并存的“南国之城”。
番山
公元前219年,志在一统天下的始皇帝在灭六国后,也未忘记这南疆边隆的荒蛮之地,五十万大军挥师南下直捣岭南。然而出师不利,秦军入越后即遗顽强抵抗,主将居雎也亡于越人乱箭之下。任嚣继任主将,终于公元前214年平定了岭南。战后,任与这五十万秦军留在了越地,筑城成边。秦王朝还特意从中原征调一万五千名女子移民岭南,与成边将士成婚生子,繁衍生息。任嚣驻守南海郡后,依番禺二山,濒江修筑“番禺城”,史称“任嚣城”。
广州从此开始了两千两百年的建城历史。公元前208年,即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第二年,任嚣病逝,赵佗继任南海郡尉。依任嚣临终嘱托,封五岭关,凭险据守,后又起兵兼并桂林郡、象郡,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自称“南越武王”。并在原任嚣城基础上拓建城池,人称“赵佗城”。近年来考闻遗址、造船工地遗址,以及南越王墓等等,其庞大的规模和华丽的装饰让人叹为观止。工作者在这一区域内发掘出许多过去南越国故址,如宫署遗址、御花园遗址、木构水闸遗址。
南越国直至公元前111年为汉武帝所灭,历时九十三年。千余年后的公元917年,刘岩在广州称帝,建立了广州历史上的第二个国家“南汉国”并在任嚣城基础上仿唐长安扩建都城,同时大兴士木修建宫殿别苑。禺山在此次拓城中几近被削平,番山也仅存一丘,并在山上积石为洞(初名“朝元洞”,后更名为“清洞”),辟为南汉皇室游乐宫苑。宋时,广州第一学府迁至番山脚下,后经累朝修扩建,至清干隆年间已颇具规模,号称“岭南第一儒林”。
流花桥
兴王府西北处古有一芝兰湖,南汉刘皇曾在此广建楼台宫室,设“芳春园”。园中有一木桥,相传当年宫女梳妆后,将残花掷于水中,漂浮至桥下,故得名“流花桥”,后芝兰湖淤塞,改为水产农作物的州轮种植地,桥下河涌也改为暗渠。今在流花桥故址还存有座清代石桥桥面,上书四字,“流花古桥”。
城隍庙
城隍庙是旧时各州府城廓必备神庙之一,内奉冥界地方最高长官,能护佑一方平安的保护神城隍。相传早在魏晋时,城隍神就已随道教传入岭南。据《广州城坊志》记载“吾粤城隍之祀,唐已有之。”当年刘岩即帝位,建南汉国后,也于王宫城东筑了这座都城隍庙,以求安邦护国。自宋以后,各地城隍逐渐人格化,多由当地亡故的英雄或名臣担当。如北京祀杨椒山、杭州祀周新、上海祀秦和毕裕伯、西安祀纪信、绍兴祀庞玉、南宁祀苏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