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广州特色建筑介绍
一说到广州特色建筑,最为有名建筑有六榕寺、五仙观、波罗诞庙会、粤海关大楼等广州标志性建筑。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两千多年来一直都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广州是岭南文化分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广州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广州特色建筑——六榕寺
六榕寺简介:
六榕寺位于广州市的六榕路,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海内外闻名的古刹。寺中宝塔巍峨,树木葱茂,文物荟萃,历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迹。六榕寺因苏东坡当年为寺庙题字而得名。它与光孝、华林、海幢寺并称广州佛教四大丛林。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样,历来为人们所称颂,加之历史地位与光孝寺齐名素有“光孝以树传,净慧(六榕寺的别称)以塔显”之称。
广州特色建筑——六榕寺
六榕寺建筑概况:
六榕寺位于广州市的六榕路,该寺离光孝寺不远,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海内外闻名的古刹。寺中宝塔巍峨,树木葱茂,文物荟萃,历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迹。
六榕寺始建于梁大同三年(537年),后北宋初毁于火灾,宋端拱二年(989年)重建,改名为净慧寺。后苏东坡来寺游览,见寺内有老榕六株,欣然题书“六榕”二字,后人遂称为“六榕寺”。同时,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样,历来为人们所称颂,加之历史地位与光孝寺齐名,素有“光孝以树传,净慧以塔显”之称。净慧是六榕寺的别称。
寺内有名塔为千佛,因其塔身斑斓,又称“花塔”。花塔高57米,11角形,外9层,内17层,是广州有名的古代高层建筑。塔东为山门、弥勒殿、天王殿和韦驮殿。塔西为庄严华丽的大雄宝殿,供奉清康熙二年(1663年)以黄铜精铸的三尊大佛像。佛像高6米,重10吨,是广东省现存最大的古代铜像。
寺内还有榕荫园。其内有六祖堂,观音殿、僧舍斋堂、功德堂等。六祖堂内还供有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的铜像,高1.8米,重约1吨,法貌庄严,垂目坐禅,栩栩如生。
广州特色建筑——六榕寺
六榕寺建筑特色:
六榕寺塔高57米,八角九级,里面十七层,沿梯级登至塔顶,可俯瞰全市景色。塔的外形华丽壮观,檐角都悬挂吊钟,整个塔好像是花朵叠成的一根花柱,塔顶好似长在最高一朵花上的花蕊心。这是“花塔”的第二重涵义。塔顶有元至正十八年(1358)铸造的千佛大铜柱,连上面的九霄盘、宝珠及下垂的铁练总重达5000公斤。
花塔东为山门、弥勒殿和天王殿、韦驮殿,还有苏东坡画像和有"六榕"的石刻等古碑10余方。塔西为大雄宝殿,高14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内供奉清康熙二年(1663年)以黄铜精铸的三尊大佛像。佛各高6米,重10吨,仪态慈祥,它是广东省现存最大的古代铜像。大殿南侧现重建了说法堂,榕荫园内有六祖堂、观音殿、僧舍斋堂、功德堂、藏经阁等。
广州特色建筑——六榕寺
六榕寺建筑规模:
南朝始创之大殿位于今仓前街以北数十米处。梁朝昙裕法师在大殿前(南)赠筑舍利塔。唐初重修宝庄严寺舍利塔时,“光合玉庑、栋宇绵邈”。寺院规模由此可见。宋、元以至明初,净慧寺“横直绵亘实逾二里”,其时寺址:东面包括广东迎宾馆之地和将军东、将军西、六榕路,北面拥有仓前街、稻谷仓、石马槽,西至福泉街、福泉二巷、三巷、净慧街,南达中山六路。明洪武六年(1373年),净慧寺院大半改为永丰谷仓,洪武八年,住持僧愈坚和尚于塔东改建觉皇殿,自此,山门东向,一塔两殿的基本格局维持到清初。干隆五年(1740年),寺僧“广购近地”、建造禅堂、斋堂、僧寮、客舍、仓厨、园圃,是谓“中兴”。鸦片战争后,寺院东部原平南王府之部分旧址被占为英国领事馆(今广东迎宾馆南)。民国十年(1921年),市政府拆城筑路,在六榕寺东部先后辟建花塔街(今六榕路)和净慧公园(今广东迎宾馆),以致山门再往后退与天王殿相连,寺院范围再次缩小,而今占地面积不足八千平方米。塔、殿、堂、楼、阁、廊、舍等建筑总面积4350平方米。此外,东北距寺院三公里处之白云山柯子岭,尚有一片面积为4315平方米的祖师墓塔碑,1996年辟建为墓园。宋代广州净慧寺山门在今中山六路,明初割寺之半为永丰仓,山门亦在被割之列,洪武八年(1375年)在千佛东重建觉皇殿,改后山门东向。民国十年(1921年)起,广州市政府拆城筑路,在六榕寺东辟花塔街(今六榕路),明初所设山门又退缩与天王殿相连。花塔是一座四角形的六层木塔。
南朝始创建的大雄宝殿坐北朝南,塔在殿前。此殿保存到明初,洪武六年(1373年)割寺之半为永丰仓时被割去。洪武八年住持僧愈坚建觉皇殿(在今塔东),六榕寺即以此殿为大殿,正中门额挂着长形木刻匾“觉皇宝殿”,明清年间数次重修,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获皇帝赏赐匾额“清修忠悃”,悬在殿梁上。
明初净慧寺仅存千佛塔与观音殿,昔日殿址在今之说法堂。重建的观音殿1988年2月10日竣工,新殿坐落在六祖殿前榕荫园之东,建筑面积220平方米,高11米,以清代风格为基调,并糅合南方殿宇特色。
藏经阁在寺内解行精舍旧址东面。明代中叶净慧寺分为八房,此处是北堂所在地。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❷ 广州标志性的建筑是什么
【五羊石像】
“五羊石像”是广州最着名的标志之一。建于1959年,位于越秀公园西侧木壳岗上,由130多块花岗岩雕刻组砌而成,高11米,体积53立方米。石像中大山羊居中,昂首远眺,羊髯微拂,口衔“一茎六出”谷穗,雄浑有力的羊角伸向半空,显得深沉、威武。余下四羊环列四周,或小羊跪乳,或母羊回首,或吃草,或嬉戏,形态可爱,栩栩如生。
【镇海楼】
镇海楼是广州标志性建筑之一,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
越秀山
小蟠龙冈上。该楼又名“
望海楼
”,因当时珠海(珠江)河道甚宽,故将“望江”变为“望海”。又因楼高5层,故又俗称“五层楼”。广州博物院民国十八年(1929年)成立时以该楼为院址,今称广州博物馆。
【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地标性的建筑物之一,广州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1936年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省市的重要集会和文艺演出都在这里举行,如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枣袜、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等。
❸ 广州的标志建筑介绍
一说到广州的标志建筑,最为有名建筑有光孝寺、南海神庙、庐江书院、石室圣心大教堂等广州标志性建筑。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两千多年来一直都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广州是岭南文化分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广州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广州的标志建筑——光孝寺
光孝寺简介:
光孝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北端近净慧路处。据《光孝寺志》载,初为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代,吴国虞翻谪居于此,世称虞苑。寺名曾几次更改,东晋隆安五年(401年)称五园寺,唐代称乾明法性寺,五代南汉时称乾亨寺,北宋时称万寿禅寺,南宋时称报恩广孝寺,不久后改广字为光字,才改名光孝寺。
广州的标志建筑——南海神庙
南海神庙简介: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祭海的场所,坐落在广州黄埔区庙头村,是中国古代东南西北四大海神庙中唯一留存下来的建筑遗物,是古代皇帝祭祀海神的场所,也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的一处重要史迹。它创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装饰精微,构思巧妙,散发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广州的标志建筑——庐江书院
庐江书院简介:
庐江书院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十八年落成,历时五年,占地1722平方米。书院曾于道光、光绪年间两度重修,其中,光绪年间的重修,耗费白银二万多两,书院建筑之秀美和装饰之细腻至今仍令人称叹。该书院书舍为三排以及南面个别书舍(占地约1300平方米),整体建筑是大小马站、流水井宗族(祠)书院群中保存得最完整的宗族(祠)书院之一。 1993年,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的标志建筑——石室圣心大教堂
石室圣心大教堂简介:
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坐落于广州市区中心一德路。圣心大教堂于1863年6月18日圣心瞻礼日正式举行奠基典礼,故命名圣心大教堂。历时25年始建成,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石室圣心大教堂由法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工匠建造而成。
教堂建筑总面积为2754平方米,东西宽35米,南北长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石室圣心大教堂1861年耗资40万法郎建立,可与闻名世界的法国巴黎圣母院相媲美。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大教堂,国内现存最宏伟的双尖塔哥特式建筑之一,东南亚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建筑,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由于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石砌造,所以又称之为“石室”或“石室耶稣圣心堂”、“石室天主教堂”。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❹ 广州名建筑介绍
一说到广州名建筑,最为有名建筑有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东圆玄道观、陈家祠、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等广州标志性建筑。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两千多年来一直都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广州是岭南文化分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广州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广州名建筑——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概岩咐况: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中山二路92号,占地18万平方米和枣兆,是解放后为纪念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唤租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性公园。主体有正门、广场、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和圆形的封土。现有景点和游乐场所16处,集纪念、游览、科普于一园。墓道两旁有20个大花坛,四季鲜花不断;墓上密铺青草,四周松柏常青;陵园东部有中朝人民血谊亭和中苏人民血谊亭。园中人工湖还有湖心纪念亭,横匾上书 “血祭轩辕”,为董必武所题。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广州名建筑——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建筑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迫害和屠杀,1927年12月11日凌晨,在当时的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以及叶挺、叶剑英、苏兆征、聂荣臻、徐向前领导下,发动了广州起义,崔镛健等150 多名朝鲜人和苏联驻广州领事馆人员也参加了起义。由于敌强我弱,起义最终失败,在14日至19日的6天时间里,有5700 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建国后,广州市政府在当年烈士牺牲的红花岗兴建了这座富有民族风格的烈士陵园。1957年正式对外开放。陵园总面积18万平方米,分陵区和园区两部分。
广州名建筑——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建筑景点:
陵区有正门门楼、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广州公社烈士墓、叶剑英元帅墓、英雄广场等。正门门座是以白花岗石为基础,汉白玉石上配以橙红色的琉璃瓦顶,双阙正面石壁镌刻着周恩来手书“广州起义烈士陵园”8个大字。陵墓大道宽阔笔直,两旁苍松翠柏,其间20个花坛红花吐艳,庄严肃穆。墓道的北端是广州起义纪念碑,其造型别具一格,寓意深刻。纪念碑正面镌刻着邓小平手书的漆金碑名,碑四周刻有广州起义战斗场面的浮雕。
园区的“血祭轩辕亭”、“中朝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人工湖、拱桥散落在绿树红花之中,晨观旭日于烈士墓包处喷薄而出,瑰丽非常,因而“红陵旭日”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1986年又被广州市政府评为“广州市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广州名建筑——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建筑构造: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坐北向南,面对东较场,面积达18万平方米。陵园正门为两座黄色琉璃瓦顶的石阅,当中一列5扇朱红色铁栅门,气势庄肃。在南门正面的石壁上镑刻有周恩来手书漆金的园名。宏敞的主墓道用花 岗石块铺砌,两侧建花圃遍种红花,两旁的山坡上遍植青松翠柏,终年红花不绝,四季长青。
陵园由陵、园两部分组成,主体建筑包括正门、广场、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和圆拱形的陵墓。墓旁苍松翠柏,红花吐艳。还有辛亥革命红花岗四烈士墓及叶剑英墓等,陵园东部建有中朝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以及血祭轩辕亭,有朱德、董必武、叶剑英等的题吟。西南有广东历史博物馆。陵园坐落在岗地湖畔,纪念性建筑物和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在一片青山绿水之中点缀以碑亭桥榭,在遍地红花的坡地中交织着石道幽径,整个陵园风景秀丽,1963年和1986年两次均以“红陵旭日”入选“羊城八景”。每年举办菊展、迎春花市、灯会等活动,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整个陵园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错落有致,平日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每逢节假日,尤其在清明节前后,广大的青少年会到这里举行扫墓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每当清晨,红日从墓后冉冉升起时,霞光流溢,绿草闪动着金色的光芒,似乎烈士的英魂正保护着这片大地。“红陵旭日”已被列为新羊城八景之一。
纪念碑东面是圆形拱形的烈士陵墓。墓冢直径43米,高6.2米,封土上铺青草。这种铁线草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象征着烈士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革命精神。墓冢四周是一圈围墙,为花岗石砌成。墙体中镶嵌着40多根白云石栏杆,每根栏杆均镇坐着一只仰天欢笑的石狮子。墓冢正面一块特大的青石板上镌刻着朱德题书的“广州公社烈士之墓”八个大字,是陵墓的主碑。1987年十二月十一日广州人民政府在墓冢东面的墙上镌刻上《广州起义碑记》。
陵园东面,坐落着一个八角湖心亭,亭上悬挂着董必武题书的“血祭轩辕”牌匾。这是为纪念广州起义后被俘就义,在刑场上举行婚礼的陈铁军、周文雍两位烈士而修建的纪念亭。湖心亭的东面还有两座规模较大的纪念亭:一座是为纪念在广州起义中为中国人民献出生命的150名朝鲜战友而修建的中朝血谊亭;另一座是为当年参与广州起义被杀害的苏联驻德副领事及馆员而修建的中苏血谊亭。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❺ 广州着名的建筑介绍
一说到广州着名的建筑,最为有名建筑有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大剧院、广州图书馆、珠江新城等广州标志性建筑。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两千多年来一直都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广州是岭南文化分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广州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广州着名的建筑——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简介:
广东省博物馆(Guangdong Province museum)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号,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广东省博物馆于1957年开始筹备,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是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以及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博物馆新馆展馆分为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和临展馆四大部分。
广州着名的建筑——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建筑概况: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是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三大文化设施之一。新馆占地面积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698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44.5米,地下1层,地上5层。位于广州市核心商务区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西面是广州大剧院和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北与广州图书馆新馆相邻,南濒秀丽的珠江,隔江与海心沙市民广场相望。环境优美,交通可达性好。四座文化设施并列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花城广场上,与中央林荫大道、滨江绿化带共同形成广州文化艺术广场,将构成广州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馆运用“宝盒”的设计理念,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载巨型钢桁架悬吊结构体系。新馆的巨型屋面钢桁架整体滑移总重量达8700吨,是目前世界重量最大的钢结构高空滑移工程。由于展馆是由巨型钢桁架悬吊出来的,中间没有一根结构柱,为陈列展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新馆陈列展览以广东历史文化、艺术、自然为三大主要陈列方向,在展陈内容编写上遵循功能、经济、创新、信息、科技、艺术、合理的原则,反映了岭南文化的独特个性和广东省博物馆的馆藏水平。新馆实行全方位的智能化管理,包括安全防范、设备管理、信息通信、网络应用和音视频等智能化系统。文物库房和部分展馆实现恒温恒湿和气体消防。
广州着名的建筑——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建筑布局:
展厅面积4000多平方米,共展出文物1500多件/套,照片300多张。作为新馆三大基本陈列之一,该展通过文物、图片、油画、雕塑、模型、多媒体、复原场景等丰富的展陈手段,向观众展示了广东从马坝人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文化变迁。
“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共四篇,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分别是南粤源流、扬帆世界、继往开来和粤海烽火。
走进序厅,迎面而来的是气势恢宏的广东海陆图。在以卫星地图为蓝本的墙面上,代表广东历史文化的各种元素在南粤大地和浩瀚南海上隐约浮现,序厅的设计大胆,将时空高度融合。
第一篇“南粤源流”追溯了广东人的来源、民族融合的过程以及广东三大主体民系的形成和民俗文化特色。马坝人头骨、双肩石器、南越王油画、广府茶楼、猎德龙舟、潮州大吴泥塑、客家围屋……观众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去感受一个生动立体的南粤。
第二篇“扬帆世界”带领观众进入海上丝绸之路,体验广东对外开放与交流的精彩历程。满载瓷器的广船,聚集奇异洋货的十三行,精美绝伦的广彩、广雕以及风靡一时的外销画,中西合璧的风格处处都在述说着广东的开放与兼容。
在第三篇“继往开来”中,“开风气之先”的广东名人共同演绎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近代风云。抗英图强的志士、洋务运动的倡导者、维新运动的领袖、辛亥革命的先驱、国共合作的元勋、民族工商业的开拓者……无数仁人志士和栋梁之才化作点点繁星,在南粤大地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第四篇“粤海烽火”向观众讲述了广东军民血与火的抗日史诗。一幅幅黑白的历史图片,展示了南粤儿女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
与序厅的广东海陆图相呼应,展览的结束部分展现的是一望无际的南海。海纳百川,奔流不息,承载了千年文明的广东人民满怀希望走向世界,拥抱未来!
广州着名的建筑——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建筑历史:
广东省博物馆于1957年开始筹建,1959年10月1日,广东省博物馆及其所辖的广州鲁迅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旧馆馆址在广州市文明路215号中山大学旧址(即原广东贡院旧址),占地面积4.3万㎡,除广州鲁迅纪念馆外,还辖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民党“一大”旧址(包括革命广场)和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红楼等。
筹建之初,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大楼设计原是“U”形的建筑物,主楼向东,右为南副楼,左为北副楼,规划建筑总面积1.4万㎡。南副楼于1959年上半年落成,楼高三层,面积3500平方米。主楼和北副楼后因经济困难,没有拨款建设。
改革开放后,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广东省博物馆在原址上建设了新的陈列大楼。1992年10月新陈列大楼落成,总建筑面积18700㎡,其中新建陈列大楼12300㎡,陈列面积达6000㎡,为原楼1500㎡的4倍。
自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广东省博物馆通过考古发掘、调拨、购买、接受捐赠等方式征集了大量珍贵文物,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学术研究,举办各种形式和题材的陈列展览,在藏品收藏保管与科技保护、陈列展示、科学研究和教育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丰硕的成果,并于2008年5月获评为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截止2009年12月,通过考古发掘、收购、调拨、接收捐赠等方式,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已达16.6万余(套),其中,一级文物404件,二级文物7284件,三级文物12639件,自然标本、化石4万余件(套)。馆藏中的古字画、古陶瓷两类传世文物,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全国博物馆中,均名列前茅,尤以“岭南画派”书画藏品丰富而闻名;端砚和潮州木雕独成系列,是极具特色的广东传统工艺收藏品;广东出土文物、广彩瓷器、石湾陶塑、广州牙雕、外销画等极富地方特色;自然标本中的“须鲸骨骼”、“巨型孔雀石”和五吨多重的“信宜玉石”等亦极其珍贵。此外,广东省博物馆还收藏有图书资料10余万册。
2004年以来,广东省博物馆依托“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在全省范围内举办巡回展览,取得了显着成效。截至到2009年12月,“广东省流动博物馆”成员单位已达72个,制作巡回展览42个,在全省举办展览163场次,参观人数高达471万人次,基本涵盖了广东大部分地区,极大地盘活了有限的文博展示资源。2007年,“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与“广东流动图书馆网”及“广东流动演出网”一起获得了由文化部评选和颁发的文化工作创新奖中的唯一特等奖。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❻ 广州代表建筑介绍
一说到广州代表建筑,最为有名建筑有光孝寺、南海神庙、庐江书院、石室圣心大教堂等广州标志性建筑。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两千多年来一直都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广州是岭南文化分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广州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广州代表建筑——南海神庙
南海神庙简介: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祭海的场所,坐落在广州黄埔区庙头村,是中国古代东南西北四大海神庙中唯一留存下来的建筑遗物,是古代皇帝祭祀海神的场所,也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的一处重要史迹。它创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装饰精微,构思巧妙,散发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广州代表建筑——南海神庙
南海神庙建筑规模:
南海神庙规模宏大,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深五进,中轴线上由南而北分别有牌坊、头门、仪门、礼亭、大殿、后殿,两侧有廊庑、西南小岗上有浴日亭。现存建筑多为清代结构。庙宇建筑布局具有早期建筑特色,如仪门的复廊形制、头门的垫台等,据专家考证,尚存周代建筑遗风。中轴两旁为廊庑、碑亭等。牌坊为三间四进柱冲天式,花岗岩石打制,正面石刻清朝康熙皇帝题写的“海不扬波”四字。头门建于清代,面阔为三间,进深二间,分心墙用两柱,梁加雕刻鳌鱼等纹饰,前后两侧均设垫台,硬山顶,二龙争珠陶塑瓦脊。门前置一对红砂岩石狮,两侧为八字墙影壁。仪门面宽三间、进深四间,硬山顶、两侧与复廊相通。礼亭,原建于明代,1990年仿明代风格重建。大殿原为明代建筑,单檐歇山顶,宽五间深三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9年重建。后殿是20世纪30年代陈济棠主粤期间改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1991年修建时,后殿重新安装了陶塑瓦脊。该庙因珍藏历代皇帝御祭碑甚多,及存韩愈、苏轼等名人碑刻而被誉为“南方碑林”。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庙西侧有古名章丘的小山丘,昔为观海上日出之地,建有浴日亭,单檐歇山顶,梁架简洁。亭内有重刻嘉定年间广州知府留病摹勒苏轼诗碑一方,紧跟其后,有明代陈白沙步苏轼韵诗碑一方。“扶胥浴日”是宋、元、清三代羊城八景之一。林则徐在销鸦片前曾到庙祭海,孙中山与同僚亦曾来此参观。
广州代表建筑——南海神庙
南海神庙建筑结构:
当您来到广州东面黄埔的庙头村时,一座古老而宏伟的庙宇耸立在您的视野中,它就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古代广州对外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遗址南海神庙。南海神庙是我国古代海神庙中唯一遗存下来的最完整、规模最大建筑群。该庙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1415年的历史。以后历代有重修扩建。现存的是清代建筑,但仍保留隋唐时代的规模和建制。1988年起,政府也曾对南海神庙作过三次较大的修复,现已基本恢复了庙宇的古貌。
修复前大殿仅存殿堂,如今庙宇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3万平方米。其主体建筑是一座五进的殿堂,由南至北依次为头门、仪门及复廊、礼亭、大殿和昭灵宫。南海神庙门前有石牌坊,额题“海不扬波”。庙中保存有历代的许多石刻。还有华表、石狮、韩愈碑亭、开宝碑亭、洪武碑亭、康熙万里彼澄碑亭等附属建筑,构成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庙中还保存汉代和明代的铜鼓和制钟,以及南海神玉印等重要的文物。还有木棉树、相思树等古树名木。这里存放的汉代铜鼓是中国现存三大铜鼓之一。庙西一小山岗上有“浴日亭”,宋元时羊城八景之一的“扶胥浴日”即指此处。
广州代表建筑——南海神庙
南海神庙建筑历史:
从唐代开始,南海神庙便香火日盛,各朝代政府也派人前往管理庙事。事实上它已成为四海神庙中香客最多、地位最高的一个,这主要是由广州海上贸易日益发达的地位决定的。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西汉时就已经开始形成,到了隋唐时期达到了鼎盛阶段。尤其是唐代,从广州出发的贸易船队,经过南亚各国,越印度洋,抵达西亚及波斯湾,最西可到达非洲的东海岸。明清之后更远至欧美了。这条航线长达1万多公里,沟通了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处于这条航线重要位置上的南海神庙,在古代有码头,码头外面又是茫茫的大海——南海,南海实际是太平洋靠近东南亚大陆部分,大海又紧连着太平洋,通往印度洋。出海航船或来自远方的航船,都须经过坐落在南海神庙的这个古码头。于是众多的商船顺路经过这里均停下来上庙祭祀,以祈求航路平安、生意顺利。于是,神庙附近的扶胥镇便商旅云集,民间庙会交易频繁。南海神庙之兴旺,成为广州海上贸易繁荣的历史见证,遗留下许许多多珍贵历史文物,包括皇帝御赐的碑文、题字等,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当然百姓们更多的还是感恩于庇佑他们一帆风顺、平安大吉的南海神的。
南海神庙坐北向南,占地3万平方米,是明代建筑风格,恢宏壮观且古朴大方。
庙外有“海不扬波”的石牌坊。庙宇的主体建筑沿着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为头门、仪门、礼亭、大殿、昭灵宫共五进,一进高于一进。其他附属建筑均以五进为中心,左右对称。这是较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建筑。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❼ 广州有哪些地标性建筑
广州塔
珠江新城CBD东西塔
广州圆
广州塔落日
海心沙
广州南站
保利天幕
广州交易会
广东科学中心
猎德大桥
这些都称得上网红性质的地标性建筑,也是我航拍视角下的地标
作为国内超一线城市,广州地标性建筑非常多,比如说广州塔、双子塔、五羊石像、镇海楼、广州大剧院、中山纪念堂、中信广场、天河 体育 场甚至是广州南站,每一个都是特色,背后都有不一样的 历史 。
视频是我在2020年1月从北京回广州的时候,在飞机上拍摄的广州塔的夜景,非常漂亮。看到广州塔就看到了广州。重点推荐广州塔,又称小蛮腰,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二高塔,高高的屹立在珠江边上,可以坐着游船畅游珠江,看广州塔灯光秀,非常值得一去。
广州的地标性建筑如果按年代来统计,有很多,我只说一说从我来广州到今天所经历的几个地标性建筑。
一、广州火车站
相信无数人第一次到广州都会从这里走出来,广州站始建于1960年,于1974年4月12日正式投入运营。广州站最让人醒目的就是那两幅标语牌“统一祖国 振兴中华”,从我第一脚踏进广州到今天,这两幅标语牌一直在那里,已经是广州火车站的标志,而广州火车站又是无数人第一眼见到的广州地标性建筑;
二、中信广场
中信广场一度是广州最高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广州天河北商圈高大上的象征,像微软等大公司以前都竞相进驻中信广场办公。而我到广州工作的好些年,中信广场一直作为广州的标志在天河北矗立着。
三、花园酒店
我以前的梦想就是去花园酒店住一晚、喝喝早茶,这个愿望还没来得及实现,珠江新城就如春笋般的给发展了起来,但是,花园酒店坐拥的环市路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是广州最负盛名的一条路,而在环市路上的花园酒店更是在广州打拼人想去夜宿的地方。
四、 体育 中心
我的很多青葱时光是坐在 体育 中心看台上度过的,恒大的比赛,以前会经常去现场看。 体育 中心不仅是恒大的主场,也是无数人周末去散步的好地方,没有它,估计也就没有天河吧。无论岁月怎么变迁, 体育 中心都是天河的象征吧。
五、广州塔
广州塔又被我们这些在广州的人调侃为小蛮腰,它的横空出世不仅仅刷屏所有的朋友圈,还将广州刷进了国际一线城市的行列,它已经是广州这座国家化城市的标志与象征。
六、广州双子塔
没有广州双子塔,天河北依然是广州最骄傲的天河北,中信广场依然是广州最耀眼、最夺目的建筑,广汽、王老吉等广告会在每一年的岁末如期而至的穿在中信广场的身上,但自从有了广州双子塔,中信广场感觉一下子孤独了很多,而这也证明了“后浪”的魅力,所以广州双子塔就是广州最有魅力的“后浪”地标性建筑。
好了,有关广州的地标性建筑,就从我自身的感触回答到这里吧。
回答:
广州最新的具有广州代表和特色的共有十大地标建筑,他们分别是:广州塔、广州双子塔、广州大剧院、天河中心、中山纪念堂、广州巿长大厦、琶洲展馆、镇海楼、广州中信广场、五羊石像。
1.广州塔
广州塔又称小蛮的,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花城广场隔江相望。广州塔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 [1-2] 。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四高塔,仅次于阿联酋迪拜哈利法塔(828米)、日本东京天空树电视塔(634米)、北达科他州KVLY电视塔(628.8米),是国家AAAA级 旅游 景区。广州塔是广州市的地标工程,电视塔可抵御8级地震、12级台风,设计使用年限超过100年 。广州塔塔身168~334.4米处设有“蜘蛛侠栈道”,是世界最高最长的空中漫步云梯。塔身422.8米处设有旋转餐厅,是世界最高的旋转餐厅 。塔身顶部450~454米处设有摩天轮,是世界最高摩天轮 。天线桅杆455~485米处设有“极速云霄”速降游乐项目,是世界最高的垂直速降游乐项目 。广州塔有5个功能区和多种游乐设施,包括户外观景平台、摩天轮、极速云霄游乐项目,有2个观光大厅,有悬空走廊,天梯,4D和3D动感影院,中西 美食 ,会展设施,购物商场及科普展示厅。
2.广州双子塔
广州双子塔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花城广场,它是由东西的两座超高层建筑所组成。西塔高 440.75米,东塔高530米,这对超高双子塔矗立在广州珠江北岸,居于广州图书馆、少年宫、广东博物馆和等公共建筑旁,从而使人们从珠江南岸往北望就能看到一幅代表广州现代化、国际化形象的建筑群。
3.广州大剧院
广州大剧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西路1号,是广州新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坐落于天河中央商务区,东毗和,西邻美国总领事馆,南望与,北靠。广州大剧院总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43.1米,拥有歌剧厅、实验剧场、当代美术馆等艺术专馆和三个排练厅(歌剧排练厅、芭蕾排练厅以及交响乐排练厅)。广州大剧院由英籍伊拉克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设计,被称为“圆润双砾”,其主体建筑为黑白灰色调的“双砾”。2013年9月,广州大剧院获得“菲迪克百年重大建筑项目杰出奖”。 2014年,广州大剧院被《今日美囯》评为“世界十大歌剧院”。
4.天河 体育 中心
天河 体育 中心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始建于1984年,地处广州市金融商业中心地带,毗邻,与相对,总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是广州最大的 体育 场地。天河 体育 中心在全国开创同时建成 体育 场、 体育 馆、游泳馆三大场馆的先河。此后三十年间,陆续增建了学校、、城、馆、场、 体育 文化中心六个场馆,以及全国首条、全国首个儿童乐园 等一批免费开放的户外 体育 设施,运动项目达20多个。天河 体育 中心完善的 体育 设施,成为推动群众 体育 、竞技 体育 、 体育 产业、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三十年来,天河 体育 中心直接带动了天河区的整体发展,其周边逐渐形成闻名全国的天河商圈,“天体”也成为广州城市新上的璀璨明珠。2018年11月24日,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5.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是广州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纪念性建筑物,建筑设计是八角形宫殿式建筑。外形看上去非常庄严宏伟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里面有孙中山先生铜像、古树名木、中山纪念碑、避难古鼎等。
6.广州市长大厦
是一座功能齐全的智慧型酒店及商厦,楼高28层,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风格独特,外墙壁采用最新金色,璀璨生辉,气派非凡。大门前的罗马广场,宽阔开阳,使大厦与都市浑然一体。宏伟的雕柱环形走廊,凛然风范,蔚为壮观,令人瞩目。 广州市长大厦地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汇聚了广州市的 科技 中心、 体育 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交通中心。1998年11月被评为“我最喜欢的广州现代建筑”之一。
7.琶洲展馆
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位于赤岗琶洲岛。陆地面积9.66平方公里,北临珠江,与、广州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赤岗领事馆区、长洲文化 旅游 风景区等城市重要发展区相邻。根据广州市城市建设规划,琶洲地区的发展目标定位为:以广州会展博览中心为核心,以会展博览、国际商务、信息交流、高新技术研发、 旅游 服务为主导,兼具高品质居住生活功能的RBD(休闲商务区)型、生态型城市副中心展馆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室内展厅总面积33.8万平方米,室外展场面积4.36万平方米。其中展馆A区室内展厅面积13万平方米,室外展场面积3万平方米;B区室内展厅面积12.8万平方米,室外展场面积1.36万平方米;C区室内展厅面积8万平方米。2014年6月19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四期扩建规划通过,四期建设后,展览面积达50万平方米,超过德国汉诺威的47万平方米;整个琶洲地区会展面积达66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展馆之一。
8.镇海楼
镇海楼,又名望海楼,位于广州市越秀山越秀公园内的小蟠龙冈上,为广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楼高25米,呈长方形,阔31米,深16米。下面两层围墙用红砂岩条石砌造,三层以上为砖墙,外墙逐层收减,有复檐5层,绿琉璃瓦覆盖,饰有彩釉鳌鱼花脊,朱红墙绿瓦砌成,巍峨壮观,被誉为“岭南第一胜览”。楼坐落在越秀山小冈上。该楼又名“”,因当时珠海河道甚宽,故将“”变为“望海”。又因楼高5层,故又俗称“”。楼前碑廊有历代,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明朝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扩建广州城时,把北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同时在山上修筑了一座五层楼以壮观瞻。镇海楼 历史 上曾五毁五建,现建筑为,是1928年重修时由木构架改建成。1929年成为广州市市立博物馆。1950年改名,分朝代陈列广州城2000多年发展的文物史料。2013年3月,镇海楼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广州中信广场
广州中信广场新城中心,共包括1幢80层摩天大楼、2幢38层附楼、4层作为商场的裙楼以及地下2层的停车场。该建筑落成于1996年,是广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目前是很多全球500强公司在广州的办公地点。其低层为商业中心,包括高档消费商场。当年建成时曾是中国大陆最高的建筑物。
10.《五羊石像》
五羊石像是广州城市的第一标志,始建于1960年4月,位于广州市越秀公园内的木壳岗。《五羊石像》整个石像连基座高11米。主羊头部高高昂起,口中衔穗,回眸微笑,其余四羊环绕于主羊周围,或戏耍,或吃草。五羊大小不一,姿态各异,造型优美。该作品是由尹积昌和陈本宗以及孔繁纬创作的花岗岩城市雕塑,寓意羊城人们丰衣足食,多年来,这组作品一直是广州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标志。
广州城市繁华,现代化程度高,地标建筑业很多,估计终其一生都 探索 不完。而我在广州生活多年,也曾走过不少地方,来分享下我所知道的最有意思的。
首先分享的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它由南到北贯穿广州不少的地标性建筑,是一条很有意思的线路,值得大家去 探索 。
北起燕岭公园——广州天河 体育 中心——中信大厦——天环广场——广州大剧院——广东博物馆——海心沙——花城广场——广州塔
广州天河 体育 中心, 是为了迎接全国第六届运动会,在广州举办而建的一个 体育 中心,于1987年8月30日建成,主要由 体育 场和游泳馆以及 体育 馆组成的。
其实中轴线的元祖级起点是——中信广场。 是广州的顶级写字楼,曾是广州市最高的建筑物,现在虽然不断被超越,但仍然是广州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标志。
天环广场, 外观为"双鲤鱼型"建筑。各种国际品牌齐聚一堂,是华南高端购物中心新地标。
广州大剧院 ,它是一座文化地标,现代而且 时尚 ,是由英国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也是目前华南地区最先进、最完善和最大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中心。
"月光宝盒"——广东省博物馆 ,这里你可以看到南粤璀璨的 历史 。 历史 无言,精神永存。
海心沙 ,如钻石般闪耀,它曾是亚运会开闭幕式的场地,向外界呈现了广州的美好。
花城广场被誉为广州"城市客厅" ,作为广州市最大的广场,地面建有人造景观湖区,大型音乐喷泉、灯光广场,四季花开,群芳争艳。周围建筑大气磅礴的气势,仿佛置身于艺术殿堂中。
广州塔 位于广州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交汇处,与海心沙岛和珠江新城隔江相望,远远望去宛如婀娜多姿的丽人扭着细腰,每当夜幕降临它就闪现着最耀眼光芒,点亮蜿蜒的珠江两岸。
除了这条有意思的中轴线,广州还有很多着名的建筑性景点,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威严的中山纪念堂
金黄色的广州市长大厦
越秀山上的五羊石像
鲤鱼形的琶洲会展中心
铅笔形广晟大厦
直尺形的东塔、钢笔形的西塔
橡皮擦似的珠江城烟草大厦
翻开书本的广州图书馆
南珠江滨畔的001建筑群
广州着名的建筑或景点真的很多,欢迎大家有机会过来广州参观啦!
#广州地标建筑##广州身边事#
——————————————————————
花城广场、沙面、陈家祠堂、石室圣心大教堂、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等
广州有哪些地标性建筑?说起广州地标性建筑,首先想到的是广州塔了。
1、广州塔 广州塔位于广州市海珠区阅江西路,塔高600米,以其独特的外形而闻名,广州塔有小蛮腰之称。
2、广州站 广州站始建于1960年,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广州市内最主要的铁路客运站之一,也是中国主要铁路枢纽站之一,站房上方有8个醒目的大字,统一祖国,振兴中华。
3、广州双子塔 广州东塔和广州西塔两座建筑物。东塔高530米,西塔高440.75米。
4、广州南站 广州南站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始建于2004年12月,是一座高铁站。
5、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和花都区花东镇交界处。
以上是广州的地标性建筑。答题完毕!谢谢!
花都羊城小蛮腰,广州位于中国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这里是粤食之乡、购物天堂,文化交汇之地,也是一座 历史 与现代感并存的“南国之城”。作为中国最早开端口的通商口岸,广州一直保持着较好的通商氛围,这也令城市的发展愈加迅速。
这里每条街道都灯火辉煌,处处充满着令人迷醉的魅力。无论是沙面建筑群中精美的欧洲古典建筑,还是那些具有岭南韵味的商业骑楼,甚至是夜晚珠江沿岸的绚烂夜色,都会让你深深的爱上这座四季如春的南方都市。
广州塔、广州双子塔、广州大剧院、天河 体育 中心、中山纪念堂、广州市长大厦、琶洲展馆、镇海楼、广州中信广场、五羊石像
1.广州塔:
广州塔是广州一个着名的 旅游 景点,总高度600米,独特的设计造型成为了新中轴线上的亮丽景观。地理位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阅江西路,广州塔有外观景平台和游乐项目以及悬空走廊,天梯等以及中西 美食 餐厅等。
2.广州双子塔:
广州双子塔就是广州东塔和广州西塔两座高楼建筑。西塔高 440.75米。东塔高 530米是广州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群,是广州十大地标建筑之一。
3.广州大剧院:
广州大剧院是一座文化地标,现代而且 时尚 。是由英籍伊拉克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西路1号,广州大剧院的建筑高度为43.1米,建筑面积为7.3万平方米,开放时间节假日和周末的时候。
4.天河 体育 中心:
天河 体育 中心位于广州天河区,这个 体育 中心是为了迎接全国第六届运动会,在广州举办而建的一个 体育 中心。于1987年8月30日建成,主要是由 体育 场和游泳馆以及 体育 馆组成的。
5.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纪念性建筑物,建筑设计是八角形宫殿式建筑。外形看上去非常庄严宏伟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里面有孙中山先生铜像、古树名木、中山纪念碑、避难古鼎等。
6.广州市长大厦:
市长大厦是一座功能齐全的大厦,总楼层28层建筑面积为2.3万平方米,外墙壁是采用的最新金色玻璃幕墙。看起来非常气派,大门的前面有一个广场罗马广场,非常宽阔。
7.琶洲展馆:
琶洲展馆是广州十大地标建筑之一,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岛,广州琶洲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琶洲展馆的总建筑面积为110万平方米 ,室内展厅面积为33.8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一个会展中心。
8.镇海楼:
镇海楼位于越秀公园小蟠龙冈上,镇海楼总共有5层所以又被称为五层楼。现在是广州博物馆。是广州有名的 旅游 景区,是广州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在这座楼的顶层可以看到广州全景和美丽的珠江。
9.广州中信广场:
广州中信广场位于广州天河区新城中心,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是由一幢80层的主楼和两幢38层的副楼组成,离广州火车东站比较近,这个摩天大楼建成时间是1997年6月。
10.五羊石像:
五羊石像是广州城市的第一标志,位置位于广州市越秀公园内的越秀山木壳岗。是由尹积昌和陈本宗以及孔繁纬创作的花岗岩城市雕塑,寓意是羊城人们丰衣足食。
广州的地标就是广州塔。广州塔胒称为“小蛮腰”
广州塔又称广州新电视塔,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艺洲岛)赤岗塔附近。广州塔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达到600米。广州塔目前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四高塔。高塔前三名分别是阿联酋迪拜哈利法塔,高828米;日本东京天空树电视塔,高634米;北达科他州KVLY电视塔,高628.8米。小蛮腰仅以28.8米之差屈居第四。
广州塔有5个功能区和多种游乐设施,包括户外观景平台、摩天轮、极速云霄游乐项目,有2个观光大厅,有悬空走廊、天梯、动感影院、会展设施、购物商场及科普展示厅等,并有多个世界之最:
1、塔身168~334.4米处设有“蜘蛛侠栈道”,是世界最高最长的空中漫步云梯;
2、塔身422.8米处的旋转餐厅是世界最高的旋转餐厅;
3、塔身顶部450~454米处设有摩天轮,是世界最高摩天轮;
4、天线桅杆455~485米处设有“极速云霄”速降游乐项目,是世界最高的垂直速降游乐项目。
广州塔的室内观光门票是:成人票150元/人,优惠票及儿童票75元/人。
注:图一来自网络。
❽ 广州着名的城市地标建筑之一是
广州着名的城市地标建筑之一是广州塔。
广州塔,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艺洲岛)赤岗塔附近,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珠江新城、花城广场、海心沙岛隔江相望。
广州塔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二高塔,仅次于东京晴空塔,是世界最高最长的空中漫步云梯,塔身422.8米处设有旋转餐厅,是世界最高的旋转餐厅。
广州着名的地标
1、广州国际金融中心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位于珠江新城CBD中轴线上,毗邻珠江。作为南中国首席金融商务平台,广州IFC与广州经济发展一脉相承,并以强大的品牌优势、综合的规划功能、优异的产品品质、集聚高端客户、完善的服务体系成为广州商务形象的新标杆。
2、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的。中山纪念堂于1929年1月动工,1931年11月建成。1956年,重铸的高5米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屹立在纪念堂前。
3、越秀公园
越秀公园是广州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国家级4a景区,自元代以来一直是羊城八景之一。公园由主峰越井岗及周围的桂花岗、木壳岗、鲤鱼岗等七个山岗和北秀、南秀、东秀三个人工湖组成。全公园内山水相依,风光自然。亭、台、楼、阁、廊、榭等园林景点,极富岭南特色。
❾ 广州的建筑物介绍
一说到广州的建筑物,最为有名建筑有咨议局旧址、五羊石像、广州双子塔、四牌楼等广州标志性建筑。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两千多年来一直都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广州是岭南文化分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广州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广州的建筑物——咨议局旧址
咨议局旧址建筑概况:
广东咨议局旧址位于中山三路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现仅存主楼及石桥、荷花池。
广州的建筑物——五羊石像
五羊石像建筑概况:
广州是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的中心城市、文化发祥地之一,历史传说、人文景观和城市雕塑众多,若论及影响和意义,五羊石像堪称广州城市的第一标志。五羊石像由岭南着名雕塑艺术家尹积昌、陈本宗、孔繁纬创作,始建于1960年04月,位于越秀山木壳岗,如今已成为海内外宾客到广州必前往怀古凭吊的着名景点。
相传,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7年),广州人民辛劳终日、难得温饱,有一天,天空中仙乐缭绕,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骑着五头山羊降临广州,体察民间疾苦后,驾祥云而去,口衔“一茎六出”谷穗的五羊遂化身巨石,永留广州。五羊仙子下凡间,给广州人民带来幸福吉祥,从此,广州成为了南国富饶之地,人民丰衣足食。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世代相传,千百年来,广州因此在海内外人们心目中赢得“羊城”、“穗城”的美誉。
广州的建筑物——广州双子塔
广州双子塔建筑概况:
据了解,这对超高双子塔将矗立在珠江北岸,居广州歌剧院、广州图书馆、广东博物馆和广州市少年宫等公共建筑之后,从而使人们从珠江南岸往北望就能看到一幅代表广州现代化、国际化形象的建筑群。
与国内外其它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群,如纽约曼哈顿面向哈得逊河的世贸中心遗址、香港面向维多利亚港的中环建筑群、上海面向黄浦江的浦东陆家嘴建筑群等相比,广州除了中信及旁边的几幢高楼外,没有能真正代表广州形象的理想建筑群。一旦双子塔建成,将与目前已正式列入文化设施建设重点项目的广州歌剧院、广州图书馆,以及其它高层建筑等连成一线,形成错落有致、各有特色的高层建筑群,并与北面80层、楼高391米的中信广场共同形成有节奏、有韵律的波浪形天际轮廓线,突出城市景观的视觉焦点。
广州的建筑物——四牌楼
四牌楼建筑概况:
四牌楼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因明代时建有惠爱坊、孝友坊、忠贤坊、贞烈坊四座牌坊而名。1954年改名为解放中路,但不少广州人仍习惯称之为四牌楼。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