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广州有多少个区域
问题一:广州有几个区? 广州市共有11个区,分别是: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增城区、花都区、从化区、番禺区、南沙区。
问题二:广州有哪些区 市辖区 地域面积 常住人口 户籍人口
越秀区:面积33.80平方公里。1,026,300,1,158,400
海珠区:面积90.40平方公里。1,321,600, 907,900
荔湾区:面积59.10平方公里。728,400, 704,80
天河区:面积96.33平方公里。1,118,500, 690,000
白云区:面积795.79平方公里。1,622,900, 776,500
黄埔区:面积90.95平方公里。300,300, 195,500
花都区:面积970.04平方公里。728,600, 639,300
番禺区:面积786.15平方公里。1,495,800,975,100
萝岗区:面积393.22平方公里。212,500, 171,600
南沙区:面积527.65平方公里。192,400, 148,600
县级市 地域面积 常住人口 户籍人口
从化市:面积1974.50平方公里。508,500,549,100
增城市:面积1616.47平方公里。790,000,818,000
问题三:广州有多少个区 解放初期,广州市划分为28个区,其中城区20个(逢源、黄沙、西禅、长寿、沙面、陈塘、太平、惠福、靖海、小北、德宣、西山、东堤、汉民、前鉴、大东、东山、洪德、蒙圣、海幢),郊区7个(南岸、沙河、芳村、石牌、新洲、沥颉⑷元里),水上区1个(珠江区)。1950年调整行政区划设置,把28个区合并为16个区,其中城区8个(长寿、河南、惠福、永汉、太平、越秀、大东、荔湾)、水上区1个(珠江区)、郊区7个(南岸、沙河、芳村、石牌、新洲、沥颉⑷元里)。1951年10月,把7个郊区调整为4个(白云、芳村、西村、新颍。1952年9月,把原来8个城区合并为5个(东区、中区、西区、北区、河南区),仍保留珠江区。1953年5月,西村区撤销并入白云区。同年6月,黄埔区成立。1956年6月,黄埔、白云、新3个区合并为广州市郊区。1958年12月,撤销珠江区,同年撤销广州市郊区。原属郊区的人和、太和、竹料、钟落潭等4个公社与花县合并设立广北县,划归广州市。原广州市郊区的三元里、鹤洞、江村、石井、沙河、新颉⒒破摇⒙芨8个公社设立广州市近郊区。1959年3月,撤销广北县,把花县划回佛山地区。恢复广州市郊区,原从广州市郊区划出的4个公社划回广州市郊区。同时,撤销广州市近郊区。1960年4月,从佛山地区划出花县、从化县归属广州市。同年8月撤销中区、郊区,设立越秀区、东山区、海珠区、荔湾区4个城区,黄埔区、芳村区、江村区3个郊区。1961年,原属韶关地区的佛冈县划归广州市(1963年又划归韶关地区管辖)。1962年5月,把3个郊区合并为1个郊区。1973年重新从郊区划出部分区域再设黄埔区。1975年,把原属佛山地区的番禺县、惠阳地区的增城县和龙门县、韶关地区的新丰县划归广州市。1983年,把韶关地区的清远县、佛冈县划归广州市。1985年1月,从广州市郊区划出部分区域设置天河区、芳村区。1987年1月,把广州市郊区改称为白云区。1988年,广州市行政区划作出较大调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把龙门县划归惠州市管辖,新丰县划归韶关市管辖,清远县和佛冈县划归清远市管辖。1992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番禺县,设立番禺市(县级),隶属广东省人民 *** ,由广州市代管。199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花县,设立花都市(县级),隶属广东省人民 *** ,由广州市代管。同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增城县,设立增城市(县级),隶属广东省人民 *** ,由广州市代管。199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从化县,设立从化市(县级),隶属广东省人民 *** ,由广州市代管。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分别撤销番禺市和花都市(县级),设立番禺区和花都区。2005年4月,国务院批准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撤销东山区,将其行政区域划归越秀区管辖;撤销芳村区,将其行政区域划归荔湾区管辖;设立南沙区和萝岗区。调整后的行政区划,广州市辖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萝岗区10个区和从化市、增城市2个县级市。
问题四:广州有哪几个区 越秀区 440104
荔湾区 440103
东山区 440102
芳村区 440107
天河区 440106
黄埔区 440112
白云区 440111
海珠区 440105
番禺市 440181
番禺区 4401骸3
花都市 440182
花都区 440114
增城市 440183
从化市 440184
南沙区 440115
萝岗区 440116
身份证的前6位是终身制,不因行政区划改变而改变.
问题五:广州有几个区几个县 中心城区: 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 黄埔区 白云区.天河区
郊区: 番禺区,花都区,萝岗区,南沙区
县级市:增城市,从化市
问题六:广州市管辖的区具体有那几个? 广州行政区划为南沙区,番禺区,海珠区,天河区,越秀区,荔湾区,白云区,花都区,黄埔区(原黄埔区与原罗岗区为行政区,区 *** 定于罗岗区),增城区(原增城市),从化区(原从化市)。
问题七:广州有几个区域?分别是? 广州有10区2市 白云区:87.2万 天河区:63.5万 新越秀区(原东山,越秀区合并):110万 海珠区:81万 黄埔区:23.4万 新荔湾区(原荔湾区,芳村区合并):73万 番禺区:98.6万 花都区:64万 南沙区:59.8万 萝岗区 :58万 二县市:增城市:84万从化市 :56.5万
问题八:广州现在分几个区,几个地级市,分别是什么名称? 20分 目前广州市辖11个市辖区,没有地级市也没有县级市: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增城区、从化区。
问题九:广州有几个区?分别是什么区? 广州有10个区,分别是: 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萝岗区、南沙区。
❷ 广州有哪些地方名
广州市地方名:
越秀区、天河区、白云区、荔湾区、萝岗区、黄埔区、海珠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增城市、从化市
❸ 广州市有什么着名景点
广州八大景点是:云山叠翠、珠水夜韵、越秀新晖、天河飘绢、古祠留芳、五环晨曦、黄花皓月、莲峰观海。
云山叠翠
云山叠翠是指白云山风景区。白云山在广州城北15公里,由30多座山峰组成,面积28平方公里。白云山是五岭中之大庾岭的余脉,屹立于珠江三角洲,素称“岭南第一名山”、“羊城第一秀”。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号称“天南第一峰”。白云山挡住潮湿的海风,因而常有白云蓊郁而起,“白云山上白云飞,白云山下白云围”,白云山因此而得名。
自古以来,白云山都是广州着名风景名胜,历来均评为羊城八景,诸如:蒲涧濂泉、白云晚望、景泰僧归、白云松涛、云山锦绣等等。不仅广州人、广东人、甚至海外来宾都把白云山作为来穗必临之地。九龙泉、蒲涧、滴水岩、能仁寺、云台花园、北山公园、鸣春谷等数十个景点,遍布全山;漫山遍野树木葱茏,所到之处,映入眼中的是无所不在的“翠”和“绿”。全景区30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95%以上,处处古树参天,泉水汩汩,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不愧是广州的“市肺”,“云山叠翠”实至名归。
珠水夜韵
珠水夜韵是指珠江夜景。珠江,是流经广州的一条大江。广义的珠江是指西江、北江和东江三条河流的总称;狭义的珠江是指从广州市区北面的名门(流溪河)到东面的黄埔港这一段流经市区的河道,全长约70公里。珠江是广州的母亲河。自宋代至今历代“羊城八景”都少不了珠江的景致。如“珠江秋色”、“鹅潭夜月”、“珠江晴澜”、“珠水晴波”等。
云山珠水被称为广州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从1993年开始,广州市政府将珠江规划为风景游览河段,经过多年整理,减污截污、挖深河道、整饰两岸、规划景观等工程建设,珠江23公里的景观长廊逐渐形成,江水日益清澈。两岸琼楼玉宇林立,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并逐步建成“珠江彩虹”工程。北岸为灯饰观赏区,临江8层以上高楼饰以彩灯和射灯,于人行道树木间建180个双面透光、整齐划一的广告牌,中间间以木棉花造型的灯饰。入夜,华灯初上,珠江两岸万家灯火,流光溢彩,华丽辉煌,各式各样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饰绚丽夺目,一派新时代岭南文化的风采,表露得淋漓尽致。
令人惊叹的是人民桥、解放桥、海珠桥、江湾桥、海印桥五座跨江大桥在灯光照耀下,如五道光芒夺目的彩虹飞落人间,配合着两岸十里华灯,点缀着华光闪烁的游船,这等良辰美景,世界着名的法国巴黎塞纳河夜景也不过如此!
珠江夜游是由来已久,极具特色的游乐项目,“花城明珠”号豪华游轮已正式启航,该船长38米,宽11米,3层高。首层内设高级咖啡厅和舞池;上层为观光和餐饮大厅,可同时容纳200人就餐;三层为全敞开式观光平台,可容纳250名游客,船上安装了两个“空中玫瑰”激光探照灯,加上游船上的璀璨灯饰,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上明珠,不仅为珠江增色,而且令游客尽情观赏上边所叙述的美丽夜景,领略“珠水夜韵”的真实韵味。
越秀新晖
越秀新晖指越秀山或越秀公园。
越秀山又称粤秀山,为白云山之余脉,因有越王台遗址而得名。面积92.8万平方米,平均海拔约65米。越秀公园除越秀山外,还包括周围6个小山岗及东秀湖、南秀湖、北秀湖,与山麓湖畔一些文体娱乐设施合为一体。越秀山历来是广州重要的游览胜地,拥有五羊雕像和镇海楼两座广州标志性建筑,更以湖光山色,闹中取静闻名。
越秀公园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甚多。其中南部除镇海楼和五羊雕像外,主要有明城墙、中山纪念碑、百步梯、古之楚庭石牌坊、海员亭、光复纪念亭、越秀山体育场、广州美术馆等。北部主要景点包括北秀湖、泳游场、西游记宫、金印游乐场、听雨轩酒家、广州电视塔等。
人道是,沧桑阅枯荣,不老越秀山。不错,越秀山是不老的,永远年青的。广州建城2000多年, 不但地理方位未有任何迁移,历史也未被深藏地下。在广州老城区越秀区,特别是中轴线北京路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原来宋元明清历代路面,离今天路面仅一米多深!追溯历代羊城八景更是缺不了越秀山,例如海山晓霁、粤台秋月、粤秀松涛、粤秀连峰、镇海层楼、越秀远眺、越秀层楼等等。越秀山是广州建城之所在,又像历史老人,是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枯荣兴衰的见证。今天评选的新八景之一“越秀新晖”,正反映了古老羊城面貌的日新月异。
天河飘绢
天河飘绢是指中信广场和车站瀑布这两个景点。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在哪里?是在从瘦狗岭、火车东站、中信广场、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中央大道、海心沙岛一直延伸到珠江南岸的赤岗。中轴线上最美的一处地方,无疑就是它的第二段火车东站绿化广场之水景瀑布飞流直下以及琼楼玉宇中信广场。尤其是被称为“广州黄果树”的东站水景瀑布,被广州市民情有独钟选入“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天河飘绢”。
紧邻瀑布的南面是当今国内名列第三的城市绿化广场。它占地约1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7公顷。其中有古色古香的南越王墓制式花坛,种植岭南地区的名花异卉。其实,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绵长,瀑布与中信广场只是其中的第二节点,恰似一段缎带。待将来整条中轴线建成,这段“天河飘绢”将不断延伸,与之联结的还将有“新城飘绢”、“赤岗飘绢”或别的什么“飘绢”,从而联成更长、更美的飘绢。
中信广场是广州第一高楼,是广州标志性建筑之一。广场由一座高80层的主楼和左右两座各高38层的副楼,以及高5层的中信购物城裙楼组成,占地2.3万平方米。主楼高391米,比白云山主峰摩星岭还高出20米,不愧是华南第一高楼,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大厦。 中信广场是广州市民和游客心目中鸟瞰大都市广州风光的最佳首选地点。
古祠留芳
陈家祠又名陈氏书院,位于中山七路。顾名思义,它是当时广东省72县陈姓的族祠和书院,该祠筹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落成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古祠占地1.5万平方米,坐北朝南,大门前有颇大的广场,门内有前、后、东、西四院。主体建筑宽80米、深80米,布局为三进三路两厢杪,穿插六院八廊,规模宏大,厅堂轩昂,庭院幽雅。整座建筑的门、窗、屏、墙、栏、梁架、屋脊均配以精美绝仑的各式木雕、石雕、砖雕、灰塑、泥塑、陶塑以及铜铁铸等艺术精品,与雄伟的厅堂相辉映,浑然一体。
值得一提的是,历代羊城八景中,从不见陈家祠的踪影!在广州众多的古庙、古寺中我们只见诸如“光孝菩提”、“景泰僧归”、“五仙霞洞”等,陈家祠一直无缘“羊城八景”。它在广州众多古迹中崛起,是近些年,特别是广州三年一中变以后的事情。陈家祠具有极其浓郁的岭南地方特色,尤其是它的“三雕”、“两塑”是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因而近年来到广州的外国游客,参观最多的一个景点就是陈家祠了。它被选入“新世纪羊城八景”当之无愧,理所当然。
五环晨曦
“五环晨曦”是指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天河区东圃镇黄村,是广东省政府为承办第九届全国运动会而兴建的一座现代化体育场馆。中心占地面积10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设计上采用了飘带造型的独特设计,新颖、浪漫,形如飘带。屋顶自由飘逸的“缎带”造型又像中国巨龙翱翔半空,寓意着广东在新世纪的腾飞。
中心南部是奥林匹克体育场,占地面积14.56万平方米,可容纳8万观众。该体育场于1998年12月动工,2001年9月竣工,是在国内同类场馆中建设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最早采用飘带式屋顶设计,技术含量最高的,而且电子显示屏效果名列全国第一,舞台规模最大。
体育场内设21个色彩各异的看台小区,犹如万片色彩斑斓的花瓣,汇合成广州市的市花木棉花,蔚为壮观。整座建筑富于动感和象征意义。无论观众座在哪个位置,场内的所有景象均一览无余,历历在目,享受观看竞技的欢乐与激情。
体育中心已建成各种体育竞赛设施和辅助设施,如足球场、田径场、马术场、射箭场、棒球场、垒球场、曲棍球场,以及体育科技中心、新闻会议中心、药检中心、体育俱乐部、会所、商场、宾馆及其他大型休闲、娱乐、康复设施等。这些设施构成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医疗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育文化中心。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已经光荣地完成了承办第九届全运会的历史使命,今后将继续为广州承办更多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作出贡献。
黄花皓月
“黄花皓月”是指黄花岗公园或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黄花岗位于广州先烈中路,是为纪念在1911年4月27日由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的。
陵园坐北向南,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占地13万平方米。正门宽32.5米,为三拱仿凯旋门式建筑,门额上刻孙中山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金色大字。进门为长230米的宽阔墓道,其中段有泮池、石拱桥,尽头为七十二烈士陵墓。陵墓呈正方形,每边长17 .5米,石砌围栏四周有铁栏杆。墓中央建 有一墓亭,亭内立“七十二烈士之墓”墓碑,亭顶如悬钟,寓争取自由警钟之意。墓前右侧碑亭内立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碑”,刻有72位烈士姓名,旁侧还有后来寻获而补刻的14名烈士姓名的墓碑。墓后是章炳麟题书的“缔结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坊顶层中间用72块长方形石头横列堆切成崇山形献石堆,象征72位烈士,顶端伫立一高举火炬的石雕自由女神像。此外四周还建有许多纪念性建筑物。沿中轴线排列着广场、牌坊、墓道、月池、祭台、墓冢、纪功坊,连同墓道,构成墓园的整体。园内遍植各种开放黄花的植物,如黄素馨、黄穗冠、黄芍药、黄梅、桂花以及黄花夹竹桃等,四时黄花常开,象征烈士精神永垂不朽。
黄花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要纪念胜地,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以“黄花浩气”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
莲峰观海
“莲峰观海”是指番禺莲花山风景区。
莲花山风景区坐落于番禺区东部。莲花山主峰海拔105米,由40个小山岗组成,因山上婷婷玉立美丽的莲花石而得名。素有“莲花胜境”之美誉。
莲花山上有古采石场遗址,历史可追溯至西汉,开采面积达500多亩。当年南越王墓所用的12种石料中有8种是这里开采的。这个“人工无意夺天工”的古石场遗址,奇峰异洞林立,悬崖峭壁嵯峨,千姿百态,奇丽壮观,形成莲花岩、象鼻山、神镜、天池、南天门、云梯、金鱼池、莲花洞天、溅玉、观音岩、飞鹰岩等胜境。
莲花山是自宋代开始评选“羊城八景”以来,首获称号的番禺景观。它不仅使番禺成为广州城区的体现,更是突破山水城市,迈向“山城海田”大格局发展的标志。莲峰观海,意味着广州市终于站到了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