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讯息 » 广州车陂路隧道建了多少年
扩展阅读
广州地铁电工多少钱 2025-02-01 09:41:07
深圳电气类大公司有哪些 2025-02-01 09:35:11

广州车陂路隧道建了多少年

发布时间: 2023-09-04 12:37:31

⑴ 今年广州重点推进这10条高速公路项目建设。

大洋网讯6月28日下午,广州市第143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采访活动(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暨重点项目签约和启动仪式)和广州市第144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育新机·开新局”系列之重点项目建设专题)。在广州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现场,南中高速开工建设。发布会上,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双明介绍了广州市交通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潘双明介绍,2020年,市交通运输局主管的市本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6个,年度计划总投资约168.1亿元。截至6月底,累计完成投资约114.4亿元,完成比例约为68.1%。今年广州市交通运输局重点推进10条高速公路、73个城市道路项目建设。

城市道路方面,重点推进东晓南至广州南站连接线、华快石门堂山隧道扩建、火炉山隧道、车陂路过江隧道、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等73个项目建设。其中,今年计划建成南大干线市新路至莲花大道段、白云五线机场高速至106国道段、洛溪大桥拓宽工程新桥等项目。3个重点项目将在年底前开工,一是芳村到海珠的城市快捷路东沙至石岗隧道段;二是打通新滘东路东段断头路、连接海珠琶洲与天河金融城的车陂路至新滘东路隧道二期;三是市区通往南站快速通道的东晓南至广州南站连接线北段,其中的海珠湾隧道是广州第一个采用大直径(14.5米)盾构的隧道。

已完成多个项目前期工作

潘双明介绍,为推动更高层次的广佛同城化,目前,已完成了沉香大桥、大坦沙大桥、同心桥等项目前期工作。在加强跨珠江口两岸联系方面,推进了莲花山过江通道、东部高速、增莞番高速等项目的方案研究与论证。围绕机场三期扩建和北站建设,持续推进增佛、花莞东西延线、佛江北延线等高速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增佛、花莞西延线的工可报告编制。为支撑琶洲、珠江新城、金融城等重点功能片区的发展,推进鱼琶、会展西、珠江新城至琶洲、化龙至开发区西区等过江加密通道的设计招投标工作。同时,花都空铁融合片区新花大道等22个道路项目、白云(棠溪)站和大田站周边白云二线等配套道路均已纳入了近期建设计划并加快推进前期立项。快捷路二期(荔湾段)、白鹅潭大道和荔湾南漖通道也正在积极策划中,以更好支持白鹅潭商务区的发展。

潘双明表示,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会同市有关部门加快前期项目的开工准备,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加强与属地政府沟通,加大协调力度,及时落实项目建设用地;并对工程项目加强组织管理和督导,推动交通重点项目又好又快、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⑵ 广州金融城东区规划获批实施

作为广州东部沿江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城东区建设即将起步。13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了实施《金融城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通告,片区规划建筑面积约260万平方米,规划定位以总部办公及配套功能为主,规划就业人口近10万人;同时规划新增3条过江隧道解决珠江两岸近江地区联系,并沿黄埔大道设置跨线桥和辅道保证快速化通行。

以科技创新、总部办公功能为主。

统筹落实车陂村住宅、物业复建安置需求,为邻近就业人口提供居住配套及商业服务。

以文化、医疗、交通功能为主,结合东圃地铁站,设置综合医院、文化设施、客运码头等项目,并统筹落实变电站等市政设施。其中配置500床的综合医院,沿环城高速西侧配置一个文化设施用地,设5000平方米公交总站,东侧配置220千伏变电站、垃圾转运站、环卫站以及一个污水泵站。片区拟设置共38处公共服务设施,8处市政基础设施,总建筑面积为16.89万平方米。

以商务办公、综合商业功能为主,依托三溪地铁站,以AEC人民制革厂城市更新项目为带动,打造现代活力的产业空间。

四大功能组团

金融城东区是珠江三个十公里“中十公里”的核心区域,也是东部沿江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片区南起珠江、北至黄埔大道、东起深涌(天河区界)、西至车陂路,总用地面积131公顷。现状用地主要以村庄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为主。片区内已审批项目4处,分别是车陂村、前进村复建安置地块,黄埔大道东646号、AEC人民制革厂改造地块。

根据最新出炉的控详规,金融城东区规划建筑面积约260万平方米(含地下7.5万平方米),毛容积率1.98,净容积率3.52,沿江建筑高度一线不超过60米。规划就业人口9.1万人,村民安置房的居住人口6000人。规划区总可建设地块个数47个。其中,可出让地块28个,三旧改造项目地块3个,公共设施地块7个,安置地块7个,现状保留地块2个。

未来金融城东区将形成四大功能组团:科技创新总部组团、车陂安置综合组团、公共设施配套组团、综合商业办公组团。

增过江隧道分散车流

本次规划对珠江两岸现状通道进行了梳理。金融城东区内猎德大桥、华南大桥、琶洲大桥、车陂隧道(在建)、东圃特大桥主要以过境交通为主,对南北向区域过境交通作用明显,但随着琶洲地区、金融城地区的规划建设,需要进一步研究增加珠江两岸的微循环通道。规划将通过小出入口小转弯的做法,新增3条过江隧道——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喧悦新街隧道和琶洲东隧道,解决珠江两岸近江地区联系,将阅江路、临江大道衔接,形成交通微循环,采用“多通道、小循环”形成分散车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