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广州最多姓吴村
新爵村。广州新爵村地处广州市城区珠江河旁,建村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奉吴氏七十六世居厚公为太祖(统谱世系),所以该村是广州姓吴人数的最多的一个村庄,约有200多万人。
B. 赤沙村的姓氏源流
在海珠区,赤沙村是姓氏较多的村庄之一。根据赤沙村玉虚宫(北帝庙)于干隆丙午年(1726年)重修时刻有本村十五姓的居民。除了周、李二姓已经消失之外,现存有莫、简、陈、黄、徐、冯、潘、苏、郭、曾、张、何、吴,共十三姓氏。 各个姓氏先后从各地来到赤沙,可惜由于村中各个姓氏都没有族谱,又缺乏其它的文字记载,无法叙述各个姓氏从何地、何时来到赤沙村。这里只能根据一些老人的回忆和附近相同的族谱以及其他有关材料,略记述于下:
莫氏,世居琢郡(今河北涿县一带)为名门望族。尔后,莫氏的一支由河北迁江西,再由江西迁福建蒲田。后让仁公于唐宣宗时被封官于广东封开,为岭南开族始祖,是为一世。让仁公生宣卿为二世。宣卿聪慧勤读,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中状元及第,为岭南第一个状元。莫宣卿年仅三十四岁,英年早逝,现今在封开县锣鼓岗有其“状元墓”。至七世之用公初任闽蒲县令,后任广东南雄府判。他的三个儿子愚、鲁、钝分居各地:愚公居番禺横沙,钝公居东莞焦利,鲁公居于南海沙头老村儒林乡。椐莫氏老人忆述,他们向来与黄埔横沙有密切往来,认为他们是同祖。横沙古时属番禺县管辖。由此看来,赤沙莫姓属横沙愚公一支。
冯氏,世居北平,始祖玄雄五子翼之字廷弼,在朝内官封至大理寺正卿评事。在南宋时,避乱南徙至广东南雄,娶白氏为妻,生五子。后南宋灭亡,元军南下,廷弼在京,生死未卜,由白氏带五子择地安身。五子长大后分居各处:长子元龙居番禺,次子应龙居新会,三子攀龙居鹤山,四子化龙居黄埔,五子振龙居增城。后称这为“五龙入粤”。本书采访写作时,在各姓氏老人座谈会上,也有“五龙入粤”之说,又说在抗战时曾派人到鹤山寻祖,相传他们来自鹤山。从这些情况分析,赤沙村的冯氏可能属于分居鹤山的三子攀龙分支的后裔。
潘氏,远祖在唐代自溧阳迁河南荣阳,再迁福建泉州,又迁兴化、长乐、瓜山。赤沙村潘氏的远祖是由河南入闽的第一代殷皇公,官封“潮州别驾”,第九代为宋代名儒福建瓜山潘炳,再传至第二十八世思字辈,这就是番禺始祖思诚公的辈分。据2002年9月,石牌、棠下、珠村、丰乐、贝岗、赤沙等十个村庄潘姓组成的寻根小组调查,认为赤沙村潘氏是福建闽侯县南通镇瓜山村思字辈的后裔。虽然在族谱中未查到始祖思诚公的名字,但他们分析,认为思诚公已于前二代由福建入粤,居于南雄珠玑巷。其后裔是在南宋末年由南雄珠玑巷迁至番禺。所以,在瓜山的族谱中没有记述。
黄氏,是轩辕皇帝七世之孙,至唐代109世祖昌,封官为南雄太守,入藉珠玑巷,史载“因官而居此”。后又经历数代,其时的居政公三个儿子,由珠玑巷分居三地:长子源深继续居于南雄,二子源辅迁居广州天河,三子源赞迁居番禺龙江。赤沙村的黄氏可能属于番禺龙江源赞这一支系。
苏氏,村民都说赤沙苏姓是“东坡苏”,亦即东坡原籍四川眉山,是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曾朝廷当礼部尚书。后于宋绍圣元年(1094年)被贬至广东英德、惠州、海南儋州。他被贬南来时,有他的幼子苏过等亲友随从。东坡被贬,家人逃散。三子苏迨及其妻子南迁广东南雄珠玑巷;不久,生下长苏绍箕。绍箕在南宋时抗金有功,官至太尉。晚年以丞相和太尉官职告退,重返南雄珠玑巷,后迁广州,死后葬于白云山。所以,苏东坡在广东留下不少后人。如今在番禺的南边村,就是苏东坡后裔定居和衍生地之一,还有苏氏大宗祠和苏氏祖屋。据《苏氏家谱序》说:“我族始以上之祖,原南雄珠玑巷人也”。
简氏,据简氏老人忆述,他们属于简文会这一支系。在广州市盘福路有简氏祖祠,现为广州市二十七中学校址。在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有简文会状元墓。此二者均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据《简氏宗枝源流》载:简氏始祖一山之子名文会,唐朝灭亡后因避乱“由古名范阳涿州宦游岭外,旅南雄”。涿州即今河北一带。又据番禺、香山(中山)简氏族谱称,他们分别在宋度宗、宋徽宗年间,由南雄珠玑巷迁来的。赤沙村的简氏也可能在这个时期由南雄迁入赤沙。
陈氏,原居河北陈县,宋仁宗时因战乱,分居各地。其中一支始祖文纪纲,迁广东南雄珠玑巷。元初又由珠玑巷南迁顺德、南海、番禺各地。据陈氏老人忆述,赤沙村的陈姓属官州分支。过去也常到官州拜祖。
徐氏,古代受封于徐,近于东海。后分支越来越多,散居各地,其中一支于宋绍兴年间(1132年至1162年),移居广东南雄珠玑巷,又因战乱而纷纷南下;另徐族老人忆述,他们一部分人是从浙江经汕头而到过赤沙的。他们的祖先与琶洲、台涌是同族三兄弟,彼此关系一直密切。
吴氏,唐代已南迁广东南雄珠玑巷,至宋咸淳年间,因战乱而分散广州、番禺、恩平、新会等地。姓氏座谈会上,老人忆述,吴姓来赤沙是较早的。证据是在1957年,在芽菜涌的深泥中,挖出一条龙船,10多丈长,比现在的龙船宽,这条龙船已经腐烂,而龙船一般要好几百年才腐烂,说明这条龙船已很古老了,从中也可领会吴姓来得较早这个论断。
曾氏,北宋年间已南迁广东南雄珠玑巷。至宋高宗建炎三年已酉(1129年),因传闻王妃胡氏疯颠出走南雄溺水而死,王室行文查访,令万余人逃窜避难至于广东各地。据村中姓氏老人忆述,他们是在黄埔长洲过来的,与番禺曾边村人同祖。 张氏,据《张氏族谱序》说:“吾张氏远祖九龄世居曲江,至于五世纲涉居南雄府保昌县沙水村”。张九龄是唐代杰出诗人,其时封官南雄。南宋战乱而分散广东各地,主要是番禺、新会、南海等。赤沙村张氏老人回忆,说他们是从黄埔大沙地过来的。 郭氏,在赤沙村有上郭、下郭,据上郭老人忆述,他们因宋代战乱避难,从山西南下的。原先在广州芳村东漖,
不久迁至赤沙。下郭原在东莞,后迁至赤沙圩步沙,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火烧圩步沙,便搬到赤沙村现住的地方定居。据《郭氏族谱》所述,郭氏远祖南金公在宋真宗咸平三年庚子(1000年)被封广东连州知县,于是从江苏扬州南迁至南雄和广州,成为中山、顺德、广州和东莞各地郭氏始祖。下郭原住东莞,是否与此有联系?
何氏,据《何氏水本源纪》载,唐时有名为讳鼎者,其父子皆为唐大中进士,此起经四十一代,因宋时战乱南迁广东南雄,这便是广东各地何氏之始祖。赤沙何氏可能与此相同。
除了上述各个姓氏村民之外,在赤沙村,还有一个来自各地的村民群体。他们不是以大姓群居,也没有自己的祠堂,但他们彼此之间及与全村村民都和睦共处,和谐生活,是赤沙村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他们大部分都住在五社的大围,所在人们通称他们大围人。大围人姓氏很多,有梁、黄、曹、原、萧、叶、林、霍、唐、李、彭、邓、徐、郭等。
他们在不同的年代,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的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为避战乱,为谋生计,从南海、顺德、东莞、番禺等沿海地区划着小艇,随海漂流。或在海边捕鱼捉虾,或上岸做些杂工,过着食无定时、居无定处的漂泊生活。
有的来自番禺的大山,这些人有原、梁、黄、李、彭、叶、林等姓,约三十多人。他们是陆上人家,但在故乡无田无地无以为生,不得不离乡别井,流浪迁徙。因为他们来自大山,通称大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