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咸村文卫及其他基础
咸村镇在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方面发展迅速,展现出显着的进步。教育设施完备,拥有县级重点中学和37所小学,其中包括集镇内的小学一、二小和中心幼儿园。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达到省级一类标准,中学的综合表现也名列前茅,'普九'工作已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显示出该地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交通方面,除了富濑村和樟岗村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目前尚未通公路(富濑村正在进行搬迁工程以改善交通状况),其他行政村已经实现了水、路、电、电视和电话的全面覆盖。平原村庄更是实现了闭路电视的联网,使得生活设施日益完善。
在第三产业方面,咸村镇的卫生、邮电服务等产业近几年来发展迅猛,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同时,该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革命活动遗址如桃源观、文昌阁、闽东特委驻地以及周政屏革命委员会旧址等,以及虎头山龙潭瀑布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显示出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未来开发潜力巨大。
总的来说,咸村镇在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着成就,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前景十分乐观。
(1)樟岗村在广州哪个街道扩展阅读
咸村之名始于唐末宋初,传说仕本村李氏宗祖岳王兵败夜过此地。闻村人熟睡鼾声如雷,脱口而成“鼾村”(鼾与咸谐音)而得名。早在新石器时代,咸村就有人类活动。经元衰,明重建,清扩充,几度波折变迁发展至今,当时衙署设在洋中。先始发展乡路要道川中至临溪芝田,后发展至洋中、巷里、宝坑、咸洋,因该区村舍多沿溪而建,又恰有八村,故雅称桃源八境。
B. 樟岗村广东省普宁市麒麟镇樟岗村
位于广东省普宁市麒麟镇东北角的樟岗村,是一个拥有8313名居民的村落,共1170户人家,占地面积总计1320亩。其中,山地面积占据半壁江山,达到了5000亩。村中设有樟岗村党总支部,由110名党员组成,党总支委包括6名成员,他们下辖3个分支部和3个经联社。
尽管村内交通设施有所提升,拥有水泥路面的村道,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樟岗村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依靠农业、林业以及种养植业作为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由于条件限制,经济收入并不丰厚,村民们主要以务农、种植水果和开展家庭副业维持生计。青壮年劳动力一部分选择外出打工,平均年人均收入大约在1800元左右,生活水平处于一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