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是怎样的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海上通道。2000多年前,以中国徐闻港、合浦港等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网络。这个航线从中国的东南沿海出发,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越印度洋,进入红海,直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海上通道,同时也促进了沿线各国的共同繁荣。
唐代时期,中国东南沿海的航路被称为“广州通海夷道”,这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称呼。到了宋元时期,随着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显着提升,以及指南针在航海中的运用,商船的远航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增强。在这一时期,中国与世界60多个国家建立了直接的海上贸易联系。
⑵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内容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2000多年前,一条以中国徐闻港、合浦港等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世界性的贸易网络。
海丝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唐代,我国东南沿海有一条叫作“广州通海夷道”的海上航路,这便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在宋元时期,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针的航海运用,全面提升了商船远航能力。这一时期,中国同世界60多个国家有着直接的“海上丝路”商贸往来。
中国境内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广州、泉州、宁波三个主港和其他支线港组成。从3世纪30年代起,广州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广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初、清初海禁,广州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惟一的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宋末至元代时,泉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并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后因明清海禁而衰落,泉州是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在东汉初年,宁波地区已与日本有交往,到了唐朝,成为中国的大港之一,两宋时,靠北的外贸港先后为辽、金所占,或受战事影响,外贸大量转移到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