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杭州特色是什么呢
杭州特色:
1、杭州方言,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的太湖片。杭州方言是杭州历史的活化石。它有儿缀,多用文字阅读,这是与北方方言长期融合发展的产物,也是与临绍吴语、条溪吴语的区别。杭州方言有:杭州市区话,全浊音,四声全,清浊对立,是吴语的典型象征;而杭州地区的滨江、萧山、富阳方言,以及临安、桐庐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
2、杭州有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浙江爱国宗教人士在抗灾、支持贫困地区教育、捐赠残疾人等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成绩,为杭州两大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3、西湖文化,西湖有100多处公园景点,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艺术:蚕桑丝织技艺、西泠印社“篆刻”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全市获国家级、省级文艺、广播影视、动漫类奖131项。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0个,公共图书馆16个,文化馆13个,博物馆、纪念馆6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
5、杭州会有钱江观潮节,西湖博览会。一到农历八月十八日,就会在萧山钱江观潮度假村举行钱江观潮节。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世界奇观钱江潮,还可以参加一系列文化、体育和旅游活动。
6、茶文化,杭州是着名的茶产区,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它西有西湖,南临钱塘江,受一江一湖水汽调节和东南亚季风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时常有和风细雨,朝云暮雾,独特的小气候十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7、美食文化,杭州美食有西湖醋鱼、叫花鸡、龙井虾仁、定胜糕、东坡肉等。
B. 杭州人说的是什么样的话
杭州话
杭州话属于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具有吴语的一般特征,但受官话的影响很大。杭州话主要分布在杭州市区和杭州近郊,不包括杭州远郊以及新近并入的萧山、余杭两区。保守估计,中国以杭州话为母语的人口在120万~150万之间。
语音
声母:杭州话拥有30个声母。杭州话完整的保留中古浊音,即“巴”,“怕”,“爬”三字声母相互对立。次浊依据声调阴阳两分。与典型吴语不同的是,杭州话里古日母、微母多读擦音;古见系二等字多读塞擦音。
韵母:杭州话有38个韵母。和普通话相比,杭州话韵母多单元音化,如效摄读若英语dog中的o,而普通话则是读若house中的ou。杭州话中保留了入声,但入声韵尾已经合并一律收于喉塞。古咸山两摄在杭州话中两分,如:关≠官。
声调:杭州话有7个单字调,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古上声全浊归入阳去,古上声次浊和清音今仍读上声。就调值来看,杭州话中阳声调调值都低于对应的阴声调调值。杭州话有着复杂且丰富的连读变调。
文白异读:由于历史上自南宋起就一直受官话的直接影响,杭州话文白异读较少,对比其他典型吴语,杭州话在口语中文读较占优势而非白读。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字存在文白异读,如:“大”,“朋”等字。
词汇
人称代词:杭州的人称代词由于官话的影响,今采用的是北方式,即“你,我,他”作为人称代词,复数加“们”。
名词:杭州话的名词基本上是分为官话式,自有式和吴语式,其中官话式的占大部分。
动词:杭州话的动词和普通话有较大区别,如“拿”称之“驮”等等。
虚词:杭州话的介词、语气词等虚词完全不同于官话,如表示处所的“来东(音)”,表示动作完成的“好”等等,诸如此类,不一一论述。
历史影响
外来影响最大的要数宋朝迁都临安。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从建炎元年(1127年)到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30年间,外籍居民已超过土着。当时南渡士民带来以汴梁为主的北方“官话”,对南方本地话施加影响。终于使杭州话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起了不小的变化,染上了浓厚的北方话色彩。
其次,清政府被推翻后,旗下营被迫解散,数量众多的旗人子弟和随军家属便混入杭州的普通百姓之中,他们浓重的北京“官话”,进一步使杭州话受到影响。
再次,对杭州话影响较多的是绍兴话。绍兴有句谚语:“经济人断勿得杭州路”,是说绍兴人来杭贩卖物品或经商定居的多。杭州也有一句谚语:“杭州萝卜绍兴种”,是说有很多杭州人的祖籍在绍兴。绍兴人多了,绍兴话对杭州就有了影响。
特色杭州话
贱儿饭 —— 蹭吃
别苗头 —— 与人竞争,比高低
吃相 —— 谓态度,如“吃相难看”,即态度不好
毒头 —— 脾气古怪的人
杀猪 —— 敲竹杠
一息息 —— 一会儿
一滴滴 —— 一点儿
晏歇会 —— 等会儿见
吃不落 —— 不能胜任
打呃得 —— 打嗝
特为 —— 故意
有数 —— 懂了
耍子 —— 玩儿
歇力 —— 休息
困觉 —— 睡觉
寻事儿 —— 找岔
糊达达、糊里达喇 —— 粘粘糊糊
墨墨黑 —— 漆黑
冰冰溲 —— 很凉
滥滥湿 —— 很湿
发靥 —— 可笑、好笑
麻巧儿 —— 麻雀
钉头碰铁头 —— 比喻硬碰硬,互不相让
为好跌一跤 —— 意谓出于好的愿望办了某事,不仅不被理解,反遭人怨
回汤豆腐干 —— 指人被辞退而复人
吃隔夜螺蛳 —— 喻人说话罗嗦,纠缠不清
蚂蚁扛鲞头 —— 比喻人多活少,许多人聚在一起做少量的工作
歪了头由自己说 —— 意谓听不进意见,自以为是
高头 —— 上头
造话 —— 假话
抽斗 —— 抽屉
天井 —— 院子
弄堂 —— 胡同
曲蟮 —— 蚯蚓
沙核桃儿 —— 山核桃
温吞水 —— 温水
赤膊 —— 光膀子
大脚膀 —— 大腿
手膀 —— 胳膊
眼乌珠 —— 眼珠
额角头 —— 额
跷拐儿 —— 瘸子
贼骨头 —— 贼
郎中 —— 多指中医师
老倌 —— 用于指人,如:葛个老倌,那个老倌,即这个人,那个人
奶奶 —— 祖母
爹爹 —— 祖父
姆妈 —— 母亲
阿爸 —— 父亲
落雪 —— 下雪
落雨 —— 下雨
豁闪 —— 闪电
辰光、时光 —— 时候
旧年子 —— 去年
上毛、上毛子 —— 前回
葛毛 —— 现在
头毛 —— 刚才
不灵光 —— 不好使
刨黄瓜儿 —— 敲竹杠
耍子儿 —— 玩耍
小伢儿 —— 小孩子
踏儿哥 —— 三轮车夫
敲瓦片儿 —— AA制
敲拐儿 —— 瘸子
夜里头、晚上头 —— 夜晚
晚快边儿 —— 傍晚
日中 —— 中午
日里 —— 白天
早上、早半日 —— 上午
C. 杭州是讲吴语吗
杭州话是江浙方言中的一朵奇葩。杭州老城区的方言与周边地区如临平、余杭、富阳、萧山等地方言差异巨大,相比于这些方言更接近北方话。1920年代赵元任在其着作《现代吴语的研究》中讲到:
别处有文白两读的字(家,间,交,江,樱,角,甲,耳等等),在杭州大都一律取文派的音,白话中取白派音的字甚少。……所以杭州人说话颇有点像常州人读国语白话文。
1958年上映的滑稽电影《三毛学生意》中,范哈哈(原名范良益,浙江杭州人)饰演算命先生吴瞎子,使用杭州话表演。
杭州话一般特指杭州城里话,最早只通行于杭州城墙内,即现在的环城东/南/西/北路之间的范围(大概上城区与下城区)。城门外的乡下通行的是“钱塘口音”(属于广义的“余杭话”,今天的临平等地方言都属于此类),与城里的杭州话截然不同,杭州城里人将其称作“枪篱笆外头的话语”(篱笆外面的话,篱笆比喻城墙)。城墙拆掉后,随着城市建设,杭州话的通行范围慢慢扩大至拱墅、江干等地。
杭州小片的分布范围(底图来自网络,由网友绘制)
其实,方言分区的目的只是为了将类似的方言归在一起以方便进行学术讨论。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比如基于历时演变还是共时变异),方言的划分结果也会有所不同。从历史来源来看,可以认为现代杭州话是临安官话不断受周边吴语同化的结果,至今仍保留着官话格局;而从当下面貌看,现代杭州话已有不少吴语特征,且杭州话的不少官话特征也见于周边北部吴语,两者相互影响难以割裂。因此,把杭州话划为官话还是吴语,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并没有绝对真理。
D. 浙江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浙江基本上是一县一方言,有些地方还有一镇一方言,还有一村两方言的。浙江的方言五花八门,真正是"十里不同音",就以杭州地区为例,杭州话和周边的萧山话、富阳话、临安话都很不一样,我是杭州人,听那几个地方的就很吃力了,其实,这几个地方离老市区也就3、40公里,现在已经和杭州几乎是一体的了,可就是各自的土话还是区别蛮大的。至于和绍兴、宁波、丽水、温州、台州、金华、衢州几地之间,区别之大可以看成不同国家语言了。这些方言和普通话都不接近。
E. 浙江杭州地区说的什么语言
杭州话,是吴语的一种,属于吴语太湖片。
分布于杭州拱墅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杭州话是杭州历史的活化石。杭州市区话具有全浊音,四声齐全,清浊对立,这是隶属吴语的典型标志。
杭州地区的滨江、萧山、富阳方言,以及临安、桐庐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余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苕溪小片。杭州地区吴语临绍方言使用人口众多。此外,原严州府今划入杭州的淳安县、建德市为徽语。
(5)杭州方言的特点是什么扩展阅读
现代吴语比官话具有更多古音因素,语音与《切韵》《广韵》等古代韵书高度吻合。
吴语继承唐宋三十六字母框架体系,以保留全部浊音为最主要特征 ,声母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类,部分地区保留尖团音分化。吴语具有仄音之一的入声韵。吴语保留平仄声律,继承中古汉语整齐四声八调,平上去入四声因声母清浊对立而各分阴阳。
吴语有数万个特有词汇和诸多特征本字,是江南人思维方式、生活情调、文化涵养、社会生产、风俗民情、语言习惯的生动体现。吴语保留较多古汉语用字用语,文化价值高。吴语语法结构和普通话差别大。吴语分为太湖、台州、金衢、上丽、瓯江、宣州六片语片,北部吴语为最大语片。
吴语扎根于吴、越故地,与吴越文化血脉相连,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吴语为江南本土古老语言,见证诗画江南语言文化。吴语是吴越人的母语,是吴越人的文化属性和乡情沉淀。
吴语区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经济文化核心地区,今一百余城构成以上海为首的吴语城市群、江南文化圈、上海都市圈。吴语还是吴歌、越剧、评弹等传统曲艺的载体。吴语也为历代文人所吟咏。
F. 介绍一下杭州话
杭州话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儿”字特别多,杭州话里很多词语的结尾会有“儿”字。比如,筷儿(筷子)、凳儿(凳子)、姑娘儿(姑娘)。杭州话与宁波话、苏州话还有上海话比,较为生硬。有句老话,宁可听宁波人吵架,也不愿听杭州人讲话。呵呵,说笑。杭州人是很好客的,欢迎来杭州玩。
G. 杭州话有哪些特点[2]
2 杭州话另有一部分,在使用本地方言的同时,又受北方话的影响,使用与北京话相同的词汇。举例比较: 北京 杭州 湖州 嘉兴 北京 杭州 湖州 嘉兴 脸盆 脸盆 面盆 面盆 老头儿 老头儿 老老头 老老头 打稻 打稻 掼稻 掼稻 奶奶 奶奶 娘姆 亲妈 下棋 下棋 着棋 着棋 女儿 女儿 囡五 囡五 大方 大方 大气 大气 手指头 手指头 节头管 节头管 壁虎 壁虎(儿)乾龙 乾龙 泔水 泔水 饭脚水 饭脚水 3 杭州方言里有一部分词,既不像北京话,又不像湖嘉方言,它的词素却又一部分跟北京话相同,另一部分跟湖嘉方言相同,从造词方式上可以看出北方话与杭州话揉合的痕迹。举例如下: 北京 杭州 湖州 嘉兴 脸 脸孔 面孔 面孔 乌鸦 乌老鸦(哇)儿 老鸦(Y) 老鸦(Y) 锅 锅子 镬子 镬子 新郎 新郎官儿 新官人 新官人 傍晚 晚快边儿 夜快边 夜快边 锅铲子 抢锅刀 抢 抢刀 4 杭州方言里还有一部分词,跟北京话和湖嘉方言里的词都不相同,使用的范围也很小,但这些与众不同的词,充分显示出杭州话的特殊性。举例比较: 北京 杭州 湖州 嘉兴 北京 杭州 湖州 嘉兴 顾客 买主 主客 主客 小孩儿 小伢儿 小把戏 小人 吵架 闹架儿 相骂 相骂 蜈蚣 门蚣 百脚 百脚 绳子 索儿 绳绳 玩儿 耍子儿 别相 白相 胳膊 手膀 臂膊 臂膊 耳环子 箍儿 环子 圈 脏 土奉 龌龊 垃圾 吃零食 吃消闲果儿 吃小食 吃零散 三、语法特点 从汉语方言总的情况看来,吴语的语法结构和北京话基本上是一致的,而杭州话的语法结构又介乎二者之间,有的与北京话相同,有的与吴语的湖嘉方言相同,又有同中有异的,这也显示了杭州方言的特色。 1 重叠是吴语构词形态变化主要手段之一,杭州方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有重叠的形式,重叠后表示某种附加的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先说形容词的重叠: 单音节重叠后加“交”,表示程度弱化,在句子里作状语。例如:轻轻交|慢慢交|幽幽交|好好交。 单音节形容词前附加成份的重叠,表示程度的加强。如:血血红|腊腊黄|石石硬|滚滚壮|笔笔直|蜜蜜甜。而后附加成份的重叠,表示程度减弱。如:绿茵茵|黄哈哈|亮晶晶|慌兮兮|辣乎乎|甜咪咪。再以“黑”字为例,来看它的比较级:黑兮兮:近似黑色,程度最弱|黑:一般的黑色|墨黑:比“黑”深一层,程度加强|墨墨黑:比“墨黑”更深一层,程度更强|墨黑墨黑:黑到了顶点,程度最强。 双音节的重叠形式,有联合式:大大方方|规规矩矩;有偏正式:墨黑墨黑|笔直笔直等。 再看动词的重叠: 处置式的动词,可以重叠:衣裳洗洗|带儿系系|炉子生生。后边还可以带形容词补语:衣裳洗洗干净|带儿系系紧|炉子生生旺。 重叠之后加“儿”:搞搞儿|荡荡儿|追追儿|争争儿。 重叠之后带补语,表示请求或命令:坐坐正|收收拢|看看仔细|咽咽过来|揿揿落去|拉拉上来。 2 名词的词头和词尾。词头如:阿(阿爹、阿福)、老(老公、老鼠)。词尾如:鬼(晦气鬼、精巴鬼)、胚(下作胚、馋痨胚)、家(厂家、店家)、相(卖相、吃相)等。这里,着重说说词尾“儿、头、子”。 杭州方言的儿尾词数量非常多。这个“儿”是自成音节的词尾,称之为“儿尾”。它不同于北京话后缀的“儿”。北京的“儿”写出来也是个独立的字,读出来却是与前一个字合成一个音。它依附在前字的末尾,只起个卷舌作用,而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所以称之为“儿化”。杭州的儿尾词至少在宋代就已经很丰富了。在《梦粱录》里就记下了杭州方言里的许多儿尾词。如:虾儿|果儿|衫儿|裙儿|笼儿|鼓儿|香袋儿|八歌儿|油酥饼儿|千层儿|扇面儿|石榴子儿|豆儿黄糖|猫儿桥|狗儿山巷等。这些儿尾词,至今还出现在杭州人的口头上。
H. 杭州话的特点及和周边方言的比较(通俗易懂,比如语音语速,使用范围等等)
杭州话是吴语与南宋作为都城时北方人的官话口音的结合。这是杭州话最大的特点,它不是单纯的吴越口音。杭州话语速适中,但比北方话语速要快。
I. 杭州方言有什么特点
儿化音多
J. 杭州话虽为吴语却有儿化音,这个原因是怎么造成的
绍兴话和苏州话区别很大地!当然,上海话是从南腔北调中形成的!是宁波话和苏北话的结晶吧!对不对请各位朋友指教!基底对应文字还是汉字,所以吴语不会像普通话那样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导致吴语和大多数方言一样,又分为很多片区,大片区包含有太湖片、将北方官话带到了杭州,并深刻影响了当地方言。杭州话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具备儿化音。这是其他任何地区吴方言都没有的特征。温州部分地区通行闽南语。
北方方言不可能改变得这么快吧。福建,广东,或者说客家方言应该还是以当地土语为主,结合了越语,北方话后才发展到如今的口音吧。北方的陕,甘,晋,鲁,冀等方言,应该大部分还是维持原状吧?杭州话也是吴语,准确指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方言,具有吴语的一般特征,但受官话的影响很大,相较于其他吴语方言有更多的文读应该是近代受到的影响。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吴语了,而杭州下属县市和乡下完好的保留了吴语。南部吴语保留了极多古越语,与北部通话障碍极大,鸡同鸭讲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