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杭州楼市限价什么时候开始的
扩展阅读
天津到济南火车多少时间 2025-02-05 22:42:06

杭州楼市限价什么时候开始的

发布时间: 2023-08-20 21:30:14

‘壹’ 杭州官方上调新房限价

原标题《杭州官方上调新房限价 开发商说“有利润保证,才能更好地提升楼盘品质”》
杭州13个板块新房限价上调,最高的涨2000元/平方米。
上周六,杭州第三批集中出让地块正式挂牌,共包括35宗地块(含1宗租赁用地),其中过半数为主城区优质地块,预计于12月21日集中出让。此前的传闻也得到证实——杭州原有新房限价体系被打破,多个板块限价普涨,部分区域涨幅不小。
随着这批地块的挂牌,相关限价情况及土拍规则变化也正式公布。
其中,规则里明确恢复预勾地制度,减轻房企拿地负担;取消“竞品质”,改为“定品质”,即由政府规定品质要求,房企承诺按要求建设,不太受房企欢迎的“现房销售”试水举措彻底消失。
与此同时,“杭州上调新房限价”也一度冲上微博同城热搜榜第一。
房企有了利润空间
此前,一份由杭州住房保障和市场管理局印发的《关于第三批宅地房屋销售限价调整的函》在网上流传,对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中32宗宅地的房屋销售限价、毛坯最高销售单价和最高装修价格作出调整。部分地块的新房限价有所提升,地块起价较此前第二批挂牌时的地价有所下调。
克而瑞数据显示,杭州13个板块的限价得到提升,包括艮北、运河新城、萧山经开区、笕桥、丁桥等,涨幅在200-2000元/平方米之间。
今年10月,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告,第二批集中供地中的17幅土地终止出让。首次试水的10宗竞品质现房销售地块“全军覆没”,没有开发商愿意接,原本计划分两天进行的土拍,一天内就匆匆结束。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杭州本次放宽土地出让条件,与其在前一轮土拍中“陡然遇冷”不无关系。
此次在规则层面多维度降低了土拍门槛,包括放宽房企准入标准、取消现房销售、下调溢价率等。恢复了预勾地制度,减轻了房企拿地负担。
张波表示,“一升多降”之下,房企拿地利润空间得到明显提升。房企报名较二批次集中供地积极许多,三批次集中土拍大概率将有所回温,届时也将呈现不少看点。
调低土地的起拍价以及调高未来的售价,都是根据当下市场形势,结合房企实际情况作出的适度调整。对于杭州来说,第三次集中供地较为重要,一方面今年供地计划距离既定规划还有一定差距,土地出让任务较重;另一方面由于第二次土拍流拍数量较多,对本次土拍难免会形成一定影响。因此,从第三次土拍来说,整体门槛有所降低,会更有利于提升房企拿地的积极性。
一二手房价格倒挂犹在
不过,尽管限价上调,供给端的问题得到逐步改善,但需求端依然得不到满足,新房和二手房之间的价差,没有因此得到全面弥合。
一位品牌房企的杭州区域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土地起始价下调以及新房限价的上调,都给开发商留出了更多利润空间。有利润,开发商才能更好地提升楼盘品质,让真正愿意房住不炒的购房者们,住上更高品质的房子。
该负责人表示,下调地价上限的,是让市场不会出现高价地王。从此,市场情绪会更稳定,大众对未来房价的预期阈值会随之降低。这又是打消炒房获利念头的手段。
目前,在杭州的新房市场上,200万元左右是入门级纯刚需水平,也是新入杭州的购房者的主流需求。
以申花核心区为例,该区域的限价涨到了5.5万元/平方米,而该区域目前的二手房均价已经突破6万元/平方米,价差依然存在。再如艮北新城,该区域的普遍二手房价已经在5万元/平方米,哪怕新房限价从两年前的4万元/平方米跳到现在的4.4万元/平方米,价差依然明显。
哪怕是“门槛级”的大江东,新房和二手房之间,也存在着数千元价差。
除了价差大的区域,其他如笕桥、崇贤、小和山等,价差相对较小,但大部分板块,新房和二手房之间,依然存在着比较大的鸿沟。
张波表示,只有新房和二手房之间的价差没有那么大了,红盘才能从市场上隐退,新房市场的热度才会慢慢下去。随着第三批集中供地的推行,杭州楼市明后的年供应量有了保障,也打消了大众对未来供应不足,可能要涨价的心理预期。
有购房人告诉记者,他们觉得是好事,至少能够适当地消除一二手房价格之间的鸿沟。
“如果对开发商限制太多的话,他们就没有意愿拿地,那我作为消费者来说,就没有好的项目可以买了,因为杭州的问题是一二手倒挂太厉害。”
另一位购房人则表示,杭州的新房真的太难买了,已经受够了动不动就来个万人摇,很多炒房者都是冲着一二手倒挂去的,让他们这些真正想买房的刚需苦不堪言。
还有购房人告诉记者,小区的房子一下又涨了20万元,调高新房限价,意味着二手房价格水涨船高,所以这个政策对于刚需人群来说并不友好。

‘贰’ 杭州再调土地出让规则:首推“土拍前限价”

6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浙江省土地使用权网上交易系统”获悉,当天上午杭州发布了9宗宅地的土地出让信息。与以往不同的是,上述9宗宅地在出让文件中首次对“毛坯销售均价”“毛坯销售最高单价”和“装修价格”进行了明确,即在土拍前就对“限价”标准进行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城市限价均在预售证报批环节,对限价多有“申报价不超过周边在售项目最高价格”的规定,但在具体操作中,申报价到底如何限定?土地价格拍出新高后会不会突破区域原有限价?正是因为政策存在部分灰色地带,往往向市场传递出“错误”信号,进而干扰市场稳定。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土拍前限价好于土拍后限价,通过将“限价”在土地出让合同中予以公开、透明的确定,进而锁定未来的地价、房价,对“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具有积极意义。
“拍后限价”改为“拍前限价”

“浙江省土地使用权网上交易系统”的信息显示,6月29日上午杭州发布的9宗涉宅地块,均在出让公告中对地块未来“销售均价”“最高销售单价”和“装修价格”进行明确约定。
如位于萧山区的萧政储出(2019)24号居住用地(含配套幼儿园),出让面积6.08万平方米,规划地上建筑面积15.19万平方米。起始价30.38亿元,上限价格为39.48亿元;毛坯销售均价不高于34000元/平方米,且毛坯销售最高单价不高于37400元/平方米;如实施装修销售的,装修价格不高于3500元/平方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第三方平台数据发现,目前上述地块周边在售精装修新房均价在38000元/平方米左右。
同样位于萧山区的萧政储出(2019)26号居住、幼儿园等用地,出让面积4.97万平方米,规划地上建筑面积13.85万平方米。起始价34.9亿元,上限价格为45.3亿元;毛坯销售均价不高于40500元/平方米,且毛坯销售最高单价不高于44550元/平方米;如实施装修销售的,装修价格不高于4500元/平方米。
目前,上述地块周边在售二手房均价在49000元~56000元/平方米。
而此次出让起始总价最高的是位于上城区望江单元的杭政储出(2019)41号商住地块,出让面积9.34万平方米,地上规划建筑面积39.39万平方米,起始总价94.22亿元,上限价格为122.42亿元;毛坯销售均价不高于63800元/平方米,且毛坯销售最高单价不高于70180元/平方米;如实施装修销售的,装修价格不高于6000元/平方米。
该地块周边目前在售二手房均价在59000元~77000元/平方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此次9宗涉宅地块均对销售均价进行了明确约定,但限价与周边在售二手房或新房价格基本相当。
浙报地产研究院院长丁建刚表示,根据出让公告,此次限房价不仅限制毛坯均价,也限制了毛坯最高价和精装价格。“拍地前标明限价的规则,与之前的限价政策相比,至少没有违反契约精神;减少了行政自由裁量权,降低了权力寻租的可能性,也改变了市场对‘未来价格有所突破’的预期。”
土地出让金持续领跑全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杭州在土地出让中对出让规则进行微调并不是首次。今年4月2日,杭州在主城区2宗宅地出让中,就曾将封顶溢价率由之前的50%下调至30%,而这一土地出让规则也延续至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将封顶溢价率从50%下调至30%,还是此次在土拍前明确限价,其背景均是杭州土地市场的升温。
去年4月底,杭州实施“摇号购房”,随后楼市逐渐回归理性,土地市场也逐渐开始降温。当年5月21日、30日的两场土拍中,杭州主城区多宗涉宅地块在众多房企的竞争下,最终均被“封顶溢价率50%+自持”的形式被摘得。
然而到了去年7月份,杭州土拍开始出现降温,“50%溢价率+自持比例”也再未出现。当年7月土拍综合溢价率达到14%,8月份降至4%,零溢价成交地块渐多,而此后的土拍也延续着这一趋势。
今年1月份杭州土拍继续“冷清”。新年首拍中,4宗住宅和商业地块的综合溢价率仅为11.7%。其中的2宗宅地虽然分别以11%、20%的溢价率成交,但成交均价却较周边同类地块最高降幅超30%。
但到了3月份,杭州土拍风向突变,呈现升温之势。3月29日,杭州最后一波溢价率上限50%的5宗涉宅地块的出让中,就有2宗溢价率达到50%的上限,其余3宗溢价率也在10%至31%不等。“30%封顶溢价率+自持比例”再现土拍市场。
而在6月28日的土拍中,杭州5宗涉宅地块中有3宗均达到30%的封顶溢价率,并进入竞自持阶段。而另外2宗位于未来科技城的涉宅地块虽未触及30%的封顶溢价率,但因其较高的起拍价,未拍就已是区域“地王”。
在2022年杭州亚运会及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刺激下,杭州土地出让金近年来领跑全国。
克而瑞数据显示,杭州土地出让金已经连续两年超过2000亿元。今年上半年,杭州土地出让金已经达到1375亿元,仅次于去年同期的1420亿元,继续领跑全国土地市场。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认为,目前杭州土拍溢价率的上升,与早前融资环境的相对宽松,以及杭州大幅放宽落户门槛有一定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5月底杭州发布人才落户细则,规定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35周岁以下,含高职)学历,在杭州工作并由用人单位正常缴纳社保的,可申请落户。据了解,专科生只需缴纳1个月社保即可申请落户杭州。而此前,专科生落户杭州需要符合全日制紧缺专业目录及缴纳1年以上社保。
“从出发点来看,杭州人才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优化人才结构、提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严跃进告诉记者,“这些政策虽然更多的是‘引智’而非‘救市’,但无疑对带动商品住宅消费具有积极作用。”
据而瑞数据,5月份杭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28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0%,同比大幅增长161%。
“大幅降低落户门槛的同时,一定要防范房价快速上涨、楼市过热的现象。”严跃进表示:“必须严格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政策,才能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叁’ 重磅!杭州限房价、限地价!未来两年房价不涨

6月29日,杭州市区8宗地块发布挂牌公告。

引人关注的是,出让条件中首次设置了“限房价、限精装”。至此,市场疯传已久的土拍新政终于尘埃落定!

这8宗地块分别望江、金沙湖、乔司等板块,部分地块非常优质。

以望江地块为例,当溢价率达到30%上限后,进入自持比例投报环节。若自持比例达到100%,进入配建养老设施投报环节。建成后,养老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记者观察8宗地块的商品房限价情况,相比目前在售楼盘均价,部分持平,部分微涨。

同日还有萧山五宗涉宅地块挂牌,同样限均价、限最高单价、限精装价格

1

出让土地限房价

将深刻改变楼市预期

“限房价、竞地价”,作为楼市调控的一个举措,意味着调控升级,将对未来楼市产生深刻影响。

杭州此举,显然是为了给此前火热的土地市场“降火”。

今年上半年,杭州土地市场多宗土地单价创下板块新高。若以地价计算保本房价,已远超当前板块在售楼盘的备案价。开发商如此激进,除了资金宽裕这一因素外,恐怕还与其赌博心理有关。寄希望限价逐步松动,届时的开盘价全面超过当前备案价,即便高价地也有利可图。

如今,政府在土地出让时就设定最高售价,那就意味着彻底封死了开发商对未来房价的幻想空间。开发商唯一能做的,是针对最高限价来倒推拿地价,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在预判未来房价的基础之上评估拿地价。如此一来,等于是先把谜底亮了出来,不再需要猜测、幻想和豪赌。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杭州此次土拍新政是价格管控上的一个很大的创新。“有了限价,房企拿地的时候就会更加保守和约束。这对于稳定地价,将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的。”

浙江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荆海燕认为,还要看限价的标准,如果跟目前的价格体系一样,市场有可能降温。另外,从限价方式看,很明显的好处是更直接的稳定房价,“这对购房者而言是非常实在的举措”。

也就是说,“限房价、竞地价”将大大有助于土地市场回归理性,重新建立拿地逻辑,通过精确的成本计算来确定合理的拿地价。同时,土地市场的理性也将逐步传导到楼市。政府为地块设定最高房价,也就是一两年之后这个楼盘的开盘价,这就为购房者提供了预判未来房价的准确参照物,远比“未来房价不会涨”这类口号式的喊话更有效。

2

北京早在2010年就已开始试点

浙江省内,湖州曾做过尝试

“限房价、竞地价”。简单来说,就是指,事先限定将来房屋销售的最高价格,而土地则由参与竞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竞拍按出价最高者获得的土地出让方式。

北京作为全国范围内最先开始尝试和探索该模式的地区,早在2010年,就曾进行了“限房价、竞地价”土地出让模式试点。

也是在2010年,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就曾公开表态,可以探索、推广北京等地试点的“限房价、竞地价”出让方式,国土部也将总结、完善一些地方的经验,并出台规范性的文件。

资料显示,在北京之后,天津、昆明等多地也试行过“限房价、竞地价”的土地拍卖模式。

而浙江省内首例限房价的土地出让,则出现在湖州,其后丽水也曾试水。

在2017年6月28日,湖州19宗宅地的出让条件中,明确提出:限房价、限车位价、限装修价,还规定了开工期限、预售时间等等细节,但出让方式依然按照“价高者得”进行。几乎将开发商可以“变相涨价”的途径一一封锁。

而被限制的房价,基本跟当时周边房源的在售均价一致。但据记者了解,该模式并没有在湖州持续,仅仅在2017年、2018年楼市火热时,针对个别地块有选择的推行该模式。至于后续质量如何,由于这些地块上的商品房都尚未交付,仍有待观察。

3

土拍新政改变游戏规则

楼盘品质将遭遇考验

然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虽然限房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控制房价稳定市场,但也将不可避免地将会留下后遗症。比如是否会造成楼盘品质下降,有待市场验证。

既然售价不能突破,不排除一些房企为了追求利润,刻意控制成本,甚至偷工减料。尤其是精装,目前虚高现象屡见不鲜,已成为购房者维权的重灾区。土拍新政下,精装虚高现象可能愈演愈烈。后续如何更好地进行监管,这对相关部门来说,显然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这样的担心并非多余。以北京为例,原本作为市场红利的“限价房”,事实上并不畅销。据媒体报道,除了五年限售因素之外,担心楼盘质量得不到保证,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土拍新政还将加速行业洗牌。虽然地价成本相对固定,但不同的开发商融资成本相差甚远,这就意味着同样的地价,同样的房价,有的开发商利润可观,有的开发商保本无望。拥有国资背景的房企以及品牌实力房企,融资成本远低于其他房企,也将在新一轮夺地大战中拥有更多获胜的筹码。

来源:钱报杭州房产

作者:印梦怡 蒋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