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杭州限行过桥怎么办

杭州限行过桥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3-08-28 10:20:38

Ⅰ 杭州外地车怎么申请限时通行

法律分析:通过“浙里办”APP、杭州市公安局“警察叔叔”APP等平台的“非浙A急事通”模块申请。非浙A 号牌的小型客车,因驾乘人员来杭办事、就医、学习、开会等,需工作日高峰时段在杭州市“错峰限行”区域内通行的,可通过“浙里办”APP、支付宝、杭州市公安局“警察叔叔”APP等平台的“非浙A急事通”模块,提供车牌、姓名及出行事由等信息申请报备,取得“电子通行凭证”。经申请报备并取得“电子通行凭证”后,可在规定的“错峰限行”时段、区域内通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采取疏导、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遇有大型群众性活动、大范围施工等情况,需要采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与公众的道路交通活动直接有关的决定,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

Ⅱ 浙江外地车辆限行上了高架怎么处理

如果有限行,没有注意上了高架,这个就是闯禁区了,扣三分罚款100元。
当然一天同一违章只处罚一次,赶紧的处理好事情出去吧!

Ⅲ 杭州限行违章怎么处理扣分吗

受限机动车在“错峰限行”时段,如果闯入未设置禁止通行标志的“错峰限行”区域道路,按“机动车未按规定在限制禁止的区域或路段通行”定性,处100元罚款,如果闯入设置禁止通行标志的“错峰限行”区域道路,按“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指示”定性,处100元罚款,扣3分。
一、杭州限行限号怎么处罚?
受限机动车在“错峰限行”时段,进入未设置禁止通行标志的“错峰限行”区域道路,处100元罚款;受限机动车在“错峰限行”时段,进入设置禁止通行标志的“错峰限行”区域道路,处100元罚款,记3分;受限机动车,在“错峰限行”临近时间段,在道路上停车等候放行而影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50元罚款,若驾驶员离开车辆的,处150元罚款;受限机动车,不服从民警要求驶入限行区域或在道路上停车等候放行不驶离的,处100元罚款,和违反“错峰限行”规定的违法行为一并予以处罚;同一辆受限机动车,在一个“错峰限行”时段(即早高峰段或晚高峰段)违法行驶的,处罚一次;受限机动车在“错峰限行”的道路上行驶的行为,同时违反“禁止高污染车辆通行”、“禁止货运机动车通行”等规定的,只处罚一次。
二、杭州限行被拍一天算几次?
无论违反限行规定行为次数多少,一天内只进行一次“罚款100元、不计分”的处罚。交管部门修改了电子监控系统和民警现场执法系统,实现对违反限行规定的车辆进行连续拍摄和连续处罚。交管部门表示,连续处罚并非不间断处罚,对于确属忘记限行日,无意开车出门的车辆,在接受了一次处罚后3个小时内,司机可将车驶出限行区域、开到最近的停车场或返回出发地,无论是电子监控系统还是路面民警均不会对司机进行二次处罚。
法律对于限行处罚有的地方会扣分处罚,有的仅仅需要缴纳罚款即可。这是地方政府在不违反相关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下,自由裁量的,而其不同的地区对违章限行的处罚罚款的具体金额也不尽相同,但一般均在两百元以内。

Ⅳ 杭州限行怎么申请通行证

非浙A号牌的小型客车,因驾乘人员来杭办事、就医、学习、开会等,需工作日高峰时段在杭州市“错峰限行”区域内通行的,可通过“浙里办”APP、支付宝、杭州市公安局“警察叔叔”APP等平台的“非浙A急事通”模块,提供车牌、姓名及出行事由等信息申请报备,取得“电子通行凭证”。
一、每辆非浙A号牌的小型客车在一个自然年度内最多允许通行12次(2019年为6次),每个自然月不超过3次。其中,24小时内(相邻的两个限行时段)在“错峰限行”区域内通行的,计为1次。如果申请日后一天为双休节假日,不可跨越。如仅申请周五晚高峰的,有效期不可顺延至下一工作日并视为使用一次。
二、杭州限行一年最多四次。从2021年3月1日起,“错峰出行”的调整措施将正式实施,为方便群众,并考虑新政实施后公民出行习惯的适应期,公安交警部门规定了执法过渡期,即5月1日之前,浙非浙A号牌的小客车将在调整后的区域道路上违反高峰转换旅行法规不会受到任何处罚,但应提醒您注意;从5月1日起,将按照本通知的规定进行执法管理。
三、外地车在杭州限行时间为工作日(周一到周五)早上7点到9点,晚上时间为16点半到18点半,外地车在杭州限行区域除了包括老的错峰限行区域外,还包括绕城高速合围区域内的其他高架道路(含匝道以及附属桥梁、隧道)。杭州外地车限行时间:周一到周五,早高峰7∶00—9 :00,晚高峰16∶30——18:30。杭州外地车限行区域:除了包括老的错峰限行区域外,还包括绕城高速合围区域内的其他高架道路(含匝道以及附属桥梁、隧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三十九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采取疏导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遇有大型群众性活动、大范围施工等情况,需要采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与公众的道路交通活动直接有关的决定,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