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华东地区排名和全国地区排名哪个厉害
华东地区,是我国7个地理分区之一,也是经济实力最强的一个分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东,共6省1市。
华东地区的人口总量占到全国的三成,GDP比重接近4成,足可见实力之强。
华东六省一市中,上海是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其余6个省份,大部分实力都很强。
GDP进入全国十强的有4个,分别是第2位的江苏、第3位的山东、第4位的浙江、第8位的福建、第10位的上海。
常住人口进入全国十强的也是4个,分别是第2位的山东、第4位的江苏、第8位的浙江、第9位的安徽。
综合分析,实力稍差的是安徽和江西。
正因为有人口总量为支撑,有经济实力做基础,城市发展的2大要素全部齐备,所以华东地区的城市规模普遍较大。
这六省一市中,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及以上的城市有10个,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南昌、厦门、福州、青岛、济南。
这10个城市中,哪些将来能够建成超大城市呢?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已经提前建成的,另一种则是有希望晋级的。
根据去年国家公布的超大城市的特大城市名单,华东地区有1个城市进入超大城市行列;有4个进入到特大城市行列,分别是杭州、南京、青岛、济南。
如果现在连特大城市都不是,晋级超大城市肯定很渺茫了,这样就可以排除宁波、合肥、厦门、福州、南昌。
再来看看山东的2个特大城市,青岛城区人口601万,济南为588万。不过距离超大城市的门槛1000万城区人口,差距还是太大,短期内晋级希望也不大,所以这2个城市也可以排除。
现在就剩上海、杭州、南京了,这也是华东地区的三大城市。
上海,不仅提前建成超大城市,而且排在第一位
历史上,上海的名气并不是太大,远不如苏州出名,而且长期属于苏州的管辖区域。
上海升格是民国时期,1927年就成立了上海特别市,也就是现在的直辖市。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直辖市的地位继续保留,不过政区范围并没有现在的这么大。
1958年,原松江专区的6个县,先是划归苏州专区,同年又划给了上海,才形成的如今的规模。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共有16个区,下辖107个街道、106个镇、2个乡。
2020年七普时,全市总人口为2487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987万,是全国第一大城市。
从发展前景来看,上海应该在很长时间内,都可以保持全国第一大城市的地位。我国虽然提出了疏解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但是每个城市的功能定位不同,对应的城市规模也不同。
上海不仅是华东地区的中心,还是国家中心城市,也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对于全国的发展大局来说,上海是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格局的城市之一。
目前,长三角的发展方向就是一体化,以上海为核心,周边城市向上海靠拢,形成一个分散而又协同严密的城市聚集区,这样保持上海的城市规模稳定,就可以起到更好的引领作用。
2个省会由特大城市晋级,将建成超大城市
长三角既然是要建成世界级城市群,单靠上海的辐射带动,很明显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中心城市来参与共建。
在长三角众多的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中,杭州和南京是比较特别的,因为既是省会城市,也是副省级城市,这个在全国并不多。当然除了这2个,济南也是的,不过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经济实力,济南比这2个城市还是差了不少。
南京,明确提出要建成超大城市。2021年1月,南京市提出目标,要建成国际性创新名城,建成常住人口超千万、GDP超2万亿的超大城市,而且要在5年内实现。
南京市2020年底的城区人口为791万,距离超大城市还有209万的差距。5年的时间,就相当于每年要净增40万人。
根据南京发布的2021年人口数据,去年末的常住人口总量为942.34万人,增量为10.37万人。
跟预期目标相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南京想在短期内晋级超大城市,恐怕是一个美丽的梦想。不过时间再拉长一点来看,问题是不大的。
再来看看杭州。对于城市规模,杭州历来都不是关注的重点。在全国省会城市大干快上的时候,杭州就提出了卫星城的概念。
不过这几年,杭州发展得太快,之前的很多卫星城已经全部纳入主城区的范围了。截至2020年底,杭州的城区人口为874万人,比南京要多一些,实现起来就更容易了。
而且杭州的人口增量也是很大的。2021年,杭州的常住人口为1220.40万人,跟七普相比增加了23.90万人。
去年杭州的人口增量,在长三角城市中是排第一位的。
按照这个增量测算,杭州需要6年的时间,就可以晋级到超大城市的行列。当然这个只是简单测算,时间缩短和延长都是有可能的。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杭州晋级超大城市,也是没有问题的。
⑵ 中国发达城市排行榜
一线城市
北京(全国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上海(全国经济中心)
广州(经济发达、中国第三大城市)
深圳(经济发达、特区城市)
天津(重要经济大港)
二线城市
二线强
杭州 南京 济南(经济发达、副省级、强省省会)
重庆(直辖市)
青岛 大连 宁波 厦门(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二线中
武汉 沈阳 哈尔滨(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西安 成都 长春(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苏州 佛山 东莞 无锡(经济强市)
长沙 福州 郑州 石家庄(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二线弱
太原 合肥 南昌 南宁 兰州 贵阳(剩下的地级市省会)
烟台(环渤海重要港口、经济强市)
温州(重要的经济城市)
乌鲁木齐 昆明 呼和浩特(国家重点发展的边疆城市)
淄博(重要工业城市)
准二线
泉州(闽南经济中心城市)
常州 南通 潍坊(新兴的经济强市)
唐山(环渤海重工业大城市)
包头(重工业大城市)
邯郸(钢铁及棉纺 工业城市)
三线城市
三线强
海口 绍兴 台州 大庆 鞍山 九江 中山 珠海 威海 汕头 泰安 吉林 柳州 东营 镇江 济宁 徐州 三线中
拉萨 临沂 银川 西宁 保定 秦皇岛 沧州 鄂尔多斯 扬州 德州 洛阳 滨州 湖州 嘉兴 金华 泰州 桂林 惠州 湛江 江门 茂名 株洲 岳阳 衡阳 宜昌 襄阳 开封 许昌 平顶山 萍乡 宜春 上饶 新余 景德镇 商丘 绵阳 齐齐哈尔 牡丹江 抚顺 荆州 日照 盐城
三线弱
本溪 丹东 芜湖 辽阳 锦州 营口 宝鸡 咸阳 葫芦岛 承德 邢台 张家口 连云港 大同 榆林 延安 克拉玛依 喀什 石河子 南阳 濮阳 安阳 焦作 新乡 枣庄 聊城 蚌端口 淮南 马鞍山 丽水 衢州 安庆 抚州 天水 吉安 鹰潭 湘潭 常德 郴州 漳州 淮安 清远 揭阳 梅州 肇庆 玉林 北海 菏泽 德阳 宜宾 遵义 大理
四线城市
剩余的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⑶ 中国十大最富省会
中国的省会是国家一级行政区,一般为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那么国内哪个省会城市最有钱?本文盘点了中国最富十大省会城市,分别是:
广州(2.3万亿)、成都(1.5342万亿)、武汉(1.4847万亿)、杭州(1.35万亿)、南京(1.282万亿)、长沙(1.1527万亿)、郑州(1.02万亿)、济南(0.8862万亿)等,一起来看看省会城市GDP排名吧。
(注:城市名称后面数据为2018年该城市GDP值。)
拓展资料:
一、广州(2.3万亿)
2018年,广州市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2.3万亿元,同比增长6.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2.3亿元,可比增长9.9%;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10%。
二、成都(1.5432万亿)
2018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42.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7年增长8.0%,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2018年,成都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28元、22135元,分别增长8.2%、9.0%,连续四年稳定在8.0%、9.0%以上。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9:1。
三、武汉(1.4847万亿)
2018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GDP)14847.29亿元,比上年增长8.0%,增速高全国1.4个百分点,高湖北0.2个百分点。武汉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33元,比上年增长9.0%。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59元,增长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52元,增长8.5%。
四、杭州(1.35万亿)
2018年杭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09.2亿元,同比增长6.7%,2018年余杭区、萧山区、滨江区、西湖区、上城区GDP总量超1000亿元,其中,余杭区GDP总量最大,达到2312.4亿元,同比增长11.2%。从增速来看,余杭区、滨江区、建德市、临安区、西湖名胜风景区GDP增速超全市平均水平,其中,余杭区、滨江区GDP增速超11%。
五、南京(1.282万亿)
在2018年,南京市的GDP总量已经达到了12820.40亿元,在省内排在第二位,同比2017年增量为1105.30亿元,增量居全省第二位,名义增长速度为9.43%,增速排在全省第一位,仅仅次于苏州市,江宁区GDP达2,135.94亿元,为南京首个突破2000亿级大关的强区。
六、长沙(1.1527万亿)
2018年全年,长沙实现生产总值1.1527万亿,名义增速为7.77%,同比2017年增长了793亿元,GDP总量稳居全省第一,从人均GDP来看,长沙人均GDP也排名全省第一,截止2017年底常住人口为791万人,人均GDP为13.9万元。
七、郑州(1.02万亿)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会,2018年经济发展迅速,全年GDP10143.32亿元,名义增速10.33%,成功跻身万亿GDP俱乐部,郑州人口早已破千万,2018年GDP也突破亿万大关,成功迈入特大城市行列,GDP和增速均位列全省首位。
八、济南(0.8862万亿)
在2018年济南市各地区GDP排名中,市辖区GDP为8396.51亿,个县地区GDP为465.7亿,各个地区的GDP总值以历下区2503.6亿排名第一,名义增速14.49是济南市中GDP总值和增长速度最快的双料冠军。
九、西安(0.8349万亿)
2018年,西安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349.86亿元,增长8.2%,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占全省比重升至34.2%,创14年来新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84.7亿元,增长10.8%。进出口总值达到3303.87亿元、增长29.6%,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729元和13286元,增长8.1%和9%。
十、福州(0.7856万亿)
2018年福州市实现GDP7856.81亿元,排位较2017年提升2位,超过济南、合肥,排第9位,GDP全年增长8.6%,排位较2017年提升1位,超过长沙,排第5位,三次产业结构为6.3∶40.8∶52.9,三产占比较2017年提高1.9个百分点,三产增加值增长9.2%,与银川并列第6位,人均GDP102037元,首次突破10万元。
十一、其他省会城市
合肥(0.7822万亿)、长春(0.7085万亿)、哈尔滨(0.7002万亿)、石家庄(0.6963万亿)、沈阳(0.635万亿)、昆明(0.535万亿)、南昌(0.5274万亿)
⑷ 我国特大城市有哪些哪个经济实力最强
按照国务院对城市等级的划分的标准,城区常住人口在500万到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大于1000万的为超大城市;大城市是指城区常住人口100~500万,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I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是II型大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城区常住人口在50~100万,小型城市是指长常住人口50万以下。
所以我国的超大城市有上海,北京,重庆,深圳,广州,特大城市有武汉,天津,成都,东莞,南京,郑州,杭州,长沙,沈阳。
特大城市有9座城市,9座城市中哪个经济实力最强?评价经济实力的有很多指标,比如说GDP、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例、民营经济占GDP比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收入、本外币存款、上市公司数量、工业产值,社会消费品总额。我们选择其中的几个指标来看一下,这9个城市谁的经济实力更强?
GDPGDP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规模的最重要指标,部分城市2019年的GDP还未官方公布,我们使用2018年的GDP作为参考。
2018年,天津GDP最高,成都GDP次之,2019年的天津、杭州、南京、成都的GDP已经公布,成都的GDP为最高,杭州次之,天津排名第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居民的富裕程度高低的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当地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
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杭州,杭州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54348元,南京的可支配收入为52916元,排名第2。
综上所述:综上各经济指标,杭州在各项指标上面排名都是比较靠前的,本外币存款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名第1,财政收入才、GDP和人均GDP排名第二。所以我认为杭州在这几个城市当中综合经济实力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