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杭州萧山东北片属于哪里
扩展阅读
上海到孝义快递用多久 2025-02-02 09:44:46
上海扇牌洗衣皂怎么样 2025-02-02 09:33:28

杭州萧山东北片属于哪里

发布时间: 2023-09-13 04:01:34

Ⅰ 介绍杭州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浙江第一大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两个副中心城市之一,杭州有多项旅游景点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创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杭州历史源远流长,自秦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杭州还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建都之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中文名称: 杭州
外文名称: Hangzhou
别名: 杭,临安,钱塘,杭城,武林等
行政区类别: 副省级市,省会城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浙江省
下辖地区: 8个市辖区,2个县,3个县级市
政府驻地: 杭州市拱墅区环城北路318号
电话区号: 0571
邮政区码: 310000
地理位置: 长江三角洲南沿,钱塘江下游
面积: 16596平方公里
人口: 870.04万(2010年)
方言: 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着名景点: 西湖,西溪湿地,千岛湖,天目山,灵隐寺,六和塔,河坊街等
机场: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火车站: 杭州站,杭州东站,杭州南站等
车牌代码: 浙A
地区生产总值: 7,011.8亿元(2011年)
人均生产总值: 78,156.5元(2011年)
市树市花: 市树:香樟,市花:桂花
现任市长: 邵占维
着名学府: 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城市简述
杭州市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经纬120.2°E,30.3°N),中国江南最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长三角金融中心和浙江省经济中心。华东地区第二大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地区第二大中心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副省级城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东南第一州”。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中国东南沿海开发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最着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有着2200年建县史的杭州还是中国古都之一。杭州有多项旅游景点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创造了一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且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在2011年12月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美丽的杭州城
[1]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水库占8%,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城而过。杭州西部、中部和南部属浙西中低山丘陵,东北部属浙北平原, 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物产丰富。杭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 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7.5℃,平均相对湿度70.3%,年降水量1454毫米,年日照时数1765小时。杭州生物种类繁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13种,二级保护动物有55种,二级保护植物有13种。全市平均森林覆盖率为63.7%。矿产资源有大中型的非金属和金属矿床。临安、昌化出产一种世界罕见的鸡血石,为收藏石和图章石中的珍品。
编辑本段市花市树
杭州 市花市树
在民间把香樟看成村庄的景观树、风水树、祖宗树,寓意长寿、吉祥如意,人们十分敬仰。香樟为常绿乔木,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是优良的行道树及庭荫树。香樟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深厚的酸性或中性砂壤土,不耐干旱瘠薄,是比较适宜我市栽种的树种,目前已在城区及乡镇普遍栽培。遂得到广大市民的公认,提议“香樟”为我市“市树”。 桂花在杭州已经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尤其是杭州满觉陇的桂花,更是闻名遐迩。早在南宋时期,满觉陇已经大片种植桂花,并形成一定规模。在《咸淳临安志》有这样的记载:“桂,满觉陇独盛。” 1983年7月20日至23日,杭州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香樟为杭州市市树;桂花确定为杭州的市花。
编辑本段气候特点
杭州卫星地图
杭州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杭州位于浙江省北部,东临杭州湾,南与绍兴、金华相接,西南与衢州相接,北与湖州、嘉兴两市毗邻,西南与安徽省黄山市交界,西北与安徽省宣城交接。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省内最大河流钱塘江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全市大部分地区。东苕溪通过临安、余杭等地汇入太湖。 杭州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2′,北纬30°16′。 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夏季气候炎热,湿润,有小火炉之称,相反,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观光旅游的黄金季节。 杭州的城市原点(零公里标志)设在上城区紫薇园坐标原点。紫薇园坐标原点从1913年开始就作为杭州市的中心。城市内的建筑、道路、水系及名胜古迹,都可根据该原点标出方位和与原点的距离。

Ⅱ 解放后为什么要把绍兴的余姚和萧山割给宁波和杭州

余姚2000年来一直属于绍兴,解放后划给宁波。萧山也从绍兴划到杭州。现在的慈溪市区也是余姚以前的镇,因为刚划到宁波时因余姚太大人口众多,宁波管不了,就把余姚东北大片平原划给慈溪,慈溪把南部山区划给余姚。总的来说余姚吃亏很大。从那时起慈溪就强过余姚了。现在的余姚、慈溪市区和慈溪西部、上虞、讲的话基本上是一样的。可是和宁波话却大有区别。这就是长时间的传承和生活习惯。解放前绍兴是浙江第二城,不过割了余姚和萧山,实力大大下降。不过还是稳坐浙江第三。在1995年又被温州超上。现在是浙江第四。不过温州现在产业结构有问题。增速缓慢。估计就这两年要被绍兴超过了。绍兴又回到浙江第三。

Ⅲ 江干区(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详细资料大全

江干区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杭州最古老的城区之一,位于杭州大都市东部,面积200.00平方千米。

江干区是杭州城市东扩的桥头堡,也是杭州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所在,还是杭州的交通枢纽中心。是杭州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CBD(钱江新城)所在地,区内还拥有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园区下沙高教园。

江干区辖10个街道,区 *** 驻庆春东路1号。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全国卫生先进城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区、浙江省教育强区、浙江省平安城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 :江干区
  •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 下辖地区 :四季青街道、凯旋街道、采荷街道等10个街道
  • *** 驻地 :四季青街道
  • 电话区号 :0571
  • 邮政区码 :310016
  • 地理位置 :浙江省杭州市东部
  • 面积 :200.00平方千米
  • 人口 :44.5万(2017年户籍)
  • 方言 :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杭州话、吴语-太湖片-苕溪小片
  •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着名景点 :皋亭山
  • 机场 :杭州萧山机场
  • 火车站 :杭州火车东站
  • 车牌代码 :浙A
  • 高校 :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
  • 行政代码 :330104
建制沿革,行政区划,区划沿革,区划详情,地理环境,地质地貌,水质,气候,人口,经济,综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社会事业,科技,教育,文体,卫生,社会保障,交通概况,旅游景点,风土人情,大头天话,打莲响,催生礼,江干区标志,

建制沿革

江干地方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城市国际化新视窗 春秋时,初属越。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属吴,三十年复属越。 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属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杭州地置钱唐县,江干地方属钱唐县。 东晋咸和三年(328),钱唐县治落址凤凰山东麓一带。此后,该地先后为隋唐杭州州治、五代吴越国王城和南宋皇城所在地。 宋至清,境域分属钱塘、仁和2县。 南宋时,城内设厢坊,郭外设乡里。 广阔舞台 清宣统二年(1910),设有钱塘县江干乡和仁和县江干乡、会堡乡。 民国时期,区以下先后实行街村制(村里制)、坊闾邻制和保甲制。民国16年(1927)10月江干区建区,至1949年5月3日衡升杭州解放,区建置屡有变动。 中链李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农村设乡(人民公社)、镇和行政村(大队),城区设街道和居民区。江干区行政区划多次调整变动,1956年和1969~1975年,分别辖7个街道和5个街道,区域面积最小,约8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6年,江干区辖7街道和5镇1乡,街道、乡镇分辖72个行政村、164个居民区,区域面积221.58平方公里。 江干区城区地图 2000年,江干区辖3个街道、6个镇;2002年,江干区辖5个街道、5个镇;2004年,江干区辖6个街道、4个镇。 2001年,调整凯旋街道与采荷街道管辖界线,以庆春东路为界,将庆春东路以北原由采荷街道管辖的区域划归凯旋街道管辖,将庆春东路以南原由凯旋街道管辖的区域划归采荷街道管辖。 2001年,江干区辖3个街道、6个镇,39个社区、15个居民区、64个行政村。 2002年,江干区辖5个街道、5个镇,44个社区、15个居民区、59个行政村: 2003年底,江干区辖5个街道(凯旋街道、采荷街道、闸弄口街道、四季青街道、白杨街道)、5个镇(笕桥镇、彭端口镇、丁桥镇、九堡镇、下沙镇),69个社区、1个居民区、49个行政村。 2004年,撤销下沙镇建制,在原有区域范围内建立下沙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中沙村。 2004年,江干区辖6个街道、4个镇:凯旋街道、采荷街道、闸弄口街道、四季青街道、白杨街道、下沙街道、笕桥镇、彭端口镇、丁桥镇、九堡镇。 2014年12月,杭州市人民 *** 发文《关于江干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同意笕桥镇、彭端口镇、九堡镇、丁桥镇撤镇设街,丁桥街道更名为棚拦迟丁兰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14年底,江干区辖10个街道办事处。此外,下沙街道(下属18个社区)、白杨街道(下属16个社区)委托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管理。

地理环境

地质地貌

地势南、北两端高,中部和东部低。地区汉前(公元前 206年)尚是海涂地架,后经泥沙冲击,于唐五代钱镠筑捍海塘以后,逐渐出现田畴,形成平原。 江干区属钱塘江衡积平原,地势平坦,地面自然标高为5.2-6.2米(黄海高程),地表以下5.14米范围内为粉砂、粉细砂。地耐力为100-120kpa,可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天然地基及浅部椿基持力层。大地构造简单,地壳稳定性好,无危害性大的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

水质

地下水位随区内河道的水位而升降,水位标高为4米,无侵蚀性。钱塘江平均低潮位3.74米,平均 *** 位4.35米。

气候

江干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6.27oC,平均相对湿度68%,年平均降雨1452.5毫米,年平均日照1899.9小时,年蒸发量1235.3毫米,年无霜期248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水充济沛,无冻害等灾害性气候。

人口

2017年末,江干区常住人口7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万人。公安部门登记户籍人口4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万人,其中男性22.0万人,女性22.5万人。按户籍人口分的男女性别比为97.36 :100(男/女)。全年出生7515人,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出生率17.35‰,死亡率10.02‰,人口自然增长率7.33‰。

经济

综述

2017年,江干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1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7亿元,增长60.2%,第二产业增加值125.9亿元,下降1.4%,第三产业增加值487.7亿元,增长6.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1203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0.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1 :21.8 :78.1调整为0.1 :20.5 :79.4。 江干区小区风景 2017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59.5亿元,增长11.7%,地方财政收入88.0亿元,增长8.6%。财政总支出65.0亿元,增长21.5 %,剔除省市补助支出7.6亿元后净支出为57.4亿元,增长20.1%。 城镇登记失业率1.7%,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3617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1892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5221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802人,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再就业3528人。在就业年龄段内有就业能力(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就业率98.4%。

第一产业

2017年,江干区实现农业总产值0.9亿元,增长17.0%,实现增加值0.7亿元,增长59.7%。

第二产业

2017年,江干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降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4.9亿元,下降4.8%;新产品产值率为28.2%;实现利润总额18.7亿元,下降21.3%;实现利税总额24.5亿元,下降16.2%。 全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0.4%。截止年底全区共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106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03.2亿元,增长16.9%,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61.0万平方米,增长6.3%,房屋竣工面积381.2万平方米,下降2.9%。 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5.9亿元,下降12.6%,其中:省市在我区实施的重大项目投资额5.5亿元,下降10.4%;区本级实施项目投资额121.3亿元,增长8.5%(其中:工业投资5.4亿元,增长44.5%);房地产开发投资389.0亿元,下降17.6%。 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8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降19.4%。房地产企业实现房屋施工面积1411.6万平方米,下降4.8%;完成竣工面积258.0万平方米,下降3.3%;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214.8万平方米,下降35.3%;实现商品房销售额615.4亿元,下降15.5%。

第三产业

2017年,江干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5.3亿元,增长10.1%,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31.9亿元,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3.4亿元,分别增长10.0%和11.6%。从主要商品分类看,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14.8亿元,增长4.2%;超市百货类实现零售额93.7亿元,增长11.9%;家电类实现零售额24.3亿元,下降11.1%;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9.9亿元,下降13.9%;石油制品类实现零售额16.3亿元,增长34.2%。截止年底拥有47家专业市场,实现专业市场成交额420.0亿元,其中:亿元市场实现成交额404.7亿元。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2534.8亿元,增长29.7%;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8.6亿元,增长10.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共实现增加值74.6亿元,增长12.7%,实现利润45.4亿元,增长1.6%。 全年引进区外实际到位资金290.8亿元,增长2.8%,其中:市外实际到位资金252.4亿元,增长25.0%;浙商回归项目80个,到位资金110.0亿元,增长24.0%;实际利用外资3.6亿美元,增长3.7%。全区已投入使用楼宇97幢,全年创造税收57.0亿元,增长20.0%,其中实现经常性税收37.2亿元,增长18.1%。完成进出口总额206.8亿元,其中:出口额141.7亿元,增长10.7%。

社会事业

科技

截止2017年,江干区区级科学技术经费支出65568万元,占区级财政总支出11.4%,其中:科技三项经费57537万元,占本级财政支出10.0%。企事业单位立项市级以上科技项目43项,争取市级以上竞争性分配资金1861万元。全区专利申请量3119件,专利授权量1638件。拥有创新创业载体20家,面积18万平方米,新增2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科技孵化器。 喜迎G20杭州毅行大会

教育

截止2017年,江干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幼稚园)118所,其中国小28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稚园71所。全区在校学生(幼儿)91595人,其中义务教育段中小学生57012人、高中生1986人、在园幼儿32597人,在编教职工4806人。全年实施学校建设项目40个,新开办国小(幼稚园)10所,新增甲级幼稚园4所,新增省一级幼稚园4所。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达100%。公共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含省市补助)16.8%。

文体

截止2017年,江干区拥有各类民众性艺术表演团体51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14.3万种,总计41.2万册。新(改)建成基层文体设施场所50处。全年向基层配送文化演出(戏)93场,举办各类文体活动3221场,放映公益电影1521场。全年共出动文化市场检查1783人次,检查文化、新闻出版、广电、体育经营场所3013家次,查处违法案件40件,举报查处率、结案均达100 %。

卫生

截止2017年,江干区拥有综合医院9个,专科医院7个,区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各1个,妇幼保健院1个,门诊部109个,诊所167个,卫生站28个,医务室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9个。拥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851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159人,注册护士3682人,分别增长16.0 %、 16.3%、12.6%,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4.3人,下降16.8 %。

社会保障

截止2017年,江干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32.4万人,净增5万人。当年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企业退休人员10.3万人。发放失业保险待遇7230.3万元,涉及3.5万人次。 截止2017年,江干区拥有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47家,其中当年新增5家,新增养老床位273张,每百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6张。拥有区级残疾人康复机构10个,残疾人护理补贴率100%。完善“四级救助圈”帮扶体系,当年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4786万元。

交通概况

江干区是上海进入杭州、连线浙东、浙西交通网路的“Y”型支点,拥有铁路、公路、水路、空运、捷运等各项便捷的交通。沪杭甬高速公路、杭金衢高速公路、杭昱高速公路和杭州绕城公路都汇集于江乾,钱江二桥、三桥、六桥横亘钱江两岸,横向石大、德胜、环北-艮山快速路,纵向秋石、东湖快速路网贯穿全区。辖区内的捷运1号线于2012年11月24日正式运营、2号线东南段于2014年11月24日开通试运营、4号线首通段于2015年2月2日开通试运营,江干已率先成为杭州首个捷运成体系运行的辖区。浙江省最大的杭州汽车客运中心(九堡客运中心站)于2008年9月投入使用,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国家一级客运中心站、交通部确定的全国45个主枢纽场站之一。亚洲第一的集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干线铁路、捷运、客运、公交等一体化的新东站交通枢纽于2013年7月投入使用,实现“零距离换乘”和长三角1小时铁路交通圈,和上海真正实现同城效应。中国着名的京杭大运河南端终点也在境内,与萧山国际机场隔江相望。

旅游景点

夏衍故居 建于清末民初,属中式平房,位于杭州庆春门外严家弄。着名作家夏衍曾居住于此。后为陈列室,是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被命名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故居原名八咏堂,为五开间七进深院落,为夏衍诞生至青少年时代的活动地,经扩建,占地一千两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六百平方米,采用院落式和江南民居式样。陈列室展示了夏衍一生从事电影活动的生平事迹,以及夏衍生前用过眼镜、衣物,还有名家字画等。 笕桥中央航校旧址 位于江干区笕桥镇东北部横塘村。笕桥航校为中央航空学校,被誉为“中国空军的摇篮”。笕桥机场是抗日战争初期空战的主战场,后人将这次笕桥空战拍成了电视剧《笕桥英烈传》。

风土人情

大头天话

“话大头天话”是流行于彭端口民间的口头行为,与一些地方的摆龙门阵、侃大山颇为相似。这种独特的地方口语,也影响了一些作品中,如《包身工》中的“芦柴棒”一词,正是彭端口地方口语的显现。

打莲响

打莲响,是流传于九堡一带的民间表演艺术。打莲湘由一人手拍竹板为唱,三四人手摇莲湘和之。莲湘系由一根约长三尺、比拇指粗的竹竿,两端镂成三个圆孔,每一孔中各串数个铜钱,涂以彩漆,两端饰花穗彩绸,亦称“竹签”、“花棍”。舞时可由数人、数十人乃至上百人参加。表演时,男女青年各持莲湘做各种舞蹈动作,以莲湘敲击肩、臂、胸、脚等部位,亦可男女双人对打,形成舞、打、跳、跃的连续动作。行进时,可打出前进、停留、蹲下等多种步伐。

催生礼

催生礼,产妇达月,产期将届,外婆家要行“催生礼”。催生礼物则根据历代习俗和外婆家经济情况,有丰有俭。清末民初,富庶之家,以银盆或彩盆,盛麦杆一束,以锦或纸盖之,上簇花朵、通草、贴套,取三男二女之意。并以彩画鸭蛋一百二十枚、枣子、栗子及孩儿绣蓬彩衣,送至婿家。一般人家都送喜蛋、桂圆及婴儿襁褓,并携笙一具,吹之而进,以表催生之意。另外再用红漆筷十双,或竹筷染红,一并送往,取快生快养之意。大都送火腿、鸡、鸡蛋、桂圆、面条、红糖等产妇吃的滋补品,和婴儿穿的衣衫、童毯等。

江干区标志

Logo,取名为“跃动的现代潮”,清晰地表现了江干作为杭州新中心,跃动着的经济、社会、治理、文化、生态等现代化浪潮将汇聚于此,引领着“钱塘江时代”的到来。 Logo,由汉字“江干”演化组合而成,江、干二字仿佛融为一体,自然贴切。 Logo,由三条优美而又律动的曲线组成,分别从钱塘江、京杭大运河和交通枢纽中的轻轨、高铁、磁悬浮等元素中吸取设计灵感,表现出江干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朝气蓬勃的城市面貌。 整个Logo简洁、时尚,又不失稳重,寓意着全区人民团结一致,发扬“敢于负责、甘于奉献、干字当头、敢为人先”的江乾精神,共同建设“国内领先的现代化中心区”,更预示着一个潮涌大江阔、现代化、国际化的新江干灿烂辉煌的未来!

Ⅳ 杭州下沙属于杭州哪个

杭州下沙属于杭州城区东部。

杭州下沙街道位于杭州城区东部,东为白杨街道,南临钱塘江,西与九堡街道相连,北与余杭区接壤。现由杭州钱塘新区管辖。距杭州市中心15公里。

杭州钱塘新区规划控制总面积531.7平方公里,空间范围包括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和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管理范围包括江干区的下沙、白杨2个街道。

萧山区的河庄、义蓬、新湾、临江、前进5个街道,以及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规划控制范围内的其他区域(不含党湾镇所辖接壤区域的行政村)。

(4)杭州萧山东北片属于哪里扩展阅读

周边:

城市建设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商业体的建立。位于杭州城东下沙板块的金沙天街,拥有 122万方的超大复合商业体,集精品购物、休闲娱乐、国际快时尚、亲子童教、餐饮于一体,拥有雄踞金沙湖CBD核心。

龙湖·杭州金沙天街毗邻下沙市民中心,辐射整个杭州东部70万常住人群、20万高校师生、近10万世界500强高收入者。同时,与地铁1号线金沙湖站无缝衔接,配合德胜快速路、之江快速路、艮山东路等便捷的主干道,交通条件极为优越。

地铁通车之前,下沙到市区只能靠B1,让人感觉下沙与杭州有着很大的间隙。繁华的杭州永远不会记得冷清的下沙。但地铁通车之后,下沙开始了飞速的变化。高楼林立,入夜之后,又是一片霓虹。

Ⅳ 九堡属于杭州哪个区

九堡街道隶属于江干区。九堡街道是杭州最古老的城区之一,属于江干区,位于杭州市城市东大门,北依杭州笕桥机场,南濒钱塘江,东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接彭端口街道,下辖14个社区。

九堡街道隶属于江干区。九堡街道是杭州最古老的城区之一,隶属于江干区,位于杭州市城市东大门,北依杭州笕桥机场,南濒钱塘江,东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接彭端口街道,下辖14个社区。

九堡 民俗风情

打莲响是一项流传于九堡一带的民间表演艺术。相传解放前,位于钱塘江畔的九堡镇是一片荒滩地,农田经常为洪水所淹,迁居此地的人们多以乞讨为生。在乞讨生涯中,有人用竹棒在两头打孔串起铜钱,每到一户人家门前就边跳边用竹棒击打自身的肩、肘、臂等部位,边吟唱自编的顺口溜,取名打莲响。以后效仿的人多起来,在九堡民间流传开来。解放后,钱塘江得到治理,人民安居乐业。打莲响则演化成了当地的一项表演艺术,每遇重大喜庆活动,人们便以打莲响来加以庆贺。解放前,九堡沿江一带的人们多以捕鱼为生,时有大风恶浪吞噬船只、渔民,人称江神发怒。为求安全,渔民每出江,便在自家船头插上香火,奉上猪头、蔬菜、豆腐干等食物,顶礼膜拜,祈求菩萨保佑出江顺风满载而归,名为请船头菩萨。

Ⅵ 杭州市中心是哪个区

杭州的上城区、下城区都是市中心。杭州的市区有十个,分别是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江干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有两个县:桐庐县、淳安县,还有建德市是县级市也属于杭州市。

拓展资料:

杭州,简称“杭”,浙江省省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副省级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环杭州湾大湾区城市、长三角宁杭生态经济带节点城市、 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

杭州千岛湖,因湖中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小岛屿而得名,岛屿四周树木茂盛,俯瞰全部岛屿,就像一处天然迷宫。千岛湖,一年四季都可以来旅游。春天可欣赏到岛屿上灿烂的山花,飘香四溢,引人陶醉;夏天则欣赏到绿树垂荫,水鸟起飞的画面;秋天则可欣赏大片火红的枫叶,让人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境;冬天则可欣赏到白雪纷飞,树木裹银装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