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杭州交通安全码怎么下载
扩展阅读
厦门有什么明星开演唱会 2025-01-15 19:53:04
厦门淋浴房配件哪里买 2025-01-15 19:43:00
深圳二手房哪里便宜 2025-01-15 19:42:55

杭州交通安全码怎么下载

发布时间: 2023-09-21 23:24:23

⑴ 杭州工程车安全码怎么查

打开支付宝或者高德地图,搜索杭州交警,在“杭州交警”的服务号内,点击“电子证照”,选择“交通安全码”,通过“实名认证”,即可激活查看“交通安全码”。
“交安码”可以作为一个入口,办理相应交管业务,目前已经实现了在线换领驾驶证和调整驾驶证联系方式,其他业务在后期也将陆续上线。另外,杭州交警也可以通过手持警务通,通过“交安码”现场核验信息。“在杭州,它可以代替实体驾驶证使用,甚至比电子驾驶证的功能更多。”王秋说,这个码主要是对交通安全风险的评价体系,与机动车驾驶证记分并没有直接关系。

⑵ 杭州交安码怎么计分

今天(7月15日)上午,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组织召开“交通安全码”宣传推广新闻通报会,向大家介绍并推广使用“交通安全码”(简称“交安码”)。
一、认识“交安码”“交通安全码”是以“杭州健康码”为模板,以便民服务、畅通信息为目标,为方便广大交通参与者日常出行,提升交通安全意识,所采取的一项数字化管理服务措施。
二、激活“交安码”
目前杭州“交安码”已覆盖在杭所有交通参与者,实现“一人一码、动态赋色”。大家可以在支付宝或者高德地图“杭州交警”服务号内,点击“电子证照”,选择“交通安全码”,通过“实名认证”,即可激活“交通漏樱亩安全码”。
三、了解“交安码”
杭州“交安码”依据本人交通事故及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以不同颜色显示交通安全风险等级。“绿色”表示当前交通安全低风险等级;“黄色”表示交通安全中风险等级;“红色”表示交通安全高风险等级。“交安码”赋色主要依据是分值:
分值小于50的,显示为“绿色”;
分值大于等于50且小于80的,显示为“黄色”;
分值大于等于80的,显示为“红色”。
机动车驾驶人驾驶证状态异常(例如超分、超期、吊销等)显示为“灰色”,表示不具备继续驾驶机动车的资格。
如果“交安码”显示“黄色”、“红色”的可到杭州市范围内公安交通治理中心、服务站或交警中队,通过接受交通安全学习、当交通安全志愿者、开展交通安全公益宣传等方式获取减分实现降色。
同时,在一定周期内不发生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可依据持续时长,降低风险等级。“灰码”的机动车驾驶人需依据法律法规先行消除驾驶证异常状态,方能取得继续驾驶机动车资格。
四、“交安码”带来的便利
杭州“交安码”颜色主要是对交通安全风险的评价体系,与机动车驾驶证记分并没有直接关系。凡在杭的交通参与者均能激活“交安码”。
推行“交安码”既是为了提高广大在杭交通参与者的便捷性和体验感,也是为了让大家及时了解自身的交通安全风险,提升个体的交通安全文明意识。
同时,“交安码”也可以作为一个入口颂谨,办理相应交管业务,目前已经实现了在线换领驾驶证和调整驾驶证联系方式,其他业务在后期也将陆续上线。并且杭州“交安码”在杭州范围内可代替实体驾驶证使用,杭州交警可通过手持警务通通过“交安码”现场核验信息。
▲关于“交安码”,你需要知道更多的——
交通安全码通过将交通事故、交通违法行为等多个维度加权赋分,50分以下为绿码,大于等于50、小于80为黄码,大于等于80为红码。
比如说,一般事故造成人受伤,主责驾驶人赋分40分,造成死亡的赋分60分,“整个赋分规则也会不断优化,更符合实际。”
相对轻微的交通事故行为,有不良驾驶习惯等行为的驾驶人,赋予黄码。其他赋予绿码。
和驾驶证记分不同,“交安码”
的积分没有周期性,“如果3-4月长期处于红码状态,我们将提醒驾驶员参与学习或者培训,如果是专业驾驶员将通知其所在运营公司,要求相应驾驶员参加交通安全学习。”市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也介绍,比如外卖小哥、专车司机等专业驾驶员,如果长期红码可能影响其接单。“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积分是相对独立的。”负责人表示,交安码即使不激活也是存在后台大数据的,“交安码主要还是为了让交通参与者通过自治的形式,及时了解交通安全风险,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长期绿码的驾驶员,也将享有优驾容错等奖励,“更多的奖励措施,交警部门也在研究中,后续将陆续公布。”
目前杭州交警已为880万驾驶人完成赋码返森、赋色,并在互联网端上线“电子驾驶证”,实现证码合一。通过电子驾驶证不仅能实时展示事故、违法以及“三色码”动态信息,并且在全市范围内已可代替纸质驾驶证,在路面、窗口处理交通违法与事故。全市已产出“机动车红码”人员3530名,“电动车红码”人员7136名。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对2637名机动车“红码”驾驶人、3200名电动车“红码”驾驶人的宣教降色。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