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宋都迁杭州称为什么
1. 南宋时期的都城位于今日浙江省杭州市,当时称为临安府。这个名称并不仅仅意味着“临时安居”,而是南宋朝廷在一定历史背景下的政治选择。
2. 在北宋时期,杭州作为两浙路的治所,已经展现出其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到了南宋,杭州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3. 南宋的政治措施包括对中央官制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台谏制度的强化。这些措施有助于南宋朝廷的稳定和治理。
4. 尽管南宋的疆域面积相对较小,但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却十分显着。杭州作为都城,吸引了大量北方移民,包括文人学士和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5. 杭州的临安区与南宋的临安府有着密切的历史关系。临安府作为南宋的行在,实际承担了都城的功能,而临安区则是现代行政划分的一部分。
⑵ 杭州在南宋称为什么
叫做临安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宫于杭州,为行在所,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当。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即皇城,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由于北方许多人随朝廷南迁,使临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间(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万余人(包括所属县)。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而言,人口也达43万余人。
⑶ 杭州市在古代称
(一)
唐:钱塘
五代:西府
南宋:临安
——《辞海》
(二)杭州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
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国的版图。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为吴国的吴兴郡,属扬州。因外族相继入侵,晋室南迁,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时,西湖已有“明圣湖”、“金牛湖”之称。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这不仅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随后有方士许迈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韬光、宝石山一带进行写书、炼丹等活动,传播宗教,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升钱唐县为临江郡。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http://www.jdysq.zj001.net/show_hdr.php?xname=LMBUBV0&dname=1CA2FV0&xpo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