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从一线城市回来,记杭州的变化和生活—记我走过的北上广深杭(四)
在这个列表里,杭州本不能和北上广深并列。杭州作为二线城市,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衡大象是宜居,西湖,小而美。然而这几年的杭州发展特别快,加上很多媒体夸张的宣传,让杭州成了网红的新一线城市。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似乎说到杭州一定会提起阿里巴巴,在阿里的光芒下,杭州的互联网从业环境已有一线城市的水准。
杭州这两年凭借着名气、不错的薪资水平,和低于北上深的房价,不断吸引着年轻人过来。这两年就我听说的,有很多在北京从事互联网的人来到杭州。我们公司的产品和研发部门二十来人,就有4个是从北京过来的,包括技术总监。我也成为了其中一员。
去年9月,我辞去了上一份工作,结束了在北京不算成功的生活经历,来到杭州,住在西湖边的一家青年旅舍中,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找工作历程。我来杭州的原因很简单,我是浙江人,杭州回家只要一个多小时,又从事互联网行业。我的家底没法支持我在北京上海买房,杭州勉强可以,因此杭州似乎是我唯一的选择。
如果说上海小时候给我的印象是大城市,那杭州曾经给我的印象完全不一样,是省会,西湖,破破烂烂的火车站。上学那会,跟着爸妈旅游或者找同学玩,去过杭州几次,每次都会去西湖玩,也去过武林广场,河坊街,钱塘江边,浙大。
十几年前的杭州,市中心只有从西湖和武林广场周边这一块,整个城市西到浙大,东到钱塘江西岸。滨江下沙是郊区,萧山是独立的。城市建设和大小感觉和宁波差不多,有很多老房子,没有高楼,没有地铁。城市风景很好,绿化不错,西湖边的游客一直很多,感觉适合生活。城市建设就一般般了,交通堵,道路窄。尤其是城站,里面小而乱,外面看起来有点破,站前道路又非常复杂,破坏了很多人对杭州的第一印象。
差不多这5年左右的时间,钱塘江两岸出现了很多崭新的高楼大厦和各种大公司,互联网、金融的公司和从业者越来越多,城市逐渐扩大,老城区的一些老房子拆了重建。再加上G20的噱头,和翻了两倍的房价,转眼间,杭州就变成大城市了。
杭州能不能成为新的一线城市,是一个在网上挑起很多人口水的话题。杭州的发展得益于市场经济地位上升,和在互联网风口下,阿里巴巴的带动效应。有阿里巴巴,有网易、海康威视、吉利等全国顶尖的民营企业,各种500强企业榜单中杭州都能进前四。互联网的从业环境能排前三,IT、文化产业、金融、房地产这些第三产业都能排进前五。有一所全国前五的浙大,又有G20亚运会等能引起关注、提升国际知名度的活动。作为靠民营经济吃饭的省份浙江的省会,市场经济是杭州天然的优势,说起创业的环境,深圳,北京,接下来差不多就是杭州了。再加兆拦旦上江浙一带民富,杭州的薪资水平一直是全国前几。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杭州的互联网。 说起杭州人们都能想到阿里巴巴,这是一个公司提升一座城市最典型的案族扰例 ,一个阿里集团在杭州有两万人,能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才过来。除了阿里还有网易的半个总部,有赞蘑菇街51信用卡等D轮以上的大公司,以及很多的创业公司。我来杭州这几个月,感觉周边遇到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做互联网的。在杭州街头,天上掉下一块砖砸倒10个人,有9个是互联网公司的。
因此,会有很多想在大城市发展,但买不起北京上海房子的人会选择杭州 ,或者毕业后先去北京上海工作,然后再来杭州准备买房生活。我以前的一些同学,很多毕业后都会在上海和杭州之间选择,我自己也是。这些象征着社会较为高层的资源,让杭州能吸引一部分从事高端行业的人才,在镁光灯下,有了媲美一线城市的资本。
但 从人们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杭州离一线城市却又非常遥远 。杭州城区面积小,人口不算多。尽管市政府一直想将城市往周边扩展,打造出下沙经济开发区、未来科技城、钱江世纪城,但这些地方大部分都只能见到房地产开发商的身影,没有足够的商圈产业学校医院等生活设施。比如阿里巴巴西溪总部那里的未来科技城,基本的生活商业设施还停留在“未来”阶段。
除了备受关注的互联网行业,杭州其他行业的从业环境离一线城市差距不小,比如大型金融机构、国企、跨国企业数量,和广州深圳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甚至像工业、商贸等行业在二线城市中都算不了顶尖。全省虽有浙大但没有第二所211大学,让我这种不上不下的人没什么选择。
最尴尬的是这都2018年了,杭州一共才3条地铁,一号线的两头还是没什么人的郊区,地铁里程跟上个世纪末的北京差不多。杭州的交通经常被吐槽只有四线城市的水准。我在北京几乎不坐公交,在杭州面试的那段时间,每天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真让我苦不堪言。杭州的风头也只是这几年刚刚起步,从很多角度来看,杭州还是那个小而美的普通省会城市。如果用金字塔模型来形容一个城市,金字塔上层的部分,杭州已经能够着一线城市的尾巴,但金字塔下层的部分,杭州与众多二线城市并无区别。
今年9月底来到杭州,我住在西湖里面满觉陇那一带的青年旅舍里,开始了为期一个月,一边找工作一边消磨时间的生活。杭州有很多旅游和文艺氛围的地方,在西湖、灵隐寺等景区周边,以及河坊街、青芝坞、四眼井、满觉陇等特色街区,有各种各样的文艺小店、民宿、特色客栈、青年旅舍。这是作为旅游城市的杭州,生活节奏慢,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西湖周边游览,有钱人在周末来到在湖边山脚下的高端民宿休闲。
古代的杭州是江南重镇,南宋做过一朝都城,元明清三朝是北方人到江南的飞地,历史造就了值得品味的古迹和文化,留在了今天的西湖周边。杭州的特色菜系杭帮菜,也是自古流传下来,作为江南最有名的菜系之一闻名全国,有外婆家等全国随处可见的餐厅,小笼包生煎等日常小吃,东坡肉葱包烩等特色。杭州周边也有一些江南特色的古镇和园林。只可惜杭州对老城区的保护并不好,城中有些遗迹和河流已经消失不见。
西湖自古以来都是杭州这座城市生活的标志,是 一个融合了风景、历史文化,和日常休闲的城中湖 。单论风景,西湖自然比不上西藏云南那边雪山草原中的湖,但西湖的特点,一是有历史文化底蕴,景色之余有各种热门冷门的文物古迹。用我朋友的一句话说,西湖有名是因为名人都死在了这儿。二是与杭州人民近距离接触,融入了日常生活。翻开杭州地图就能看出,整个城区的四分之一嵌入了西湖和群山,在全国的一二线城市中,再也找不到一个市中心和湖光山色如此近距离接触的地方。
杭州并没有北上深那样快的生活节奏,宜居一直以来都是外界对杭州的印象 。在闲暇时间逛逛西湖、爬爬山、喝喝茶,周末花半天时间到西湖周边的山脚下转转,探访一些冷门的历史古迹,是杭州日常的生活方式。
然而,随着杭州的名气越来越高,工资、生活成本、消费越来越高,宜居的标签正慢慢被撕去。事实上杭州本身算不上宜居,虽然有山有水,但气候不好,冬天零下没暖气,夏天年年38度以上,春天温度变化极大。交通一直都不好,作为土豪最多的省的省会,消费一直都很高。
最关键的一点:房价,杭州经历了一个过山车的过程。2010年那会,杭州是最早开始炒房的城市,一度均价两万五,力压上海北京位居全国第一。后来北京上海涨了几轮到五万多,杭州一直维持在两万以下,那会成功买房的人是真赚了。G20以后,杭州的房价一路飙升,现在超过了三万,重新回到全国前六,而且还在继续涨。这两年间,政府做了很多拆迁,无形中拉升了房价,而且看不到停下来的迹象。
房价高随之租金也高。我找租房的时候,在西湖区这一带看了不少合租的房子,一个次卧的价格基本都在1500到2000这个区间,这一带大部分还都是老小区,听说这都是这一年来涨的。最终我租的一间价格1750,对比一下,我去年在北京东四环外,租的一间次卧价格才1800。如果定居等于买房,那么杭州在二线城市中的定居成本几乎是最高的。
杭州在市场经济基础的依托下,也许是二线城市中最适合说起创业、工作、奋斗的城市了。 杭州的互联网工作氛围,和这个城市休闲宜居的调性完全不相符 。杭州是互联网行业加班最多的城市,不亚于北京。找工作时,我在网上看到很多人说杭州有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都是996。我每晚下班路过旁边的蚂蚁金服总部,整个园区灯火通明,我从没在10点前看到他们灯光暗下来的样子。阿里巴巴的加班在行业里是出了名的,杭州的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自然跟着阿里巴巴一起加班,在互联网的工作节奏上,杭州也和一线城市接轨了。当然,每个人,每种职业,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互联网快的特点,和为了赚更高工资的追求,更快的生活节奏也无可厚非。
杭州的互联网公司不少,虽然巨头只有阿里和网易,但对于一般人来说,杭州创业公司的环境足以支持个人发展。11月初,我来到了现在这家B轮公司,到现在已有4个月有余。这家公司并没有传说中的阿里大牛,不过公司处于增长期,我也开始独立负责几个产品。公司在蚂蚁金服总部旁边,再往西就是郊区,环境和福利一般。平时晚上基本都是9点左右下班,周末双休,我已经很满意了。我特意找了个公司附近的房子,骑车至公司10分钟,我已经能预想到以后日复一日两点一线的生活。
我不知道以后是否还会回到北上广深工作,还是会一直留在杭州直到买房,甚至是转行回家。从大三到现在4年的时间,走遍了很多地方,近距离感受了北广深杭这几个城市,尽管个人的工作积累和发展并不算好,但也算是趁着年轻到处折腾,见过世面了。
毕业第一年,我所看到的广州这座城市——记我走过的北上广深杭(一)
一个互联网人一年半北漂的经历和见闻——记我走过的北上广深杭(二)
我所理解的上海和深圳—记我走过的北上广深杭(三)
B. 临平的房子适合投资吗
投资,首先要明确的就是现在的市场情况下投资房产是否合适,其实在如今的市场情况下,投资房产往往不是说真的要靠房产去赚钱获利,更大程度上的是要保值。杭州从去年G20峰会后房价有了一波跃涨,但是很快政府就展开调控,一方面杭州开始限购了,另外从开发商的角度住房也限价限售了;11月份调控也进一步升级,外地一年的社保增加到2年,在一定程度上又一次限制住了购买人群,虽然说现在房子还是很难买,但是在调控上,杭州政府还是比较迅速的,这也是如今很多人群都认为一旦限价放开,杭州还会有一次补涨。
当然这是一方面,杭州现在一房难求,究其本质原因还是因为供需关系的紧张。杭州现在新房供应量不足一万套(没有概念的话可参考成都14w套,重庆13w套),也就是说全部放开购房基本上两个月就能售罄(政府也认识到了目前的情况,所以开始加大土地供给),再看看杭州对住房的需求人群,且不说本地置换改善的人群,这两年杭州也是拆迁大年,多的是的拆迁家庭需要购置新房,再看杭州的人才引进数,去年是26万人,人才引进的多为高层次年轻人群,打个折扣加上两两配对也有10w人,所以杭州目前需求量是很大的;去年全国浩浩荡荡的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杭州,再加上政府之前土地供给也一直不是很大,今年8月份以前溢价率在50%造成了目前商品房存量极低的情况,所以杭州现在也是一房难求的局面。当然也会有人询问,不是还有二手房吗?二手房确实有,但不可轻信网站,钓鱼网站太多,也有很大程度的房东并不是成心卖方,只是说看目前房子价值多少而已,况且同地段,小区品质完全不如新房的二手房价格却比新房高20-30%,选择二手房只能说看运气。
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能买价格合适,配套齐全,最重要是能按揭的新房也是合适不过的了。
既然是投资,对区域的要求应该不大,看中的是投资性价比。投资房产比较忌讳按照自住的逻辑有没有游泳池,梯户比怎么样,绿化率达标不,后面公路吵不吵,阳台在卧室还是客厅等等,不是说这些点不重要,而是说投资要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不需要带太多的感情色彩,89我相信更多的人会在意的到地铁口的距离。所以说投资最看重的是人口的需求,需求量大的地方自然不会降,也同样好转手。
什么样的房子需求量大,要看产业、政策、交通、配套等方面;户型、绿化率、梯户比这些是加分项,但不是决定项。提到临平,很多人会觉得远,但目前,从投资逻辑的角度去看,不能够说临平的房子不好。产业方面,临平山北有余杭经济开发区,老板电器、贝因美、长江汽车、西奥电梯、南都电源等大量公司入驻经开区;政策方面,临平附城的规划一直都有在建设;交通方面,地铁9号线与“三路一环”的建设,临平自驾去市区或者城北仅需一刻钟;配套方面,万宝城、银泰、玖玖国际等大型商业体基本上都已经建好了,营业也指日可待了;至少从这几方面看来,临平并不比别的区域差多少,但是从价格来看,临平还处于低洼区域(大江东7号线沿线住宅全部6成以上,单价1.5w以上了)。
另外,三成首付能买到的话那绝对比全款投资性价比高了,放眼望去,整个杭州有地铁规划的地方还有哪里可以三成呢?连临平山北9号线规划2km距离的楼盘都有全款了,所以说三成能买到的地铁口项目还是很不错的。
最后,期望每一个购房者都能买到自己满意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