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杭州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大禹治水经过杭州,大家就称此地为禹航,后变为余杭,后又成杭州。余杭还在,不过是杭州的一个区。
杭州”之名首次出现
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业三年(607),改置为余杭郡。六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现在的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隋书·地理志》记述:“杭州等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这时的余杭郡有户15380,杭州户口统计由此开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州城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由原来的城南沿江一带发展到今天的武林门一带。由于运河的沟通,杭州成为货物集散地,社会经济日趋繁荣,人口也逐渐增加,唐贞观(627-649)中,已有15万余人;到开元(713-741)中发展到58万人,此时的杭州,已与广州、扬州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长庆二年(822),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规模浚治西湖,并筑堤建闸,以利农田灌溉。又继李泌之后重修六井。从这时起,西湖之名益彰于世。
Ⅱ 现在去杭州需要什么条件
☑ 抵杭前24小时内完成报备
☑ 对高中低风险地区来返杭人员实行相应健康管理措施
☑ 其他省外来返杭人员应在抵杭后1个半小时内完成一次“落地检”,入杭后第2、第3天每天完成一次核酸检测
☑ 在杭期间需落实常态化核酸要求(3天一检)
来返杭前建议大家提前电话咨询一下杭州目的地社区最新防控政策,以免政策变动耽误你行程。相关内容>>来返杭州疫情报备报告入口汇总、杭州各街道(乡镇)社区疫情防控报备咨询电话汇总
【来杭州政策】
浙江省外来杭:
1.有国内高风险或参照高风险管控区域7天旅居史的来返杭人员,落实"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管理措施
2.有国内中风险或参照中风险管控区域7天旅居史的来返杭人员,落实"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管理措施
3.有国内低风险或参照低风险管控区域7天旅居史的来返杭人员,落实"3天日常健康监测"健康管理措施
4.对国内浙江省外部分涉疫地区来返杭人员,落实“7天居家健康监测”或“3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4天居家健康监测”健康管理措施
5.除上述区域,国内浙江省外其他地区(除港澳台)来返杭人员,需提前报备+落地检+三天三检,后续落实杭州常态化核酸要求
Ⅲ 外地车到杭州怎么申请通行证
1、下载警察叔叔APP,并注册、登录;
2、进入首页,点击“非浙A急事通”;
3、阅读相关申请须知,进入申请页面;
4、填写相关个人信息,确认完毕后,点击申请提交,完毕。
二、浙里办APP:
1、下载浙里办APP,并注册、登录;
2、进入首页,搜索点击“非浙A急事通”;
3、点击“非浙A急事通”,即可进入申请页面;
4、填写相关个人信息,确认完毕后,点击申请提交,完毕。
三、支付宝:
1、进入支付宝首页,在搜索框输入“浙里办”;
2、进入“浙里办”小程序;
3、点击“外地车可进杭州限行区”进入申请页面;
4、填写个人相关信息, 完成申请。
外地车进杭州要申请通行证的,可以在相应的软件上申请,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杭州市实施“部分开放非浙A号牌小型客车工作日高峰时段在错峰限行区域内通行” 便民利民措施,上支付宝“浙里办“申请“临时通行证”后,不受限行路段管控。申请过程很简单,上支付宝搜“临时通行证”,进入小程序,填写车牌、姓名及出行时段等信息申请,即可获取“电子通行凭证”。获取“电子通行凭证”后,可在警方规定的“错峰限行”时段、区域内通行。
需要注意的是,“电子通行凭证”一旦申请成功,不可撤销,无论是否实际使用,均计作通行次数之一。每辆非浙A 号牌的小型客车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允许通行的次数不超过12 次,每个自然月不超过3次。24小时内计一次,早晚高峰均可通行。目前,仅限非浙A小客车及本人申请,不可代办。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日趋紧密,来杭就医、学习、开会、办事等需求日益增多。“非浙A急事通”便民利民措施的出台,将让长三角人的出行更便捷,解决市外群众来杭办事的实际需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三十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采取疏导、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遇有大型群众性活动、大范围施工等情况,需要采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与公众的道路交通活动直接有关的决定,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