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最出人才省份
浙江,中国最多文人学者的地方
Ⅱ 从古至今,哪个省份辈出人才,有你们省的吗
中国历史悠久,所以人才众多,但如果要问从古至今,哪个省份最出人才,这一时半会还回答不上来,得整理整理数据再作答!在很多人印象中,江浙沪地区风光秀丽、经济发达,这样的地方人杰地灵,人才绝对少不了。确实也是,在现代社会,这里还成了“院士摇篮”。
统计资料显示,1469名院士中,江浙沪籍的院士占比接近二分之一,其中江苏籍323人,上海籍234人,浙江籍223人。同样的在古代,江浙地区也人才辈出,唐代之后,中国历史上一共有416名状元,江浙地区就出现了114位,占了四分之一的比例。明清时期共202名状元,苏州出身的就有35位。
上面罗列的虽然只是一些院士、状元的例子。但是以小见大,从这一小撮数据中,也能看出江浙地区的优势。人才、文化和经济是相互促进关系,人才的产生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升。早在康熙时期,他就对江浙地区有过褒扬,赞叹这里的文人学士和达官显贵都明显高于其他省份。
纵观整个历史,在治学风格上,江苏更喜欢研究具体问题,比如做考据、写小说;而浙江地区更注重思想性,比如鲁迅的杂文,但仅从数量分布而言,江苏比浙江出人才更多一点。
Ⅲ 为什么说江浙出人才
江浙地带人才辈出的原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
首先是有钱,江浙自古以来都是富商辈出,年年交税的大头。有钱了自然有闲功夫,有时间才能看书学习。
话说回来,为什么北方的人才就少呢?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性格,有的爱读书,有的爱打架,南方人都是经商的读书人,我们北方人参军打仗的更多一些。不过这种情况,以后会逐渐改变。毕竟我们正在经历的是江南文化向以东南沿海新月形文化为代表的海洋沿海文化慢慢转变的新时期。
Ⅳ 江浙一带的文人自古有那些
就江苏文学起步而言,江苏要早于浙江。这或许是与江苏兼有南北的缘故,秦汉文学中(尤其是西汉时期)就有不少江苏籍文人。比如:刘向,枚乘,枚皋等人,地理主要分布
以徐州为圆心,涉及到了连云港,淮安等地一部分地区。还有一点有趣现象,同属汉代,东汉江苏籍文人比重远没有西汉来得高。(丁文江对汉代历史人物籍贯统计,也证明了这一点)而浙江文学在那个时代文人可谓少也,为数不多的大多也在会稽(今绍兴)一代,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王充。至于其他南方地区,如江西,福建等地文人学士几乎可以说为零。
在魏晋时代,特别是晋代,江南文化已经形成气候。苏州的陆氏家族可谓学者辈出,
陆机,陆云等都是一等一好手。
南北朝时代,江南经济得到发展,特别陈郡谢氏迁浙后,带来浙江带来不少中原文化,着名作家谢灵运、谢惠连、沈约、孔稚圭、丘迟、吴钧等人。值得一提,湖州沈氏家族同样也是望族,他们一个家族往往就占去了好多文人。类似的还有常州的萧氏家族。还有徐州等地也散布了不少文人。
隋唐五代作家,前唐应该以河南为核心,前唐的文人基本以河南,陕西等地为主。唐代
末期由于北方战争频频发生,其中比较大的如:永嘉之乱和安史之乱。大量北人逃避到了江南。给江南带来了中原文化。因此在后唐江南文人比重开始增大了,《全唐诗》中籍贯可考的文人大约1900多人。而江南东西两道占据比重最大,据上海史地所一分统计,江南各州中又以苏州(包含了嘉兴),杭州,常州,扬州,润州(包含了镇江,南京),越州,湖州最多。各难能可贵的是,江南当中同样出了不少着名的文人,比如:扬州的张若虚,其一篇〈〈春江花月夜〉〉可谓上上之作,义乌的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金华的张志和〈〈渔父〉〉是流传至今的文人最早传声填词作品之一。萧山的贺知章等等。
南宋由于战乱,建都杭州,给浙江文化带来全面的兴盛。至此以后江南文化就远远地超过北方。浙江无疑是其间受宜最多的省份。南宋提倡以文治国,是治学路数最宽松的一个朝代。南宋虽来时间不长,但是文化却极为兴盛。宋代以词见长,宋代有籍贯可考的词人共867人,浙籍216人,占四分之一,其次是江西。另外应该注意的是,南宋时候浙江还包括了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与杭州,嘉兴,湖州共同属于浙西)。南宋随着建都,一些本是南蛮之地的温州,台州,明州等地文化上开始逐步兴起,〈〈宋元学案〉〉所载两浙学者中浙东七州共534人,浙西八地共146人;再除去浙西的杭州,嘉兴,湖州后,江苏那一部分可谓
少也(那时苏北又受战争影响)。宋代文人陆游可谓比较突出一位,他那首〈〈钗头凤〉〉可谓此情感人。另外,周邦颜,苏州的范成大都是一流的文人。
元代,盛行南戏。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也是南戏的创作中心之一。杭州施惠《拜月亭》、淳安徐田臣《杀狗记》名列“四大南戏”。高明《琵琶记》更标志着南戏创作的高峰,后人誉为“曲祖”。当来元代文学最大特色是包括杂剧在内的曲,杂剧创作中心以来有
两个,首先是北京,后来演变到了杭州。一些原在北京呆过的关汉卿、汤显祖、马致远、李好古都曾宦游杭州,浙籍剧作家有范康、金仁杰。就元代而言,学术远没有南宋和以后的明清兴盛。记录下来的文人不是太多,很多籍贯不可考证。
明清江浙齐为才子辈出之地,〈〈明史〉〉中记录的人物占据前两位。科举更不用说,
状元,进士,举人几乎扛去了很大一部分。清代也是江苏省人文最顶峰的一个朝代。苏州的吴派与皖派是清代最有影响的两大学派。以及以后崛起的常州学派与扬州学派(影响没前两者大)。另外,清代,江浙一代知识分子一直抗清,浙东黄宗羲以及张苍水等,苏州的顾炎武。江南同时受文字狱最重的地区,而前尤其以浙江为最,也曾经被停办科举7年,故近代早有光复会之设。
历史记载,浙江的吕留良家族曾经因此流放到了东北。原本可以流芳百事的文人(可以被后人所景仰或者被史书记载的人物)就这样无辜的被屠杀了。不过我始终觉得,作为一个文人,具备高风亮节是最重要的。如果作一个御用文人,他的存在意义真的不大。</P>
<> 结合整个历史看:从数量分布上看江苏相对均衡,浙江相对曲折;从发展高峰上看,清代是江苏人文的最顶峰,而南宋是浙江的最高峰;从治学风格上看,江苏人更喜欢具体的问题,比如做考据,写小说,而浙江人更注重思想性,比如鲁迅;从治学路线上看,江苏文人
尤其是苏南文人有着才子佳人吟风弄月之风流(比如唐伯虎之流),而浙江文人有着经世致用之学说(比如万斯同等不少浙东文人学者)。我想造成彼此的种种不同,主要还是源于吴越文化的不同,吴越人应该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吴人应取越人的一份激越以自进,越人也应取吴人的一份从容以自厚。如此才能趋于完美。
Ⅳ 上海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已经在上海大学求学接近四年的准毕业生来回答一波哈哈。
上海大学作为作为一所综合性重点大学,不仅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历史上也涌现了非常多的着名校友。
答者现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延长校区北门有两幢大楼都属于“易居”,易居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排名前十的轻资产房企,而其创始人兼董事长周忻就是毕业于上海大学的杰出校友,于2016年获评“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现在还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上海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会长。
当然上海大学也培养了非常多的优秀学者,如两院院士中有着名神经生物学家、生理学家杨雄里;着名有机化学家林国强、着名产业用纺织材料及复合材料专家孙晋良、着名冶金专家干勇等等都曾在上海大学求学。
谢谢阅读啦~
Ⅵ 上海外国语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看到很多回答里提到了外交官和演员陈冲、章龄之一类的演员,答主则想到了去年加入联合国维和警队的上外学子张紫璇。
图源和部分信息来自 official account上海外国语大学
Ⅶ 复旦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知名校友,我只想到陈果,毕竟是网红。但是听到关于她负面消息居多,嗯,各方面的,我保持中立态度,因为消息这个有可能是加工过度了。对于她的课程我没听过,在网上被安利过,可惜真的听不大下去了,可能觉得有些鸡汤吧,我这个人又不大爱喝鸡汤。但是有的时候人生艰难,适度喝喝鸡汤可以帮你过得舒服些,感觉人生还有希望,那鸡汤其实就是还不错的~
Ⅷ 上海市育才中学出哪些名人
最出名的有两个
方守贤:中科院院士、加速器物理学家。安徽太平(今黄山)人,生于上海。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
殷鸿福: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层古生物学家,教授,博士导师。国际地层委员会三叠纪分会委员、国际二叠-三叠系界线工作委员会主席、国际地质对比规划359项主席。殷鸿福已发表专着13册,论文74篇,其中外文论着21篇(册)。由他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多项奖励,其中地矿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五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此外,获“武汉科技新秀”称号,中国古生物学会首届尹赞勋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北省特等劳动模范。
上海市育才中学隶属静安区教育局,为全寄宿制、现代化的高级中学,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之一,195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首批命名为上海市重点中学,由着名教育家段力佩先生出任校长。学校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长期坚持教育改革。一百年来,以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蜚声海内外,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
Ⅸ 为什么浙江和江苏出人才
这个嘛几个方面的体会,跟你分享下。
1.中国古代自从南宋以后,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江浙,无论是状元还是文人,作家,艺术家,多半来自这里。
2近代以来,由于上海的超常发展,给江浙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然在教育上也是这样,因为上海开发之前和之初主要都是江浙人,你看现在的上海市委书记市长的籍贯都是江浙的。
3还有一种观点可能比较讨打,经过历史上多年的战乱,和多次南渡,汉族或者中华民族的精华在江浙保留了下来,这也是种理解。
4不管怎么样,说到底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支持经济基础,形成了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