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多宝鱼到底被下了什么药啊
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孔雀石绿、氯霉素、环丙沙星 兽药残留。
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隐色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高残留、高致癌和高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同时隐色孔雀石绿由于不溶于水,残留毒性比孔雀石绿更强。而硝基呋喃类药物当中的“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AOZ等具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Ⅱ 多宝鱼致癌是怎么回事
当然,多宝鱼在养殖过程中,就像其它养殖产品一样,会投喂很多药物,这些药物有的是允许的,有的是禁止的,也就造成了一些养殖产品的有害药物残留超过了标准。所以,多宝鱼本身是没有什么毒性的,只不过是一些无良养殖户使用了超标、违禁的药物,使得有些多宝鱼确实影响人体的健康。
Ⅲ "多宝鱼"为何不能吃
"多宝鱼"不能吃,可能因为多宝鱼被查出药物残留超标。
多宝鱼沾“毒”有三种可能:
1、饲养过程:中小养殖户普遍用一些抗生素类药物给鱼和鱼池消毒。
2、运输过程:多宝鱼在运输路上发病的几率依然很高,因此就有人会在运输途中给鱼下药。
3、售卖过程:不排除有些不良商贩在储养过程中给鱼使用违禁渔药。
但其实多宝鱼可以吃。多宝鱼学名大菱鲆鱼,属于北欧冷水鱼类,为低温高档鱼类,鳍边和皮下有极为丰富的胶质,其营养价值可与甲鱼、海参相媲美。
多宝鱼胶质蛋白含量高,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滋润皮肤和美容的作用,且能补肾健脑,助阳提神;经常食用,可以滋补健身,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3)上海多宝鱼事件是什么扩展阅读:
食用方法
中国的食用方法为清蒸、清炖,也是做生鱼片的好材料,其鱼头、骨、皮、鳍也可以做汤。
在欧洲,由于它的肉质鲜嫩、口感清香,是制作鱼排和鱼片的上好原料,大有挤占牛排市场的势头。
欧洲人喜将多宝鱼做成“鱼排”。有的餐馆大厨会将多宝鱼起肉,再将鱼肉蒸熟,在酱汁方面更用了西餐常用的红酒汁配上日本烧汁,上碟时,每一件多宝鱼扒放在白瓷小碟上,上面淋满了红酒汁,拌上露笋等佐料摆设,精致得有如艺术品。
Ⅳ 求近10年食品安全案例,越多越好!不用太详细,介绍一下事件名称就好。
2011
1、瘦肉精事件:2011年3月15日 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猪肉不检测“瘦肉精”。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消息曝光后,河南多家商场紧急下架双汇食品。
同类事件回顾:
1998年5月,刚回归不到一年的香港同胞,因宴请客人食用内地供应的猪内脏,共造成有17人中毒的恶性事件,经香港《东方日报》等传媒竞相报道,惊动了中央政府高层,才终于撕开了“瘦肉精”在中国危害的黑幕。内地传媒也纷纷跟进。1998年中国内地首次发生了“瘦肉精”中毒事件:从外地回广州探亲的王小姐投诉,她一家6口进食了含“瘦肉精”的猪肝后,发生手脚颤抖、头痛、气促等不适。虽然此前曾在内地市面上售卖的猪肝中检测出“瘦肉精”,但进食含“瘦肉精”食品导致发生食物中毒,在内地还是首次。
1999年4月,上海两名运动员又因食用了含有“瘦肉精”的肉品,在尿检时呈阳性而被禁赛。
1999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专项查处“瘦肉精”等违禁兽药饲料,并出台农牧发[1999]1号文件,明确规定禁止生产和使用含“瘦肉精”的规定。
2001年11月17日,北京发生了首例“瘦肉精”中毒案:11月2日晚,陆续到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14位中毒患者,在午餐时曾集体进食过猪肝,随即表现出肌肉震颤、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北京市卫生局在对北京市场上的86头生猪的抽检中发现,“瘦肉精”的检出率为25%。
2001年8月30日 ,浙江省桐庐县发生一起因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和猪内脏集体中毒事件,现已发现中毒群众180余人。
2006年9月,上海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涉及9个区300多人中毒入院。
补充“毒血旺事件”
2011年3月17日,重庆市工商局执法局突击检查了市内几家血旺加工厂,在九龙坡区白市驿一家没有任何手续的加工厂内,查获2.5吨用福尔马林浸泡的血旺。 由于福尔马林被世卫组织定性为让人致癌和致畸形的物质。因此,这种方式制作的血旺也被称为“毒血旺”。
http://ke..com/view/5384851.htm
2010
2、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求严肃查处,杜绝问题奶粉流入市场,彻底查清其来源与销路,坚决予以销毁,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3、麦乐鸡事件:2010年7月5日报道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测验显示,这种物质对人体无害。
4、“紫砂门”事件:2010年5月23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售价上千元、用于养生保健的“天然紫砂煲”竟然是由普通泥土与化学物质混合而成。然而,历经近一月的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紫砂门”事件,权威部门终于做出结论:专家认定紫砂安全无毒。
5、地沟油事件:2010年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100倍。
2009
6、2009年11月,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被海口市工商局推向消费者的关注中——两家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果汁饮品近日被该工商局检测出“含***”。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海南省工商局最后宣称,确认检测机构初检结果有误,海口市工商局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当的地方。
7、2009年11月7日,男子马赛在北京西单大悦城豆捞坊餐厅喝了一罐雪碧,口吐大量汞珠。警方调查发现,马赛情人刘晓静与保安员高星原合谋,多次向马赛投毒,试图将其杀害,而马赛在明知被人投毒后,仍向可口可乐公司索赔,此事件被称为“雪碧汞毒门”。
8、2009年5月11日,卫生部就之前杭州市民状告“王老吉”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该饮料中含有的夏枯草不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87种中药材名单中,这意味着流传了170多年的凉茶涉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造成了该产品的销量下降。
9、2009年2月27日,“咯咯哒”问题鸡蛋所用饲料厂的法人代表获刑,该厂于去年9月两次向饲料中加入三聚氰胺。在08年10月,在香港对从内地进口的鸡蛋中检测出三聚氰胺后,引起了广泛关注,所以问题饲料被查出,但鸡蛋价格出现下跌。
10、2009年1月22日,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案终审宣判。自08年7月始,全国各地陆续收治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多达1000余人,9月 11日,卫生部调查证实这是由于三鹿集团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所致。
2008
11、广元柑橘事件:2008年10月,四川广元柑橘生产中发生蛆虫疫情爆发。这次柑橘疫情导致柑橘价格的大幅下跌,并且出现严重的滞销状况。政府出资收购柑橘,并进行深埋、消毒处理,以控制疫情的发展。
12、蒙牛“特仑苏”OMP牛奶事件:特仑苏牛奶在被国家质检总局叫停添加OMP后,蒙牛回应坚称其产品安全,也未主动召回已上市的OMP牛奶产品。前些天,北京华联精品超市、美廉美等连锁超市已主动将蒙牛特仑苏牛奶全部下架。超市表示,消费者购买的2月2日前生产的特仑苏OMP牛奶可凭小票退货。
13、2008年10月19日,卫生部通报了暂停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销售和使用。该药物引起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医院的4名新生儿产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死亡。
14、2008年10月6日,云南省红河州6名患者使用了标示为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两批刺五加注射液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有3例死亡。10月7日,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出紧急通知,暂停销售使用该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
15、2008年8月,人造“新鲜红枣”流入乌鲁木齐市场。主要经过两道工序,铁锅里放进酱油,使青枣变成红色,并保持光泽。再次放进加入大量糖精钠和甜蜜素的水池中浸泡,使其口感泛甜。过量食用会造成血小板减少,酿成急性大出血等直接身体危害。
16、2008年6月1日,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在5月22日至28日之间,先后有6名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在使用江西博雅生物制药公司生产的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后死亡。
2007
17、2007年8月14日,总数为7.26吨台湾味全的较大婴儿奶粉在从香港入境时,被深圳检验检疫局检验出阪岐肠杆菌超标,检疫局依法对该批不合格婴儿奶粉作出监督销毁的处理。
18、2007年4月12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销售的“思念”、“龙凤”品牌云吞及水饺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检测结果的公布之后,商家采取措施,对购买到问题批次产品的消费者提供退货服务。
2006
19、多宝鱼事件: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抽检的30件冰鲜或鲜活多宝鱼全部含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部分样品还被检出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鱼药残留,部分样品土霉素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
20、2006年11月12日,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在北京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部分河北农户用添加了工业染料苏丹红的饲料喂养鸭子,导致蛋黄内含有苏丹红,以致全北京市范围内停售河北产“红心”咸鸭蛋。
21、自2006年9月初开始,上海市发生多起因食用猪内脏、猪肉导致的疑似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这批来自浙江海盐县瘦肉精超标猪肉和内脏共导致上海9个区336人次中毒。
22、2006年8月3日,卫生部宣布停用安徽华源公司生产的药品——欣弗。部分患者使用该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症状。因使用该药品,共导致81人出现不良反应,其中3人死亡,涉及10个省份。
23、2006年8月2日,浙江省台州市卫生局在某油脂厂内查扣原料油38600公斤、成品油5300公斤。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样检测,猪油中酸价和过氧化值严重超标,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检出内含剧毒的“六六六”和“滴滴涕”。
24、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曝光湖北武汉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造假分子还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剂、甜味剂、防腐剂、香精和色素等化学物质。这一事件造成该地区蜂蜜价格的大幅跌落。
25、广东潮安果脯事件:2006年6月14日,北京市工商局宣布,全面禁止广东潮安生产的所有果脯和蜜饯类产品进京销售。这个近年来少有的“封杀令”一下达,立即成为传媒争相关注的焦点话题。
26、2006年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决定,暂停使用、暂停受理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这些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使患者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引起死亡病例的报告。
27、福寿螺事件:2006年6月,北京食用福寿螺导致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确诊病例达到160例。该病是由于酒店出售的凉拌福寿螺菜而引起,最终经历了历时一年半的赔偿案之后,。“蜀国演义”酒楼因此出名,该酒楼共赔偿患者近1000万元。
28、2006年5月28日,石家庄第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葡萄糖氯化钠(生理盐水)药液内含有可见异物,导致浙江省中医院中九名患者输液后出现异常反应。
29、2006年4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禁止奥美定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决定。奥美定是国内惟一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产品,其用于注射隆胸。该产品的审批过程一路绿灯,先批后检,临床7个月即上市。近10年来,我国有近30万人使用了这种产品。
30、2006年4月30日,齐二药亮菌甲素注射液造成了多名患者临床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导致肾功能衰竭),经调查原因系齐二药购买药用辅料丙二醇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产时,购入了假冒的丙二醇。
2005
31、孔雀石绿事件: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是有毒的三苯甲烷类化学物,既是染料,也是杀菌剂,可致癌。2005年12月广东省出口的豆豉鲮鱼罐头中检出孔雀石绿,2006年6月日本在我国出口的养殖鳗鱼中检出孔雀石绿,10月韩国在我国出口的水产品中发现孔雀石绿,11月香港从内地进口的桂花鱼中检出孔雀石绿……,直到07年4月还有香港、日本检出的报道。
32、2005年8月16日,“维维”牌天山雪活性乳饮料在上海被检测酵母菌数超标24倍。
33、2005年7月5日,三鹿被查出超前标注生产日期的酸牛奶,三鹿方面表示,产品生产日期标注不存在任何问题,而是因为企业管理上的一些疏忽。
34、2005年7月5日,有媒体报道,甲醛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但众多的中小啤酒企业依然在产品里普遍使用甲醛。 “95%啤酒生产加甲醛”的说法开始广泛传播。青岛、华润、燕京啤酒三巨头对这一说法纷纷表示异议,并表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醛和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甲醛是两回事。
35、2005年6月14日,北京市工商局经抽查的潮安12家企业果脯产品二氧化硫含量超标,随即宣布广东潮安生产的果脯全部下架,将近800 家潮安果脯蜜饯企业集体挡在了北京门外。6月15日起,重庆、成都、西安、义乌等地相继“封杀”潮安果脯。
36、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2005年5月26日,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在浙江被抽检出碘含量超标。这一事件使雀巢该品牌奶粉在全国范围的撤柜。
37、2005年3月15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检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从16日开始,在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这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38、毛蚶事件:2005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传染病报告系统发现宁波市伤寒、副伤寒发病人数较去年同期上升3倍。病例主要集中在北仑、勤州、海曙、江东、余姚、奉化、江北等地,并于2月1日,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奉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在江东区和奉化市的海产品销售市场采集的牡蛎和毛蚶样品中检出了甲型副伤寒杆菌。( 1987年12月至1988年3月上海发生因食用不洁毛蚶而引起甲型肝炎暴发性流行事件,造成30万上海市民染上肝炎,31人直接死于本病。在卫生防疫部门的跟踪检疫下,确定这是由毛蚶携带的甲型肝炎病毒所致。这次上海甲肝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市民食用了来自江苏省启东县被污染的带有甲肝病毒的毛蚶。)
2004
39、广州毒酒事件:2004年5月11日,广州一市民被怀疑饮用散装白酒中毒死亡,短短10天内,共有14人因饮用假酒死亡、39人受伤。这些散装白酒中含有剧毒工业酒精甲醇。(1998年春节前夕,震惊全国的山西“朔州毒酒案”导致27人死亡,肇事者是山西文水县农民王青华等人,用含有大量甲醇的工业酒精勾兑了散装白酒,再批发给外地个体户。从1月26日开始,短短几天时间,山西朔州、大同等地先后发现数百名群众饮假酒中毒住院,其中27人死亡。“朔州毒酒案”演绎成“山西毒酒案”。)
40、阜阳劣质奶粉事件:2004年4月30日,“大头娃娃”事件曝光,安徽省阜阳市查处一家劣质奶粉厂。该厂生产的劣质奶粉几乎完全没有营养,致使13名婴儿死亡,近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
41、龙口粉丝事件:2004年5月,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期“龙口粉丝掺假有术”节目揭露,部分正规粉丝生产商为降低成本,在生产中掺入粟米淀粉,并加入了可能致癌的碳酸氢铵化肥、氨水用于增白。
42、2004年“陈化粮”事件曝光,全国10多个省市粮油批发市场发现有国家粮库淘汰的发霉米,含有可致肝癌的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试验显示其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仅为24周。
2003
43、2003年12月3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佛山、江门两地的鱼翅、开心果加工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现场查获用工业双氧水加工过的鱼翅成品、开心果等干果类食品成品。
44、2003年12月1日,杭州质检部门公布“毒海带”事件的调查结果,市场上畅销的一种碧绿鲜嫩的海带是用印染化工染料浸泡出来的“毒海带”。不法经营者采用“连二亚硫酸钠”和“碱性品绿”等化工原料对海带进行泡、染加工。
45、2003年11月16日,“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被曝光,金华市的两家火腿生产企业在生产“反季节腿”时,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畏。金华火腿的销量几乎为零,金华市经营千年的城市名片瞬间蒙垢。
46、从2003年7月上旬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浙江省卫生监督部门查获了从嘉兴等地流出的48吨含有剧毒氰化物的“毒狗肉”。这些狗大多为土狗,很灵活,所以较难棒杀,大多为毒杀。
47、“非典”事件:2003年,非典在我国爆发,病毒可能来源于餐桌上的果子狸。据统计2003年,卫生部共收到我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379起,12876人中毒,323人死亡,这些都属于食源性中毒事件。包括1998年上海爆发的毛蚶事件。
48、海城豆奶事件:2003年3月19日,辽宁海城发生豆奶中毒事件,海城市铁西区的8所小学,3000余名学生在同一天饮用了区教委推荐的豆奶后,持续发生了腹痛、头痛、眩晕等症状,已经证实有3人死亡。
2002
49、2002年6月21日,金华市卫生局在某仓库发现标识为广西田阳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9.5吨假冒“白砂糖”,该“白砂糖”30%的成分为蔗糖,30%成分为硫酸镁,其余成分无法确认,对这批“白砂糖”全部没收并予以公开销毁。
50、2002年5月21日,长春市卫生局查处一处用牛血、猪血和化工原料加工假“鸭血”的黑窝点,制造假“鸭血”的化工原料一般为建筑或化工用品。
51、过期月饼事件:2002年2月,哈尔滨香香鸟食品有限公司用去年的陈月饼非法生产汤圆的恶性事件被查处。据当地工商部门介绍,在所查获的汤圆馅是由去年中秋节期间生产的月饼经粉碎后制得,月饼早已超过保存期,有些已发霉变质,甚至被鼠咬。
2001
52、双氧水、福尔马林食物事件:2001年12月22日《重庆晚报》报道:正值当地“放心火锅”参评热潮,江北区黄泥村“兄弟串串”火锅店老板袁某居然拿严禁使用的福尔马林浸泡菜品,更恶劣的是还当白酒给食客饮用。遭此横祸的食客经及时抢救,暂无性命之忧。
53、豆奶中毒事件: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事件。万余名学生饮用学校购进的“万方”牌豆奶后,6362名学生集体中毒。至今,仍有多名饮用豆奶的学生被不同的病症缠身,其中3名学生患上白血病。
54、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2001年9月3日,距离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还剩一个月不到,中央电视台报道“南京冠生园大量使用霉变及退回馅料生产月饼”的消息,举国震惊。
55、2001年3月至9月期间,广东河源某饲料公司因购买“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
2000
56、毒瓜子事件:2000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这些西瓜子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时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
Ⅳ 大菱鲆鱼事件
大菱鲆,俗称多宝鱼.
有一个2007上海多宝鱼事件,不是出口,不知是不是你说的..
--------------------------------------------------------------
这些天,各地媒体不断登载多宝鱼在各地上市的消息,标明“冰封”月余的多宝鱼又游回了市场,但这个回游之路,走得异常艰难。
烟台多宝鱼年产量占全国的30%,上海“多宝鱼事件”,给烟台多宝鱼养殖带来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各级各部门应该说是竭尽全力,但直到现在,1160万尾多宝鱼,仅销售出去1万余尾。专家指出,多宝鱼要达到以前的销售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从当初的惊恐中慢慢回过神来的养殖户们,开始比较冷静地回顾这一事件。
[“多宝鱼事件”追踪]
养殖户质疑:“毒鱼”标准是什么
“多宝鱼事件”发生后,烟台市各级海洋渔业部门迅速展开调查。2006年11月19日,我市从5个县市区的13个企业抽取了26个多宝鱼样品送到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检测项目全部合格。
尽管如此,“多宝鱼事件”事态还是急剧恶化:两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体对多宝鱼的渲染甚至使用了“毒鱼”、“致癌”等字眼,消费者更是“谈‘鱼’色变”!
刚从多宝鱼事件中缓过劲来的莱州市朱旺村多宝鱼养殖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滕家麟介绍,他和500多户多宝鱼养殖的相关从业人员,最初并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和复杂,但随着了解相关的法规和跟踪风波的进展,疑问越来越多。
滕家麟说,“多宝鱼风波”事发上海,但上海至今未对“多宝鱼”药残超标依据的法规公布于众。更叫人费解的是,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消费预警“提醒市民谨慎购买、食用药物残留超标的多宝鱼”中提到了药物残留超标,也就是说,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检测药残是有标准可依的,但其一直未公布该标准。
2006年12月4日《中国渔业报》报道了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陈毅德就“多宝鱼”有关问题答记者问:从这次上海有关部门的药残检测情况看,超标药物有7种,全部都是抗菌药,其中,有3种属于禁用渔药,分别是硝基呋喃类、氯霉素和孔雀石绿,有4种不是禁用药,分别是土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
专家从公布的信息分析,上海抽检多宝鱼后发布的消费预警,其标准高于国家相关标准。
《农业部无公害食品大菱鲆的要求》没有针对鱼类产品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测定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国家质检总局于2006年2月正式实施的《进出口动物源食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N/T1627-2005),适用于鸡肉、虾、蜂蜜和肠衣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测定。这一标准是为适应国际上发达国家实施的技术标准制定的,目前有的发达国家也达不到这一标准。上海检测并予以通报的大菱鲆中的硝基呋喃类药物含量,参照的可能就是该标准。”
也就是说,上海制定的检测标准是依据进出口法规。
更叫养殖户疑惑的是,据《新闻午报》2006年11月23日报道,上海针对抽检多宝鱼采用进出口标准,却没有“对本市的22万亩水产养殖场进行过硝基呋喃类药物检查”。
滕家麟告诉记者,“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执行的标准没有对社会公布,明显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对大菱鲆的市场准入标准高于其他水产品, 是对整个大菱鲆产业的歧视性行为,这是养殖户们不能容忍的。”
为了从根本上扭转多宝鱼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将符合农业部养殖规范要求的商品鱼销售到市场中去,滕家麟目前已经与青岛市大菱鲆养殖协会、莱州市大菱鲆养殖协会、大菱鲆养殖界和法律界的有关人士开会研究,决定对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起行政诉讼。
另外,他近日已经以个人名义给中央领导人写信,呼吁国家统一标准早日出台,全部开放符合标准的多宝鱼销售市场。
“多宝鱼事件”思考一
多宝鱼养殖能否品牌化?
多宝鱼养殖户们状告上海药监局的结果如何,目前难以预测。但不论如何,巨大的经济损失是难以弥补的,人们对多宝鱼的消费信任,在短期内也是难以恢复的。
有关专家指出,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的同时,对多宝鱼养殖行业来说,应该对这一事件进行冷静客观的思考。
自1992年,我国成功从英国引进仅200尾多宝鱼鱼苗,经过10多年的繁育,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数十万养殖户、产量达5万多吨、产值达40多亿元的庞大产业。将多宝鱼引入我国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雷霁霖说,利益的驱动使养殖规模过度膨胀,然而养殖方式陈旧、种质退化现象未得到妥善解决。
一条鱼牵扯了消费与养殖两头,烟台天源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志认为,“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从长远来看,多宝鱼风波未必是坏事,养殖企业实现了优胜劣汰,市场得到了净化,更有利于多宝鱼产业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多宝鱼市场回暖后,我市天源水产、东方海洋等养殖企业运往京沪市场的多宝鱼开始畅销,这些鱼的尾巴上都系着一个标签,标明了鱼的产地、品牌、免费电话查询、身份码和防伪码。此外,所有上市的鱼还能提供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改变了以往销售商随意与养殖场联系,混销鱼的方式。目前进入上海市场的山东多宝鱼已实施品牌化,每条鱼都能追溯到出自哪个养殖场,甚至精确到哪个鱼池,让消费者能吃个明白。
有关专家认为,这种方式实现了进货渠道、质量以及管理的对接,将使所有的商品鱼都可以追溯,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确定是谁的责任。而在此之前,上海市场上还没有任何鱼是以这种方式进入,多宝鱼实际上成为了上海水产市场上第一条通过市场准入制度的鱼,为规范其他水产品销售开创了先例。
“多宝鱼事件”思考二
该如何应对突发危机?
尽管多宝鱼市场逐渐回暖,但要消除公众内心对“多宝鱼”的恐慌,恐怕仍是个漫长的过程。
令人欣慰的是,记者采访期间,我市渔业部门和养殖大户已频频同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方面沟通,把检测合格的多宝鱼送到市场,希望通过建立点对点的有效对接挂钩制度,打造“健康、安全、放心”的水产品品牌,重建市民对多宝鱼的消费信心,但“多宝鱼事件”却给我们留下了极大的警示———
当危机发生时,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危机?
采访中,记者获知,上海“多宝鱼事件”发生后,我市采取了多种措施强化水产养殖监管:如推进苗种许可制度,实行苗种检验检疫;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产品经检测不合格禁止出场;建立水产养殖标准化体系;指导养殖企业建立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制度等。这些措施尽管得力,但反映还是不够迅速,一些方面还是不够完善。
在这次事件中,我们看到的只是相关部门在单方面作出努力,而没有见到其它部门的有力配合,更没有见到“危机专家”的身影。另外,在拯救多宝鱼的过程中,不少县市还是各自为政,举办推介活动多囿于本地,有的多宝鱼大市没有把营销主要精力投向危机发生地的上海、广州、北京等主要消费市场,而是在当地举行多宝鱼厨艺大赛和市场营销会等活动。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的营销活动的效果可想而知。
两个多月来,面对巨大销售压力,一些县市区有关部门正常的工作秩序被一条小小的多宝鱼完全打乱了。细细回想,这样的危机并非初次发生在我们身边,犹在眼前的“龙口粉丝”事件,差点将我们培育百年的一个品牌毁掉!而处理这一事件,耗费了多少人的精力?造成了我市粉丝产业多大的损失?
其实,突然而至的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应对危机或应对失当。就像此次“多宝鱼”事件,假如上海方面对外公布检测结果时,我们能及时组成危机应对小组,聘请危机管理专家参与,动员起危机事发地媒体的力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回应,查封被检“不合格”产品,对外澄清事实,告知公众详尽产地和相关批次,提醒消费者慎食本批次产品等,就像媒体曾经报道过的处理不合格奶粉一样,一个品牌、一个批次的产品出现问题,就处理这个品牌或这个批次,而决不会“城门失火,殃及鱼池”,这样我们就能把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可惜的是,人们几乎没有在媒体上见到这些应对举措,使这一事件由上海迅速蔓延到广州和北京。
有专家指出,一些产业建立起来很难,摧毁起来却是易如反掌。特别是在人们的安全意识日益增强,媒体传播影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一起小小的事件,经过媒体传播,就可能对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毁灭。此前发生在我市的“龙口粉丝”事件,外地的金华火腿事件,涪陵榨菜事件,莫不是由媒体报道引发的食品安全危机事件,都对这些行业造成巨大损失。如果我们能从这些事件、尤其是从多宝鱼事件中吸取教训,增强危机意识,建立应对及时的危机管理机制和危机应对程序,快速反应,把危机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那么则是我们从多宝鱼事件中得到的最大收获。
Ⅵ 吃多宝鱼的问题 急!
问题多宝鱼吃了太多抗生素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11:28 信息时报
多宝鱼在青岛市场的销售未受太大影响。时报记者 郑启文 摄
时报山东讯 (特派记者 游星宇) 记者昨日从山东省有关部门最新获悉,来自农业部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5人调查组已于昨天赶赴山东威海,并同山东省有关部门举行了座谈。记者获悉,截至昨天,山东省有关此次事件的调查仍没有正式结论,根据调查组与山东省有关部门会议的初步处理意见,哪里出问题就查哪里,力争把此次事件对当地多宝
鱼养殖业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另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7日公布的抽检结果,采集的30个多宝鱼样品全部被检出了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一名山东渔药经销商向记者透露,很多多宝鱼养殖者都在用呋喃西林。
养殖户仍使用呋喃西林
“大部分海产品的养殖散户都还在用抗生素,因为海鲜养殖本身就投入大,而鱼虾的病害一死就是一大片,损失将非常惨重,所以大部分养殖散户都会多多少少用些药。”地处日照和青岛交界处的胶南市一名渔药经销商陆先生告诉记者,“至于用什么药,就得看你是养什么鱼,一般养多宝鱼的都在用呋喃西林。”
呋喃西林属于硝基呋喃类抗生素,而硝基呋喃类原型药在生物体内代谢非常迅速,一般很难检测,但其代谢产物因和蛋白质结合而相当稳定,只有利用代谢物的检测才能反映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残留状况,因此很多养殖户都抱有侥幸心理。
呋喃西林曾允许使用
据渔业专家介绍,几年前呋喃西林还是一种被允许使用的渔药,因价格较低且效果好,而广泛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业,并曾作为治疗药物和饲料中药物添加剂。后来研究发现,硝基呋喃类药物当中的“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AOZ等具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欧盟已于1995年禁止在食用动物中使用硝基呋喃类抗生素,规定了畜禽产品中硝基呋喃类最高残余限量。2002年4月,农业部规定,硝基呋喃类化合物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
此外,记者在很多渔业信息网站上还发现,很多以前的培训教材上,都还推荐过使用呋喃西林。这位渔药经销商还向记者透露,尽管呋喃西林已经被禁了好几年,可还是有些养殖户不知道这是禁药。针对药物市场不规范的情况,当地主管部门也查处过几次,可由于价格便宜很受欢迎,还有一些渔药店在暗地里售卖呋喃西林。
多宝鱼仍是当地抢手菜
尽管山东全省已经停止对外销售多宝鱼,但多宝鱼仍是当地市民餐桌上的抢手菜。记者昨天晚上在青岛市中心的几家酒楼看到,仍然还有很多市民点多宝鱼,一家海鲜酒楼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多宝鱼一直很受欢迎,他们不会轻易停售。据这位负责人介绍,目前多宝鱼是每家饭店的必备菜,由于价格比较适中(每公斤100元左右),鱼肉鲜嫩,加上它的名字好听,是各家饭店的一道抢手菜。除了对外销售,多宝鱼在青岛一些农贸市场仍然销售正常,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相关新闻
30个样品全部检出违禁药物
上海停售多宝鱼
上海消息 上海市场上销售的多宝鱼(学名大菱鲆)日前被检出含有违禁药物。尽管当地监管部门并未发布“禁售令”,但申城许多批发市场、连锁超市、饭店宾馆纷纷主动暂停销售多宝鱼。
据了解,目前上海沪西、铜川两大水产批发市场已告知相关经营户,暂停多宝鱼的进货。家乐福、乐购、世纪联华、易初莲花等大型连锁超市集团总部,则向各家门店发出通知,要求将多宝鱼全部撤柜暂停销售。
此外,鹭鹭酒家、老丰阁等知名饭店也主动将“清蒸多宝鱼”这道颇受欢迎的菜肴撤下菜单。双休日正逢婚宴举办高峰期,部分承接婚宴的宾馆临时将菜单中的多宝鱼改成鲳鱼等。不少饭店经营者表示,由于得知被检出违禁药物,很多顾客点菜时已不再点多宝鱼,饭店把已经进货的多宝鱼退回到批发市场,或者就地销毁。
Ⅶ 细数下近几年来国内发生关于食品安全重大事件
1、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求严肃查处,杜绝问题奶粉流入市场,彻底查清其来源与销路,坚决予以销毁,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2、2010年7月5日报道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测验显示,这种物质对人体无害。 3、2010年5月23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售价上千元、用于养生保健的“天然紫砂煲”竟然是由普通泥土与化学物质混合而成。然而,历经近一月的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紫砂门”事件,权威部门终于做出结论:专家认定紫砂安全无毒。 4、2010年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 5、2009年11月,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被海口市工商局推向消费者的关注中——两家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果汁饮品近日被该工商局检测出“含砒霜”。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海南省工商局最后宣称,确认检测机构初检结果有误,海口市工商局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当的地方。 6、2009年11月7日,男子马赛在北京西单大悦城豆捞坊餐厅喝了一罐雪碧,口吐大量汞珠。警方调查发现,马赛情人刘晓静与保安员高星原合谋,多次向马赛投毒,试图将其杀害,而马赛在明知被人投毒后,仍向可口可乐公司索赔,此事件被称为“雪碧汞毒门”。 7、2009年5月11日,卫生部就之前杭州市民状告“王老吉”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该饮料中含有的夏枯草不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87种中药材名单中,这意味着流传了170多年的凉茶涉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造成了该产品的销量下降。 8、2009年2月27日,“咯咯哒”问题鸡蛋所用饲料厂的法人代表获刑,该厂于去年9月两次向饲料中加入三聚氰胺。在08年10月,在香港对从内地进口的鸡蛋中检测出三聚氰胺后,引起了广泛关注,所以问题饲料被查出,但鸡蛋价格出现下跌。 9、2009年1月22日,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案终审宣判。自08年7月始,全国各地陆续收治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多达1000余人,9月 11日,卫生部调查证实这是由于三鹿集团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所致。 10、2008年10月,四川广元柑橘生产中发生蛆虫疫情爆发。这次柑橘疫情导致柑橘价格的大幅下跌,并且出现严重的滞销状况。政府出资收购柑橘,并进行深埋、消毒处理,以控制疫情的发展。 11、2008年10月19日,卫生部通报了暂停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销售和使用。该药物引起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医院的 4名新生儿产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死亡。 12、2008年10月6日,云南省红河州6名患者使用了标示为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两批刺五加注射液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有3例死亡。10月7日,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出紧急通知,暂停销售使用该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 13、2008年8月,人造“新鲜红枣”流入乌鲁木齐市场。主要经过两道工序,铁锅里放进酱油,使青枣变成红色,并保持光泽。再次放进加入大量糖精钠和甜蜜素的水池中浸泡,使其口感泛甜。过量食用会造成血小板减少,酿成急性大出血等直接身体危害。 14、2008年6月1日,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在5月22日至28日之间,先后有6名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在使用江西博雅生物制药公司生产的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后死亡。 15、2007年8月14日,总数为7.26吨台湾味全的较大婴儿奶粉在从香港入境时,被深圳检验检疫局检验出阪岐肠杆菌超标,检疫局依法对该批不合格婴儿奶粉作出监督销毁的处理。 16、2007年4月12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销售的“思念”、“龙凤”品牌云吞及水饺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检测结果的公布之后,商家采取措施,对购买到问题批次产品的消费者提供退货服务。 17、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抽检的30件冰鲜或鲜活多宝鱼全部含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部分样品还被检出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鱼药残留,部分样品土霉素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 18、2006年11月12日,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在北京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部分河北农户用添加了工业染料苏丹红的饲料喂养鸭子,导致蛋黄内含有苏丹红,以致全北京市范围内停售河北产“红心”咸鸭蛋。 19、自2006年9月初开始,上海市发生多起因食用猪内脏、猪肉导致的疑似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这批来自浙江海盐县瘦肉精超标猪肉和内脏共导致上海9个区336人次中毒。 20、2006年8月3日,卫生部宣布停用安徽华源公司生产的药品——欣弗。部分患者使用该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症状。因使用该药品,共导致81人出现不良反应,其中3人死亡,涉及10个省份。 21、2006年8月2日,浙江省台州市卫生局在某油脂厂内查扣原料油38600公斤、成品油5300公斤。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样检测,猪油中酸价和过氧化值严重超标,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检出内含剧毒的“六六六”和“滴滴涕”。 22、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曝光湖北武汉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造假分子还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剂、甜味剂、防腐剂、香精和色素等化学物质。这一事件造成该地区蜂蜜价格的大幅跌落。 23、2006年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决定,暂停使用、暂停受理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这些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使患者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引起死亡病例的报告。 24、2006年6月,北京食用福寿螺导致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确诊病例达到160例。该病是由于酒店出售的凉拌福寿螺菜而引起,最终经历了历时一年半的赔偿案之后,。“蜀国演义”酒楼因此出名,该酒楼共赔偿患者近1000万元。 25、2006年5月28日,石家庄第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葡萄糖氯化钠(生理盐水)药液内含有可见异物,导致浙江省中医院中九名患者输液后出现异常反应, 26、2006年4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禁止奥美定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决定。奥美定是国内惟一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产品,其用于注射隆胸。该产品的审批过程一路绿灯,先批后检,临床7个月即上市。近10年来,我国有近30万人使用了这种产品。 27、2006年4月30日,齐二药亮菌甲素注射液造成了多名患者临床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导致肾功能衰竭),经调查原因系齐二药购买药用辅料丙二醇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产时,购入了假冒的丙二醇。 28、2005年8月16日,“维维”牌天山雪活性乳饮料在上海被检测酵母菌数超标24倍。 29、2005年7月5日,三鹿被查出超前标注生产日期的酸牛奶,三鹿方面表示,产品生产日期标注不存在任何问题,而是因为企业管理上的一些疏忽。 30、2005年7月5日,有媒体报道,甲醛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但众多的中小啤酒企业依然在产品里普遍使用甲醛。 “95%啤酒生产加甲醛”的说法开始广泛传播。青岛、华润、燕京啤酒三巨头对这一说法纷纷表示异议,并表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醛和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甲醛是两回事。 31、2005年6月14日,北京市工商局经抽查的潮安12家企业果脯产品二氧化硫含量超标,随即宣布广东潮安生产的果脯全部下架,将近800 家潮安果脯蜜饯企业集体挡在了北京门外。6月15日起,重庆、成都、西安、义乌等地相继“封杀”潮安果脯。 32、2005年5月26日,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在浙江被抽检出碘含量超标。这一事件使雀巢该品牌奶粉在全国范围的撤柜。 33、2005年3月15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检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从16日开始,在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这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34、2004年5月11日,广州一市民被怀疑饮用散装白酒中毒死亡,短短10天内,共有14人因饮用假酒死亡、39人受伤。这些散装白酒中含有剧毒工业酒精甲醇。 35、2004年4月30日,“大头娃娃”事件曝光,安徽省阜阳市查处一家劣质奶粉厂。该厂生产的劣质奶粉几乎完全没有营养,致使13名婴儿死亡,近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 36、2004年5月,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期“龙口粉丝掺假有术”节目揭露,部分正规粉丝生产商为降低成本,在生产中掺入粟米淀粉,并加入了可能致癌的碳酸氢铵化肥、氨水用于增白。 37、2004年“陈化粮”事件曝光,全国10多个省市粮油批发市场发现有国家粮库淘汰的发霉米,含有可致肝癌的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试验显示其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仅为24周。 38、2003年12月3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佛山、江门两地的鱼翅、开心果加工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现场查获用工业双氧水加工过的鱼翅成品、开心果等干果类食品成品。 39、2003年12月1日,杭州质检部门公布“毒海带”事件的调查结果,市场上畅销的一种碧绿鲜嫩的海带是用印染化工染料浸泡出来的“毒海带”。不法经营者采用“连二亚硫酸钠”和“碱性品绿”等化工原料对海带进行泡、染加工。 40、2003年11月16日,“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被曝光,金华市的两家火腿生产企业在生产“反季节腿”时,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畏。金华火腿的销量几乎为零,金华市经营千年的城市名片瞬间蒙垢。 41、从2003年7月上旬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浙江省卫生监督部门查获了从嘉兴等地流出的48吨含有剧毒氰化物的“毒狗肉”。这些狗大多为土狗,很灵活,所以较难棒杀,大多为毒杀。 42、2002年6月21日,金华市卫生局在某仓库发现标识为广西田阳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9.5吨假冒“白砂糖”,该“白砂糖”30%的成分为蔗糖,30%成分为硫酸镁,其余成分无法确认,对这批“白砂糖”全部没收并予以公开销毁。 43、2002年5月21日,长春市卫生局查处一处用牛血、猪血和化工原料加工假“鸭血”的黑窝点,制造假“鸭血”的化工原料一般为建筑或化工用品。 44、2002年2月,哈尔滨香香鸟食品有限公司用去年的陈月饼非法生产汤圆的恶性事件被查处。据当地工商部门介绍,在所查获的汤圆馅是由去年中秋节期间生产的月饼经粉碎后制得,月饼早已超过保存期,有些已发霉变质,甚至被鼠咬。 45、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事件。万余名学生饮用学校购进的“万方”牌豆奶后,6362名学生集体中毒。至今,仍有多名饮用豆奶的学生被不同的病症缠身,其中3名学生患上白血病。 46、2001年3月至9月期间,广东河源某饲料公司因购买“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 47、2000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这些西瓜子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时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
Ⅷ 多宝鱼为什么不能吃呢
多宝鱼被查出禁用鱼药 对人体可能致癌。
同时,部分样品还分别检出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孔雀石绿、红霉素等禁用鱼药残留,部分样品土霉素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
国际癌症研究组织也证实此类药在正常剂量下对人无致癌作用。此类药成人每次可口服100毫克,每日3~4次,按照上海有关部门检测出来每公斤多宝鱼含1毫克的硝基呋喃计算,人每天吃300~400公斤多宝鱼,才相当于摄取3~4片痢特灵。
因此,在正常食用多宝鱼的情况下,硝基呋喃类药物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长期食用含抗菌类药物残留的动物食品也将导致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而影响临床疗效。
如果是野生的,一般没问题。
(8)上海多宝鱼事件是什么扩展阅读:
多宝鱼和大菱鲆是同种鱼类,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鲆科,菱鲆属鱼类。为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菱鲆属海洋底栖鱼类。俗称欧洲比目鱼,在中国称“多宝鱼”。
在自然海域,成鱼最大可长到75cm。体甚侧扁,呈长椭圆形、卵圆形或长舌形。幼鱼眼睛在身体两侧,成鱼身体左右不对称,一只眼逐渐向左或向右,两眼均位于头的左侧或右侧。口稍突出。鳍一般无鳍棘。背鳍和臀鳍基底长,与尾鳍相连或不连。双眼同在身体朝上的一侧,这一侧的颜色与周围环境配合得很好;它们身体的朝下一侧为白色。身体表面有极细密的鳞片。
多宝鱼广泛分布于冷水海域中,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食。栖息在浅海的沙质海底,捕食小鱼虾。它们扁平的身体特别适于在海床上的底栖生活。
原产于欧洲大西洋海域,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比目鱼之一。若进行人工养殖,其生长期明显缩短,在适宜的条件下,当年可达500~600g 左右。多宝鱼雄性一年达到性成熟,雌鱼两年达到性成熟,自然成熟期在每年5~8月份。人工培养的亲鱼,在控温控光的条件下,全年都可获得成熟的卵子,进行人工繁殖采用人工授精方法。
哪些人不能吃多宝鱼
1、结核患者禁吃多宝鱼。结核患者服用异烟肼时如果食用多宝鱼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恶心、头痛、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重者会出现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胀、皮疹、腹泻、腹痛、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等。
2、肝硬化患者禁吃多宝鱼。肝硬化时机体难以产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轻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多宝鱼,会使病情急剧恶化,犹如雪上加霜。
3、出血性疾病患者禁吃多宝鱼。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鱼,因为多宝鱼的鱼肉中所含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
4、痛风患者禁吃多宝鱼。因为多宝鱼含有嘌呤类物质,而痛风则是由于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发生紊乱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