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北京与上海有什么区别
一,地理位置不同
1,北京:北京位于东经115.7°—117.4°,北纬39.4°—41.6°,中心位于北纬39°54′20″,东经116°25′29″,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
二,气候环境不同
1,北京: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
2,上海: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13年,全市平均气温17.6℃,日照1885.9小时,降水量1173.4毫米。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
三,地形地貌不同
1,北京:北京市山区面积10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62%,平原区面积为6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38%。北京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北京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
2,上海: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为海拔2.19米左右。海拔最高点是位于金山区杭州湾的大金山岛,海拔为103.70米。
B. 深圳和上海有何区别
深圳和上海都是国内的一线大城市,上海的景色是比深圳要优美的,现在上海实行垃圾分类化了,这个是在全国来说是首例的,而深圳作为一个比较靠边境的城市,它的发展还是依靠于和国际进行一些接轨,这就是两个城市的区别。
C. 上海和别的城市有什么差别!
比较发达,生活各个方面比较便利,当然人口和房价,生活成本也是比较高的。
D. 上海高考总分多少和其他省市有什么不同
上海高考总分为660分,大部分省市的高考总分为750分。
上海的高考分数:
1、上海高考总分自2017年高考实施新政以来修改为:总分660分,不分文理。2017年秋季高考的主要变化是由“+1”变成了“+3”。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3门文化基础课科目;1是指相关课程科目,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及生命科学6门课程中的1门。
2、除语数外三科必考外,其他几门作为选考科目。分数由“单科150分”改为“3门总分210分”,每门70分,其中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可得分40分,并且成绩两年内有效,需要加考的是30分的等级考。
全国其他省市的高考分数:
一、大部分省高考总分是750分。
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西、辽宁、内蒙、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重庆等27个省市还是750分满分。各科的分值详情如下: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文综/理综300分。
二、海南满分900分,江苏满分480分,上海满分600分,云南满分772分,浙江满分810分。
1、云南省的高考科科目,与总分750分的省相同,不同的是高考总分计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22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及通用技术共11门学科,每个科目等第达到C或C以上量化为2分,量化分数的总分为22分。
2、海南省实行“3+3”的高考科目设置,其中:报考文史类和艺术文类(以下简称:艺术类)的考生考:语文、数学(文)、英语(含听力)、政治、历史、地理。报考理工类和体育理类(以下简称:体育类)的考生考:语文、数学(理)、英语(含听力)、物理、化学、生物。
3、浙江省的高考科科目,与总分750分的省相同。但增加一个信息技术模块。
E. 上海的传统文化与中国其他地区的传统文化上有什么区别
就讲个大概吧,具体的写几本书都不够。
上海是个移民城市,按《南京条约》自1843年开端口以来经历了苏州,宁波,苏北等好几拨移民潮,也曾经是外国人的租界,49年后更是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带来了多元的文化。上海所谓的海派文化就是兼容并蓄的文化,比较宽容,务实,高效,开放。
上海传统饮食是浓油赤酱的本帮菜,现代的饮食比较清淡,也许会有人觉得上海菜比较甜那是因为受了无锡一带的影响。上海人也比较喜欢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美食,比如川菜,比如西餐,都很流行,所以定义一个上海的饮食风格其实没太大意义。
上海的风俗和礼仪是一个国际接轨和中国特色的混合物。既有现代文明社会的特征也有一些陋习。这是错综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对于外国人和中国人来说,上海是个最不中国的中国城市,所以评论也褒贬不一。不过好在海派文化总体来说是宽容的,自信的,所以也没造成太大的困扰。
F. 上海和深圳的区别在哪
上海跟深圳区别还是有的。上海发展多少年了。
上海和深圳肯定是有区别的,从以下几点分析下:
1、繁华程度,上海肯定是超过深圳,而且深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繁华程度无法赶超上海;
2、建设速度,两地建设速度都很快,深圳勉强超过一筹;
3、文明程度,深圳超过上海(地铁,人行道,马路感受下);
4、文化程度,上海超出深圳(而且地域文化差距还比较大);
5、宜居程度,深圳超过上海,深圳比较宜居。
上海
G. 北京和上海有什么不一样
北京是首都也是古都,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内陆城市,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北方语系接近普通话...
上海是近代逐渐兴起,以工业贸易为主的沿海港口城市,我国贸易金融中心,时尚之都,上海话南方语系...
一个叫帝都,一个叫魔都,地域不同,肯定所形成的人文氛围都不同。
楼房:上海高楼外形都比较独特,看上去很苗条;北京高楼多是玻璃墙面,呈立方体状,看上去很臃肿。
人民币:五角和一元的人民币,上海几乎不用纸币,北京几乎不用硬币。
地铁站:上海地铁站多与商场连接,可以直接进入商场;北京地铁几乎都在路边,与商场是分离的。
道路:上海的环线多为双层高架路,不会阻断普通道路,且立交桥高大壮观,行人视线比较开阔;北京的环线路面宽阔,多为地面路,容易阻断普通道路,且立交桥低矮,易遮挡行人视线。
桥:上海普通道路与环线交叉处一般不记名,而北京则以桥来命名。如果两个城市统一都将普通道路与环线交叉处命名的话,上海的桥会更多。
区域:上海区域概念很明确,说某个地方,首先要问是哪个区的。北京的区域概念不明确,一般直接说地名,不会说东城区还是朝阳区。上海的地名很一般,找某个地方基本上都要说“某某区某某路几弄或几号”,而北京就直接说地名,如“西单”、“菜户营”等等。
便利店:去过上海和北京的人非常了解这个了,上海的便利店遍地开花,“好德”、“可的”、“快客”、“良友金伴”、“伍缘”、“好邻居”、“罗森”、“迪亚天天”、“全家”等等,基本上每个公交车站都有,一个小区周围能有四五个;北京便利店确实不够发达,很难见到。
公交:北京的公交用三个词语形容:“便宜”、“拥挤”、“漫长”;上海的公交车没有特别之处,票价稍贵一点。
地标:上海有很多区域中心,基本上每个区都有一个以上,每个商业中心都有标志性建筑,如静安区的静安寺,徐汇区的美罗城,杨浦区的彩蛋等等;北京的商业很分散,比较集中的商业街区有限,王府井、西单算得上是北京最繁华的地方,但是跟上海的南京东路、南京的新街口、哈尔滨的中央大街等都不可同日而语,且商业中心无典型性建筑。
H. 上海人和本地人的区别
上海人和本地人的主要区别:
1、生活及活动轨迹:上海人主要生活在市区而本地人基本生活在郊区。
上海人出生及成长都在上海市区,成长环境基本完全受到市区市民的环境影响;本地人出生及成长基本都在郊区(到市区去一般会说去上海)。
2、祖辈来历:上海人祖辈基本为49年前移民的后代。本地人祖辈主要生活在上海的郊区、家里一般拥有宅基地,祖辈(3代及以上,主要是50年代从江苏省划入上海市的郊县)基本都是上海郊区的人。
3、常用语言:吴话地区苏南、浙南方言(上海话);松江话、金山话、崇明话(当地人)。
上海人说上海话(事实上,很多词听起来像苏州、宁波等)。对于上海话来说,江苏南部和浙江两省的方言可能更容易理解,这两省都是讲吴语的地区。当地人基本讲郊区/县域方言(如松江方言、金山方言、崇明方言等);上海人听不懂当地的方言。
4、居住环境:上海人的祖先居住区不大(所谓的蜗牛壳里的道场)。所以在拆迁的情况下,即使地段很好,分配给他们的房子的收益也不如当地人的收益好。上海人的祖先居住在上海的郊区和乡村,通常有一些宅基地。一旦宅基地被移走,它被分配到更大的房子(郊区农村宅基地面积大)或给予相应的补偿。
.
I. 上海人和外地人有什么区别
1,素质低,教育程度没有上海好,
2.语言障碍,外地人说话很多都带有乡音,有损公司形象,与他人沟通很成问题
3,行为障碍, 不适合上海的风俗习惯,他们一直人为自己是对的,看不起上海人,也不懂得入乡随俗,所以在上海很难生存,也是之所以为什么上海人看见外地人就很鄙视的一种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4,客观事实,只要是上海的公司,上海本地人员的福利都比外地的好,而且有优先录取,那是因为外地人的信誉问题在公司企业眼中是有着不好的映像。而且现在都是私人老板,这种现象更
5,上海人到了外地也是外地人,所有城市都是这样,不要只责怪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其实我们到了其他城市是他们也会看不起我们的,就因为有些人做出不文明的事情,但我们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一群,外地人只是一个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