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山第二工业区的园区开发理念
产品项目一体化:编制了能形成产业链的招商目录 。
公用工程一体化:正在建设园区公司工程。
物料传输一体化:加快建设物料输送管廊。
环境保护一体化:用无害化技术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统一三废处理,强化监督检测。
管理服务一体化:规划了行政管理中心,建设公共研发平台、网络平台、技术测试平台、综合服务平台。
❷ 金山第二工业区的具体介绍
工业区基础配套设施和物料供应完善。水、电、气、蒸汽、氢气、氮气、排污及工业用环氧乙烷、乙烯等相关基础物料管网均已与上海石化连通。区域内门类齐全的化工前道产品为精细化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可完全满足各类精细化工企业的落户生产综合要求。
❸ 上海金山区有什么好厂
中化新网讯 12月10日,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发布消息,园区有15家企业成功入选金山区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金山区百强企业名单》。
他们是:上海雪垠化工有限公司、巴斯夫护理化学品(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绿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立邦工业涂料(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立得催化剂有限公司、上海抚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嘉宝莉涂料有限公司、上海东方雨虹防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金山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科凯精细化工(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上海北芳储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亨斯迈聚氨酯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近年来,园区大力推进调整转型,聚焦以节能环保为引领的“3+1”(“3”是节能环保、绿色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产业,“1”是三大产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定位,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15家企业入选2020年度金山区百强企业,是对园区转型发展工作的一种肯定。园区将继续开拓进取、务实创新,为促进金山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深入落实“两区一堡”战略定位、全面落实“南北转型”战略要求、全力打响“上海湾区”城市品牌作出新的贡献。
❹ 金山第二工业区的介绍
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又名上海信息化工产业园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杭州湾沿岸长三角城市群心脏地带的金山区金山卫镇。工业区东临上海化学工业区,南依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与浙江省平湖市接壤,是金山与上海石化联合发展“一业特强”精细化工优先发展工业新天地。
❺ 上海金山区发展规划
法律分析:金山区2035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金山区行政辖区范围。规划陆域面积 613.38 平方公里,海域海洋功能区划面积约 445.22 平方公里。全区辖 9 镇 1 街道 2 个工业区,分别是:枫泾镇、朱泾镇、亭林镇、漕泾镇、山阳镇、金山卫镇、张堰镇、廊下镇、吕巷镇、石化街道、金山工业区、金山第二工业区。在上海未来的发展中,杭州湾北岸地区成为四大战略协同区之一。
朱泾综合发展型城镇圈以朱泾镇为核心,统筹区内吕巷镇、廊下镇及松江区泖港镇,形成跨区协调发展的城镇圈。 亭林综合发展型城镇圈以亭林镇为核心,包含金山工业区,在市域内统筹松江区叶榭镇,形成跨区统筹的城镇圈。重点发展金山工业区,提升城镇圈内公共交通网络和慢行交通系统,实现 15 分钟接驳进入市域公共交通网络。
适度引导人口向金山滨海地区核心镇(包括金山卫镇、山阳镇、石化街道)以及朱泾、枫泾、亭林三大中心镇集聚。1 个核心镇镇区(滨海地区)建设滨海地区核心镇镇区,包括金山卫镇镇区、山阳镇镇区及石化街道。3 个中心镇镇区包括金山北部三镇,枫泾镇镇区、朱泾镇镇区及亭林镇镇区。4 个一般镇镇区包括吕巷镇镇区、廊下镇镇区、张堰镇镇区及漕泾镇镇区。
规划至 2035 年金山区城镇住宅用地规模约 28.7 平方公里,城镇住宅建筑面积约 3742 万平方米,住宅套数 40 万套左右,新增城镇住宅套数 19 万套左右。规划人均城镇住房建筑面积约38 平方米。规划 2035 年金山滨海新区城镇住宅用地规模约 11.52 平方公里,城镇住宅建筑面积约 1587万平方米,城镇住宅套数 17.4 万套左右,其中规划新增住宅用地规模约 2.76 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住宅建筑面积 497 万平方米,新增住宅套数约 5.3 万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❻ 上海金山工业区的发展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金山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1997年5月金山撤县建区,掀开了金山发展的崭新一页。到2002年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4%;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1%;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8.6%。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兴旺,科教文卫体全面进步。17家企业被评为市高新技术企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全国领先。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在全市率先启动并基本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突出,被评为全国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区。成功承办了第八届亚洲轮滑锦标赛,全民健身运动获全国先进。城乡面貌显着改善,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区、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和上海市卫生城区。在国内率先实现城镇光纤“楼楼通”,全面完成农村水网和电网改造,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金山区委、区政府以“创新诚信”的精神,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明确提出了“三年翻番”的目标,采取“坚持科教兴区方针,搭建市场运作平台,提高有效管理水平,建设创新诚信机制”的四项基本措施;做好高起点编制、调整、实施和管理规划,高质量招商引资,高标准推进依托大化工联合发展,高水平整合文化资源,高效率建设学习型社会等“五篇文章”;力争在科教兴区、投融资体制改革、金山工业区整体形象建设、林业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等十个方面实现突破。
到2005年,实现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三年翻番”的目标。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85亿元,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工农业总产值超过59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达到10亿美元;城市化率提高到50%;农民人均收入超过6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