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仁济医院肾病科的专家有哪些
仁济医院是我国较早建立肾脏科的医院之一,学科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及开展终末期肾衰一体化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为重点,学科是上海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上海市卫生局腹膜透析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尿毒症诊治中心、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中心,2012年仁济医院肾脏科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目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亚洲一流”; 学科宗旨:“病人至上、质量为本、科教兴科、争创一流”;学科方向:“一流质量、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环境”。本学科现有“亚太肾脏病学会理事、国际腹膜透析学会亚太地区核心委员”1人、全国级常务委员2人、上海市级主任委员1人、上海市级副主任委员1人、常务委员1人、医学会秘书1人、杂志副主编1 人、常务编委2人、编委3人、特约编审3名。本学科具有良好的学术梯队,现有医师31名,副主任以上医师10人,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21名。全科硕士生以上学历达90%。是肾脏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点,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5名,博士后导师2名、硕士生研究生导师4名、七年制临床硕士生导师7 名。至今,共培养硕士研究生36名,博士研究生13名,尚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3名,博士研究生3名,曾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局级科技进步奖11项。
(一)临床医疗
仁济医院肾脏科由肾脏科病房、肾脏科门诊、血液透析中心、腹膜透析中心、分子细胞(肾病)实验室和肾脏病理室等组成,专科床位59张,年住院病人超过为 3000人次,年专科门诊量逾10万余人次。除了每天开设的专科门诊外,也开设了许多专病门诊(如狼疮性肾炎专病门诊、难治性肾病专病门诊、糖尿病肾病专病门诊、痛风专病门诊、慢性肾脏病专病门诊、腹透随访门诊和肾移植随访门诊和尿路感染门诊等)、另设有专家门诊和特需高级专家门诊和预约门诊,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需要。
肾脏科长期坚持中西医结合研究,应用中西医两法诊断,在治疗慢性肾脏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以治疗各种疑难及危重肾脏疾病为临床特色,如原发性及继发性肾脏病包括红斑狼疮肾病、糖尿病肾病、肾性高血压等。本学科组研发的“一种肠溶性细菌酶复层微囊制剂及制备方法”对早中期尿毒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推迟了病人进入透析治疗时间,并于2000年申请到国家发明专利权。黄芪防治慢性肾脏病和糖尿病肾病的系列研究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奖和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奖。
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替代治疗始终是本学科的特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外也享有一定的声誉。1996年起建立了中外合作医疗机构-“仁济NMC血液透析中 心”。本科目前设有东院、西院和南院两部三个血透中心,全部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多功能血液净化机、自动CRRT机及血浆置换机,率先在国内开展一系列新技术,可进行国际上最先进各种血液净化治疗。尤擅长进行高难度、高危、急症病人及老年人的透析;应用单或双滤器血浆置换术,治疗各种难治性肾病、继发性肾病(包括重症红斑狼疮)及肾脏移植后抗排斥治疗。本透析中心不仅注重透析治疗质量,而且关心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定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病人教育和宣传活动。1998 年起本中心被批准成为“上海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至今。仁济医院肾脏科连续15年负责统计上海市透析登记数据,因其可靠完整,作为中国唯一的数据为美国USRDS所采纳向全球公布。腹膜透析治 疗尿毒症更是科室的重点特色之一,在国内具领先地位,国际享有盛誉,相关研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科研奖项。2012年更被遴选评为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中心。目前有长期随访的腹透患者430余名,血透患者450余名。
(二)科研工作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方面先后承担了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基础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中国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奖励,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两项。
在血液透析方面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多项。“血透患者细胞因子及基因表达与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关系”获199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血透生物相容性系列研究-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在血透中变化及相关分析”获200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及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着重进行有关腹膜功能与结构的研究,已完成腹透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卫生局和市级科研项目2项。“优化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系列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奖一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一系列崇高的荣誉。
近年更负责和参加多项科研研究,包括财政部公益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以及国家自然基金等。参与卫生部《血液净化标准操作指南》和《腹膜透析标准操作指南》等的编写。同时参与多项肾脏病的诊疗规范和指南的编写工作。
我科的肾脏病研究室2001年通过了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的评审。2008年起更名为分子细胞(肾病)实验室,并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三级实验室》。
科研奖项包括:省部级以上成果鉴定:10项,认证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高教局科技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中国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和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和国际腹膜透析学会“青年研究奖”等。
主编《临床治疗学》、《临床肾病分册》、《肾脏病饮食疗法》和《内科门诊手册》、《肾脏病诊治策略》等专着,副主编《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范》,参与编写 《内科理论与实践》、《实用内科学》、《中华内科学》、《临床治疗学》、《实用肾脏病学》( 第1版) 、《营养学-肾脏病部分》、《默克手册-第十七版》、《实用重症监护治疗》、《肾脏病学》、《中国医学网络全书(肾脏病学分册)》和《中国食疗学》等专 着。历年来在各种杂志发表了近400篇论文,被SCI和EI 收录30余篇。
学科带头人钱家麒教授是国内着名的肾脏病学专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同时兼任亚太肾脏病学会理事、国际腹膜透析学会 亚太地区核心委员、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前任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肾脏病分会前任副会长,现任顾问;上海医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市卫生局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上海市医疗质量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上海市科委成果奖评审委 员。目前还担任《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和临床肾脏病杂志》副主编,《Hongkong Journal of Nephrology》、《中华内科杂志》、《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等十余种杂志的编委。
科主任倪兆慧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兼任美国肾脏病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学会血液净化学组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会全国委员、上海医学会肾病学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会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上海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会副主任委员,同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初审专家、《肾脏病透析与移植杂志》和《中国血液净化 杂志》常务编委、《中华肾脏病杂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和《诊断学基础与理论》和《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等杂志编委等职务。
(三)教学工作
承担了临床医学生,研究生,进修医生,基地医师和专科医师的教学工作。培养了博士20余名,硕士80余名。接受来自全国近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逾百位医务人员进修学习。
1997年起连续举办了15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腹膜透析基础与临床”学习班,为国家培养腹膜透析专业人员800余名,2003年被卫生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自1998年始连续负责举办《上海市血液透析上岗培训》学习班。科室也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肾脏病专业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中标完成了卫生部《血液透析》视听教材的制作工作。负责八年制、七年制和五年制医大本科生(中、英文班)及大专生以及进修医生临床和前期教学工作。曾获“宝钢教学奖”、多人获校级和院级“优秀教师”称号。
(四)科室管理
科室管理方面及改革方面:肾内科一贯注重科室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抓好人才培养 提高职工素质 ,制定计划、落实措施、营造氛围、鼓励进取。以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优秀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为培养目标,强调团队精神,培养研究型队伍。连续几年在医院年总考 核排列前茅,并连续几年荣获校和医院先进文明班组,2次上海市医务工会先进文明班组、上海市劳动模范和上海市五一巾帼奖、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2010 年更获得上海市先进集体,2011年优秀共青团组称号。
历任科主任:陈梅芳、张庆怡、钱家麒、倪兆慧。
收起
‘贰’ 上海仁济医院东院怎么样 想去看胃病,哪个医生好些
仁济的消化科是强项,不错的
‘叁’ 上海仁济医院东院西院泌尿科哪个好医生那个好点!
东院是新校,西院是总院。
两个院区医生是一段时间交换一次。
西院老医生多些。东院年轻医生多些。
建议去西院吧
‘肆’ 孕育故事|经历大月份胎死宫内,小谷的艰难保胎经历
小谷是95后妹子一枚,毕了业就跟老公领证结婚了,隔月便发现自己怀孕了。
第一次怀孕特别高兴,听家里人建议,2个月的时候去做个B超就可以了。孕8周的时候去社区医院建卡产检,胎心胎芽全部都有,几乎一切正常,除了血小板计数不高,值为60,医生问了下没有出血症状也没去管。
孕16周时去市妇幼产检,唐筛顺利通过,但血常规查下来血小板还是低,只有44,被医生一吓心里突然慌起来,开始各种补血药吃起来 。
厄运在20周孕检的时候发生了,当时医生反复帮我听胎心,却听不到。
医生打出B超报告:中期妊娠,死胎。
当时整个人都是懵的,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眼前一黑,还好家人在身边陪着我给我安慰。
医生让尽快办理住院引产,引产很痛苦,经历过的人都明白那种无助的痛楚。引产下来一350g男宝,符合20孕周,胎儿脐带胎盘外观无异样。
医生说不出胎死宫内的原因,说这么大孕周了可能是个意外,一般都是前三个月出事比较多,鼓励我还年轻,养好身子重新再来。
但小谷不相信事出意外,她说她月子里几乎每天都在搜索有关胎死宫内的文章,加入一些姐妹群报团取暖,才慢慢走出来。
引产后的45天,小谷就开始了我的检查之路。她做的第一项检查是骨髓穿刺,为了寻找到血小板低的原因。
但检查下来的结论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说白了就是医生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的减少。
之后她和老公在市妇幼查了染色体,甲功,宫颈HPV,自身抗体等一系列胎停全套,做下来也没查出什么问题,医生叫她休满半年就可以进行下一次的备孕了。
后来她说直觉告诉她,不能再在本地查了,本地查不出问题,就是浪费时间,无意中她加入姐妹群聊知道了鲍时华团队,知道了仁济医院的赵爱民。
之后她直接去一妇婴做了胎停全套。查出的问题有:血小板聚集率高,抗贝塔糖蛋白IGG高。
一妇婴顾磊医生告诉她,说她是抗心磷脂综合症,是免疫凝血因素导致的不良妊娠,这种因素会导致胎儿供血不足或生长受限,不仅仅是前三个月,在怀孕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发生死胎。
于是就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用阿司匹林+强的松备孕。因为血小板低,备孕就没有打肝素。
很快,用药后的第3个月小谷就再次怀孕了,她又惊又喜,随即就买票赶往一妇婴做孕后初诊。检查下来翻倍孕酮都不错,血小板聚集率和抗贝塔糖蛋白全都正常了,D2聚体为0.3,继续3阿加1强的保胎方案。
孕7周复诊已有胎心胎芽,D2聚体上升至0.4,顾磊医生帮她加了隔天1针的肝素,但考虑到血小板很低,她主动拒绝了加肝素,想再观察看看。
小谷孕12周从一妇婴毕业,她不放心,听说了上海仁济对大月份的流产保胎更好,后来又去了仁济保胎。
考虑到抗心磷脂综合症和血小板低,既要做抗凝治疗,又要警惕出血,她挂了仁济产科金忆主任的号,决定在她那一直保胎到生。
孕19周时,小谷的D2聚体突然飙升至3.44,血小板降至30,她要求顾磊和金忆医生给她开肝素,但两位医生都以血小板太低拒绝了她。
顾医生跟她说以她的情况需要上肝素,但必须先将血小板升至50以上,要不然她跟胎儿都有出血的风险。
而金医生认为她不需要上肝素,因为血小板低,本来凝血就不好,就不应该再做抗凝治疗。
在这个接近以前出事的孕周,她说她觉得自己再不用肝素,胎儿可能会再次胎死宫内。
她上网查了升血小板最快的方法:就是输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蛋白,回到当地医院她就立刻找医生办理住院,输注了5天丙球,每天输8瓶,但结果是,出院时复查血小板不仅没有升,反而还下降了。
当时她内心很崩溃,血液科医生都叫她的公婆劝她,叫她不要拿自己的身体冒这么大的风险,只为留这个孩子了。但她不愿意放弃,她说如果上海不能帮她继续保,那她就去北京,无论如何她都要留下这个宝宝!
所有人都觉得她疯了,完全不考虑自己。
出院后,她又在网上问诊了北医三院的刘湘源,刘湘源告诉她让她一定要上肝素,而且是一天2支!
在刘湘源的指导下,她把强的松换成了美卓乐,并加用纷乐、环孢素、骨化三醇和肝素。
打肝素后,她的血小板一直维持在30到40之间,没有再下降,D2聚体降至2.4,从31周之后,她租了胎心仪,每天在家自己做胎监,不敢有丝毫松懈。
到孕34周,去仁济产检,孕晚期凝血越来越难控制,她的D2聚体每天2支肝素,值还有4.25,S/D比值2.94。
仁济金忆医生评估她的宝宝发育的还不错,已经接近5斤,建议她在孕36周就可以提前输血小板,然后把宝宝剖出来,以防意外。
但在35周+1的时候小谷宫缩厉害,挂了安保也压不住宫缩,胎儿又是臀位,紧急情况下实施了全麻剖腹产,当时连血小板都没来得及输,就直接上了手术台,术后医生告诉告诉她,她的血小板只有24,刀划到哪血就飙到哪,术中出血1000毫升,每个人都替她捏了一把汗!
还好最后宝宝一切正常,男宝,5斤2两,一切平安!
现如今,小谷的宝宝已经一周岁多了,看着 健康 可爱的宝宝,她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值了。
小谷说在整个孕期她也接受到很多人的帮助和鼓励,也算是久病成医了。在此,她总结了几点经验分享给还在奋斗路上的姐妹:
1.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绝大多数的流产都不是意外,一定要去查原因!
2.不要在小地方浪费时间,小地方检查项目有限且结果不准确,一定要看胎停方面的大医院,本地医院有的医生根本不懂这方面。
3.抗心磷脂综合症一定要重视,产科常表现为反复流产,宫内生长受限,胎死宫内等。出过事的姐妹即使曾经阳性后来抗体转阴也一定要整个孕期用药保胎。
北医三院的刘湘源医生的看法是有临床表现者即使没查出过阳性也要高度考虑抗心磷脂综合症的可能,因为抗心磷脂抗体一共包括13项,但国内基本只检查其中的几项。
4.阿司匹林、强的松、纷乐、环孢素、肝素等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孕期用很安全,以强的松为例,用医生的话来说超过百分之90以上都在进入胎盘前被灭活,剩下的成分不足以对胎儿造成影响。
6.遇到一些大的决定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几个医生的意见,不要只听一个医生意见就做决定。
7.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放弃宝宝,但也不要盲目治疗,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才有能力在战。
‘伍’ 请教各位JM,仁济赵爱民处外地的检查报告认不是否需要到仁济检查
据说是不认的。赵的仁济东院,听说其他医院报告都不认的。不行你去一妇婴吧,那认的 查看原帖>>
‘陆’ 赵爱民的介绍
赵爱民,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现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行政副主任、党支部书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
‘柒’ 仁济医院哪个院看消化内科比较好
【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与胃相关的疾病有很多种,从大体上分类可以分为良性疾病或者恶性疾病。良性疾病最常见就是慢性胃炎,比如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或者慢性萎缩性胃炎。另外消化性溃疡中的胃溃疡也属于良性疾病,还有胃息肉、胃粘膜增生、隆起都属于良性疾病。恶性疾病主要有胃癌、胃转移癌或者为淋巴瘤等。所以若患者出现上腹不适的症状,或者腹痛、反酸烧心、恶心呕吐、上腹胀等等,就应该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完善胃镜或者上消化道钡餐、腹部CT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排除胃良恶性疾病。患者要是检查出了患有胃部疾病。就一定要使用药物积极的治疗。避免产生其他的并发症。患者最好去医院进行检查,遵循医嘱用药。适当的进行一些活动锻炼,注意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剧烈的运动。胃肠道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如平时饮食不洁、暴饮暴食、喝酒,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都可以导致胃肠道疾病,出现恶心、呕吐、拉肚子、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或者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都属于肠胃疾病的范畴。可以根据症状判断疾病的原因,做胃镜或者肠镜、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选择对应的药物治疗。如肠炎引起的腹泻,可以口服抗生素氟哌酸或黄连素治疗。对于慢性胃炎或者胃溃疡疾病,可以口服西咪替丁、奥美拉唑等胃黏膜保护剂、抑酸药治疗。胃肠道疾病也要注意饮食生活方面的调理仅供参考具体请咨询专业医师
‘捌’ 去上海仁济医院哪个分院好
西院 最好,也是总院。主要是老医生。
东院 也比较好,年轻医生多些。
其他分院都 是从属性质的,一般。
‘玖’ 帮忙推荐位上海仁济医院消化内科的医生
房静远主任医师
冉志华主任医师
陈胜良主任医师
陈萦晅主任医师
茅益民主任医师
戈之铮主任医师
陆红主任医师
马雄主任医师
薛惠平主任医师
李晓波主任医师
曹芝君副主任医师
薛寒冰副主任医师
沈镭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张尧
副主任医师崔云
主治医师王勇峰
主治医师高琴琰
主治医师熊光苏
主治医师孙丹凤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创建于1844年,是上海第一所西医医院。建院166年来,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建国五十多年来,医院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新中国成立以来,仁济医院取得了许多临床医学成果,填补了我国医学的多项空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拥有多个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临床医学中心。医院现由东西两部组成,西部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中央商务区内,毗邻外滩;东部位于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内。
‘拾’ 赵爱民的履历
1990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现苏州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现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行政副主任、党支部书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