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指南 » 上海交大双一流学科多少个
扩展阅读
上海到孝义快递用多久 2025-02-02 09:44:46
上海扇牌洗衣皂怎么样 2025-02-02 09:33:28

上海交大双一流学科多少个

发布时间: 2022-09-13 02:48:19

⑴ 双一流2021年增补名单-双一流学科正式名单2021

自985和211建设统筹为双一流建设后,双一流大学名单就备受关注,2021年将进行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对于双一流大学和双一流学科名单想必大家也非常关心,本期老师将为大家整理双一流2021年增补名单以及双一流学科正式名单2021,供大家参考。


⑵ 16个首轮“双一流”专业被警示

16个首轮“双一流”专业被警示

16个首轮“双一流”专业被警示,第二轮建设名单中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双一流”重点在“建设”,学科为基础,16个首轮“双一流”专业被警示。

16个首轮“双一流”专业被警示1

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三部委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共包含全国147所高校的多个类别学科,此外,15所高校的16个学科被公开警示或撤销。在名单公布的同时,三部委还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启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不是划分“三六九等”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本次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共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和首轮名单不同的是,本次公开的名单中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建设学科目录,根据安排,上述两所学校的自主建设学科将由其自行公布。

针对这一变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若干意见》的改革任务之一就是扩大建设自主权,推动建设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建设高校的主体意识和创新动力(310328),为若干高校冲入世界前列创造政策制度环境。由此,三部委报请国务院同意,先行赋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学科建设自主权。

“放权的主要考虑一是两校学科建设可不拘泥于一级学科,建设数量在现有基础上自主确定优化;二是对两校实行目标管理,紧扣服务国家战略急需的领域方向,明确冲顶世界一流的阶段性梯次目标、标志性成果及时间节点;三是两校要建立适应内涵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自我评价体系、内部约束机制和治理体系。”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编制完成建设自主权扩大整体方案后,将自行公布建设学科。

此外,第二轮的建设名单也未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进行区分。针对这一情况,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从首轮建设情况看,一些建设高校对“双一流”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理解还不到位,仍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身份和层次追求,存在扩张规模、追逐升级的冲动。“‘双一流’重点在‘建设’,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

16个专业被警示

而在具体的学校和学科方面,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相比首轮均出现一定变化。对此,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确定第二轮建设范围时,并没有进行大进大出的调整。“首轮‘双一流’建设整体布局已形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基本体系,保持建设范围的总体稳定,有利于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保持定力、持续投入、汇聚力量、沉淀成果,持续发挥支撑一流大学体系建设的作用。”

在布局调整方面,第二轮建设将以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作为指引调整建设学科的'指南,对拟建设学科的匹配度、水平和发展质量等进行综合考查,尤其是加大基础学科、理工农医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三部委还同期披露了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具体来看,共包含15所高校的16个专业。其中,东北师范大学的数学学科和上海财经大学的统计学学科被予以撤销,根据学科建设情况,前者被调整为“教育学”,后者被调整为“应用经济学”。同时,其他13所高校的14个专业被给予公开警示。

据了解,上述警示学科和调整后的学科,将在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解释中称,首轮“双一流”建设虽然总体上实现了建设目标,但实际建设时间还不长,有些学科因各方面原因,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相比其他同类建设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提升程度相对靠后,为激励督促,也为警示其他建设学科,需要给予这些学科公开警示的处理。

鼓励高校主动对接需求

对于未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进一步强调,“双一流”建设将坚决克服“五唯”的顽瘴痼疾。不把帽子和论文数量等作为监测点,将加大质量、贡献和内涵建设成效的监测,并有充分“留白”空间,高校可将特色成效写实性描述。

在建设成效评价中,也将注重体系性、诊断性、集成性和发展性,突出质量、服务和贡献,坚决摒弃数论文、数帽子的做法,不简单以论文数量、排名变化、帽子数量等作为评价指标等。

而为加强专业学科建设,《若干意见》中也指出,未来将建设健全国家急需学科专业引导机制,按年度发布重点领域学科专业清单,对现有学科体系进行调整升级,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布局交叉学科专业,培育学科增长点。实施“基础学科深化建设行动”,稳定支持一批立足前沿、自由探索的基础学科,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此外,第二轮建设中也鼓励建设高校主动对接需求、优化学科建设口径。允许个别建设学科所属建设高校根据自身特色优势、目标定位,以及服务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展需求情况提出申请,经专家委员会审议咨询、三部委报国务院批准后作出调整。调整后,原学科将不再列入建设名单。

16个首轮“双一流”专业被警示2

2022年2月14日,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经专家委员会认定,教育部等三部委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

2017年9月,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发布。对比两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发现,部分沪上高校及学科新入选。

第二轮建设名单中新增了七所高校,包括上海科技大学,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系首次进入新一轮一流学科建设序列。

复旦大学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第一轮为17个学科。

上海交通大学18个学科入选,其中“物理学”学科为此次新增学科。记者从上海交大了解到,与第一轮名单相比,部分学科名称有所调整,这是因为首轮建设学科不是《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内一级学科的,变更为了建设依托的主要或相近一级学科,这样的学科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和“工商管理”学科。

同济大学8个学科入选,其中“生物学”学科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新增学科。

东华大学2个学科入选,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此次新入选。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予以撤销,根据学科建设情况调整为“应用经济学”。记者从该校了解到,学校主动优化建设口径,将一流建设学科调整为应用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于2018年1月发布的“双一流”建设方案显示,“经济学与商学”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口径,涵盖统计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和工商管理。

此外,华东理工大学3个学科、上海海洋大学1个学科、上海中医药大学2个学科、华东师范大学3个学科、上海外国语大学1个学科、上海体育学院1个学科、上海音乐学院1个学科、上海大学1个学科、海军军医大学1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相较第一轮名单无调整。

第二轮建设名单中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介绍,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所有中国高校的自觉追求和行动目标,要有世界一流的视野和格局。“双一流”重点在“建设”,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

有关负责人表示,新阶段“双一流”建设应当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引导各高校在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按学校代码排序)(上海高校)

复旦大学: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同济大学:生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上海大学:机械工程

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

16个首轮“双一流”专业被警示3

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

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

同时,为增强建设动力,完善约束机制,对首轮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相比同类学科在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提升程度方面相对偏后的部分学科给予警示,相关学科应加强整改,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

被公开警示(含撤销)的有15所高校的16个专业:

据了解,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一批“双一流”名单于2017年9月公布: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

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⑶ 上海双一流大学

上海双一流大学有:

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

1、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由教育部与上海市重点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

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九校联盟(C9)、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

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复旦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上海交通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同济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华东理工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东华大学

⑷ 双一流大学名单42所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 双一流 ”建设不是“ 211工程 ”“ 985工程 ” 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

⑸ 上海大学双一流学科有哪些 附重点专业学科名单

一、上海大学的双一流学科有哪些 上海大学的双一流学科有机械工程,该校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二、上海大学的简介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922年10月,国共合作曾创建了上海大学,校长为于右任,教务长为瞿秋白。这是一所被誉为“武有黄埔、文有上大”的革命学校,1927年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

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 复旦大学 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校、华东师范大学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复办上海大学(简称原上海大学)。

1994年5月,新的上海大学由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原上海大学(成立于1983年)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上海大学的广大师生立志继承与发扬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大学的光荣传统,为作出更大的贡献。着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钱伟长教授于1983年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1994年至2010年担任上海大学校长,他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和治校方略开创了学校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的新局面,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发展。

上海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现设有26个学院、1个学部(筹)和2个校管系;设有86个本科专业,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21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8个交叉学科博士点。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牵头建设1个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10个上海市Ⅰ类高原学科、6个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 8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

⑹ 双一流学科名单2022

2022双一流学科名单如下:

1、北京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3、清华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4、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5、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6、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7、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8、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9、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

以上内容参考教育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⑺ 第二轮双一流学科数量排名

第二轮双一流学科数量排名

第二轮双一流高校一共有147所,其中浙江大学建设学科数达到21个,仅次于清华北大。

山东大学建设学科数增至四个,但也仅排第33名,还要少于北京科技大学。

广东新增三所双一流高校,分别是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

相对于2017年42所“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5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47所,新增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这147所高校都拥有“双一流”建设学科,学科数量在1个至21个不等。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由于在最新一轮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不再统一公布,而是由学校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因此,就“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而言,浙江大学以拥有21个学科居榜单,复旦大学次之,上海交通大学居第3名,分别拥有20个、18个“双一流”建设学科,是我国拥有“双一流”建设学科最多3所大学,紧随其后的为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等,进入榜单前10名。

对于2022年最新一轮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相对于2017年第一轮入选高校,新增7所高校,包括湘潭大学、山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作为最新一轮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大学,就发展势头而言是最强劲的。当然,就其入选学科而言,学科实力也居全国各高校学科实力前列,是考生和家长报考性价比较高的一批大学。

⑻ 2022双一流学科名单有哪些

2022双一流学科名单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北京大学、网络-清华大学、网络-上海交通大学、网络-复旦大学、网络-南京大学

⑼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排名

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发布2022-23世界大学排名,上海交通大学首次跻身世界前100名。


一、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位于直辖市上海,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为九校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 21、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⑽ 上海双一流大学名单2022

2022年上海双一流大学名单及建设学科名单:

1、复旦大学: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2、同济大学:生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

3、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4、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5、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

7、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

8、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9、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10、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11、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

12、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13、上海大学:机械工程

14、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15、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