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5月份外地人员来津用报备吗或者需要什么手续
需要报备
需要报备你到达天津后驻地社区居委会和小区物业
同时你自己必须有绿色健康码
② 现在进津有什么要求
1.来天津前需向来津居住地所在社区、街道、单位等进行报备,无固定居住地需向酒店进行报备,听从当地所属街道、酒店等单位防疫安排。
2、需申请天津健康码,且健康码显示为“绿码”。
3、提供新冠疫苗接种记录,在津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员需提供健康码左上角的“金盾”标识。没有“金盾”人员可提供您接种地提供的接种证明,如其他省市的接种码、接种记录等。
一、进津防疫最新政策措施
1.高风险区:7天内具有旅居史的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于第1、2、3、5、7天进行核酸检测。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
2.中风险区:7天内具有旅居史的人员,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于第1、4、7天进行核酸检测。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3.低风险区、7日内非管控人员中报告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县(市、区、旗)、直辖市将所在县(市、区、旗)调整为所在乡镇(街道):7天内具有旅居史的人员,实施抵津前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核验制度,抵津后3天内完两次核酸检测(间隔满24小时),并做好健康监测。
4.重点疫情地区,即经专业机构研判,市防控指挥部批准同意,疫情发生地出现以下任一种情形:疫情规模较大;出现广泛社区传播风险;存在外溢情形或较大外溢风险:原则上,7日内具有重点疫情地区所在街道(乡镇)旅居史人员,根据当地疫情形势及管控方式,采取与高风险区、中风险区相应的管理方式,或酌情采取“7天居家健康监测,于第1、3、7天进行核酸检测”的降级管控方式。必要时,管控范围调整至重点疫情地区所在县(市、区、旗)。
5.外地来(返)津人员:有来(返)津计划的人员,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天津健康码“绿码”,在完成报备的前提下有序进津。抵津后,上述风险区域按照现行政策执行,其他地区人员于抵津24小时内进行1次核酸检测。针对京津冀通勤人员,上述风险区域按照现行政策执行,其他地区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6.管控区域类别调整,管理方式相应调整,解除管理前进行1次核酸检测。7日内非管控人员中报告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县(市、区、旗),如始终未调整风险区且连续7日未在非管控人员中发现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管理政策终止。
二、中高风险地区来津人员:
1、对密切接触者,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
2、对密接的密接,实施“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3、对7日内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4、对7日内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5、另外,重点地区来津人员排查管控政策将定期更新。
三、来津核酸政策
1、有来(返)津计划的人员,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天津健康码“绿码”,在完成报备的前提下有序进津。抵津后,风险区域按照现行政策执行,其他地区人员于抵津24小时内进行1次核酸检测。
2、针对京津冀通勤人员,风险区域按照现行政策执行,其他地区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3、7天内具有低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实施抵津前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核验制度,抵津后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间隔满24小时),并做好健康监测。
法律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③ 进津政策
1、来天津前需向来津居住地所在社区、街道、单位等进行报备,无固定居住地需向酒店进行报备,听从当地所属街道、酒店等单位防疫安排。
2、需申请天津健康码,且健康码显示为“绿码”。 3、提供新冠疫苗接种记录,在津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员需提供健康码左上角的“金盾”标识。没有“金盾”人员可提供您接种地提供的接种证明,如其他省市的接种码、接种记录等。4、大数据行程卡显示正常,未到过中高风险地区,且体温正常,戴好口罩须主动向社区或工作单位报备,并积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等相关工作。
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或出示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码“绿码”。
在核酸检测结果出具前低风险地区来津人员须居家医学观察。其中,具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津人员须实施集中隔离至满离开重点地区后14日,并于其隔离第1、3(隔离满48小时)、7、14日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可解除隔离。
本轮疫情所波及省市参照管理,即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实施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核验制度,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津人员实施集中隔离及相应频次核酸检测。
近14日内具有相关旅居史人员须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接触史等情况。
上述人员纳入居家管理后均于起始时及解除前进行核酸检测,阴性方可解除管理。
广大市民应密切关注疫情防控信息,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做到疫情防控意识和健康行为不放松。1、高风险地区或有14天高风险旅居史人员不返津。
2、中风险地区或有14天中风险旅居史人员,原则上不返津,如确有需求,需经当地指挥部批准、并持72小时内核酸阴性结果。
3、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的其他地区人员春运期间返津,需持7日内核酸阴性结果。
4、低风险地区人员。(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返津,以及返回天津农村地区的人员,需持7日内核酸阴性结果。)其他人员持健康码“绿码”出行,在体温正常且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有序流动。
5、符合以上规定出行条件的返津返乡人员,持有有效核酸阴性结果不需要隔离,做好个人健康检测,遵守国家及我市防疫政策。
【拓展资料】
具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排查发现当日则纳入分类健康管理,提供离开上述地区满14日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者可自由流动;离开上述地区未满14日的人员,须提供抵津前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实施集中隔离管理至满14日,集中隔离当日及解除隔离前1日进行核酸检测。返乡人员须于解除隔离后,实施居家医学观察至抵津后14日,并于第14日进行核酸检测。卫生健康部门要组织医疗机构加强针对性预检分诊和院感管理,将重点地区旅居史纳入就诊人员流调内容。
④ 今天返津手续
1、全部返津人员实行查验“一证一码一卡”政策,即对来返津人员在铁路、机场、道路客运场站和公路通道卡口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和通信行程卡。同时,来返津人员抵津后请立即向所在地街道(社区)报备,并于抵津后24小时内进行1次核酸检测,配合属地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2、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其他县(市、区、旗)旅居史人员,实施抵津后14天医学观察。
3、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人员,严格实施抵津后14天居家集中管理,按规定频次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可解除管理。4、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严格实施抵津后14天集中隔离,按规定频次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可解除隔离。5、另外,重点地区来津人员排查管控政策将定期更新。
⑤ 上海回天津需要隔离吗现在
上海回天津不需要隔离。
天津最新防疫政策如下:
1、低风险地区来津需申请天津健康码,且健康码显示为“绿码”;
2、提供新冠疫苗接种记录,在津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员需提供健康码左上角的“金盾”标识。没有“金盾”人员可提供您接种地提供的接种证明,如其他省市的接种码、接种记录等;
3、中高风险地区来津实施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核验制度。抵津后14天集中隔离,调查日期为抵津前14天内;
4、隔离第1、3(隔离满48小时)、7、14日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可解除隔离。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十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