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对中国有多少援助
日本对华援助,包括有偿援助、无偿援助和技术援助3个部分。有偿援助部分就是通常所述的日元贷款,无偿援助部分是日本对中国的赠款,技术援助则是日方为中方免费提供人员培训等技术合作。 1979年5月,日本贸易促进会关西本部会长木村一三访华。他曾是日本老共产党员,对华非常友好。在与交通部部长能够曾生交谈时,木村提到日本政府有一种援外贷款,中国政府可以争取利用这笔贷款。交通部随即用简报将这个信息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副噢子女管理李先念阅后批示:此事可能是真的,请谷牧同志抓一下。 谷牧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国家建委副主任谢北一。谢北一主动找到日本驻华使馆的经济参赞,得到的答复是真有这样的贷款,为的是帮助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8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贷款利率仅为0.75%-1.5%,贷款期限30年,头10年只付利息不还款,还有10年宽限期。贷款主要用于港口、铁路、电站等国家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当时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50美元,继续建设基础设施,这好是日本政府贷款的援助对象。 1979年9月,古木率团访问日本,刘至诚随行,将第一批日元贷款的4个项目最终确定下来。1979年12月上旬,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华访问是,正是宣布对中国实施援助开发贷款。随即,谢北一率团赴日本,签订了第一份贷款协议,中国接受日本政府500亿日元贷款(按当时汇率约合3.3亿人民币,2.2亿美元)。1978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仅为1.67亿美元。这比日本贷款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接受的最早、最大一笔外国政府贷款。 日本某些新生代政治家,并不了解对华ODA的背景,在这个问题上说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话。事实上,日本对华援助绝不仅仅是贷款的问题。正如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答记者问时所说:“众所周知,对华日元贷款是一种有特殊政治和历史背景的互惠资金合作。”这种“特殊的政治和历史背景”包括了历史上日本侵略与掠夺中国的背景,还包括中日两国要和平友好的背景。 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北京代表处专门负责对华日元贷款,他们提供的资料称,截至2004年3月31日,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对华日元贷款项目338个,总额为3万亿日元,合1726亿元人民币。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中国事务所负责对华ODA中的技术合作与无偿援助。他们提供的资料称,到2003年度,日本累计提供技术合作金额达到1446亿日元;无偿援助项目266个,累计为1286亿日元。 这些资金广泛用于中国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以及农村开发,环境保护、医疗、教育等领域,援助项目遍布中国各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怎么看现在的日本人? 客观公正,不要被任何舆论导向牵引就可以了。
㈡ 日本对华政府(ODA)援助知多少
日元贷款以援助中国改革开放为目的,于1979年开始实施。截止2017年9月,对华日元贷款共涉及367个项目,援助金额累计达到33165亿日元。对华日元贷款被广泛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中国经济得到发展和军力增强,日本国内要求调整对华援助的呼声高涨,贷款援助金额在2000年达到2000亿日元的峰值后开始减少。在2007年度以后,日本不再提供新的日元贷款援助,但对已有的项目仍继续提供贷款。最后结束的贷款项目是青海省环青海湖流域草地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涉及5.3万公顷的植树造林、防沙坝、水利设施等,资金总额达到63亿日元。
(2)战后日本援助上海的项目有哪些扩展阅读:
日本对华援助主要被用于道路、机场、发电站等基础设施,环境政策及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以及例如中日友好医院的建设,和2008年四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等,成为了支撑中日关系的顶梁柱。而如今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对此援助表示质疑。2017年9月,日本政府作为面向中国的政府开发援助而提供的日元贷款于26日实施结束。
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援助国,日本对华政府援助始于1979年。当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年,中国面临资金、技术紧缺和能源供应紧张、基础产业落后等问题。日本通过提供3万亿日元的援助,包括有偿资金合作(日元贷款)、无偿资金合作和技术合作,既支持中国经济增长,也改善日企在华投资环境。其中,日元贷款为援助主体。
㈢ 日本对中国有多少援助
日本经济腾飞的神话完全是靠侵略中国实现得
重新认识日本战后崛起的“神话”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通过不断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获取了巨额资本,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庞大的现代工业体系:中国则被夷为废墟,几乎倒退到石器时代。这就是二次大战结束、日本投降时,中日实力对比的真实写照。日本在1931年至1945年的侵略战争中获取了巨额财富,它虽然最后败给盟军,但其本土所受到的损失非常轻微。从经济上衡量,日本得多失少,在二战中是赢家。这一净得的利益也奠定了它战后经济飞跃的基础。
然而,狡诈的日本人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拒绝对中国和亚洲的被侵略国做出赔偿。靠着它多年来抢掠的不义之财,利用美国的扶植,日本发展成今日的经济实力,甚至不时拿出几块日元贷款在中国政府面前当施主。日本所谓的“援华”贷款的真正原因:那是典型的乘火打劫啊,就是乘着中苏,中美交恶,中国处于相对孤立的地位的时候,用极少的代价大量的掠夺走了中国宝贵的资源.谁从中国掠夺走的媒炭最多?谁从中国掠夺走的石油最多?谁从中国掠夺走的稀土最多?日本埋在海里的那些中国的煤和稀土最大的部份是从中国掠夺走,日元贷款的前提,是必须采购日本的设备,而且价格基本上是日方说了算,淘汰的垃圾设备卖了天价!日本对中国的贷款全都是获得了极高额的回报的.同时,他们把大屠杀的罪责否认得一干二净,把欠的债左推右赖,颇有你奈我何的味道。
二、日本在侵略中获得的经济利益远大于其战败的损失
日本是一个资源极为贫乏的国家,其地域狭小而山地面积占85%,却有一亿多人口,矿藏稀少,却有庞大的工业,因此几乎所有食物与工业原料均需进口。在1937至1945年期间,通过对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原材料、粮食和劳动力的无偿占有,日本积累了深厚的资本,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侵华日军司令(火田)俊六在1941年9月上书说:“不只现地军(指侵华日军)要依靠大陆以图生存,日本的总动员的资源也要取自中国,这不是很严酷的事实吗?”这一上书的目的在于主张先摆平中国的抗日力量再行南进,但也说明当时的日本人确实是在以吸中国人的血为生。日本在1931年即占据了资源富饶的中国东北三省,后来更占领了华北、华东、华南的辽阔土地,建立伪满州国和汪精卫汉奸政权,控制了中国几乎所有的矿山、工厂和农村,使用中国的劳力对中国的资源进行掠夺。
日本对中国的掠夺在《日本的侵略与掠夺是中国贫穷的直接原因》一文中有更多的说明,在此不再重复,而着重概括日本对东南亚诸国的盘剥。
1941年日本制订了《南方占领地行政实施要领》,其主要内容包括:
1)占领军从占领地收取重要国防资源以供日本调遣:
2)占领军须取自于现地的生产品以自活;3)在占领区之物资由海陆军征用船舶输送至日本:
4)占领军接收并管理占领区的铁道、船舶、港湾、航空、电信及邮政。次年日本内阁又通过《关于南方经济处理之件》的决定,制订日本在其占领地的方针。除以上各条之外,更强调占领区的开发必须由日本政府指定的企业承担。被指定的企业主要有三井、三菱、住友、古河、日矿等财阀。
随后日本人在东南亚无限制地发行南方开发金库券及军票等纸币,彻底进行收刮。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地的主要农产品本来是砂糖、烟叶、咖啡等,日本人却勒令他们改种水稻与玉米。同时又把越南、泰国、缅甸所生产的稻米几乎全部征为军粮或运回日本本岛。后来,日本在战事处于不利时,为扭转败势,对中国和各占领区的掠夺更加变本加厉。1944年末到1945年,越南农民即因粮食全部被夺而饿死两百多万人……。
日本以这样残酷的方式对中国及东南亚与太平洋国家的榨取导致了它本身经济的腾飞。掠夺的财富被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例如,以不变价值计算,1943年日本的GN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7%,1944年则增长了10.1%。1937年,日本钢产量为五百八十万吨,而到1943年,则达七百八十万吨,其生产能力则达一千三百多万吨。商业造船由1941的二十三万八千吨,增加到1944年的一百八十五万吨(加进掠夺之运输)。1942年完成一艘六万四千吨战列舰和六艘小型航空母舰,1944年完成的吨位则比此高出十万吨。飞机生产由1942年的每月七百架增加到了1944年的每月两千五百多架……。
以上一系列数据说明,在盟军尚未取得马利安那群岛的轰炸机基地之前,日本是越战越强。其原因很简单,依靠残酷的掠夺,整个日本民族过上了白吃、白穿、白拿原材料并且拥有若干亿奴隶的吸血鬼生活,日本的两百多万侵略军不但不需要国内提供粮草,反而可以把被征服国的粮食、资源和劳力最大限度地运回国内,而无须顾忌被掠夺者的死活。原来日本要化钱买原料和食物,现在则免费享受。总吨位一千多万吨的庞大船队穿梭于被占国与日本之间,源源不断地运回物资,把工业实力再大大地向前推进。盟军对日本商船的攻击,大大减小了其运输掠夺物资的能力,使其工业生产在1945年由于原料缺乏、开工不足而有较大下降。但正如前而指出的,由于对日本本岛轰炸的规模甚小,这一下降并非生产能力(设备与劳力)和物资的损失。
日本人不断诉苦说他们在战败时如何吃个饱,实际上,战前日本人平均每日食物热量为2000卡,1944年,也只降至1900卡,到投降时,还有1680卡。当时日本与东南亚之间的航运已经基本中断,这些食物主要是从中国运回来的,又有多少中国人因此饿死?日本投降时还拥有战斗飞机九千架,五百多万军队,准备与登陆的美军拼死一战,意图使后者因伤亡太大而不得不与日本妥协,使日本可以保留其获得的部分利益,如中国东北等。然而,原子弹使日皇认识到投降比“日本完全灭亡,稍胜一筹,只要种子残存,仍有复兴之光明”。
波茨坦公告明令日本不得拥有军工企业,但是日本在投降之际即迅速地毁灭所有重要文件并把所有军工转为民用,从而逃脱了本应被解体的命运。后来,美国为了其“全球战略”,不但阻止被害国向日本索赔,反而释放大部份甲级战犯,让他们重返政坛,扶植日本垄断资本,从而使日本在掠夺战中积累的潜力得到释放。到60年代,日本的造船、汽车、钢铁就已分别居世界的第一、二、三位。此后的几十年,日本没向中国赔一分钱,倒给自己建起了高楼大厦,过起了世界富豪的日子。
三、结论:多行不义者不会自毙日本对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敲骨吸髓的榨取使日本在1930至1940年代初的十余年间获得了极大的财富并且导致其经济迅速膨胀。与一般的看法相反,日本在盟军为期九个月规模有限的轰炸下没有受到显着的损伤。以上列举的数据无可争辩地说明了这一点,从而揭示了日本战后经济腾飞的一个秘密,日本掠夺的财富是它战后经济增长的源泉。战后日本和其它西方国家的区别在于,它是掠夺最多、损失最小而且没有对受害者做出赔偿的国家,日本欠的债,本来应该先拆卸其工业抵偿一部分,剩下的再分期偿还,但是美国却让它逃脱了责任。日本就好比是一个打家劫舍的强盗,他杀人放火抢了无数财宝,由于受到昔日强盗帮里的同伴(美国,曾与日本勾结分别吞并菲律宾与朝鲜,鼓动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庇护,他保留了所有的抢劫所得,等风头一过,马上拿出这些财宝来投资做生意,干起洗钱、发财的勾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的经济奇迹的实质就是极端残忍的掠夺。
报道称:人才!日本战前借用巨额军费培养的很多工科人才。在战时日本军方派遣到前方作战得基本都是来自14、5岁得娃娃兵和文科生。以及最多的那些无学者。而数以万计被保留下来的工科生,却成为了日本战后经济腾飞得基础。
掠夺!日军在攻占南京以后,大多数日本士兵与军官腰间裤带上,都穿着50-200枚金戒指。;滥发军票!用一张毫无疑义纸片来榨取中国百姓,实施金融诈骗。9·18后,日本在伪满洲国利用“伪满州中央银行”大量发行所谓“满州元”简称满元得伪货币。1938年3月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伪“联银券”在上海设立“伪中央储备银行”发行“华兴券”。1941年1月又在南京设立“伪中央储备银行”发行“中储券”。
日本在当时中日战争与太平洋战争军费总计7559亿日元。(依照消费者物价指数换算、约为170万亿日元以上)而日本利用当时操控得上述各家银行,在华掠夺资费根本无需日本政府动用国库支出。而战争结束时期,中国华北地区通货膨胀比日本国内高达130倍。
制作伪钞假币!当时日本陆军秘密机关、第九技术研究所、第三科进行对中华民国伪钞制造工作。伪钞总额度为40亿元。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其伪钞发行额度14.8亿元。从抗战开始一直到武汉沦陷时期,前中国国民政府总计每年军费开支10-15亿元。而其行政经费只有7亿元。总计不超过25亿元。
疯狂与鸦片掠夺!自战前截止到1945年。日本对华鸦片总收益4.2亿日元。在战败之前,日本更加大肆疯狂掠夺,爱心觉罗·浩(浦杰妻子)传记中记载、满洲国大批金块在苏军进入满州之前,被空运到日本。另据朝日新闻记者大九保泰得《支那派遣军和平交涉秘录》记载日本军队于1945年8月12日将正金银行上海支店的一箱箱黄金装上,日本海军松沪舰队的驱逐舰运往日本。而同年9月底日本总司令官刚村宁次大将仅仅将的3吨黄金交给了前来接受的前国民政府政府何应钦。而宣告其余黄金下落不明。日本保守党其政治中枢自由党的创始资金,是由日本海军在上海儿玉机关张儿玉誉士夫从中国大陆带回来的钻石、白金等资助。依照当事人言田信熊记述:“在8月15日当天,我使用朝日新闻社的飞机,将值钱的大批物质运抵日本。主要是选择那些金条、钻石、白金、翡翠等重量轻东西运载,主要是怕由于超载使得飞机飞不起来”。
战争财!在整个二战中日本本国财富非但没有消耗,反而得到了迅猛增长。1937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GDP)只有66.6亿美元。而当时中国前国民政府GDP是136亿美元(估计值)。然而1944年日本在大发战争期间,GDP总值为175亿美元。翻番接近3倍“战争创造的日本神奇”再一次显示了掠夺的威力。仅仅7年战争,就实现了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达到的国家GDP总额。多么“辉煌”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战后日本精确统计了其自身损失,包含小到一副字画。大道建筑民宅。结论是:一般国富损失额度25.4%远远低于亚洲遭受战争侵害的国家特别是中国。在加之,由于当时亚洲具体情况下,中国放弃了战争赔款。而其他小国家在美国淫威威慑之下,担心遭到美国的制裁。因此也都跟随中国相继放弃赔偿。甲午战争以后,日本通过不断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获取了巨额资本,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庞大的现代工业体系:中国则被夷为废墟,几乎倒退到石器时代。这就是二次大战结束、日本投降时,中日实力对比的真实写照。日本在1931年至1945年的侵略战争中获取了巨额财富,它虽然最后败给盟军,但其本土所受到的损失非常轻微。从经济上衡量,日本得多失少,在二战中是赢家。这一净得的利益也奠定了它战后经济飞跃的基础。
日本的历史是侵略与残杀的历史,日本的经济是掠夺与榨取的经济。但是,在我们有力量和决心去结束它的罪恶历史之前,它不会自动消亡;在我们有实力索回被掠夺财富之前,日本还将靠中国人的血液繁盛。明确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忘记我们面临的危机和肩负的沉重的历史使命。
㈣ 日本给了中国多少援助
195. 51亿美元低息贷款,12.5亿美元无偿援助。
第1次日元贷款到第4次日元贷款
日本对华提供日元贷款的方式,在2000年度以前(第1次日元贷款到第4次日元贷款)为跨年度方式,2001年度以后改为单年度方式。跨年度方式的特点是配合中国的五年计划预先确定若干年度内提供贷款的总额,单年度方式则根据“日元贷款候选项目名单”每年选定贷款项目。
第1次日元贷款(1979~83年度的5年期间)是1979年12月大平首相访华时承诺的,贷款总额为3309亿日元,分为主要以铁路、港湾建设等为对象的“项目贷款”(2009亿日元)和“商品贷款”(1300亿日元)。贷款利率为3%,偿还期限为30年(其中宽限期为10年,即在头10年可以不偿还本息)。
“项目贷款”的对象包括石臼所港与兑州-石臼所铁路建设工程、北京-秦皇岛铁路扩建工程、广州-衡阳间铁路和秦皇岛港建设工程、五强溪水力发电站建设工程等6个项目,“商品贷款”主要用于宝钢和大庆石化的机械设备进口。对于日本来说,石臼所港和秦皇岛港是进口中国能源、特别是煤炭的重要据点,兑州-石臼所铁路和北京-秦皇岛铁路则是通向上述两个港口的必经之路。
第2次日元贷款(1984~89年的6年期间)是中曾根(康弘)内阁于1984年3月承诺的,贷款总额为4700亿日元,其中包括“黑字还流贷款”(日本政府为减少国际收支盈余而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700亿日元,其对象为铁路、港口、通讯、电力等16个建设项目。1987年度以前的贷款利率为3.0~3.5%,1988年度以后考虑到日元升值增加了接受贷款国的偿还负担而降至2.5%,偿还期限与第1次日元贷款同样为30年(其中宽限期为10年)。
第3次日元贷款(1990~95年度的6年期间) 是竹下(登)内阁于1988年8月承诺的,总额为8100亿日元(其中“黑字回流贷款”为400亿日元),主要用于电力、铁路、港口、机场、道路、通讯、城市建设、农业等42个建设项目(其中“黑字还流贷款”项目2个)。贷款利率为2.5%(1990年度)和2.6%(1991~93年度),偿还期限与第1次、第2次日元贷款同样为30年(其中宽限期为10年)。
第4次日元贷款(1996~2000年度的5年期间)是村山(富市)内阁于1994年12月承诺的,贷款总额为9700亿日元,主要用于铁路、航空、港口、农业水利、环境等48个建设项目。1996年度和1997年度的贷款利率为2.3%(有关环境项目为2.1%),1998年度为1.8%(有关环境项目为1.3%,部分项目为2.75%),偿还期间与第1次~第3次日元贷款同样为30年(其中宽限期为10年)。
2001年度以来对华日元贷款政策的调整
2001年10月,日本政府制定了“对华经济合作计划”,根据该“计划”,日本的对华日元贷款除了改变了提供方式外,还调整了贷款对象领域和缩小了贷款规模。其贷款规模(政府换文承诺金额)从2001年度起连年大幅度减少,其中2001年度为1614亿日元(比上年度减少24.7%),2002年度为1212亿日元(比上年度减少24.9%),2003年度为967亿日元(比上年度减少20%),2004年度为859亿日元(比上年度减少11.2%),2005年度进而减至748亿日元,约为2000年度(2144亿日元)的三分之一。
2001~05年度的贷款对象计有44个项目(2001年度15个项目,02年度8个项目,03年度6个项目,04年度7个项目,05年度8个项目),主要集中于环保、扶贫和培养人材。在地区分布方面,上述44个项目中有42个项目用于中西部,占项目总数的95%,北京市和辽宁省各占1个项目,皆为环保项目。
据日本外务省统计,截至2005年度末,日本政府的对华ODA金额计为34360亿日元,其中有偿资金合作(日元贷款,按政府换文承诺金额计算)约为31331亿日元,无偿资金援助(按承诺额计算)为1472亿日元,技术合作(按JICA=日本国际合作事业团的实际经费支出额计算)约为1558亿日元(参见附表)。
附表 日本对华经济合作(ODA)额的推移
年度(年) 政府换文承诺金额(单位:亿日元) 净支出金额(单位:100万美元)
无偿资金合作 技术合作 有偿资金合作 合计 无偿资金合作 技术合作 有偿资金合作 合计
1979年 1.1 280.6 281.7 2.6 2.6
1980年 6.8 4.5 379.4 390.7 - 3.4 0.9 4.3
1981年 23.7 10.2 1000.0 1033.9 2.5 9.6 15.6 27.7
1982年 65.8 19.8 650.0 735.6 25.1 13.5 330.2 368.8
1983年 78.3 30.5 690.0 798.8 30.6 20.5 299.1 350.2
1984年 54.9 26.8 715.0 796.7 14.3 27.2 347.9 389.4
1985年 59.0 39.5 751.0 849.5 11.5 31.2 345.2 387.9
1986年 69.7 48.1 806.0 923.8 25.7 61.2 410.1 497.0
1987年 70.3 61.9 850.0 982.2 54.3 76.0 422.8 553.1
1988年 79.6 61.5 1615.2 1756.3 52.0 102.7 519.0 673.7
1989年 57.0 40.5 971.8 1069.3 58.0 106.1 668.1 832.2
1990年 66.1 70.5 1225.2 1361.8 37.8 163.5 521.7 723.0
1991年 66.5 68.6 1296.1 1431.2 56.6 137.5 391.2 585.3
1992年 82.3 75.2 1373.3 1530.8 72.1 187.5 791.2 1050.8
1993年 98.2 76.5 1387.4 1562.1 54.4 245.1 1051.2 1350.7
1994年 78.9 79.6 1403 1561.9 99.4 246.9 1133.1 1479.4
1995年 4.8 73.7 1414.3 1492.8 83.1 304.8 992.3 1380.2
1996年 20.7 98.9 1705.1 1824.7 25.0 303.7 533.0 861.7
1997年 68.9 103.8 2029.1 2201.8 15.4 251.8 309.7 576.9
1998年 76.1 98.3 2065.8 2240.2 38.2 301.6 818.3 1158.2
1999年 59.1 73.3 1926.4 2058.8 65.7 348.8 811.5 1226.0
2000年 47.8 82.0 2144.0 2273.8 53.1 319.0 397.2 769.2
2001年 63.3 77.8 1613.7 1754.8 23.0 276.5 386.6 686.1
2002年 67.9 62.4 1212.1 1342.4 54.9 265.3 508.5 828.7
2003年 51.5 61.8 966.9 1080.2 72.6 300.1 387.0 759.7
2004年 41.1 59.2 858.8 959.1 50.8 322.8 591.1 964.7
2005年 14.4 52.1 - 66.5 34.0 235.7 794.5 1064.3
累计 1471.7 1557.6 31330.6 34359.9 1110.3 4664.3 13776.8 19551.4
注:政府换文承诺金额为日本财政年度(4月至翌年3月)数字,其中技术合作数字为JICA(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的实际经费支出(不包括日本中央各部门实施的技术合作与接受留学生的经费)。2005年度的日元贷款因为在2006年6月才进行政府换文,因此未计入2005年度的统计。
净支出金额为历年数字。由于四舍五入的关系,合计金额不一定等于各年度金额之和。
资料来源:日本外务省‘ODA白皮书’、‘ODA国别数据库’各年版。
净支出金额的原始数字来自OECD(经济合作开发组织)/DAC(开发援助委员会)的统计。
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AC(发展援助委员会)统计,截至2005年底,日本的对华ODA净支出金额累计为195. 51亿美元,其中有偿资金合作(日元贷款)约为137. 77亿美元,无偿资金援助约为11.1亿美元,技术合作约为46.64亿美元(参见附表)。
另据中国外交部统计,自1979年到2006年6月,日本政府累计向我国承诺提供日元贷款约32078.54亿日元(协议金额),用于242个项目的建设。截至2006年5月底,我国实际使用日元贷款约23864.13亿日元,日本对华日元贷款占我国利用外国政府贷款的50%左右。
截至2005年,中国共接受日本无偿援助累计1376亿日元(约合12.5亿美元),用于136个项目的建设,涉及环保、教育、扶贫、医疗等领域。另外,日本进出口银行(现为日本国际合作银行)先后于1988年和1994年两次向中国提供“黑字还流贷款”,共计1400亿日元。
在中国接受的开发援助中,由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优惠贷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日本则是这些国际金融机构的主要出资者之一,如果把这一部分资金也计算在内的话,中国所接受的来自日本政府的资金将高于上述数字。
自从大平首相(当时)在1979年表示“日本将对中国的现代化努力提供尽可能的合作”以来,中国长期被日本列为“最重点援助对象国之一”(日本外务省《ODA白皮书》1999年度版)。实际上,日本对华提供ODA虽然起步较晚,但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期,中国就已超过印尼而成为日本ODA的最大接受国,1987年度以后中国也多次夺冠。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日本财政状况以及中日关系的的变化,中日双方已原则同意在召开北京奥林匹克的2008年之前,日本终止对华提供新的日元贷款。另方面,日方表示对于日元贷款以外的技术合作、“草根”(民间)及特定领域的无偿资金合作、无偿文化资金合作等方式,将“以扶贫、环保等互惠领域的项目和有助于增进中国国民对日理解的项目为中心,积极地加以利用”。
㈤ 战后日本对中国的援助
自1979年开始,日本31年对华援助近2900亿人民币,占对华援助的66.9%,是中国最大的援助国,中国从日本一共贷款了2000多亿人民币,换算成日元3万亿左右,实际中国使用是1.9万亿日元左右。
部分是无偿贷款,但大部分是有息贷款。当时日本利率已经达到1%甚至更低,而管中国要的利息是3%。90年代苏联解体后,日本跟随美国,对中国的ODA利息越要越高,而且条件设置更为苛刻。不得用于军事,无偿贷款不得用于盈利性项目,多是用于中国的日语教学,环境治理,留学贷款等。
(5)战后日本援助上海的项目有哪些扩展阅读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人均GDP将近1100美元,距离人均GDP3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标准还很远。而日本停止对韩国的贷款援助是在汉城奥运会后,当时韩国人均GDP已达4830美元。所以,还是应当按客观实际妥善处理。
此外,在讨论削减及停止对华贷款时,日本国内舆论也出现过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渲染中国“扩充军备”,将政治因素掺杂进来,令原本能增进两国人民感情的经济合作变了味道。希望日本政府能够把眼光放远,让这件好事善始善终。
㈥ 日本援建中国有哪些项目
日本对华援助,包括有偿援助、无偿援助和技术援助3个部分。有偿援助部分就是通常所述的日元贷款,无偿援助部分是日本对中国的赠款,技术援助则是日方为中方免费提供人员培训等技术合作。
到2003年度,日本累计提供技术合作金额达到1446亿日元;无偿援助项目266个,累计为1286亿日元。
这些资金广泛用于中国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以及农村开发,环境保护、医疗、教育等领域,援助项目遍布中国各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自1979年以来,日本政府已经向中国提供了总额约达27000亿日元(约合2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政府开发援助,从北京地铁、首都机场、中国电气化铁路约4600公里的改造、中国470个大型港口泊位中约60个等等均由日元贷款建成或正在建设。
其领域涉及教育、医疗、农业、环保等方面。中日友好医院、中日环保中心、贵州农村改水等等均属无偿资金援建的代表性项目。
北京地铁、首都机场、京秦铁路、南昆铁路、上海浦东机场,武汉长江第二大桥、内陆地区光缆建设。
㈦ 日本对华政府(ODA)援助知多少
日本共以有偿资金贷款、无偿资金合作,以及技术合作的方式向中国提供了合计3兆日元的帮助(截至2018年)。
日本放送协会(NHK)2018年10月23日称,日本政府希望对华持续40年的“政府开发援助”能于今年结束。今后,日方将在平等立场上讨论新的合作方法,建立“开发合作对话”,以支援发展中国家等方式谋求合作。该报道说,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简称ODA)始于1979年,即中国改革开放第二年。
(7)战后日本援助上海的项目有哪些扩展阅读:
日本对华援助主要被用于道路、机场、发电站等基础设施,环境政策及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以及例如中日友好医院的建设,和2008年四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等,成为了支撑中日关系的顶梁柱。而如今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对此援助表示质疑。
NHK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此次访华时,计划与中方讨论于今年结束提供最后的无偿资金支持以及技术支持,并不再继续提供的相关事宜。报道称,今后,日方计划与中国政府在平等的立场上讨论第三国基础设施的供应等问题,重新建立“开发合作对话”,以支援发展中国家。
㈧ 请教日本曾向中国政府提供的数额不小并很有帮助的经济援助,它的具体内容
只知道小日本对华的三光政策 不知道小日本还给中国有什么大的经济援助
㈨ 日本援助中国
有的
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作为低息甚至无息贷款方式做的援助
1979年至今,中国共获得日本约2248亿元人民币的开发贷款以及各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和无偿援助,特殊的历史原因以及复杂的民族情感,使这个规模巨大的援助行动并不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知。
1970年代末,中国改革之初,缺少大量资金,当时的世界对中国还缺乏明确感。那时,日本是第一个支持中国的国家。
1989年之后,日本政府也是第一个恢复对华援助的国家。从1997年到2001年,日元对华贷款进入了高峰期,2001年达到2144亿日元(约142亿元人民币)的峰值。
与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跳动相一致,30年间,日本对华援助从沿海到内地,几乎涉及中国发展的各个领域——从中国早期的能源、运输等基础建设,到农业项目,再到环保、人才培养。迄今在国内已有200多个项目。
除日元贷款之外,在中日关系风风雨雨的30年间,日本通过派遣海外协力队、年长志愿者等方式,为中国提供大批志愿者、专家,遍布中国的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领域。曾经因历史问题水火不容的两国,因为援助,在扶贫、传染病防治、水资源利用等领域搭起了交流的平台。
30年后,2007年日本与中国双边贸易额达到2630亿美元,中国也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
2008年3月,日本最后一次向中国提供日元贷款后,日本对华贷款即将结束,不过日本的对华援助还将存在。
80年代的时候,街头有很多涂着金太郎标示和挂着“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标语的五十铃卡车,全部是日本无偿援助中国的。那车很结实,直到2000年左右的时候还偶尔能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