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方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医学领域,对待一些基本问题,如什么是中医、什么是中国传统医学、什么是民族传统医学、什么是现代医学、什么是西医等,存在不准确的观念和认识,有必要进一步厘清认识、解决困惑。各民族的古典哲学常常是构建其传统医学理论框架的基础,传统医学往往是古典哲学、临床经验和区域性文化的混合体。探究中国传统医学的哲学基础及基本框架,对于推进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概况
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和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医学体系,是中国各民族传统医学的统称,主要包括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传统医学,其中汉族的传统医学理论更丰富,影响也最大。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并普及,汉族传统医学又有了“中医”之称,以区别于“西医”这一现代医学。
组成中国传统医学的各民族传统医学往往自成体系、各具特点:“中医”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基本确立理论体系,以气、神、虚、阴阳、五行等中国古典哲学概念为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体现中国古典哲学的整体性、有机性与动态性等;维医以气质论与体液论等为理论基础,也吸取了阿拉伯医学和“中医”的精华;藏医以阴阳、四元学说为理论基础;蒙医以阴阳、五行、五元学说为基础。
综观中国各主要民族传统医学的基本概念、成医时间、哲学基础、代表人物、代表着作、解剖、生理、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组方用药特点等方面并加以比较,可以发现它们在诸多方面有很高相似性,均符合经验医学发展的规律。它们当中,又以“中医”最为完整和成熟。
中国传统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国各民族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各有特色,为保障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贡献。但也应看到,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历程与西方近现代医学迥然不同,它紧紧围绕病证诊治和解决患者实际问题这个中心,并借助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建立了以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体液学说、气质学说等为核心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特别是“中医”体系和其所体现的“中国哲学”一样,代表了当时世界经验医学与哲学形态的最高成就。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发现以还原论为基础的理论科学和基础科学研究的踪迹及其所作出的贡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共同特点,就是不能将自然界多样性统一抽象为客观物质性,而是用形象化的、具体的物质或运动形式来描绘和解释现实世界的图景。用一种、两种或多种本原来解释大千世界,这就形成了一元论、二元论和多元论。这种哲学理论多样性无论在古希腊还是在古代中国的许多民族传统文化中都存在。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中医”还是前述其他传统医学,在构建理论体系时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多元论,“中医”和蒙医等采用的是五行学说,维医、藏医等则采用四元学说。对比一下五行学说和四元学说的本质,不难发现两者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我国古代多种民族传统医学之所以选用多元哲学,是因为它可以提供形式化的动力学模型,而一元论、二元论由于过于抽象而难以在自然科学领域得到具体应用。多元论不仅提供了哲学思想,也提供了构建多种民族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
“中医”之脏腑学说古称“藏象”,意指“脏藏于内,而形见于外”。这表明,受制于时代特点,“中医”脏腑学说是从机体外部现象入手构建的唯象理论,而非以机体内部脏腑解剖、生理等构效关系形式建立。各民族传统医学大都在唯象基础上构建理论,又用唯象理论等将经验抽象化、规范化,从而使零散经验在统一的古典唯象理论中汇集,形成各种学说,以使经验医学得以保存、发展、交流和传授。脏腑学说、体液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有重要的相似之处:一是两者都形成于鬼神致病论动摇以后,是继宗教医学或巫术医学之后医学理论的重建;二是两者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与有限临床经验相结合的产物,都属于以古典哲学概念为基础的经验医学理论。
其实,从哲学到具体自然科学门类,跨度甚大,中间需要许多认识充填,古代经验医学理论本质上都是古代多元论哲学的翻版。脏腑学说、体液学说正是以这种方式构建的。“中医”用肝、心、脾、肺、肾替换木、火、土、金、水,脏腑被赋予五行的基本功能与属性,脏器之间也被赋予五行之间的动力学关系。这样,脏腑结构、功能与关系就成了人体组成与功能的基本模型,一切病理、生理过程都可从这个模型功能状态变化中得到描述与解释。维医则是用血液质、黏液质、胆液质和黑胆质四种体液替换四元学说中的气、水、火、土,同样将四种元素的特性及相互关系引入体液和体液之间,通过体液的比例、分布和质量变化情况模拟与解释人体各种病理、生理过程。从理论价值上看,脏腑学说和体液学说之间差异不大,二者都属朴素的唯象理论,均有朴素整体观、平衡观、病因观、病理观和预防观。但脏腑学说内容上比体液学说更丰满,它把脏腑的功能通过阴、阳、气、血、精、津液等中间变量与人体症状及体征之类的外部变量联系起来,以通过脏腑功能改变推理人体各种外部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或通过人体症状、体征等外部表现变化来辨别与设定脏腑功能的改变。不仅如此,传统医学的治则治法、传统药物药效描述与疗效确定等也分别被纳入以脏腑学说、体液学说等为核心的统一的理论体系中,并因此实现病、证、理、法、方、药的一体化。
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结构
借助临床实践和古典哲学等构建的中国传统医学,其庞大体系中有很多逐渐被现代医学认同的技术与经验,蕴含一些预示医学未来发展方向和面貌的胚芽,但也存在带有时代和文化烙印的朴素甚至错误认识。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结构可以分成三部分,即已和现代医学形成共识的部分、不自觉领先于现代医学的部分和需要重新认识或加以摒弃的部分。
已和现代医学形成共识的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和西医的发展均进入新阶段。随着现代医学影响不断加深,特别是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中国传统医学特别是“中医”的一些理论、治则治法、方药等的现代科学内涵得以部分阐明,中国传统医学结构也日趋明确,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所谓已和现代医学形成共识的部分,涉及中国传统医学基础和临床的许多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沈自尹的研究表明,“肾虚证”与现代医学的早衰或衰老性变化相关。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关于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等的系统研究,早已获得“中医”和现代医学领域专家的一致认同。许多“中医”古方所能主治的病证,基本可以等同现代医学目前所能认识的某些特殊疾病或状况。许多中药单药或组方具有较好疗效,千百年反复使用且疗效稳定,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这些中药作用的环节也日趋明确。比如“麻黄治喘”,现代研究表明:麻黄所含主要组分麻黄素等属于生物碱类物质,是拟交感神经药,作用于β—肾上腺素能受体;而洋金花平喘止咳解痉功效的基础,部分来源于其所含的胆碱能受体阻断剂东莨菪碱等。此种“已和现代医学形成共识的部分”在以“中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医学的外科、骨伤科领域更是比比皆是。
不自觉领先于现代医学的部分。中国传统医学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实践医学,理论体系主要借助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构建,大都采用“辨证论治”诊治方法,运用天然手段治疗疾病,强调疗效,不强调与同时代科技发展相一致。现代医学以“自然不能被认证就不能被征服”的观点为基础,强调还原论,要求与科技同步前进。因此,中国传统医学除了古老、朴素的特征,还具有超越时代的认识。以理论思维为例,中国传统医学在此方面对现代医学始终有所引领,如“中医”有“人与天地相应也”之说,这是机体与环境的统一观;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等2008年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角度,阐明了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配伍理论及分子机理,影响深远。另以针灸为例,根据机体不同状况选用不同穴位和针刺手法,通过影响多个靶点干预疾病过程的多个环节,激发机体自身内在调节能力而达到治疗目的,这些已被现代医学所认可。
需要重新认识或加以摒弃的部分。科学理论只有不断认识与修正自己的短处才能进步,而其进步的标志则是新概念、新方法和新理论的产生。对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也应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发扬其精华,摒弃其糟粕。“中医”认为“心主神明”,现代科学研究已说明“心主神明”之“心”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脑。孙思邈《千金翼方》对硝石的记载是:硝石,味苦辛,寒,大寒,无毒。但现代研究发现,硝石中含有硝基化合物,可诱发肝癌。又比如对杜若的记载是:杜若,味苦辛,微温,无毒。其实杜若又名杜衡,含马兜铃酸,会造成患者肾衰竭,还可能导致淋巴瘤、肾癌、肝癌等一系列病症。诸如此类,也并不少见。
总之,中国是世界上传统医学最发达的国家,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传统医学共同铸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医学,为保障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繁衍昌盛作出了贡献。全面认识中国传统医学,包括弄清其概念内涵、哲学基础、历史地位、组成结构、理论、经验、技术、方法和方药等,明确其长处和短处,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进一步确认其理论、经验、技术、方法、方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不科学和不合理之处,并开展横向比较,择优发展,弘扬中国传统医学精粹,能够有力推动现代医学文明发展,造福中华民族,造福全人类。
㈡ 中医养生是研究什么的
预防疾病和保健养生吧。
我用过挺多中药成分的护肤品、精油之类的东西,最明显的感受有点像调理身体,有些中药保健品也是。
㈢ 你是如何看待中医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
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特点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主要特点有:
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
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
㈣ 上海哪家医院看消化不良好
您好,建议你可以给孩子服用一些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如妈咪爱饭前半小时服用,这种情况一方面是药物治疗,另一方面是一般治疗,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蔬菜与水果,饮食中必须有适量的纤维素。
宝宝消化不良等引起的,现在应服用消积化食的药物,同时少量多次喂养。 指导意见:宝宝有消化不良的情况,说明宝宝的脾胃虚弱,最近有积食的情况了,可以给宝宝吃点消积丸,健儿消食口服液等帮助消化的药物,妈咪爱可以继续服用。
㈤ 有哪些关于养生之道的经典书籍
关于养生的经典书籍有:《皇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是我国医学四大经典着作。
《皇帝内经》分为《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皇帝,代代口耳相传,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集结成书。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着。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传说为战国时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实际上扁鹊在史记上有记载,但并未记载他的着述,客观的说这本书应该是中国古代人民的集体智慧,后代学者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就像民歌一样,作者不是创作者。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着。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 原着《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伤寒在中国古代是对热性病的通称,并不是某一疾病的专门病名,古人常把疾病的诱因当作病原,所谓“人之伤放寒者则为热病”意思是说,凡人受了风冷,就会患发热的病,认为一切发热的病,都是因受冷发生的,所以通称“伤寒”,因此“伤寒”二字,包括多种流行性热病。张仲景所着的《伤寒论》中的伤寒也正是该义,与现代的伤寒症无关。
《神农本草》又名《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本经》,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着。撰人不详。相传在神农,黄帝之时,神农氏尝百草并着登载各种草石功效的《神农本草经》。
㈥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你了解的有哪些呢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㈦ 提问,谁是最出名的针灸推拿名医,最好有证据
石学敏
说实话 我学针灸推拿 前辈面前提到最多的就是他 他最牛
下面把他资料发一下,别说我是粘贴党哈
石学敏,男,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着名中医针灸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临床研究会副理事长,欧洲传统中医协会顾问,联邦德国巴伐利亚洲中国传统医学研究第一副院长。1938年6月6日出生于天津市。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现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天津市授衔针灸学专家。自 20 世纪70年代初开始潜心研究世界公认的三大疑难病之一的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的针灸治疗,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开辟了中风病治疗新途径,提高了中风病的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现在“醒脑开窍” 针刺法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现已达分子基因水平。20世纪80年代初创建的“针刺于法量学”的学术概念,填补了针灸学发展的空白,并广泛应用于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多年来,巳取得20余项科研成果,发表论文 30 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20 余名。 先后出版《中医纲目》《石学敏针灸学》等着作 20 余部。“醒脑开窍” 针刺法及“手法量学“己多次入选高等教育教材中。近年来,在“醒脑开窍” 针刺法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中风单元”疗法,先后发明“脑血栓片”、“丹芪偏瘫胶囊”针药并用,为治疗脑血管病开创了新的思路。
石学敏院士是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学科学术带头人,从事针灸学和老年医学的临床、科研以及教学工作已愈40余年,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使得他师古而不泥古,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形成了其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石学敏院士始终如一地坚持继承发展和弘扬中国传统医学,坚持“中西结合、融西贯中”、针药并用、形神兼备。他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了显着疗效,创造了世界医学史上的神话。他率先提出针刺手法量学理论,并开展相关研究,对捻转补泻手法确定了新定义和量化操作,使传统针刺手法向规范化、量化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中医现代化进程。依据四十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独特的学术思想,开发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类新药“丹芪偏瘫胶囊”,本品临床疗效显着,充分体现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精髓,已顺利取得新药证书,并投入市场。
石学敏院士依据传统中医理论,整合多年的临床研究和现代药理研究成果,采用国际公认的诊疗标准,针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特点,逐步形成以“醒脑开窍针刺法”和“丹芪偏瘫胶囊”为主,配合康复训练、饮食、心理、健康教育等疗法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独特的、规范的中医中药治疗中风病综合治疗方案——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十大重点推广项目之一,石氏中风单元疗法是对国际“卒中单元”概念的完善和贡献。他强调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使二者在临床上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中西医结合指导了方向。石学敏院士从医四十多年来,博览群书,集众家之长,汇中外之萃,学验皆丰,其高尚的医德,精湛的艺术,深受患者信赖、同行赞誉及国际友人的欢迎,被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誉为“鬼手神针”,他在针灸治疗中风病、延髓麻痹、中枢性呼吸功能衰竭、各种痛证、病窦综合征以及老年期痴呆等疾病的卓着疗效使其名扬海内外。
在临床工作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他致力于针灸的科学研究,带动国内针灸临床科研达到分子生物学水平。他引进日本快速老化动物模型鼠,填补了我国实验动物的一项空白。由他主持完成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项目获得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项目1997年再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于199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十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之一而在全国推广应用,2000年再次荣获天津市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他主持完成了“针刺手法量学研究”、“血液流变学与脑血栓形成的作用机理研究”、“针刺治疗‘瘖痱’、‘类噎膈’325例的临床分析及实验研究”、“针刺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白鼠(SAM-P/8)脑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针刺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白鼠(SAM-P/10)行为学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等20余项科研课题,其中获部级及天津市级科技进步奖15项(次),国家教委及天津市教学成果奖3项,获国家专利6项,目前承担国家“973”计划课题。他还在国家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着20余部,其中由他主编的千万言巨着《中医纲目》被专家誉为继《医宗金鉴》之后的一部中医临床划时代巨着,并获1996年天津市科技着作二等奖。
由于石学敏院士的突出贡献,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自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多年来,先后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医院院长、天津市科技优秀工作者、十佳医务工作者等称号,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石学敏院士又荣获何梁何利奖。2001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2006年12月,在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举办的第二届着名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上,荣获“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l999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 年获何梁和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1 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
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1、《“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临床及实验研究》 附1-2
获奖199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第一完成者
并获1998年天津市第三届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
2、《开辟教学新途径,培养针灸新人才》 附3-4
获奖1993年普通高等党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
第一完成者
3、《独辟新径,探索中医博士生培养之路》 附5
获1996年天津市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一完成者
4、《针刺手法量学》 附6-8
获1986年全国(部级)中医药重大科学成果乙级奖
第一完成者
5、《针刺对快速老化痴呆小白鼠(SAM-P/8)脑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获1995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附9
6、《针刺对大鼠急性脑局部缺血模型脑微血管系统机能和形态的影响》
获1995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一完成者 附10
7、《针刺治疗“喑痱”、“类噎膈”325例临床分析及实验研究》
获1993年国家中管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附11-12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一完成者
8、《针刺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与电生理实验研究》附13
获1994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9、《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附14
获1991年国家中管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10、《“醒脑开窍”针法对中风病疗效机制的实验研究》 附15
获1991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11、《“醒脑开窍”针法形态及组织化学实验研究》 附16
获1992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12、《针刺的脑机制――正常大鼠脑对不同穴位刺激反映的形态学研究》
获1994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一完成者 附17
13、《针刺治疗中风(脑梗塞)临床研究》
获1981年市科协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14、《中医针灸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及机制》
1996年11月通过市级课题专家鉴定,已成果登记
第一完成者
15、《芒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附18
获1997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二完成者
16、《针刺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鼠活性基因作用机制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获1997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附19
17、《“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获1997年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完成者
18、《针刺防治急性脑梗塞并发心脏损伤的研究》
获1998年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完成者
19、《针刺对快速老化脑萎缩模型小白鼠(SAM-P/10)行为学细胞凋亡
影响的实验研究》 获1998年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完成者
20、《针刺干预急性脑出血大鼠的实验研究》
获1998年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21、《针刺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脑、肝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
影响的实验研究》 获1999年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完成者
22、《血液流变学对脑血栓形成的作用机理探讨》
获1991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者
五、主要论文、论着
1、 醒脑开窍针法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心肌趋微结构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针灸 1998;7:18
2、 Acupuncture Effects on Levels of Excitatory Amino Acids in Brain of SAM-P/8.C.J.I.M 1998.4.(2)
3、 Brain Activity Of Rat Reflects Apparently theStimulayion Of Acupuncture Cellular and MolecularBiology™ 41(1).161-170 .1995年
4、 针刺治疗脑出血54例临床分析. 中国针灸 1984;5:11
5、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2336例的临床分析及实验研究天津中医 1989;6:2
6、 针刺治疗无脉症30例临床小结. 《中医杂志(英文版)》 1986;3:11
7、 转补泻手法的应用及其量学概念.中国医药学报 1987;5:16
8、 针刺对脑梗塞模型大鼠微血管的形态学影响.中国微循环学会,1995年
9、 针刺对脑梗塞模型大鼠脑微血管系统的影响. 中国微循环学会,
1995年
10、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快速老化鼠(SAM)痴呆状态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华医学会 1995年
11、 针刺抢救中枢性呼吸衰竭5例.上海针灸杂志.1987;4
12、 针刺治疗便秘50例临床研究.中医杂志(英文版).1982,2;162
13、 针刺治疗脑出血54例临床分析.中国针灸.1984,5:11
14、 针刺治疗无脉症30例临床小结.中医杂志(英文版).1986,3:11
15、 针刺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上海针灸杂志.1992,4:4
16、 以针灸治疗为中心的中风诊疗体系.江苏中医.1999,8:3
17、 针刺对多发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锥体细胞体视学的影响
.针刺研究.1998,4:245
18、“醒脑开窍”针法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心肌超微结构损伤的保
护作用.中国针灸.1998,7:48
19、 针刺对老化痴呆模型鼠脑兴奋氨基酸自由基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针.1998,11:689
20、 针刺对皮层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美国针刺研究.1999,1
21、 针刺对脑萎缩模型小白鼠脑细胞核蛋白及染色质非组蛋白的影响.
中国针灸.1999,1:43
22、 发歧黄之精髓,创时代之新意-从醒脑开窍针法的开发谈针灸专
科的实验研究.中国市场经济文论大典.1999,9:1397
主要论着:
1、《石学敏针灸学》主编 天津科技出版社 1996年
2、《中医纲目》主编 人民上报出版社 1992年
3、《脑血管障害的针灸治疗》独着 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 1991年
4、《针灸临床的理论与实际》主编 日本国书刊行会 1980年
5、《中国针灸治疗学》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年
6、《石学敏针灸临证集验》主编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年
7、《中国针灸奇术》主编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2年
8、《中西医急症学》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年
9、《汉英中医辞典》主编 华夏出版社 1998年
10、《针灸治疗学》主编 全国高等院校六版统编规划教材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8年
11、《中风病与醒脑开窍针刺法》第一着者天津科技出版社1998年
12、《当代针灸治疗学》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8年
13、《针灸推拿学》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6年
14、《中华推拿奇术》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8年
㈧ 学中医的话,学习的科目顺序是那些什么顺序最好
中医的学习,大致可以划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一,蒙学阶段;
启蒙是此阶段的重点。需要学习的内容,在古代就是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与汤头歌诀这四小经典。现代的中医教育,已经在内容上更加充实,在结构上更加完善了,分作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这五门核心课程。作为在校学生,是要求系统学习的,无须多说。
对于自学者,无论内容,还是方式,都需要做适当的调整才好。因为在缺少老师指点的情况下,要系统学习上述几门课程,存在几个常见的问题:
1 内容枯燥,难以入目。课堂的讲解可以是很丰富的,加入很多趣味的东西;而且教师是活的,可以根据学生的状况,随时进行调整。这与整天面对一本死沉沉的教科书是皆然不同的;
2 没有重点。一本中医基础理论,绝不是每一个章节都是同等重要的。同是脏象学说,绝不是五脏的位置在任何状态下都是同等重要的。同是脾脏的生理功能,绝不是对临证起到相同的指导意义的。所有的这些不同,这些轻重,是需要老师指点的;
3 易生误解。中医理论,非常崇尚“理解”与“领悟”。而所有的理解和领悟,都需要有一个认识的平台,即对概念和关系的基本认识。自学者由于缺少前辈指导,很容易在起点上走偏,从而产生对整个中医学的偏激认识。
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上述种种问题,建议自学中医者在启蒙阶段,采取以下的学习方法:
1 多读中医前辈的传记,以及他们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性文章。他们走过的路,看起来笨拙的很,实际上常常是中医入门的最佳捷径。多向前辈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帮助将会是非常大的。这里强烈推荐一本书:《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把这本书熟读过三遍,不但是学习方法方面可以豁然开朗,在此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到这些老先生很多宝贵的学习体会,临证心得。
2 利用好丰富的网络资源。现今信息的时代,已经把学校的大门很大程度上打开了。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比较轻松的得到机会,向各中医院校的名师学习,收看他们讲课的视频,而且全部免费。这样的学习,虽比不得在教室的环境里,聆听面对面的传授更有感觉,但比起死读书本,总要强的多了。
3 教材的选择要兼顾权威性和趣味性两项原则。学习,自然是离不开教材和参考书。教材方面,还是主张正规的全日制教材。每本书都是经过几十位专家严格把关,权威性是最好的。至于版本,个人比较倾向于七版教材。除针灸学外,七版教材的整体水平是很高的。如果希望精炼一些,五版教材也是不错的选择。趣味性的参考书,是自学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可以让学习多些乐趣,少些乏味。感觉目前比较畅销的几本养生保健书:《人体使用手册》、《求医不如求己》,以及《小说中医》等,虽然在整个理论构架上,与正规学院派存在不少差异,但是作为调味品,是足可以胜任的。另外,《思考中医》一书,更加侧重对中医理论的阐释发挥,有不少独到的见解。有余力的朋友可以选读。
4 最后,就是要强调循序渐进的步骤。一名中医在校生,学习这几门课的时间是三年(当然还有其他课程);古代中医学徒学完更加精简的四小经典,也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所以,大家在自学的启蒙阶段,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进度。太紧或太松都会为将来的半途而废埋下伏笔。
二,四部经典学习阶段
经过前期的蒙学阶段,有了对中医学的初步认识,就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医的四部经典着作了。也就是《内经》,《伤寒》,《金匮》,《温病》。
有一些学生认为经典都是过时的老土东西,不过是讲中医怎样的整体观、辨证论治嘛;我们已经学习过中医基础中医诊断,还有什么必要学习这些陈腐的东西呢?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想这样来回答: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有两个不同的体系:一个是自然科学的体系;一个是人文科学的体系。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一直向前的,象射出的箭。每一次科技革命后,新兴的科技必然取代原有的,成为学科的主流,直到更新的科技理论出现。但是人文学科的发展是完全不同的。孔子无法替代老子的价值,孟子也无法顶替孔子的位置;朱子也是一代大儒,却需要时时从孔孟的学说中汲取营养。后世当然可以发展,而且必须发展,但是经典的价值是无论谁也无法否定的。所以自然科学领域里,最新的理论永远受人追捧,但在人文学科里,想要把握最先进的理论,就意味着需要用最短的时间,重温古人曾经走过的路,再在实践中发展创新。
“不幸”的是,医学更多的是一门“人学”,医生研究的,是人,而不是物。这就决定了医学的性质本身,更趋近于人文学科。经典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又有一些人认为,既然经典是最好的,后人永远无法超越经典,达到古人的境界,还有什么必要学习现代的中医教材,妄走些弯路呢?
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要想与古人交流,向他们学习,至少需要一个条件,就是我们得知道古人在说什么。作为现代人,每天生活在美国化的环境里,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全部都是严重西化的。这样的状态,让我们与古人之见产生了距离。虽然写着同样的文字,说着同样的语言,却无法相互理解了。中医教材的价值,就在于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试着表达古人的思想。也就是说,现代的中医教材,就是在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语言上的桥梁。让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与古人的思想发生共鸣。
那么经典的学习,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当老师的都知道,讲基础课是比较容易的,但讲经典课就相当的难。难就难在先是需要教室钻进去,理解古人想要表达的所谓“本意”,接着表达出来给学生。
那么对于自学学生来理解经典,难度自然就更大了。
对于经典的学习,我提以下几个建议:
1 明确自己的方向;
做任何事,都需要首先明确自己的方向,知道面前的路是通向哪里的。学习经典也是这样。先假定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对中医理论的认识理解,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吧。
那么这种情况下,学习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将经典中的思想用于临床病症的治疗。这样的话,逐字逐句的钻研精神未必就是最好的了;许多纯粹的理论探讨着作也就不一定适用了。相反有些将经典的内容加以应用,条文下紧随着治疗医案的书籍文章就要好的多。仅举例两本《黄帝临证切要》(书名不一定很确切了),《经方实验录》。用这样的说来配合经典的学习,可以更清晰的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学起来才会更有动力。
如果是从哲学、史学甚至文学的角度来学习,我这里就不多说了哦。。
2 从浅到深的学习。
自学者,学习文言文有困难者,不妨先从白话文入手。虽然也会遇到译文质量不好,影响理解的时候,但毕竟也是经过专家认可,质量相对还是不错的。谁又能保证自己的理解全都符合“古意”?真的全部符合“古意”就是评判价值的惟一标准吗?
翻译的版本,可参考几部标题为《××校释》的书,逐段译的,质量还可以。
3 遇到问题,多参考注家。
阅读古文,在理解上无论如何都会遇到问题。这时候,多参考几位注家的注解,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历代医家中,很多是花了毕生精力来钻研经典的。他们对经典的理解认识,常常可以为我们打开一片新的天空,开阔我们的思维,形成新的认识。学经典而不读注解,是不可能完全理解古人的。对经典的注家常以千记,其中非常着名的也有几十家。这里不便一一介绍。相信在经典学习的过程中,哪怕就是在前面讲到的白话文的学习过程中,都可以了解到很多的注家,和他们的着作。自学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相应的选择来读。
以上把中医入门的前两个环节大致的介绍了一下。
下面的两个阶段,即临床摸索阶段,临证与经典相参阶段,距离当下的中医爱好者群体还比较远,暂时先不讲了。日后有机会,再继续来谈。
㈨ 朋友们,超急的,有没有人知道从安亭地铁如何到达上海龙华路2550号(上海宏汉中医门诊部)
乘坐 北安线, 在 曹杨路兰溪路站 下车
换乘 44路, 在 龙华路华容路站 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