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指南 » 上海藕母什么意思
扩展阅读
杭州戴陈弄学区属于哪里 2025-04-16 16:24:20
不了深圳市什么 2025-04-16 16:23:53

上海藕母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6-12 13:30:36

1. 有人可以告诉我上海话的发音规律吗

上海话的重要特点是声母清浊对立,韵母多单元音,读音系统有两套(文白异读),音调保留入声,多字连读有连续变调。

简单地说,清浊对立就是指声母除了清音外(普通话的bp,dt,gk,j,x,h)还有相对应的浊音(bh,dh,gh,jh,xh,hh),即从发音一开始就振动声带。清浊对立继承了古汉语的特点。在现代的日语,英语,法语中都有浊音。比如英语单词stand中,s和t都是清音(基本上对应普通话的s,d),而d是浊音。

入声是指汉语中平、上、去、入四声中的第四声。不要和普通话的四声混淆起来。普通话的四声实际是四调,即汉语四声八调中阴平、阳平、上、去四调。上海话最早的时候和古汉语一致,有四声八调。最近一些声调进行了合并,只剩五调,入声还是保留的,但是比较简化,不区分韵尾,一律用喉塞音结束。简单的说就是一个音发一半,后面被“吞”了回去。

上海话是吴语的一个分支。吴语历史比较古老,可以追溯到唐宋以前,很多字读音和北宋《广韵》中记载的是一致的。所以学习上海话关键要知道一个字的原始面貌,在古汉语中大致是什么样的,是发清音还是浊音,是什么声调。因为普通话浊音都合并到清音了,一些声母甚至转化成了翘舌音(古汉语无翘舌音),入声合并到其他三声。所以要知道这些字的原始面貌,就只能靠学习和操练了。

文白异读是指一个字两种读音。白读用来读传统词汇,文读用来读外来语和新词汇。文白两种读法有的时候可以任意,有的时候如果读错就会显得比较古怪。

连续变调的意思是一段话或者一些连续的字语速快时往往整段音调只由第一个字来定,忽视后面的字其本来的音调。演变异常迅速的上海话正朝着二声调语音系统发展,即只有高低调,类似日语。

上海话和普通话的音调差别如下(5分制):

上海话(新派):
阴平52 阴上334 阴去334 阴入(55)
阳平223 阳上223 阳去223 阳入(12)

上海话(老派):
阴平52 阴上44 阴去35 阴入(55)
阳平22 阳上213 阳去13 阳入(22)

普通话:
阴平55 上214 去51
阳平35

先给你两个上海话拼音方案吧,虽然都是简化版。第一个靠拢普通话拼音,第二个靠拢国际音标。其他的一时半会儿也讲不完,只有靠慢慢学习和操练了。

上海话拼音方案第一式:

声母: b剥 p朴 bh薄 m摸 f福 fh服 d答 t塔 dh达 n钠 l辣
z资 c雌 s思 sh词 j鸡 q欺 jh旗 x希 xh齐
g格 k客 gh轧 ng额 h吓 hh合

韵母: i衣 u乌 yu迂 y字
a啊 o丫 e埃 ao凹 ou欧 oe安
an张 en真 ang章 ong中 ak扎 ek浙 ok作 ik笔
er而 m姆 n唔 ng鱼
零声母阴调i 行前改用y,阳调前改yh;u行前改用w、wh;yu行前用yu、yhu。
鼻音、边音阳调用mh nh lh nhg

声调:凡是声母第二字母是h的,都为阳声调;尾有k的,都为入声:如此区分了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声调;阴平声调除声母h用hr外,其他都用双写声母字母表示。
字母v用于阳入字仅“勿”一字开头的三字组实际读成阴入开头连读变调调式时,作“勿”的声母用,以区别于除“勿”外的阳入字开头的三字组连读变调通用调式。

上海话拼音方案第二式:

声母:p剥 ph朴 b薄 m摸 f福 v服 t答 th塔 d达 n钠 l辣
ts资 tsh雌 s思 z词 c鸡 ch欺 j旗 sh希 zh齐
k格 kh客 g轧 ng额 x吓 h合

韵母: i衣 u乌 yu迂 z字
a啊 o哦 e埃 oa凹 eu欧 oe安
an张 en真 ang章 ong中 ak扎 ek浙 ok作 ik笔
el而 m姆 n唔 ng鱼
零声母阴调i 行前改用y,阳调前改yr;u行前改用w 、wr;yu行前就用yu yru。
鼻音、边音阳调用mr nr lr ngr
声调:凡是古全浊声母、次浊今方案中带r声母开头的音节,都为阳声调;音节尾有k的,都为入声:如此区分了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声调;阴平声调都在该音节最后加字母q表示。
有些人,“米”、“面”读成不同韵母,则以“i”表示“米”的韵母,“ii”表示“面”的韵母。

两个拼音方案都设置模糊音。有些人(主要是新派上海话)韵母an、ang合并,则用ang表示合并后的音;韵母ak、ek合并,则用ak表示合并的音。

日常用语的话先介绍几个(靠拢第二式):

代词:
我:我(老派ngu,中派ngo,新派wu)
你:侬(nong)
他: 伊(yi)

我们:阿拉(ak'lak)、我伲(ngu'gni)
你们:那(na)
他们:伊拉(yi'la)

我的/你的/他的:我个/侬个/伊个(ngu'ek/nong'ek/yi'ek)

这个:个个(gek'ek) 或者 第个(tik'ek)
那个:哎个(e'ek) 或者 咿个(i'ek)
哪个:嚡里个(a'li'ek)

这里:个面嗒 (gek'mi'tak) / 个嗒 (gek'tak) / 个面 (gek'mi)
那里:哎面嗒 (e'mi'tak) / 哎嗒 (e'tak) / 哎面 (e'mi) 或者 咿面(i'mi)
哪里:嚡里(a'li) / 嚡里嗒 (a'li'tak)

数词:
一(yik)
两(liang)
三(se)
四(sz)
五(ng)
六(lok)
七(qik/tshik)
八(pak)
九(ciu)
十(zak)

你好吗?:侬好伐(nong'ho'va)
你吃过饭了吗?:侬饭吃过了伐?(nong've'chik'ku'lek'va)
谢谢:谢谢(zha'zha)
再见:再会(tse'hwe)
不知道:勿晓得(vek'sho'tek)

前面有人说上海话前后鼻音不分是错误的,你是用普通话的标准来要求上海话。上海话除了前鼻音n,后鼻音ng,还有中鼻音gn和kn(上海话连鼻音也分清浊的)

那古汉语属于疑母的字来说,上海话中还是保留鼻音的发音:

nga:牙、外、捱(辰光)、崖、衙……
nge:眼、癌、岩、颜、艾、衔(头)……
ngeu:岸。
ngo:咬、熬(勿牢)、傲(以及类似声旁的字)、翱……
ngau:瓦。
ngwu:我、卧、误、吾、悟、饿、鹅(以及类似声旁的字)……
ngoe:偶、藕……
ngak:额。
ngagn:硬、昂。
ngek:厄、扼、兀(小兀凳)。
ngok:岳、鳄、鄂(以及类似声旁)、鹤。

“疑”母的齐撮部分(以i、u为介音和主韵的)归入gn声母:
ngi=gni,ngü=gnü。
gni:疑、义(以及类似声旁)、毅、严、谊、宜、砚、艺、阎、验……
gnu:语、娱……
gnio:尧。
gnik:业、屹。
gnign:银、龈、迎、吟。
gniok:玉、狱。
gnueu:元、鼋、原、愿……

相应的清音声母kn:
kni:研、妍。
kniangh:仰。

2. 上海有什么地方特产

上海水蜜桃 据说上海最早栽培水蜜桃的人是天文家徐光启的儿子徐龙兴。解放后,市郊各县的桃园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其中南汇县成为重点果区。品种除了有玉露水蜜桃、陈圃蟠桃外,还有早熟的“早生”、“雨化露”和中熟的“白风”、“凤露”以及晚熟的“白花”等。上海水蜜桃以皮薄、汁多、香浓、味甜赢得海内外欢迎。英国、美国、日本都先后引种过上海水蜜桃。 进京乳腐 上海郊区奉贤县鼎丰酱园生产的“进京乳腐”久负盛誉,是全国着名的优质乳腐之一。品种有红乳腐、白乳腐和花色乳腐三种。红乳腐包括大红方和小红方。白乳腐包括糟乳腐、油乳腐和白方,花色乳腐品种更多,以配料而命名,如玫瑰乳腐、油辣乳腐、火腿乳腐、虾子乳腐等等。其中以玫瑰乳腐最具江南特色。 枫泾丁蹄 上海市郊金山县出产的枫泾丁蹄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采用黑皮纯种“枫泾猪”的蹄子精制而成。这种黑皮猪骨细皮薄,肥瘦适中。丁蹄煮熟后,外形完整无缺,色泽红亮,肉嫩质细。热吃酥而不烂,汤质浓而不腻;冷吃喷香可口,另有一番风味。 上海梨膏糖 据传梨膏糖始于唐朝名相魏微,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他将草药磨成粉末同梨汁一起煎熬,给其久病老母服用。后来这种方法竞相流传,成为疗效食品梨膏糖。现在,上海豫园商场内的上海梨膏糖商店常年供应各式梨膏糖,有采用杏仁、山楂、川贝、桔梗、桔红等十余种中药材加工制成的止咳梨膏糖,还有姜汁、薄荷、胡桃、虾米、肉松、松子等各种花式梨膏糖。 凤尾鱼罐头 凤尾鱼,又称烤子鱼,特征为体侧扁,尾部延长,银白色,雌大雄小。凤尾鱼是名贵经济鱼类,肉质鲜美,供鲜食或制罐头食品。通常人们喜欢将它油炸,加上辅料佐餐,味香酥可口。油炸凤尾鱼制成的凤尾鱼罐头畅销国内外。 上海浦东鸡 肉质特别肥嫩、鲜美,香味甚浓,筵席上常作白斩鸡或整整炖煮。它单冠直立,胸阔体大,黄嘴、黄脚,体形硕大。成年公鸡可长到9斤,故有“九斤黄”之称,母鸡体重也有6斤左右。 银鱼 产于上海的崇明、青浦等县。在当地俗称“面丈鱼”或“面条鱼”,肉嫩味美,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餐桌上的珍品。用它和鸡蛋一起下锅旺火炒,可做成名菜“银鱼炒蛋”,也可晒成干或加工成银鱼罐头。 上海木雕 上海是我国木雕工艺品重点产区之一,按所用材料分为白木、红木和黄杨木雕三大类。白木所雕作品,构图丰满,层次清晰,刀法精细,富于变化,有欣赏陈设的插屏、屏风,也有欣赏和实用相结合的家具、酒厨、台灯、果盘等。代表作品有巨型木雕艺术品《龙船》、《蟠桃胜会》。 红木雕采用小块红木,运用镂雕、圆雕、深浅浮雕等技艺,以山水、花鸟、瓜蔬、虫鱼为题材,设计成文具用品、烟具、花插等工艺品。造型精致纹饰简练,做工挺括。上海的黄杨木雕以圆雕为主,作品大多取材于儿童生活,刀法精细,造型活泼生动,适于案头欣赏。其优秀作品有《五子戏龟》、《顽皮娃娃》、《乘龙》等 嘉定竹刻 嘉定竹刻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代就是上海地区的着名工艺品。嘉定竹刻主要有平面雕和立体雕两种。立体雕以竹根为主,平面雕以扇骨、笔筒、花瓶等为。 雕法有阴刻、阳刻、皮雕、模雕等多种,其中以留青皮雕最具特色。留青皮雕以竹的青皮作花,竹肌作底,利用其色泽的不同而雕镂出层层画面。所刻书、画、插屏、挂屏等欣赏艺术品和烟盒、笔盒、花瓶等实用工艺品刀法缜密精致、图案清丽淡雅。 上海面塑 上海面塑已有百余年历史。开创者当推被人称为“面人赵”的上海着名面塑艺术家赵阔明。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以传统戏剧和神话传说为主。作品人物形象逼真,神态生动,色彩鲜艳丰富,被称为“立体的画,无声的戏”,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他的女儿和徒弟们继承了他的技艺,在国外现场表演中被誉为上海牙雕 上海牙雕 上海象牙雕刻主要品种有镂雕细花、皮雕、圆雕人物三类,其中以镂雕细花景物最具特色,与北京的圆雕、浮雕人物、广州的多层牙球、通雕花舫齐名。上海牙雕的镂雕细花特色,形成于二十世纪初,所表现的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构图丰满,形象生动,富有画意。作品的刀功干净利索,工艺精巧细腻。特别是镂空雕,把内景与外景融为一体,充满江南地方特色。代表作品有《白螺姑娘》、《蚌景》、《十八罗汉斗大鹏》、《琵琶行》、《大河下》、《春景》、《龙船》、《江南风光》等珍品。 “东方的明珠”、“中华之国萃”。面塑体积小,携带方便,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褪色,因而成为旅游者赠送亲友,留作纪念之佳品。 上海绒绣 绒绣是新兴的中国工艺美术品之一,是在特制的网眼织物上用各色绒线一格一针地绣制的一种手工艺品,产品分欣赏和实用两大类,以色彩丰富,层次上海丝绸 上海丝绸 上海是中国丝绸的重要产地和出口地之一。绸、缎、绫、罗、锦、绉、绒、葛、绨、纺、纱、绡应有尽有,花色繁多,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赞赏。举世称誉的“金三杯”真丝印花绸配色和谐明朗;以中国画为题材的真丝花绸,不仅有古色古香的风貌,又有崭新的表现手法,在国际市场上独树一帜 清晰,造型生动,形象逼真而深受国内外群众的欢迎。上海绒绣中“万里长城”、“百花争艳”、“珠穆朗玛峰远眺”等都成为在国内外有定评的杰作。其中“万里长城”一幅被送至联合国大厦厅堂上陈展,使各国代表叹为观止。 嘉定黄草编 上海嘉定区的徐行乡是驰名世界的黄草之乡,这里出产的黄草,具有光滑、柔软、坚韧等特点,用黄草编织的草制品既美观大方,又轻巧适用,是上海的传统特产。 松江鲈鱼 松江鲈鱼仅产于上海松江县西门外秀野桥下,为松江特产,自魏晋以来就闻名全国,其肉嫩而肥,鲜而无腥,没有细毛刺,滋味鲜美绝伦,是野生鱼类中最鲜美的一种,中国四大名鱼之一。松江鲈鱼体型呈纺锤形,长约十二厘米, 城隍庙梨膏糖 城隍庙梨膏糖相传已有1300多年历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庙开设了果膏糖店,由于业主善于经营,使城隍庙梨膏糖扬名中外。此糖分疗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两类。疗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开胃之效用。系采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红等药材和白砂糖一起经煎熬精制而成。花色梨膏糖则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药加上白糖精熬而成。现由豫园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专卖。 重不过二、三市两。用鲈鱼制作的名菜,有被誉为“东南佳味”的鲈鱼脍、鲈鱼羹等 。 崇明水仙花 上海崇明水仙花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以其浓郁芳香着称于国内外花卉市场,可与英国玫瑰齐名。“崇明水仙”中最名贵品种有:白玉水仙、琉璃水仙、喇叭水仙、球头水仙和亚香水仙。 梨膏糖,五香豆,在城隍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