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最有名的糕点是什么
1、定胜糕
定胜糕是用粳米粉,糯米粉加红曲粉,白糖和少量清水拌匀放入模子蒸熟,呈红色。上海的定胜糕渊源来自杭州,始于南宋。糕整体比较软,松松的,带着甜甜的豆沙味。
2、条头糕
条头糕又名豆沙条头糕,以玫瑰细沙作为馅料,裹上纤薄的糯米粉团,很是好吃。在头条糕外面撒糖桂花即为桂花条头糕,吃起来除了香甜还带有桂花香,很受欢迎,现在还有创新作法是撒上椰蓉,号称雪花条头糕。
3、重阳糕
重阳糕顾名思义就是重阳节的时候吃的,这种做法始于唐朝,糕粉为镶粉,馅料为豆沙,面料有红绿瓜丝、玫瑰花、核桃肉、瓜子仁等等。重阳糕外观看起来五颜六色,很是勾人食欲,因为用料众多的缘故,口感也很是丰富。
4、薄荷糕
薄荷糕是以薄荷为制作主料的糕点,将镶粉中间挖一个塘,加入白糖,薄荷香精及冷水,拌和擦透后用16眼筛筛成糕粉,用模子制成生糕坯,放在旺火上蒸熟就可以了。薄荷糕带着淡淡的清香,糕的颜色碧绿通透,吃起来又凉爽可口,夏天消暑吃最合适不过了。
5、桂花拉糕
将白糖用热水溶化,放入糯米粉中调制成糊状,倒入涂过油的盘内,上笼蒸熟,冷却后撒上白糖、桂花,切块即成。桂花拉糕色泽玉白,香甜糯滑,一口一个直教人停不下来。
㈡ 5款口碑超好的青团,用料扎实,清甜不腻,还是“老字号”更靠谱
清明前后,青团是南方很多地方必备的节令食物。
这种由艾草、糯米、豆沙三者相辅而成的青团
油绿如玉、软糯清香。
始于唐代,当时是人们为度过寒食节而创造的饱腹 美食 。
千百年过去了
青团依旧流传着,被人们欣赏食用
更成为了传统小吃里的一代“网红”。
如今制作售卖青团的品牌多样,购买如何选择时犯了难……
推荐5款口碑超好的青团
都是传统的中华老字号品牌
用料扎实、清甜不腻
有条件的一定记得买来尝尝~
五芳斋始于1921年的浙江嘉兴,以售卖粽子为主
是我国食品界里的首批“中华老字号”品牌。
走过了半个世纪的五芳斋
依然坚守品质之道
以“糯米食品”为核心守护、创新着中华传统 美食 。
青团就是五芳斋除粽子之外的另一个代表作
每年清明前后都会吸引一大波的热衷青团的“粉丝”购买
五芳斋的青团吃起来黏糯Q弹
入口有淡淡的艾草香气
豆沙、黑芝麻两种经典馅料“坐镇”,稳固钟爱传统口味的食客
属于经典的“蛋黄肉松青团”咸香诱人久食不腻
今年还推出了创新口味“桃桃芝士山楂”和“椰椰巧克力”两种软心青团
一口软糯清香、两口清甜水果粒、三口夹心爆浆
甜美滋味尽在不言中!
沈大成是上海着名的老字号食品店创建于光绪年间
店中的点心、糕团、馄饨、小笼等特色小食众多
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发扬传统、敢于创新的经营理念
使其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沈大成的青团还被上海市命名为“优质产品”并多次获奖。
青团采用黄金皮馅比,真正做到了皮薄馅多
入口软糯回弹的青团皮选用的是东北五常糯米
不再只用艾草入皮,改良添加了麦苗粉和抹茶粉
柔和了艾草的中草药味,对于不习惯艾草味的衫乎食客很是友好。
老少皆宜的黑芝麻、红豆口味用料也不普通
黑芝麻经过了九蒸九晒芝香浓郁、红豆则或冲采用大红或团悉袍赤豆香甜绵软。
主打的新品是奶香芋泥流心和草莓芋泥流心
优质的安佳奶油、高邮咸鸭蛋黄、
广西荔浦芋头、山东临沂草莓四种精心选料
巧妙搭配出两款香糯绵密、奶香十足的爆浆青团
口感绝对是青团届的“TOP1”了
更有蛋黄辣肉松、抹茶、芝士玫瑰、西红柿等多种口味可以“解锁”体验。
“知味停车,闻香下马。欲知我味,观料便知”
杭州的中华老字号知味观可谓是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杭州人长大的。
知味观的杭州名菜闻名天下但它最初是以经营名点为主
深厚的底蕴和传统手艺在身。
知味观也开始制作月饼、粽子、青团等传统 美食 和糕点
更是获得了杭州市民的认可和支持并屡创佳绩。
近几年知味观的青团力求创新,新颖口味层出不穷
几乎款款都符合如今的大众潮流口味
轻轻松松把“买它”二字刻在消费者的心里。
青团和咖啡的跨界合作打造“海盐生椰拿铁”口味青团
花香、茶香、果香和青团融合推出了鲜花牛奶、茉莉青提、龙井啵啵、爆浆芒果四种馅料
还有不能遗落的网红“芝士”做出了奶香浓郁、口口丝滑的芝士奶酪限定口味。
当然基本款的豆沙、黑芝麻、蛋黄肉松也是必备的
青绿的外皮能看到丝丝的艾草透着满满的清新感
一口咬下去清香混搭着鲜香的馅料
味蕾立刻得到了满足
唇齿留香、久久回味
幸福感瞬间爆棚!!!
闻名中外的杏花楼创办于清代咸丰元年
最初是由广东人在上海经营的广式甜品店
后易主经营保留了广东风味发展成了享誉申城的粤菜名家
杏花楼最出名的莫过于广式月饼、广式粽子
但地处上海为了迎合当地人清明前后对传统 美食 青团的需求
杏花楼也应势推出了青团并打造出了首款网红青团“蛋黄肉松”。
2016年杏花楼打破青团的固定搭配将蛋黄肉松包进了青团里
浓浓的蛋黄香味加上咸香酥脆的肉松毫无意外地受到了空前的欢迎
每人限购五盒的蛋黄肉松青团也创下了排队8小时购买的记录
杏花楼的青团从此一炮而红。
近两年杏花楼和其他老字号不同,它不急于频繁开发新口味
更是在稳扎稳打中创新。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杏花楼现今就推出四种口味
一经典的豆沙馅做到了极致绵甜不腻、细腻顺滑
二自创的咸蛋黄肉松做得皮薄馅足依然无法被其他家超越
三和四则再次打破人们对青团的传统认知,不仅限于创新馅料的口味
而是以青团的外皮入手用紫薯和草莓粉做成漂亮的紫粉色外皮
草莓粉青团以莲子、白芸豆、干酪作为甜香软糯的馅料、紫薯青团则以豆沙泥为馅
四种口味的青团软糯不粘牙、三色搭配更是浓浓的春天气息
有选择困难症的食客再也不用纠结买哪种口味,可以一次性“GET”
提起稻香村应该会有许多人质疑
一家北方的糕点品牌做南方青团是否会不正宗
实际上稻香村在1773年起源于苏州
而被大家熟知的北京稻香村始建于1895年
苏州的稻香村才是最早、最名副其实的“稻香村糕点店”
清朝干隆下江南时在苏州品尝了稻香村的糕点后
还御赐了“食中隽品,美味不可多得”的匾额
所以来自苏州的稻香村是完全有资格做青团的。
稻香村青团的口味有五种
口味虽不算多,但个个都做到了极致。
细腻的豆沙配上悠悠的草香是经典之作豆沙青团
沙沙的口感配上咸香滋味是可爱的昔日网红蛋黄肉松青团
还有酸甜叠加的软酸菌味、霸道香浓的芒果味以及咸蛋黄味
每一种吃到嘴里都是糯唧唧的
看似普通却又令人停不下来
——老井说——
清明节的传统 美食 较多,特别是青团这类的选用糯米做出来香糯可口的绿色鲜香小食,比如清明粿、艾糍、叶儿粑、菠菠粿等等,对于常吃的南方人来说大致还能分的清,而在不了解的北方人看来就会感觉一头雾水。
其实这些传统 美食 大多都是采用艾草和糯米做皮,只不过是做法和馅料略有些区别,比如大多数人分不清的青团和清明粿,会觉得是同一种食品,实际上青团是圆形馅料以甜为主,而清明粿多为饺子型,馅料以五香干、笋干咸馅为主,有兴趣的可以去更深入地了解一下关于清明节的众多传统 美食 。
㈢ 上海城隍庙值得去吗上海城隍庙的小吃是坑游客的吗
上海城隍庙是非常出名的,相信就算是没有去过的朋友也都知道这里,当然了解过的朋友肯定知道这里是有很多上海特色美食的,但是也有去过的朋友说这里很坑,那么到底是什么样呢。
城隍庙把上海有名的小吃都聚在一起,店都是正经八百的分店,口味上还是有保证的。不过毕竟是景点,价格肯定要比其他地方小贵一点。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去找找总店,不充裕,就在城隍庙吃就好!推荐几家老牌小吃,不一定在城隍庙但是一定值得去!
因为实在太多了,我就写几个我自己印象最深的吧:
大壶春生煎馒头
1932年就有了,货真价实的老店,现在分店也有几家,不过最方便的应该是黄浦区云南南路店,距离人民广场,外滩都不算太远,地铁8号线到大世界站下来步行就可以到。
个人觉得大壶春的生煎是最好吃的!个头比其他家都要大,而且饱满没有汁水,肉馅特别好吃。他家的大虾生煎里面有一整个大虾仁,食材很新鲜;鲜肉生煎里面的肉是甜甜的,而且多汁,生煎底部很焦脆,很棒!
建议搭配一碗咖喱牛肉汤,绝了!
云南南路店:上海黄浦区云南南路71号
人均价格:17元
南翔馒头店小笼包
谁要是说小笼不好吃,南翔人第一个不服!南翔小笼必须是上海小吃的头牌!
虽然心理知道城隍庙是给游客吃的,但是毕竟顶着米凯唤其林的光环(必比登实惠美食)还是去试了试。跟风买了蟹黄灌汤包,排的队是很长,但是感觉味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惊为天人抱着不甘心的态度,又排了第二次队,跟着当地人买了普通的,真心觉得小个的更好吃,也更实惠,一个大的的价格相当于一盒小的的价格,果然跟着当地人吃没错~~店有三层楼,一楼外卖,二楼堂食,三楼精品。不过听说去二楼吃的一般人均都很贵,我就只在楼下的小窗口排队买了站着吃的。好像是限时卖的,想去的话要稍微早点去,队伍如果长的话可能会排四五十分钟。千万别千万别去千万别去三楼吃!!!!有人均消费要求,供应的包子和一楼一样,价格却高了3到4倍!!!
豫园路店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豫园路85号
人均价格:77元(餐厅)
阿大葱油饼
上海滩最有名的葱油饼应该算南昌路上的阿大葱油饼了。比起口味,我感觉更多的是阿大那种执着的精神:每一个饼都是他自己亲自煎烤,就这样做了36年,几乎每一个上海老百姓都知道的,几乎就是"活化石"。
但是,如果要想吃上这一口,要芦孙铅做好心里准备,排队时间从45分钟到2小时不等,具体排多少时间,要看排在前面的人买多少了,你想人家排那么长的队,甘愿只卖一两个吗?
其实排队那么久,真的吃到其实多多少少都会有点落差的。饼本身偏焦,烘过之后有点硬。边缘还是很脆的,我想可能是跟太忙有关系吧。上海的朋友说以前吃的时候还是蛮好吃的,所以要不要打卡大家自己决定吧
地址:卢湾区茂名南路159弄2号后门
人均价格:10元
鲜得来排骨年糕
鲜得来以排骨年糕着称,第一次听到这道菜的时候,以为使用猪排骨炒年糕,怎么想怎么觉得腻。端上桌面的时候才发现是一块炸猪排下面放上两块年糕。猪排呢足足有我手掌这么大,别看好像烤得有点焦,里面肉汁还是很饱满的,配的酱汁是甜甜的,如果觉得太腻可以加点醋,年糕很糯,沾着汤汁非常有味道。
传统的吃法是要配上海的辣酱油,最经典的搭配陪好,一份排骨年糕加一分双档或单档,一口肉一口汤!
云南南路店:上海市黄浦区云南南路46号(近宁海东路)
人均价格:21元
虹口糕团食品厂糕团
听名字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历史味儿,先前是上海非常有名的糕点厂,后来开了门市部,大概跟北京稻香村的感觉差不多?售卖的也都是上海本地的糕点,什么年糕团啦,双酿团啦,赤豆糕啦,还有最最重要的就是今年清明诞生的新网红——蛋黄肉松青团!
不得不说,上海人真的很喜欢吃这种软糯的糕点,几乎都是一种口感。这款网红朋友给我带过,团子是大麦汁揉的味道不重,软硬刚刚好,内陷不会太油也不干,主要是和团子这种搭配起来吃,光吃馅儿我可能会被噎死
北方人肯定是喜欢豆沙馅的,推荐双酿团,黑芝麻+豆沙+椰丝味道超搭,赤豆糕也不错。但有些比较黑暗的,比如咸菜油条、芥菜肉丸什么的,个人口味原因我实在没有勇气尝试,爱吃的可以去试试,还蛮有人气的。
四川北路店:虹口区四川北路2345号(近虹口足球场站)
人均价格: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