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上海人人品怎么样呢
第一,上海人与苏南人一样(原来就是江苏省的),性格与性情比较柔和,遇纠葛也多是“动口不动手”,同时上海的治安也许是全国最好的吧
第二,创造了百年奇迹的上海,肯定有其文化上的优势。要不然为何在百年中能飞速发展?同样的清末开放五口通商,就上海得天独厚?这与上海文化中的包容性、守纪律、讲效率、做事严谨认真,崇尚技术而轻视关系这些特征有关
第三,上海人口众多,社会的多元性尤其明显。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上海的富人与穷人的反差也许是全国最大,有教养与没教养的差别当然也非常大。难以笼统地形容“上海人”,上海人也千姿百态
第四,上海是与现代都市文明最接近的城市。在中国,越是传统观念强的地方,越反感上海人
第五,上海人法制观念、契约精神比较强,习惯有事先说在前头。谈事时看似斤斤计较,一旦确认就会认真履行,特别反感当时拍胸脯,过后耍奸猾
第六,这十多年人口结构变化大,“新上海人”占比例很高。与老一辈的移民不同,新上海人个性强、自我意识强,不愿入乡随俗而排斥上海人、排斥上海文化的情况很常见。所以,上海也正在发生急剧的文化变迁,上海的文化优势正在快速消亡。
B. 你眼中的上海人是怎么样的!!
上海人头脑精明,见识比较广,礼貌用语很暖心,上海男人没有大男子主义,很会照顾女人,家务做得有条有理,但上海人说起话来居高临下。
C. 为什么把上海人称为“阿拉”呢
“阿拉”来源于吴语宁波方言。以宁波方言为例,宁波方言在表示多个人时常用“拉”作为结尾。例如,“渠拉”表示他们。清末及民国时期,大批宁波人进入上海,对上海方言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上海本土表示“我们”的说法是“我伲”,但在宁波人大量移民上海之后,“阿拉”从中下层市民中兴起继而却成了上海话的代表,以至于许多非上海人唯一知道的上海话便是“阿拉”。另外浙江义乌市和浙江舟山市也用阿拉做第一人称。
(3)怎么形容上海人扩展阅读
近代第一批移民主要来自浙江省和江苏南部的吴语区,其中一般又按照清代府属细分为宁波人、绍兴人、苏州人等,他们构成了上海中心城区居民的主体,其中尤以宁波籍为最多。清末年间,由于社会的急剧动荡,浙江和苏南一带大量占据社会中上层移民流入上海寻求庇护,同时一些中下层阶级也随之进入上海工作生活,希冀安稳。
当时宁波人利用地缘和语言优势,迅速胜过广东籍买办,成为上海最有影响的商。上海话中的“阿拉”即是来自于宁波话。 当时有宁波人掌金融,无锡人掌实业之说。
宁波籍的着名人士众多,如严信厚、朱葆三、秦润卿、邵逸夫、董浩云、“阿德哥”虞洽卿、五金大王叶澄衷、钢铁大王余名钰、企业大王刘鸿生、颜料大王周宗良。宁波商人执当时上海的航运业与钱庄之牛耳,长期控制上海总商会。
宁波商人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华人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家五金店、南货店、绸布店、火柴厂、染织厂、化学制品厂、印刷厂、灯泡制作厂、日用化工厂、机器染织企业、国药店、钟表店。
第一套中山装,中国第一艘轮船,第一条公共汽车线,最早的民营仪表专业厂,甚至最早的保险公司,房地产公司,证券交易所,最大的出租车公司,中国农业银行。就连“大世界”游艺场都是在宁波人的手里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