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是什么时候被日军攻陷的!
上海是民国二十六年被日军攻陷的。
民国二十六年11月,上海被日军攻陷,至此上海沦陷。次年12月,江苏省川沙、南汇、奉贤、崇明、宝山、嘉定等县和上海县浦西地区划归汪伪上海市政府管辖。
民国三十二年7月30日和8月1日,汪伪国民政府宣布“收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民国三十四年11月2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宣布接收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历时百年的上海租界结束。民国三十七年12月上海市划分为30个区。
(1)抗战时上海守了多久扩展阅读:
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次日,一支日军在江苏太仓白茆口登陆,出发前他们都不知要去哪,看到面前的滚滚长江时,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一位叫做东史郎的士兵,兴奋的大喊:“这就是传说中的扬子江么!”这是他们首次在华东露面,但是很快就被世人所知,因为它就是肆虐南京的日军头号恶魔部队,京都第16师团。
此时,淞沪会战刚刚结束 ,日军伤亡惨重,疲惫至极。比如,日军最精锐的第9师团,在上海死伤超过1万人,第101师团更是死伤超过1.5万人。
除了兵疲将乏之外,日军的后勤补给也没跟上,眼看着就到12月了,日军还穿着夏装,弹药粮食也不充足。人们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日军仍然选在这时候进攻南京,随后,震惊的南京大屠杀就发生了。
❷ 1932年的淞沪抗战持续了多久
一二八淞沪抗战(1932年1月28日~3月3日)。
“一二八”淞沪抗战打了三十三天,日军增兵达五个师团,八万多人,十九路军和义勇队,加上后来加入的第五军抗敌者,最多时不过四万人;日军装备飞机、军舰、大炮、坦克等应有尽有,防卫能力占优,十九路军武器只有长枪、机关枪和手榴弹,官兵斗志和野战经验占优。
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缺尘腔役。但最终结果这场战争没有赢家,而对于中国人来说,“一二八”抗战的意义重大,影响非常深远。
(2)抗战时上海守了多久扩展阅读:
淞沪会战,中国虽然战败了,但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同时它让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国政府的立场: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将其领土一块一块地征服伏衫侵吞,兄谈也证明了中国绝不会向日本投降。
在淞沪会战惊心动魄的三个月当中,全中国上下凝聚出了一个共识,就是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整个民族决心以全面的牺牲来面对历史危机的挑战
❸ 上海在抗日战争中的沦陷日期以及被收复的日期,不是指后来的解放战争...
问题一: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问题二: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设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常熟、徐汇、长宁、普陀、闸北、静安、新成、江宁、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杨浦、榆林等20个区和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龙华、洋泾、真如、高桥等10个郊区。
同时,上海的郊县划入苏南、苏北行署,后由江苏省管辖。
(3)抗战时上海守了多久扩展阅读:
解放军战士冲过苏州河,向上海市区攻击:
1949年5月12日,解放军发动以消灭汤恩伯主力、解放大上海为目的的“上海战役”。自4月下旬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以来,已歼灭了汤恩伯的大部分有生力量,其剩下的25个师约20万人退守淞沪地区,企图凭借永久工事,继续抵抗。
为了解放上海,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分别从浦东、浦西迫近吴淞口,阻敌退路。解放军在作了充分准备之后,发动上海战役。至22日,解放军已扫清上海外围之地,逼近市区,并完成对汤部的合围。
解放军于23日晚发起总攻,部队迅速跃进,很快占领了市区和高桥、吴淞口。亲临督战的蒋介石见大势已去,遂命汤恩伯逐次掩护,从海上撤出。上船逃走的仅残兵败将5万余人。其余15万人全部被歼。 5月27日,苏州河以北最后一股蒋军被消灭。上海战役宣告胜利结束。
❹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是怎么沦陷的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是因为淞沪会战而沦陷的,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
11月8日晚,蒋介石下令进行全面撤退,所有部队撤出上海战斗,分两路退向南京、苏州——嘉兴以西地区。到了11日,上海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
(4)抗战时上海守了多久扩展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是一座非常特殊的城市。它既是国民政府的经济、文化中心和政治次中心,也是列强利益交汇之所在,更因此成为日本侵华的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上海抗日斗争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上海的特殊环境和有利因素,使这座城市的优势条件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央机关长期坚守和战斗的地方,也是党领导文化工作的中心。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党组织以文化工作为重点和突破口,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使上海成为全国抗战文化的策源地。
孤岛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上海的特殊环境和列强之间的复杂矛盾,依托租界坚持开展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壮大了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利用洋商招牌进行抗日宣传、团结国际人士推进救亡运动、借助复杂环境开展情报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❺ 上海保卫战发生在什么时候
抗日战争中,上海曾发生过两次着名战役:1932年1月的“1·28”抗战和1937年8月的“8·13”淞沪会战。
“1·28”抗战,中国军队与日军在阵地战中相持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三易司令官。“8·13”淞沪抗战,鏖战3个月,日军投入兵力28万,出动军舰30余艘、飞机500余架、坦克300余辆;中国方面则动员了全国总兵力的三分之一、超过75万人参战。尽管中国军队的装备与侵华日军相比差距很大,但广大将士同仇敌忾,拼死护国,毙伤日军4万多人……
记者在上海、重庆分别采访了曾参加上海保卫战的抗战老兵朱伯康、杨养正,听他们讲述当年那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
“中国军队英勇抵抗,粉碎了侵略者的美梦”
1932年“1·28”事变前,日军叫嚣:“上海一旦发生战事,4小时即可了事”。然而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慷慨赴难、英勇抵抗,很快就粉碎了侵略者的美梦。
在上海复旦大学,99岁的朱伯康向记者讲述他当年的经历:“我那时任国民党十九路军司令部参谋,有一次总部派华振中专送一份机密文件到苏州后方总部,命我一块去。当我们乘快艇驶到淀山湖时,遭遇土匪,我和华振中被抓了起来。后来,他们得知我们是十九路军的,就说,‘我们对于打日本鬼子的十九路军敬佩得很,我们不会伤害你们,现在还给你们文书、杂物,手枪也还给你们,你们走吧!’”
“1·28”开战后,国人将目光齐聚上海,为将战斗的全局状况及时通报全国,拥有大学学历的朱伯康成了十九路军的“新闻发言人”。
朱伯康说:“由于战事紧张,一般的记者就由我来接待,如《新闻报》《申报》《时事新报》《民国日报》的记者。我负责回答的是一般战况,较难的问题由高参华振中回答。只有少数记者能见到蒋光鼐或蔡廷锴将军。
“有一次,时任京沪卫戍总司令的陈铭枢在上海寓所接见了一位法国记者,记者问:‘请问这次战争的意义是什么?中国方面有必胜的把握吗?’陈铭枢回答:‘日本侵略我们,我们就得反抗!意义明了:反侵略战!至于胜败,我们始终就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前方战士的英勇奋战,并没有消除当时最高当局的‘软骨病’。”
在英、美、法、意等国调停下,中国政府派代表与日方谈判,并于5月5日签订了妥协退让的《淞沪停战协定》,使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的将士战而无功。一生执教复旦大学的朱伯康对这段屈辱史至今还耿耿于怀:“当年‘1·28’抗战中,由于各种原因,上海各报及其他中外报刊所载消息和评论不一致。蒋光鼐和蔡廷锴两将军想到为历史留下真实史料,命令高参华振中与我一起写一部十九路军‘1·28’淞沪抗日血战史。”
“最终,这本凝聚抗日将士鲜血的《十九路军抗日血战史》于1932年冬天完成,成为日后研究十九路军和‘1·28’淞沪抗战的重要历史文献。”
“中国军队前仆后继,以血肉之躯英勇阻击日军”
1937年“8·13”淞沪会战,装备简陋的中国军队前仆后继,以血肉之躯英勇阻击日军的疯狂进攻,其中八百壮士固守四行更是中华民族顽强斗志的不屈象征。
“淞沪会战开始时,只有23岁的我在88师524团1营1连任少尉排长。”现居住在重庆市南岸区的抗日老兵杨养正回忆说。“1937年10月26日,根据上峰的命令,我们524团1营转移到四行仓库阻击日军,掩护其他部队撤退。日军火力很猛,我们的一连长和三连长都牺牲了。”
“当时,有些记者在英国的租界里面,亲眼目睹了我们和日军的这次战斗。他们问我们团长,你们有多少人在那里坚守?谢晋元团长为了麻痹敌人,当即大声回答:‘八百!’实际上,我们并没有800人。我们总共加起来也就400多人。”
“八百壮士以弹丸之地、血肉之躯,激战四昼夜,抗击日军数万人,以伤亡40余人的代价,毙敌200余人。谢晋元的一句:‘我是一名军人,身可死但枪不可离,没有命令虽死不退!’尽显中国军人风采。”杨养正说:“有一次,我在3楼观察敌情,发现敌人正在马路对面挖工事,这时谢团长来了,我立即向他报告了这个情况。谢晋元拿起望远镜,看了看,骂了句:‘让你们狗日的挖!’,他从轻机枪手面前一把夺过机枪,对着挖工事的鬼子们就是一梭子,七八个鬼子当即被打倒在地,其他鬼子嚎叫着抱着脑袋躲藏了起来。”
“10月30日,日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我们一次次打退了敌人进攻,双方相持不下,但是,我们孤军作战,弹药所剩无几,很难继续坚守。这时我师接到南京大本营的命令:四行仓库的坚守行动已达预定目标,命令壮士们立即撤离,进入英国租界。由于进入租界需要突破敌人的封锁,穿过马路。所以谢晋元团长决定让我们排作为后卫掩护部队撤入英租界。当部队大多撤进英租界时,一颗炮弹突然打到了离我不远的地方,爆炸后溅起的弹片打到了我的左眼上,我当时就不省人事了。”“当我醒来时就知道自己的左眼已经瞎了。”老人指着自己深陷的眼窝对记者说,“在租界里英军把我们的枪械全部缴了,从此我们开始了长达4年的‘孤岛’生活。”
❻ 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一共打了多久
如果按十四年抗战来算,
一•二八事变,从1932年1月28日打到了1932年3月24日,共计56天
淞沪会战,从1937年8月13日开始,到1937年11月12日结束,共计91天
累哗乱肢计陪坦的交战时间未147天,交战的双方是国民革命军和乱世侵华日军
❼ 抗日战争时中国大城市沦陷时间
自1937年——1945年中,抗日战争时中国大城市沦陷时间如下:
1、1937年7月29日,北平失陷。30日,天津失陷。
2、1937年11月8日 太原陷落。
3、1937年11月20日,上海沦陷。
4、1937年12月13日,首都南京陷落。
5、1938年5月19日,日军占领徐州。
6、1938年6月6日占领河南省会开封。
7、1938年10月21日,在大亚湾登陆的日军占领广州。
8、1938年10月25日,湖北重镇武汉三镇相继陷落。
9、1938年11月24日南宁陷落。
10、1938年10月下旬广州、武汉失守以后,全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鉴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被迫调整侵华政策,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7)抗战时上海守了多久扩展阅读:
武汉保卫战:
武汉是平汉,粤汉两铁路的衔接点,又是东西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南京失守后,这里成了全国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的中心。日本侵略者妄图攻占武汉,控制中原,进而支配整个中国。
1938年6月后,中日双方在武汉外围展开大战。日军以华中派谴军司令畑俊六为总指挥,分兵5路进犯,另派波田支队及海军陆战队协同海军第3舰队沿长江西上。
我军为保卫武汉,由第9战区司令陈诚指挥,依托幕阜山,九宫山,庐山等山脉构筑陆地防守;在江北,由第5战区司令李宗仁指挥,依托大别山,富金山等山脉构筑陆地防守;并在马当,湖口,武穴和田家镇等江防要塞设防.
1938年6月11日,日军溯长江西上,进攻安庆,拉开了武汉会战的序幕。7月26日,日军攻陷九江,我军第29军团退守庐山两侧,全歼日军第145联队。10月上旬,薛岳兵团又歼敌4个联队,挫败日军突破南浔路的企图。
在长江以南,长江沿线和长江以北地带,皖西及豫东南等各战场,我军官兵英勇抵抗,在马当,瑞昌,万家岭,马头镇,田家镇,固始等战斗中,将士浴血奋战。但由于我方单纯防御,逐次使用兵力,防线一再被攻破。我军于10月25日撤出武汉。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战线大到皖,豫,赣,鄂4省数千里地,双方投入兵力之多,战线之长,时间之久,规模之大,是抗战中任何战役所不能比拟的。会战后,日军由于战线延长,兵力与资源不足,不得不放弃"速战速决"的企图,抗日战争逐渐进入相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