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指南 » 与上海老城隍庙相邻的是什么陵园
扩展阅读
上海到孝义快递用多久 2025-02-02 09:44:46
上海扇牌洗衣皂怎么样 2025-02-02 09:33:28

与上海老城隍庙相邻的是什么陵园

发布时间: 2023-08-18 22:06:54

Ⅰ 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的江南古典园林是什么

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的江南古典园林豫园。豫园是着名的江南古典园林、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50余年历史。

园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潘恩年迈辞官告老还乡,潘允端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从明嘉靖1559年起,经过20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豫园。“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

(1)与上海老城隍庙相邻的是什么陵园扩展阅读:

豫园肇建初始,占地70余亩,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精心设计,并亲自参与施工。整座园林规模宏伟、景色佳丽,古人称赞其“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

现豫园占地30余亩,园内有三穗堂、大假山、铁狮子、快楼、得月楼、玉玲珑、积玉水廊、听涛阁、涵碧楼、内园静观大厅、古戏台等亭台楼阁以及假山、池塘等四十余处景点,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树木苍翠,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糅合了明清两代江南古典园林建筑艺术风格。

Ⅱ 上海豫园景点介绍

上海豫园景点介绍

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明代,截止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 江南古典园林 ,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

豫园的“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整座园林规模宏伟、景色佳丽。古人称赞豫园“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

豫园现占地三十余亩,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树木苍翠,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体现出明清两代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豫园按主体建筑可分为 大假山、万花楼、点春堂、会景楼、玉华堂、内园 六个景区。

万花楼

万花楼景区位于豫园北部,主要有鱼乐榭、亦舫、两宜轩、复廊、万花楼等景点。鱼乐榭源于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上关于鱼到底快乐还是不快乐的智慧问答,蕴含园主人对庄子的仰慕和避世隐逸的心情。鱼乐榭东北是一条曲折别致的复廊,中间用墙分隔。复廊东南有小轩,为两宜轩;复廊西北有船舫建筑,名“亦舫”。万花楼原名“神尺堂”,为两层楼建筑,后于清道光年间重建,重建后改名“万花楼”。万花楼回廊围栏雕饰“暗八仙”即吕洞宾的宝剑、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的芭蕉扇、韩湘子的宝笛、曹国舅的檀板、何仙姑的荷花、张果老的鱼鼓、蓝采和的花篮。楼下四角还有梅、兰、竹、菊图案漏窗四幅。万花楼前庭院有古树两株,400年的银杏和100年的广玉兰。庭院粉墙下花石点缀其间,山石间有各种花草以及应时盆景,点出“万花深处”的寓意。

点春堂

点春堂景区位于豫园东北部,主要有点春堂、打唱台、古井亭、快楼、和煦堂、静宜轩、听鹂亭等景点。点春堂堂名取自苏轼的“翠点春妍”。小刀会起义时,义军城北指挥部设帐于此。堂内还陈列着当年小刀会的兵器、自铸的日月钱币以及发布的文告等。点春堂南面是一座清代小戏台,俗称打唱台。戏台依山临水,半跨池上,增加音响效果。点春堂北面有藏宝楼,西北有古井亭,东北有学圃,东南有湖石假山,上有双层楼阁,下层称延爽阁,上层名快楼。快楼是豫园的制高点之一。藏宝楼、点春堂、打唱台与和煦堂在一条线上依次排开,与错落布局的园林规则是一特例。

会景楼

会景楼景区位于豫园中部,主要有会景楼、九狮轩、流觞亭、浣云假山、积玉水廊等景点。会景楼三面环水,舒朗开阔,周围栽着香樟、石榴、紫薇、红枫、罗汉松等许多树木。会景楼的西北为九狮轩,是一敞开式建筑,面临大池,前置月台,凭栏观赏池中游鱼。荷花池西有一片杉树,高耸挺拔。荷花池东修竹万竿,满目青翠。荷花池南为流觞亭,因其两面临水,取王羲之《兰亭序》“流觞曲水”之意,颇有意境。流觞亭东侧有三曲桥,贴水而筑。三曲桥西南是浣云假山,以湖石堆成,背倚得月楼,面临清池,水中假山倒影与天上彩云浑然一体,如洗白云于水中,如染假山于云间,故名“浣云”。会景楼东南是积玉水廊,北起会景楼东,南达涵碧楼,因廊旁一石“积玉峰”而得名。

玉华堂

玉华堂景区位于豫园会景楼景区南部,主要有玉玲珑、玉华堂、得月楼、藏书楼等景点。玉华堂是园主人潘允端的书房。潘允端十分钟爱玉玲珑,为便于朝夕观赏,故建此堂,并以玉玲珑上镌刻的“玉华”两字命名。堂上匾“玉华”两字是明代文征明的手迹集字,堂内陈列的书案、方桌、靠椅、躺椅都是明清遗留下来的红木家具,陈列着文房四宝、明代紫檀木画案等书房用品。堂前有白玉兰两株,东侧是积玉峰和积玉水廊。玉华堂南面隔水相望的就是玉玲珑,玉玲珑瘦、皱、漏、透特点皆备,尤其以漏着称,与苏州瑞云峰、杭州绉云峰并称江南三大名石。玉华堂西为得月楼,月明之夜,登楼欣赏池中月景,心胸为之开朗。楼上陈设名贵文物家具。楼下的大厅名绮藻堂,取“楼台近水,水面风来,水波如绮,藻采纷披”之意。藏书楼位于玉华堂西南,上海的书画名家曾在此组织“豫园书画善会”。

内园

内园景区位于豫园东南部,主要有静观厅、延清楼、观涛楼、耸翠亭和古戏台等景点。内园建于清康熙年间,原为上海城隍庙的花园,后修复与豫园相连,成为园中之园。静观厅是内园的主体建筑,单檐歇山式,屋顶有“岳飞大战金兀术”塑像。堂内两块匾额,“静观”和“灵昭渟峙”。静观厅曾是城隍庙道士起居作法之处,厅前两侧有一对清代石狮,厅对面是座假山,奇石林立,正面一块大石如“寿”字。静观厅东侧有院落,其西有九龙池,池壁石隙有4条石雕小龙,倒映水中成8条龙,池身也似一条龙,故名九龙池。院中有小厅,名“可以观”,厅前有砖雕《郭子仪上寿》,周围树木蔽天,山石秀润。环假山有耸翠亭、延清楼、还云楼和观涛楼。古戏台位于内园最南端,戏台正面的木雕图案全部贴金,顶部藻井装饰华丽,有助于聚音共鸣,两侧石柱上有俞振飞所撰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云想衣裳花想容。戏台正对面的还云楼设贵宾佳座,两边有双层看廊,共有300个席位,有“江南园林第一台”之誉。

Ⅲ 上海老城隍庙毗邻的江南古典园林是什么

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的江南古典园林是豫园。

豫园的位置在上海市黄浦区福佑路168号,位于上海的老城厢的东北部,面积其实不大,仅有30余亩占地面积,但却是上海很典型的一处江南古典园林风景区。

从园林的内部结构和布局上看,豫园的特点也非常鲜明,建筑布局错落有致,像快楼、得月楼、玉玲珑、积玉水廊、听涛阁和涵碧楼等众多建筑也有很强的社会旅游魅力,而同时在40余处古代建筑中,每一处建筑的名气也比较突出,它们在很多时候都能体现出很不一样的发展趋势和文化意义。


(3)与上海老城隍庙相邻的是什么陵园扩展阅读:

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明代,截止2015年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园主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从1559年(明嘉靖己未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建造园林。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豫园。

1956年起,豫园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历时五年,于1961年9月对外开放。1959年,豫园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豫园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2月,豫园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Ⅳ 上海的豫园和城隍庙是一个地方吗

上海的豫园和城隍庙不在一个地方,豫园西南与城隍庙毗邻。具体介绍如下:

1、豫园

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

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

2、城隍庙

上海城隍庙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方浜中路,为“长江三大庙”之一。上海城隍庙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

城隍庙前殿祭祀金山神汉大将军博陆侯霍光神主,正殿供诰封四品显佑伯城隍神明待制秦裕伯御史,后殿乃寝宫。门前存有1535年所建的牌坊,戏台为1865年建。

(4)与上海老城隍庙相邻的是什么陵园扩展阅读

豫园的历史沿革:

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明代。豫园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并亲自参与施工。古人称赞豫园“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

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外国侵略者入侵上海,英国军队强占豫园,大肆蹂躏。清咸丰三年(1853年),上海小刀会在上海发动起义。起义失败后,清兵在城内烧杀抢掠,豫园被严重破坏。

1860年(清咸丰十年),太平军进军上海,满清政府勾结英法侵略军,把城隍庙和豫园作为驻扎外兵场所,在园中掘石填池,造起西式兵房,园景面目全非。

清光绪初年(1875年)后,整个园林被上海豆米业、糖业、布业等二十余个工商行业所划分,建为公所。至解放前夕,豫园亭台破旧,假山倾坍,池水干涸,树木枯萎,旧有园景日见湮灭。

1956年起,豫园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历时五年,于1961年9月对外开放。1959年,豫园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豫园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2月,豫园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