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有哪些地道的本帮菜馆
本帮菜浓油赤酱!这是上海人胡姿族的味觉密码,奠定了这座城市的味觉之本,油爆河虾、红烧肉、响油鳝糊、扣三丝、草头圈子,这些萦绕于舌尖的味道只有懂经的老底子册散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上海着名的本帮菜馆有:我家餐厅、瑞福园、大胜胡同、人和馆、小实惠等等。
1、我家餐厅,1988年的本帮餐厅。处在繁华的市中心,与静安寺、久光百货、芮欧、嘉里中心、淮海路商业街为邻,静安香格里拉更是与它隔街相对。但餐厅本身却藏在上海老式居民住宅里,从1988年营业至今,却将本帮菜经典味道演绎得淋漓尽致,就连梁朝伟、刘嘉玲、张曼玉等一众大咖都曾光顾过。
每一道菜都不添加任何香精,连味精都不放,不是流水线一样的出品,就是实实在在的家里烧出来的味道。“我家鸡翅”是店里的创意菜,鸡翅过了一遍油之后,再浇上酸酸辣辣的浓稠酱汁,吃着很开胃,裤弊酱汁还是店里独门秘制的配方,滋润可口。清炒鳝丝进店必点,鳝丝味道很正,胡椒粉全部融进酱汁里边了,吃时只需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要趁热吃。
点单的时候也很有趣,全部都要自己动手写上去,店里也都是上了年纪的阿姨爷叔,典型老底子上海宁的做法,味道也是家里的味道。
必点:我家沙拉、我家鸡翅、蛤蜊蒸蛋、白灼大虾、狮子头菜底
地址:静安区华山路229弄7号(近延安西路)
人均:71元
2、瑞福园,只有上海人才懂的老味道
现在的瑞福园,是以前茂名、进贤两家瑞福园与联谊餐室合并的。大黄鱼棒打小馄饨是雷打不动的招牌,也靠着这道菜在本帮菜界占据一席之位!黄鱼肉炖得酥烂,鲜甜都融进汤汁里,包裹着每一颗馄饨,每次都要把汤喝个底朝天才肯罢休!
田螺塞肉,个头超级大,也很扎实!很费功夫的一道菜,剁碎的肉糜里藏着一整块田螺肉,很是让人惊喜。油爆虾也是当仁不让的招牌,趁热,带皮一起嗑起来!香脆可口,吃完都要舔手指!
看到菜单上的生煎馒头,就不得不尝试!膨胀饱满的小馒头充满了食欲,一口咬开,肉汁四溅,底板部分煎制的也恰到好处,焦香与松软并存,还带着发面特有的麦香。
必点:大黄鱼棒打小馄饨、田螺塞肉、油爆虾、呛虾、时鲜
地址:茂名南路132号(近复兴中路)
人均:139元
3、大胜胡同,藏在胡同里的正宗老克勒上海菜。店里的招牌奥地利炸猪扒,用的是供港猪肉,炸的金黄适口!肉质鲜嫩厚实,外面裹上的面包糠嚼起来酥酥脆脆,吃到嘴里还能听见“咔呲”声!
端上桌还咕嘟咕嘟冒着泡的红烩牛筋腩,切的超级大块!浓郁酸甜的酱香缓缓荡出,超诱惑!舀上一勺茄汁直接浇在米饭上,配上牛肉和牛筋一起吃,特别下饭,一碗米饭根本挡不住。
再配上一杯自家熬制的山楂露,红枣、陈皮、山楂还有罗汉果等熬成泥状,喝起来,回味甘甜!
必点:奥地利炸猪扒、红烩牛筋腩、沙莉娜牛舌、樱桃酱方、利口福椰奶咖啡
地址:陕西南路490号
㈡ 上海有机蔬菜哪家比较好
现在上海做有机蔬菜并饥贺慎不是太多,做得好的更是少,我们家有一个宝宝烂敬,还有我婆婆,一直吃的是有机伯伯有机蔬菜或拍陵者金佃园有机蔬菜,管配送到家,建议楼主试试。
㈢ 上海本帮菜餐厅前十名
上海本帮菜餐厅前十名列举如下:
1、HOME'S 私房菜
特色本帮熏鱼几乎桌桌必点,而且比携搜较特色的是他家选用了鲳鱼做原材料。不同于常吃到的熏青鱼。鲳鱼是海鲜,而且小鲳鱼多是野生的,味道比较好。
㈣ 上海最顶级素菜馆的菜谱
众所周知,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吃素也已经不光是减肥瘦身人群的首选了,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加入到了吃草的队伍中,上海人作为对吃特别讲究,所以,对吃素自然也不会甘于落后!所以,一谈起上海吃素的经典饭店,相信上海人一定会津津乐道。
而今天,小编要带大家了解的,就是一家绝对算得经典的素菜店!这家的素菜,可是绝对到了以"素"乱"荤"的至高境界了。
先来看看这菜色↓↓↓
蟹粉、松子桂鱼、响油鳝丝、腐乳肉……店里菜品丰富,光是看菜单上琳琅满目的那些菜名,就足以能吸引人细细研读一番!而那些听上去非常上档次的菜名也会让人有一种走进御膳房的错觉,不过你以为它们都是荤菜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嗯,都是素的素的!但是可以绝对的以"素"乱"荤"!
没错,这一道道经典的上海本帮菜经过厨师们的一番巧思及悉心烹饪以后,不仅外观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口感也逼近荤菜本味,同时又不失食素的乐趣,小编都要拍案叫绝。
满"素"全席↓↓↓
菜单↓↓↓
素蟹粉——以假乱真味鲜美
首先要提的就是小编看来堪称一绝的素蟹粉,一上桌就非常气势,也是店家的招牌。蟹粉从色泽上与真的蟹粉形似,用蟹状的器皿装盘,非常考究。
轻轻舀上一勺,配上些许蟹醋,送入嘴中,瞬间蟹香四溢,滋味鲜美,口感那和蟹粉一模一样,令小编也不禁啧啧惊叹,简直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相近鲜美口感。
素蟹粉(52元)↓↓↓
松子富贵鱼——经典香菇代鱼肉
顾名思义,是根据上海经典名菜松子桂鱼得来的一道,原本是一道以桂鱼、松仁、玉米等为原料做成的菜肴,在这里则是用了超级大规格的香菇代替了鱼肉,形象逼真,酱汁浓郁。
虽然在口感和鱼肉有差,但比起鱼肉,多了一份韧性,小编亲测,咀嚼更为带劲,酸酸甜甜配上米饭着实开胃。
松子富贵鱼(88元)↓↓↓
腐乳肉——"肥肉"多吃超满足
接下来小编认为必尝的腐乳肉,估计真心也算上海人的心头好了。关键是,这家店的腐乳肉不是用肉制成,但肥瘦相间外形和真的红烧肉无差,而入口的一瞬间,也是绝对能令人质疑自己的味觉的。
大豆蛋白制成的肥肉,入口即化,与酱汁完美的融合在舌尖跳跃,满满的胶原蛋白呼之欲出。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道菜里竟然也能同时品尝出瘦肉和肥肉的两种口感,瘦肉部分同样媲美真肉口感,无疑是能让爱吃肉又不敢多吃的人得到最大满足的。
腐乳肉(56元)↓↓↓
鱼香脆鳝——入口焦脆料神奇
最后想说的就是这道上海菜"响油鳝丝"演变而来的一道菜。脆鳝的外形酷似鳝丝,入口也和真鳝一般香脆,如果不是已经知道人家是素的,小编可还真心辨别不出的节奏,也非常符合上海人喜欢的浓油赤酱口味。
在热油的激发下,素"鳝丝"入口也是脆脆的口感。而打听其原料,竟是再平常不过的香菇,加之彩椒、淀粉、油盐等调味,再配以店家独有的秘制鱼香酱,炒菜师傅说,勾芡后要让酱汁均匀包裹住所有的食材才会好吃,虽为油炸,却不油腻。
鱼香脆鳝(52元)↓↓↓
再来后厨看看人家的烹饪过程,原来,师傅就是这样把一枚小小的香菇剪成这样的条状的,刚剪好的时候还是长长的一条不断的,和黄鳝的外形下差无几。
师傅剪香菇↓↓↓
再来看看这娴熟的功力↓↓↓
香菇成条后,裹住面粉,然后整根入锅,经2次油炸,再勾芡上色,看似简单,但其实火候和味道都十分有讲究,绝对非常考验功力。
裹面粉↓↓↓
入锅之前↓↓↓
下锅↓↓↓
滤油↓↓↓
2次油炸再翻炒勾芡↓↓↓
端盘↓↓↓
除了以上几道经典菜,店里比较出名的还有咕咾肉、八宝辣酱、菜心海参、糟溜鱼片、香煎小黄鱼、牛仔粒等菜式,以及经典素菜包和素面。
凤梨咕咾肉(38元)↓↓↓
八宝素辣酱(46元)↓↓↓
香煎小黄鱼(88元/4条)↓↓↓
金牌香菇面筋素面(22元)↓↓↓
小编感觉,全部都能以素乱荤有木有!同时,由于采用的是烘、焗、拌、煎等西餐制作方法,店里还有不少色泽光亮却不见油的西式素菜。
牛油果蔬菜色拉(42元)↓↓↓
黑松露百合甜豆(58元)↓↓↓
黑松露炒饭(88元)↓↓↓
垂涎三尺之后小编也要揭晓谜底了!这家店,就是享有"净素上海第一家"美誉的魔都百年老字号——"春风松月楼"!
春风松月楼如今位于豫园百翎路23号,始创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到现在为止已经有足足109年的历史了,是上海第一家素菜馆,也就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一家素菜馆。
金字招牌↓↓↓
店面↓↓↓
门面↓↓↓
店招牌↓↓↓
那么,究竟要如何才能做出如此经典的素菜菜式呢?据春风松月楼的素食研发主厨沈岚介绍,为满足现代人的食素口味要求,松月楼在菜品上不断探索求新,以讲究的食材选料,推出了象形仿荤菜的制作,做到"素菜荤名,造型逼真,栩栩如生,以假乱真"的程度,所以,不少食客吃完都会啧啧称奇。
"松月楼有很多传承下来的经典菜色,但是在烹饪方法和配方上,我们都做过适当调整,以求做到色香味三个维度兼顾且相得益彰。就比如素蟹粉这道菜其实工艺复杂,一个是从色泽上要跟真的蟹粉形似,另外口感也是要跟真的蟹粉高度贴近,最后还要讲究摆盘。因为菜除了色香味俱全之外,用什么器皿来呈现这道菜也是很关键的。"沈岚表示,5月重新开业后,春风松月楼一方面在原材料上投入了很大心血去研究改良,另一方面也在器皿上花了不少心思面。
精致的器皿↓↓↓
印花纸巾↓↓↓
"我们希望能够在菜肴上桌时就能吸引住食客的眼球的,给他们留下一个非常惊艳、直观的第一印象。从而给这道菜本身加分,让食客对这道菜入口之后的味道有更大的期待。"大师傅沈岚说。
春风松月楼大厨沈岚在后厨烹饪菜品↓↓↓
小编了解到,春风松月楼曾于今年3月起闭店2个月,进行了装修改造升级,并于5月重新开业。出门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但进店独得一方清净……如今的松月楼从装修风格来看,的确是摇身一变,可与网红一争高低,外观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原仿明清建筑风格不变,内部则将素食文化贯穿始终,全然的小清新风格。
一楼环境↓↓↓
素雅摆设↓↓↓
收银台及食客↓↓↓
在店内,墨宝"素食奇葩"、书法家林曦明的亲笔题字"松月楼"等,都得以保留呈现。
"素食奇葩"墨宝↓↓↓
古色古香的环境,空间宽敞明亮,媲美古代客栈的就餐环境。
楼梯间的投影↓↓↓
二楼有包房和雅座,除了没肉吃以外,在小编看来,正可谓是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了。
二楼雅座↓↓↓
二楼包房↓↓↓
二楼环境↓↓↓
餐桌上是素食者的满汉全席,餐桌背后也藏着不可说的秘密。
据春风松月楼经理余耀平介绍,松月楼始创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从素六露轩素菜馆当学徒出身的徐蕙嘉集资租借豫园西面凝晖阁开设了春风松月楼素菜馆。
徐老板深谙只有保证质量才能保证饭店金字招牌的道理,开业后亲自四处采购上等食材原料,亲自上灶当主厨,亲自带徒传艺,并对净素清戒之严,既不准本店员工自带荤食进店,也不让顾客自带荤菜入内,否则宁可不做这笔生意,简直如同佛教庙堂禅寺一般严格。
久而久之,上海城隍庙地区人等都到此用餐,信誉与日俱增,很快成为当时沪上素食业的一家名店,并被誉为“净素上海第一家”。
关于春风松月楼的故事↓↓↓
不仅如此,春风松月楼这老字号的名字也并非浪得虚名,历史悠久,其中故事自然绵长。要论其精彩,这得从它和干隆皇帝的渊源开始说起。
春风松月楼历史照片(资料图)↓↓↓
干隆提笔"隆顺",生意兴隆万事顺利
春风松月楼的前身有一部分曾叫隆顺馆,而隆顺馆原名吴记素菜馆,因上海地方官员常去那里吃素斋素点,所以生意相当不错。据传,干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微服至城隍庙烧御香,在吴记素菜馆吃完素斋深感满意,唯一美中不足是觉得吴记的店名太俗,遂与店主说想为其题个匾。
于是,干隆乘兴写下了苍劲有力的"隆顺"二字,寓意:隆者,生意兴隆也,顺者,万事顺利。由此,吴记素菜馆改名为隆顺素菜馆。如果你去过原松月楼内的包厢,你应该见到过取自于这段历史典故的"隆顺"二字。
还有这么一个传说,当时干隆来到这家菜馆的时候,他坐过的那把椅子叫格劳椅。后来顾客知道这张椅子是干隆皇帝坐过的之后,纷纷过来摸一把坐一会,感觉这样做会为自己带来好运。只可惜现在这把椅子已不放在店内了。
想象一下,干隆皇帝平时吃的都是宫廷里的山珍海味,在微服私访时吃到来自民间松月楼做的"社会素菜",还给出了如此高的评价,想必当时的素菜做的,就一定是惊艳无比,令人回味无穷了。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不用遐想羡慕干隆当时吃的那桌美味佳肴,因为春风松月楼的那些经典菜式一直流传至今,店里的佳肴甚至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碗过桥素面,让丰子恺念念不忘
此外,春风松月楼和丰子恺也有一段渊源。由于当年老上海滩的社会名流们都喜欢来松月楼用餐,常客之中也包括了着名画家丰子恺。他和朋友经常一起到松月楼是来吃过桥素面,浇头来了以后先喝一瓶小酒,小酒喝好后,他会把吃完浇头剩余的卤汁浇在面里面,和着面一起吃。
旧门面照片(资料图)↓↓↓
因此,在《丰子恺散文集》内,你也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这里有一家素菜馆,叫做松月楼,百年老店,名闻遐迩。"
在小编看来,不只是丰子恺这样的名人会时常光顾松月楼,当时老城厢里来过的名人也定不会少。松月楼地处城隍庙,周围还有一个沉香阁,前去烧香拜佛之人到店里就餐也是在平常不过的事了。
外卖档口素菜包,近1/2是馅
最后,由于上海人都喜欢吃包子,排队也要去买包子在上海真的不只是随口说说的。所以,不得不提的还有松月楼堪称一绝的素菜包。
据春风松月楼经理余耀平介绍,店里菜包挑选的是上等的中筋粉和面,蒸出的包子外皮不粘牙,内馅选用上海青、安徽香菇、自制面筋及本帮豆干,剁成馅混合后按比例滴入菜油和麻油,使口感层次分明,香气四溢,回味鲜甜,也就是上海人十分喜欢的经典口感,也是阿拉小时候记忆中的菜包味道。
堂吃的迷你素菜包(12元/3个)↓↓↓
小号素菜包一笼四个↓↓↓
关键是,每一只100克左右的包子将近1/2都是馅,皮也是真心Q弹外加薄,因此,是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馅的节奏,这便是一只包子的过硬的实力!它曾荣获上海名特点心、中华名小吃、中国名点"三桂冠"等殊荣,更曾创下单日最高售出20000只的纪录。
素菜包内陷↓↓↓
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在70年代一只菜包5分钱的年代,每天都会有长长的队伍等候着菜包新鲜出炉的场景。"我对这个印象特别深,因为我就住在附近,我家里有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亲戚,例如北京的、福建、宁波的,只要这些亲戚来家中做客,我的首要任务就是一个任务了,就拿个大锅子去排队买菜包,那时候排队基本上也总能看到四五十个人的长队伍,而且买起来就是15个、20个起买,5分钱一个,好吃不贵!"春风松月楼总经理余耀平说。
当年排队买素菜包的盛况(资料图)↓↓↓
如今,每天来排队买净素包的顾客仍不少,并且一个个可是"精明"的很!余耀平表示,有些人住的很远,从宝山、松江过来,他们会慕名而来带一点包子回去给爸妈、亲朋好友们分享,所以一般都是三盒、四盒,一盒六个也就是平均要买20-30个带回去。
好在松月楼卖净素包也并没有设置限购这一条例,8点半正式能对外供应销售,所以如果早上来松月楼,还是会看到大家排起绵延曲折的买包子队伍。不过小编感觉反正上海人喜欢排队买包子也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反而还不知不觉成为上海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外卖的大号素菜包↓↓↓
"城隍庙是一个福地,是个好地方,松月楼则是这块福地上的福地。松月楼能一直营业下去,和这里的风水宝地很有关系的,但靠地理优势并不能真的能够一直高枕无忧的营业下去,商圈里的合作很多,竞争自然也不少,所以在珍惜有一个良好的地理位置的机会同时,老字号就更需要不断的鞭策自己去调整、升级、改造以至于不被社会淘汰,老字号不能倚老卖老,也要有创新的产品,呈现新的东西去迎合更多的年轻人和现在的社会。"
采访末了,在谈及老字号发展时,余耀平也表示创新不可少,也许,松月楼能够屹立上海百年之余,这段话已经可以解答困惑。
此外,他还认为,松月楼现在正值壮年,而非迟暮。余耀平从81年饮食服务学校毕业之后就来到了南市区饮食公司,南市区饮食公司归豫园商场统一负责管理后,正式成为一名豫园商城的员工。还有三年就退休的他,真正40年的工龄让他也见证了餐饮业不同时代的发展,这过程中间的辛苦不言而喻的,可他却始终看到松月楼未来更美好的前景。
因为他坚信,随着就是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食素,体验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吃素的比吃荤的人更雅气这句话,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了解更多
4075阅读
搜索
禅意十大素食餐馆
创意素食餐厅地址
顶级素食餐厅名称
45道高颜值素菜品
上海福和慧素食餐厅
老字号素菜饭店
㈤ 上海本帮菜餐厅前十名排行榜推荐
上海本帮菜是老上海最郑冲值得回味和记忆的食物,也是本土菜系的精品,对于上海的本帮菜餐厅大家的印象可能不是很深刻,外来的菜系餐馆到时不少,下面给大家分享上海本帮菜餐厅前十名排行榜推荐。
本地人的推荐最正宗上海本帮菜餐厅大集合
本帮菜作为上海的传统菜系,百年来与江浙地区的特色不断发展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沪上味道~在上海,除了各种网红店,当然还有更多正宗的老上海味道本帮菜不能错过~快来跟着生活薯一起看超好吃本帮菜餐厅大集合吧!
街头巷尾的小馆子
翠亭酒家
私房馆风格的翠亭酒家总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亲民的价格,热情的老板娘说着亲切的上海话,还会亲自在门口热情的招呼客人或者安排卡座..这是一家绝对不会踩雷的店,白斩鸡,酱鸭
,地瓜叶...每一道菜都是最正宗的上海味道
地址:山西南路211号(近天津路)
人均:85/人
建国328小馆
小巷子里的惊艳味道指的就应该是这家店吧,小小的店铺一直都处于一种超火爆的状态。吸引着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慕名而来的建国328小馆唯一一件用来征服人的事情就是好味道。
地址:建国西路328号(近襄阳南路)
人均:88/人
小白桦酒家
上海超出名的家常菜馆,可以说是很多上海人心中的家常菜top1了。开在弄堂里的小众本帮菜,小小的店铺里只有八张桌子,想去的小红薯记得提前预定。
地址:宛平路297弄3号
人均:131/人
人和馆
非常爱吃本帮菜,又拔草了一家人和馆~
1、酱油饭
酱油饭很不错,光一个饭感觉就够吃了,酱料味道很浓,还有点黑暗料理的赶脚
2、酱爆猪肝
好吃!人和馆的酱好像不错!很有上海味道
3、烤麸
无功无过,中立
4、醋溜鱼片
还不错,鱼片很厚
5、草头
一般,有点油,菜也不是新鲜~
6、豆腐煲
蛮好吃的,汤底味道不错
总的来说,人和馆好像有带酱料的东西都好吃!没带酱料的东西就一般~不过人和馆价格相对比较低,点了这么多菜也才200左右,很划算
另外为了酱料和酱爆猪肝还是得推荐一个
老正兴
这家老正兴是我常来吃宵夜点心的地方,喜欢他家的枣泥糕,位置就在福州路556号很好找,附近就是王宝和,今年突然爆红的龙虾月饼就是他家的啦,福州路是上海一条很有历史的老街了,过去有很多书店云集于此,现在变少了,不过又在这条路上还是可以感受到淡淡的书卷气哦,当然更多的还是各种食物飘香这边有很多上海老店可以找到好吃的呢。
地址:福州路556号人均:132/人
觉得游客初来上海想要体验本帮菜的话来这里是最方便的了,毗邻外滩南京路步行街来福士广场,地铁公交都在这里交汇,交通不要太便利啊。
以前过来吃东西的时候还不需要经常等位,自从评上了米其林一星,现在过来都要预约哦[汗颜R]像我这次就是路过进来吃个枣泥糕,哎呀忘记了,只好乖乖等了40分钟,然后才可以上二楼,坐下点菜。
关于上海菜你可以找到很多很孙丛洞多选择,平时我比较喜欢去吃天平路的那家“老吉士”,也是张国荣和蔡澜最喜欢光顾的一家菜馆,同样需要预约。我对本帮菜其实兴趣不大,不过江浙点心我还是很喜欢的。
附上他们家则枯的历史故事:
要从时间上来说,最早要从上海开端口说起,那时海内外各地人士涌入,各种风格的饮食业也随之登滩,纷纷在上海开设特色餐馆,形成五花八门的多种菜系,经营苏锡帮(后演变为“本帮”)的老正兴菜馆便应运而生了。
老正兴的历史充满了故事情节,其创始人是拜把子兄弟祝正平、蔡任兴。原名“正兴馆”,就是从他们二人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弟兄两是浙江人,请无锡名厨师掌勺,卖无锡菜,再把上海帮菜和苏锡帮菜融为一体,称“膳”帮,擅长烹制“四河”和“四时蔬”。
1949年上海解放后的第三天,陈毅市长就请宾客在“老正兴”就餐。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曾来老正兴品尝海派佳肴,并欣然题词:“老正兴菜馆美食”。
今年9月刚出炉的《米其林上海指南2017》中,老正兴作为中华老字号榜上有名。
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的老正兴,在中国烹饪的菜肴系列中已成为本帮菜的代表之一,是中华饮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冰糖甲鱼”、“清炒蟹黄油”、“草头圈子”、“油爆虾”被上海市行业协会、上海市烹饪协会、上海市旅游协会饭店分会分别认定为上海名菜;“酱方”、“正兴脆膳”、“虾子大乌参”、“八宝全鸭”被中国饭店协会评为中国名菜,上海首届餐饮文化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
老吉士
作为张国荣最爱的餐厅之一,老吉士当之无愧的成为最火爆和人气最高的上海菜。平日里也常有明星会来,也是游客来上海的本帮菜首选哦。老吉士是沪上红烧肉的泰山北斗,红烧肉当然是这家的招牌,油爆虾鲜香,螃蟹也肥美。
地址:天平路41号(还有超多分店)
人均:200/人
保罗酒楼
名声在外的保罗酒楼可以称得上是本帮菜和创意菜融合的代表,每一道菜都融合了西式风格和老上海口味。浓油赤酱的上海特色在这家店展现的淋漓尽致。不仅口味佳而且环境也相当的有格调。
地址:富民路271号
人均:105/人
上海老站
非常复古风的本帮菜餐厅,餐厅内有两节火车车厢和火车头,曾经是慈禧太后和宋庆龄的专用车厢餐厅环境超级优雅,从地板到墙面都有着历史的痕迹,很适合和家人一起去聚餐。
地址:碧云路1177号
人均:244/人
鹿园MOOSE
鹿园应该是很多小红薯心中适合聚餐的本帮菜创意菜首选,超高格调的装修和特色本帮菜的结合,每道菜都有着别具一格的小惊喜。
地址:新华路119弄1号
人均:4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