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发布
近日,《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全文正式发布。2022年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这是沪苏浙两省一市为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而携手制定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时代全国第一个以都市圈为范围的国土空间规划。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范围包括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在内的“1+8”市域行政范围,陆域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
规划远期至2050年;中期至2035年,聚焦主要行动;近期至2025年,衔接“十四五”规划,并对部分重点行动以项目库的形式落实。
《规划》关于城市多层次功能体系、空间机构以及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相关内容摘要如下(全文下载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完善多层次、多中心、多节点的功能体系
1、多层次体系
上海大都市圈建立涵盖顶级全球城市、综合性全球城市、专业性全球城市、全球功能性节点、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的多层次功能体系。形成“1-3-6-12-19”的功能结构。
1个顶级全球城市,即上海市区,在全球各领域达到一流水平;
3个综合性全球城市,即苏州市区、宁波市区、临港新片区,与上海共同组织全球核心功能,携手迈向全球城市“第二方阵”;
6个专业性全球城市,即无锡市区、常州市区、南通市区、嘉兴市区、湖州市区、舟山市区,在专业领域发挥国际影响力;
12个全球功能性节点,包括上海的嘉定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江苏的江阴市、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浙江的余姚市、慈溪市、嘉善县、桐乡市,承担全球特色功能;
19个相对独立的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服务本土,为全球城市及节点提供有力支撑。
2、多节点分工
上海市区: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等“五个中心”建设,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航运贸易等领域的全球领先优势,补齐科技创新与文化交流短板,成为全球新知识、新技术策源地,进一步集聚高等级文化设施。
苏州市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制造、文化交流等优势领域,补齐航运贸易与科技创新短板。
宁波市区:建设成为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加快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
临港新片区:建设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
无锡市区:建设太湖明珠、江南盛地,更具竞争力的实业创新名城、更具吸引力的山水人文名城、更具持续力的生态宜居名城。
常州市区: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
南通市区:建好江苏开放门户,建设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彰显生态之美的低碳花园城市、宜居宜业幸福城市。
嘉兴市区:建设长三角核心区枢纽型中心城市,面向未来创新活力新城,国际化品质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开放协同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地。
湖州市区:建设长三角中心花园和绿色发展引领区,美丽繁华新江南、湖光山色生态城,创新共享新经济、绿色智造科学城。
舟山市区:建设自由贸易先行区、海上花园会客厅。
■构建紧凑开放的网络型空间结构
1、廊道引领
培育七条区域发展廊道,作为引领区域要素集聚与紧凑发展的空间骨架、串联关键节点的核心载体,实现紧凑发展。
培育沪宁、G60、沪湖、杭甬四条区域创新廊道。引导创新要素向区域创新廊道集聚,促进沿线城市节点间形成要素自由流动、链条紧密互动的创新共同体。
培育宁杭、沿江沿海、通苏嘉甬三条区域特色功能廊道。聚焦生态经济、航运贸易、智能制造等领域,引导特色功能要素集聚与流动。
2、网络流动
完善南沿江、北沿江、环杭州湾、沪通-沪甬、西太湖、常泰等六条次级发展走廊与交通网络,作为多中心、多节点的联系支撑,促进更广泛的交流合作。
南沿江发展走廊以城际铁路为基础,打造复合型的沪宁第二通道,集聚先进制造、新兴产业功能。
北沿江发展走廊重点建设生态城镇带,带动长江北岸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
环杭州湾发展走廊强化湾区产业平台协作,加强交通联通和综合枢纽建设,培育智能制造、国际航运、自贸服务功能。
沪通-沪甬发展走廊加快跨江、跨湾交通通道建设,培育先进制造与专业服务功能。
西太湖发展走廊以盐泰锡宜城际、无锡市域铁路为依托,加强太湖生态共保与旅游链接,培育休闲、康养等新兴经济功能。
常泰发展走廊重点提升区域能级,完善跨江轨道交通支撑,加速区域产业、创新要素集聚促进常州长三角中轴枢纽建设。
完善多层次的区域交通网络,支撑资源要素的多向流动,以都市圈轨道为重点,覆盖次区域及下位空间层次。
3、板块协作
划分环太湖区域、淀山湖战略协同区、杭州湾区域、长江口地区,以及沿海地区五大战略协同区,聚焦战略资源与跨界问题,深化一体化策略机制,实现开放互动。
环太湖区域共建世界级魅力湖区;淀山湖战略协同区共塑独具江南韵味与水乡特色的世界湖区;杭州湾区域共建世界级生态智慧湾区;长江口地区共保世界级绿色江滩;沿海地区共塑世界级的蓝色海湾。
■构建大都市圈城际“一张网”
针对上海大都市圈现阶段轨道系统层级缺失、服务水平不高、规划缺乏衔接等问题,围绕《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构建高品质快速轨道交通网络的要求,重点推进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
1、提升网络覆盖
构建扁平化的轨道网络,到2050年,基本实现县级单元和乡镇轨道全覆盖。其中,40个县级单元除嵊泗、岱山外,均有两线以上轨道枢纽覆盖,覆盖率达到95%;10万人口以上城镇基本实现轨道站点全覆盖。
构建与全球城市功能体系相匹配的枢纽布局结构。其中,顶级全球城市布局5个两线以上轨道枢纽,综合性和专业性全球城市布局3-4个两线以上轨道枢纽,全球功能性节点和支撑性节点布局1-2处两线轨道枢纽。加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苏浙周边站点协同发展,扩大虹桥高铁枢纽辐射范围。加快推进松江枢纽、苏州高铁北站、嘉兴高铁南站扩容提升工程建设。
2、促进高效互联
依托连通全球城市的主走廊和连通全球功能性、支撑性节点的次级走廊,促进上海大都市圈与国家中心城市间高效流动,都市圈各功能节点间畅达互联。至2035年,实现上海至近沪地区1小时可达,全球城市间90分钟可达;至2050年,实现都市圈全球城市间1小时可达、县级单元至上海市区90分钟可达,都市圈内同城互联。
3、保障直连直通
以“新建城际线路站点必须进入城市中心地区”为原则,完善都市圈轨道网络布局。确保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常州-江阴-张家港-常熟-昆山、如东-南通-常熟-苏州-湖州-长兴、上海-嘉兴以及上海-前湾新区-宁波通道内的新建线路进入板块中心。提升与城市空间耦合较好的部分既有城际站点的利用率,增加上海站、上海南站、苏州园区站、无锡新区站等站点发车班次。
充分利用既有普铁线位优势,强化站城融合。改造提级既有沪昆铁路,开行上海至杭州方向的城际列车;利用京沪铁路、浙赣铁路、萧甬铁路富余运能,开行都市圈城际及市域班列;通过枢纽与重要节点地区的融合发展,大幅提升都市圈城际出行便利性,发挥枢纽对空间发展的带动作用。
4、探索运营一体
推进都市圈内多层级轨道网络功能融合。上海大都市圈内将形成约7500公里的轨道网络,线网密度达到13公里/百平方公里。重点织补都市圈层级的轨道网络,与既有普铁共同作为服务都市圈内城际出行的轨道主体;利用国铁干线和跨区地铁作为都市圈内城际出行的补充;推动都市圈轨道实现公交化运营,提升服务品质。
下放都市圈层级的铁路建设运营权限。成立由各市铁路或轨道建设投资集团组成的大都市圈轨道建设运营实体,都市圈轨道层级的铁路所有权、经营权下放至都市圈轨道建设运营实体公司,由都市圈轨道建设运营实体公司负责协调规划方案、落实资金、自主建设、运营和沿线土地综合开发,促进大都市圈内轨道设施共建共享。
■打造极具竞争力的世界级枢纽体系
上海大都市圈将构建分工明确、功能齐全、联通顺畅的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以协同发展促进都市圈交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1、打造协同共赢的世界级机场群
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增强面向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能力,推动与周边机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着力提升上海浦东机场洲际航线、国际中转、国际货运的全球竞争力,推动浦东机场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扩大包括第五航权在内的航权安排,建设浦东机场“超级航空货站”,支持浦东机场增加国际中转货运航班,提升与北沿江高铁、沪乍杭高铁空铁联运能力。
优化拓展上海虹桥机场的国际航运服务功能,加强与长三角机场群的联动协同,推动虹桥成为长三角面向全球的重要转换节点,打造国际开放枢纽。规划预留青浦大型通用机场,以公务机起降服务为主要功能。
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宁波区域航空服务能力,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建设嘉兴航空联运中心,推进实施舟山机场改扩建工程。
2、共建分工协作的世界级港口群
做大做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加快建设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一是提高对国际航线、货物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二是与临港新片区联动发展,推动现代航运服务;三是引导区域港航协同发展,支持市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强化长三角港航合作,与浙江联合实施小洋山北侧综合开发,与江苏共同推进沿江、沿海多模式合作。
优化区域港口功能布局,推动港口群更高质量协同发展。加强沿海沿江港口江海联运合作与联动发展,鼓励各港口集团采用交叉持股等方式强化合作,推动长三角港口协同发展。推进宁波舟山港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建设,强化集装箱枢纽港功能,高品质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
深化沪苏长江口港航合作,推进苏州(太仓)港建设中近洋集装箱贸易港以及上海港远洋集装箱运输的喂给港,拓展直连直通的远洋航线,打造江海联运核心港区与近洋运输集散中心;建设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深化无锡(江阴)港、常州港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合作。加快嘉兴海河联运示范区工程建设,协同虹桥打造“海空联运”示范区。推动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提高集装箱水水中转比重。
完善区域港口集疏运体系,突出江海联运、海铁联运。建设“十二横七纵”的都市圈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络,提高沿江码头和内河码头的设备自动化水平,提高中转运输装载效率。加快内河运输船舶检验、登记、运输等相关证件信息电子化进程,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促进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发展。完善区域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重点港区进港铁路规划和建设,结合实际向堆场、码头前沿延伸,实现铁水联运无缝衔接。
‘贰’ 超大城市再扩张!四个超级“大都市圈”呼之欲出
◆ 广佛地铁远期路网示意图 来源于网络
可以说,广佛是国内最具都市圈特性的区域,同城化水平位居全国之首。
正因为这一点,广佛同城在大湾区规划中被多次强调。
规划指出: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
不过,对于广州来说, 广佛同城乃至广佛肇都市圈都只是开始,广州已向清远、中山、东莞乃至云浮、韶关伸出了橄榄枝。
根据广州国土空间2035总规,围绕广州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共建广州大都市圈。其中包括推动更高质量的 广清一体化 ,推进 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 合作发展。
在广清一体化方面,广州与清远共建 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 ,已被写入多个官方文件当中,新的“飞地经济”即将脱颖而出。
在东莞、中山融合方面, 广州提出规划与佛山、东莞、清远、中山等周边城市地铁衔接通道 ,利用省会的交通优势,持续扩展广州都市圈的范围。
广州都市圈的发展,可为全国都市圈战略探索可行方向。
‘叁’ 长三角最值得买房的城市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个城市。
一、按城市级别及美誉度选择参考:
第一优选:上海-杭州;理由: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商业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航运中心;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是世界上规模和面积最大的都会区之一。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选择上海购房唯一的门槛就是房票,只要资金足选择上海当之无愧,因为上海聚集了几乎是中国最好的优势资源。
杭州,近些年的发展咄咄逼人,经济发展迅速。杭州是浙江省省会。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第一城。新一线城市。2022年亚运会将在杭州举办。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杭州在中国是一个以环境优美着称的城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躺着就可以吃上一百年。,是中国着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东方休闲之都、中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第一)、国际旅游金星奖(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国城市)、中国120个城市投资环境中排名第一、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全球科研城市50强(第33)、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等等。要不是上海这个中国商业巨无霸拦着,杭州是很好的选择,毕竟杭州城市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人杰地灵、是舒适度非常出色的城市。
第二优选:苏州-无锡;苏州素来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特色,被誉为“东方水都”。苏州历来被称为”上海的后花园“。苏州是着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着名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苏州市共有5A级景区点8家,4A级景区点28家,3A级景区点20家。其中拙政园和留园列入中国四大名园。苏州被确定为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苏州是东部饮食文化中心!是三大饮食文化之一(京式、苏式、广式)——苏式饮食文化的发扬地。苏州优势是中国地级市最明显的,经济发达、GDP总量全国排名第六,人均GDP全国第三;交通发达、处于环上海及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同样是人杰地灵。苏州的富裕度、舒适度在全国都是出类拔萃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首先说的就是苏州。
无锡是中国唯一连续三年当选中国最宜居城市!(数据来自中国城市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经济日报社在北京共同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7》);无锡是中央军委三大联勤保障部所在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江南名城无锡曾经三次入选新一线城市!尤其是人均GDP排名江苏省第一,全国第二,说明无锡在分类经济指标中可以说是全国的领头羊!无锡是江南胜地、太湖明珠、着名江南鱼米之乡。无锡的富裕程度在苏锡常地区是按照某些条件测算是最高的,宜居水平全国三年第一,城市舒适度奇佳,无锡这座城市十分适和人类居住。
第三优选:扬州-南通-宁波-绍兴;扬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美食之都。扬州是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也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南通是江苏省地级市,是中国老龄化最高的城市,南通人口平均寿命达80.71岁,百岁寿星多达1031位,南通被国际自然医学会、世界长寿乡认证委员会授予全球首个“世界长寿之都”。
宁波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其中最具宁波代表性的宁波港被国际港航界权威杂志——英国《集装箱国际》评为“世界五佳港口”。宁波曾被授予“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称号。
绍兴是浙江省普通地级市。绍兴曾经获得、中国十大魅力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绍兴人杰地灵,历史上涌现出许多着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文学家,如秋瑾、鲁迅、蔡元培、周恩来等。绍兴的兰亭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被称为书法胜地;绍兴是中国着名的黄酒之乡。
第四优选:舟山、嘉兴、芜湖。舟山市曾经获得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海鲜之都;舟山市是我国第一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隶属于浙江省是中国第一大群岛和重要港口城市,舟山是我国着名的渔场和海洋渔业的重要基地。有“中国渔都”之美誉。
嘉兴是浙江省地级市,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嘉兴名人辈出,涌现了茅盾、金庸、徐志摩、陈省身、王国维、丰子恺、张乐平等名家大师。中共一大在嘉兴召开,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嘉兴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
二、按城市宜居度及舒适度选择参考
第一优选:无锡-苏州-杭州;其中无锡在宜居度及城市舒适度方面是全国最出色的,无锡连续三年当选中国最宜居城市第一名,可见其实力。其次是苏州,第三是杭州。
三、按照城市的综合实力及富裕程度选择参考。
第一优选:杭州-苏州-无锡 杭州2019年GDP总量大约在1.5万亿,人均GDP在全国11名左右。,杭州城市首位度比较高,集中了浙江省各种各样优质资源,杭州首位度在浙江省城市中地位是一枝独秀的。杭州虽然GDP总量没有苏州高,但杭州依然属于要政策有政策、要经济有经济、要环境优环境、要旅游有旅游、要人文有人文,所以,杭州在全国的省会城市里面是最出色的、发展潜力最大,综合实力非常强。
杭州的浙江大学实力水平在全国始终排名在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的前面。
苏州其次,苏州这个城市其实介绍的很多了,经济发达程度、富裕程度是超越杭州的,苏州的GDP在全国远远甩杭州一条街,人均GDP之国民幸福指数仅次于无锡,但远高于杭州。但在数字经济、互联网经济、城市级别、政策发展潜力上明显不如杭州。
苏州是一个普通地级市,杭州是副省级城市,苏州的政策地位偏低、发展空间受到很多限制,也影响到综合实力。
无锡是苏锡常的中心,无锡同样是一个普通地级市,政策空间小,但是无锡独特优势在三个城市中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宜居度是最好的,富裕程度超过杭州及苏州,比如叱咤风云的中国“最牛‘第一村——华西村就在无锡。
无锡的人均GDP江苏省第一,中国第二,远远甩杭州几条街,连苏州都排在无锡之后,无锡是世界物联网之都。因此,分类来看,各有千秋。但综合看,杭州排名第一是必须的,人家毕竟是省会城市,又是G20、又是亚运会,这个级别不是一般城市能够比的。
长三角大哥大上海虽然综合实力最强,但是在居住舒适度及生态环境、休闲旅游等方面肯定是比不过杭州、无锡、苏州这些以山水为主打、生态环境为依托的城市,因此,上海突出优势是适合发展事业,杭苏无锡适合居住,这也是长三角城市群很多居民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