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社保公积金缴费标准2021
法律分析:自七月份开始,上海市社保缴费基数上限从原来28017元调整为31014元;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从原来4927元调整为5975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㈡ 上海社保调整是从今年几月开始的
6月。
2022年的上海社保基数、公积金基数调整在6月份已经完成。上海每年的社保基数调整一般是5、6月份,新基数执行期限为当年度的7月1号至下一年度的6月30号,往年的公积金基数调整是需要汇缴完6月份公积金费用后再开始,2022年公积金系统调整进入“一网通”,社保和公积金同时调整,打破了惯例。
一、上海社保每年几月份开始调整
7月开始调,上海目前社保和公积金都是统一时间调整,都是每年的7月份调厅轿整,过往是社保每年四月调整,公积金每年七月份调整,自从2022年疫情开始社保和公积金都在每年七月份调整,以后也可能会统一在每年二月份进行工资申报,四月份进行调整。
二、上海养老金上调的依据有哪些
根据往年上海养老金上调的历史来看,通常情况扮汪肆下都会根据以下经济指标,对养老金最调整。
上海养老金上调的依据一:
上年度上海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300%。这点比较容易理解,根据国家规定五险一金,缴费比例国内每个地区是不一样的,具体的数额是由每个地区根据去年城镇居民的收入来制定的。因此,可以看出上海养老金上调后的上下线也会在上年度上海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浮动。
上海养老金上调的依据二:
外来务工人员是的养老金缴费比例。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拥有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每年调整养老金费用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群体的实际情况,根据相关规定,上海非城镇户籍的外来从业人员缴费基数根据规定在本标准执行期内按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5%,经用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协商一致也可按本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规定参保缴费。
三、为什么每年都会社保涨价?
因为社保的基数年年都涨,所以社保费就会涨。
1.养老保险
(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缴纳比例为单位20%、个人8%;职业年金缴纳比例为单位8%、个人4%。
(2)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纳比例为单位18%、个人8%;个体、灵活就业人员缴纳比例为20%。
(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全市统一设为每年100元、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12个档次。其中,100元档次只适用于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的最低选择。
2.医疗保险
(1)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缴纳比例为单位7%、个人2%(灵活就业人员单位缴费部分由个人承担);大额医疗救助金每年均为120元,其中单位每人每月6元、个人每人每月4元(灵活就业人员单位缴费部分由个人承担)。
(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016年个人缴费标准为140元。
3.工伤保险
机关事业单位以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按0.2%的比例由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缴费;市直各类企业分为八个档次,由企业以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按照0.2—1.9%的比例缴纳,个人不缴费。
4.失业保险
事业单位、企业缴费比例为单位1%、个人0.5%。
5.生育保险
企业单位生育保险缴纳比例为单位0.5%,职工个人不缴费;机关事业单位生育保险缴纳比例为单位0.4%,职工个人不缴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陵桥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第五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工作。
社会保险费实行统一征收,实施步骤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六十条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直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
㈢ 上海社保基数是怎么算的
上海社保缴费基数如何规定?
2021年7月1日起,上海社保缴费基数的上限调整为31014元/月,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调整为5975元/月。每年社保缴费基数其实都是会有一定的调整,主要是因为上一年度社平均工资会有所调整。一般都是需要按照社平均工资的60%到300%来设定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和上限,所以需要根据情况来确定缴费基数,然后计算每个月的社保费用。
根据规定用人单位要承担16%养老保险,9.5%医疗保险,1%生育保险,0.26%工伤保险和0.5%失业保险。职工个人也需要承担8%养老保险,2%医疗保险,0.5%失业保险费用。只要是正常交社保费用,那么都是需要按照缴费比例来进行费用计算的。
按照最低缴纳基数为5975元计算,社保费用是2345.8元,职工个人部分需缴纳627.4元。
其中职工个人需要缴纳的费用比例分别是:失业保险的0.2%——29.9元,医疗保险的2%——119.5元和养老保险的8%——478元,共计627.4元。
而企业部分需要缴纳的费用比例分别是:失业保险的0.5%——29.9元,工伤保险的0.26%——15.3元,医疗保险的9.5%——567.7元,养老保险的16%——956元,生育保险的1%——59.8元,残保金1.5%——89.7元,共计1718.4元。
㈣ 上海住房公积金每年几月份调整
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在每年的六月份调整,七月份开始执行。
举例:自2017年7月1日起,上海市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由2015年月平均工资调整为2016年月平均工资。
注: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的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调整依据是根据2016年的月平均工资。
(4)上海七月一号社保公积金如何变化扩展阅读
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规定》和《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缴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经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第57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18年度上海市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比例以及月缴存额上下限的通知》。
《通知》明确,2018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比例以及月缴存额上下限自2018年7月1日起开始调整,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由2016年月平均工资调整为2017年月平均工资。
为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方便和优化单位办理环节,逐步与社保基数调整时间同步,2018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的申报时间从7月提前到4月起,各单位可从2018年4月下旬起登陆上海公积金网的基数调整专栏办理。
《通知》指出,2019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从2019年1月至3月申报缴存基数,4月起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比例以及月缴存额上下限,请各单位注意提前做好经费和预算安排,与社保明年基数调整工作在时间上同步安排,切实维护缴存职工合法权益。
为落实2018年4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将阶段性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政策期限延长至2020年4月30日”的要求,以及住建部执行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的具体措施精神,2018年度职工本人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为各5%至7%,原则上缴存比例为各7%。
企业可以根据沪公积金管委会〔2016〕10号文所列举的降低缴存比例的情形,选择各5%或各6%缴存比例,但应当通过集体协商,形成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的专项协议,并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大会表决通过,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不再审批。
《通知》强调,各缴存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市公积金中心对选择降低缴存比例的单位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2018年度住房公积金按职工本人和单位各7%的缴存比例所对应的月缴存额上限为2996元,月缴存额下限为322元。
补充住房公积金按职工本人和单位各5%的缴存比例所对应的月缴存额上限为2140元。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用人员、自由职业者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上限为5136元,月缴存额下限为32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