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圳资讯 » 深圳人均住宅多少平米
扩展阅读
在厦门什么面是特产 2025-01-22 23:39:25
广州晚装酒吧怎么样 2025-01-22 23:37:18

深圳人均住宅多少平米

发布时间: 2022-06-15 17:04:32

‘壹’ 人均居住面积标准

我国没有具体规章规定人均最低的住房面积标准,人均住房面积标准一般为统计局统计的经济指标,是城市居住水平的基本标志,反映一定时期内国家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一般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规定。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32.91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为37.09平方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未来改善性居住的需求还很大。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是指按居住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相关拓展: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计算公式: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人)=住宅建筑面积/居住人口。人均住房面积包括人均住房居住面积和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居住面积指的是自己的房子的实际使用面积,指的是自己家住房套内面积,而建筑面积指的是自己家房产证上的标注面积,内含公摊等。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编辑
(新增指标)是指按居住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计算公式: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人)=住宅建筑面积/居住人口

国家规定人均房面积如下:

我国对于人均住房面积并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所以存在国家规定,人均住房面积是多少的说法,只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行业的预热,人均居住面积一直在持续上升。

直到2016年,调查得出的中国人均居住面积为40.8平米,其中城镇居民的人均住宅面积为36.6m2,而农村土地多、人口相对较少,人均住宅面积就更多,有45.8m。

国家对于人均住宅面积没有规定标准,人均住房面积只是一一个经济指标而已,它的多少取决与个人经济实力,也就是说对于经济实力雄厚的,可能一-个人在不同的地区有好几套大小别墅,而对于经济实力不佳的人,可能只能几代人挤在30几平大小的房子中。

我国人均住宅面积一-直在持续上升,2012年的时候,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就只有18平方米,到了2014年,人均住宅面积就达到了25.4平方米,而2016年就上升到36.6平方米,每年以11.1%的速度在增长,而农村人均住宅面积的增长率更是高达23.3%。

‘贰’ 中国的各大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是多少

全国人均居住面积达10.25平方米 。
(新增指标)是指按居住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计算公式: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人)=住宅建筑面积/居住人口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29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农村人居住房面积33.6平方米。
姜伟新指出,中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城镇化快速推进,2009年城镇化水平为46.59%,比“十五”期末提高了3.6个百分点。2009年底,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农村人居住房面积33.6平方米,分别比2005年提高15%和13%。“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北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1.67亿平方米。预计今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和城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72.5%和7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城市人均住宅面积6.7平米,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住房面积人均已达到28.3平方米,增长了4倍多。住房质量、住房成套率、配套设施与环境大为改观。但是,近些年来中国住房与房地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集中反映在房价过高,并且上涨过快。
延伸阅读:住建部: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平米以上
所有这些问题,政府都要统筹兼顾。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二十三点七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二十七点二平方米,达到世界中高收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二十三点七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二十七点二平方米,达到世界中高收入水平
2005年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11平方米;
1991年中国人均住房面积7平方米;(查不到1992年的数据)
1979年,中国人均住房面积3.6平方米,合建筑面积7.2平方米
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国住房水平

今年3月,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说:“我国住房持有率达到了80%左右,人均住宅面积达到26平方米,这一数字居于世界较高水平。”“目前,中国内地的人均GDP为1700美元,中国香港和日本的人均GDP则超过34000美元,而中国香港城市居民住房面积是7.1平方米,日本是15.8平方米,低于中国内地的人均住宅面积”。

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称:2004年底,上海市市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0.4平方米,江苏、浙江、福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为20.4、23.9和24.5平方米。而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人多地少的香港和东京,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只有7.1和15.8平方米。 全国人均居住面积达10.25平方米 。华声报5月31日讯:根据建设部公布的最新统计资料,截至2000年年末,全国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14.87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0.25平方米。住房建设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使城镇居民的人居居住环境有了新的改善。

据光明日报报道,2000年共完成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1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7%,创下历史新高。城市市政共用设施能力、服务设施功能进一步增强。人均拥有公共绿地6.8平方米,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据了解,目前更多的居民已开始走向市场选择自己满意的住房,表明中国的住房改革由实物分配向货币化分配的转变已基本实现。

据悉,“十五”末期,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将达到23平方米,农村25平方米。

‘叁’ 人均住房面积标准2021

我国人均居住用地面积的标准是40.8平米,且人均居住用地面积越来越大。
一般来说,这部分面积主要包括:住宅用地、小区基础设施用地、绿地面积等。人均居住用地的面积标准是有变化的,而且农村和城市地区的用地面积标准也不同。
房屋面积包括:
1、建筑面积。房屋的建筑面积包括很多部分,比如:楼梯、阳台、地下室等,建筑面积一般比较大,包括范围很广;
2、使用面积。使用面积就是指业主生活中能够利用的面积,主要包括∶卧室、卫生间、厕所、等面积总和,而套内楼梯是按照然层数面积总和入使用面积;
3、公摊面积。对于公摊面积大家比较了解,而且现在大多房子都有公摊,公摊面积也就是指房屋的楼道、停车场、电梯、水箱等公共场合。一般来说,房屋面积越大,公摊面积就越大;
4、套内面积。买房时,要分清楚套内面积和使用面积,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因为有些房屋在出售时,是按照套内面积出售这对于业主和开发商比较有利;
5、合同约定面积。这个面积是指双方在出售房屋时,在合同中约定的房屋面积,也就是指买卖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房屋面积。
《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与计算》第三条 整幢房屋建筑面积系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m以上(含2.20m)的永久性建筑。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系指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及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之和。
套内使用面积套内使用面积系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线水平投影计算。

‘肆’ 国家规定人均房面积是多少

国家没有规定人均住房面积。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32.91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为37.09平方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未来改善性居住的需求还很大。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是指按居住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4)深圳人均住宅多少平米扩展阅读: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计算公式: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人)=住宅建筑面积/居住人口。

人均住房面积包括人均住房居住面积和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居住面积指的是自己的房子的实际使用面积,指的是自己家住房套内面积,而建筑面积指的是自己家房产证上的标注面积,内含公摊等。

参考资料:网络-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伍’ 国家规定人均住房面积是多少

2016年,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32.91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为37.09平方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未来改善性居住的需求还很大。而且,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为了提高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每年还需新增大量的住房供给。
从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的历史来看,房地产市场未必一定泡沫破灭,也存在房价的“软着陆”的可能。在美国、德国和英国,虽然房地产市场也会进入低迷期,但都没有出现日本那样幅度大的下跌,除次贷危机之外,1976年至2007年,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一直都在温和上涨。笔者因此判断,房地产长期价格走势取决于通胀水平,长期通胀水平高,房地产价格就会持续上涨,如果处于持续的通缩中,房地产价格不仅不会涨,反而会下跌。基于以上各方面因素,笔者认为,我国楼市已进入调整期,未来十年各地区、不同类型的住宅价格走势会越来越分化,但楼价整体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如果政策得当,未来迅速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购买能力,将有希望使楼价“软着陆”。
随着各地楼市相继进入调整,“楼市泡沫”破灭论高涨了起来。这种观点认为,我国楼市拐点已到,各地该出台政策救市了。笔者对此有些不同看法。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确正在经历调整的“阵痛期”和“转轨期”,却并不是所谓的“崩盘临界点”。
回答内容参考于军事网。

‘陆’ 深圳市近5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变化情况

2005年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是25平方米.

‘柒’ 14亿人口有多少人拥有住房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国内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其中城市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5.39%,农村家庭拥有自有住房率为92.60%。而世界平均家庭住房拥有率为63%,美国为65%,日本为60%,这与很多人的自身感受显然相差甚远,近九成家庭拥有自有住房,让相当一部分买不起房的群体感觉“被平均”。

从结构上来看,农村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高于城镇,北京、上海、深圳自有住房拥有率低于全国其他城市地区,其中户主年龄在35岁以下家庭中,自有住房拥有率仅为59.88%,在35至45岁和45岁以上家庭中,自有住房拥有率分别为81.45%、82.3%。

中国的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从2005年的82%,到2008年的87.8%,到2010年底的89.3%,再到目前的89.68%,可谓不断上升。

以深圳为例,目前占深圳常住人口26%的户籍人口住房条件很好,拥有深圳户口的“老深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88平方米、住房自有率高达99%;但占全市常住人口74%的非户籍常住人口及未纳入统计的近400万非户籍流动人口居住水平极差,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为10平方米和6平方米。

"住房自有率"是国际上考察居民居住条件的常用指标,指居住在自有产权住房的家庭户数占全部住房家庭户数的比例。但在中国,统计局、住建部等官方数据都是将"住房私有率"与"自有率"混为一谈,而民间调查结果又有数据样本不足、统计方式有偏差等问题,导致公众质疑"被有房"。实际上,就算是住房自有率超高也不值得称道,研究表明住房自有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是负相关,即经济增长水平越高,自有率反而越低。另外,住房私有率高同样不能当做政绩夸耀,因为高达九成的私有率反而反映出保障房供应不足,民众买房负担越来越大。

2006年建设部的一位总经济师在会上公布,我国“居民私有住房的比例已经达到72.8%,这个数据可能更准确。中国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人们的购房意愿和实际购房率应当比公民有迁徙自由权利的欧美国家高。欧美年轻人都愿意四处闯荡一番,等到觉得差不多人生应该稳定下来,才选择一个城市作为永久的工作和居住地点。北京人首次购房年龄在27岁,德国日本等国家为42岁。

‘捌’ 2035年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

深圳将逐步提高居住和公共设施用地规模和比例。

【深圳商报讯】(记者 苑伟斌)7月9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居住用地供应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根据征求意见稿,深圳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在保障总体用地结构均衡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居住和公共设施用地规模和比例,确保至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0平方米以上,年度居住用地供应量原则上不低于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30%。

提高居住用地开发强度

《若干措施》要求通过调整用地结构、住房结构等措施来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具体包括提高都市核心区及各综合性服务中心地区居住用地比例,降低商业用地比例,实施二三产土地混合利用。这些措施是城市空间的“腾挪”,是城市转型的需要,可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发展能力。

同时,提高居住用地开发强度,鼓励在已建、在建及已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的轨道站点500米范围内实施以居住为主的综合开发。此外,合理确定住宅建筑高度,控制规划建设超高层住宅建筑。居住用地原则上应为单一用地性质,确因满足商业功能回迁需求,地块内商业功能建筑面积达到《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混合用地标准的,用地性质方可规划为居住、商业混合用地。

扩大租赁住房用地供给

根据《若干措施》,深圳将加快建立整备先行、规划预调、供应高效、滚动推进的居住用地供给机制,保障新增居住用地供给。

具体来说,一是创新居住用地整备模式,划定以居住为主的成片整备片区,加大土地整备实施力度,确保“十四五”期间整备居住潜力用地不少于10平方公里,2021-2023年内整备的居住潜力用地不少于7平方公里。

二是科学合理、分类分批将储备土地中的发展备用地、商业用地等调整为居住用地。在不影响城市韧性前提下,可对不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各类控制线进行优化,释放用地潜力增加居住用地供给。

值得注意的是,《若干措施》特别提到有序扩大租赁住房用地供给。深圳在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单列租赁住房用地。创新租赁住房用地供应和竞拍模式,通过单独供地或者“竞全年期自持的租赁商品住房面积”等方式增加租赁住房供给。

提高公共住房供应能力

根据《若干措施》,土地整备留用地(含征地返还用地、利益统筹留用土地)原则上优先安排居住用途;已核发用地批复但尚未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土地整备留用地,可申请将非居住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或提高居住用地开发强度。这其中,原批准土地用途为商业的,可申请将部分或全部商业建筑面积调整为居住用途,其中商品住房面积按所调整商业建筑面积的30%确定,其余住宅建筑面积作为出售的公共住房。调整后按本措施可提高居住用地开发强度的,新增的住宅建筑面积为出售的公共住房。

以分类引导为原则,以保障公共住房为前提,《若干措施》鼓励尚未批准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的项目(含尚未列入更新单元计划项目,小地块城市更新项目除外),通过调整更新方向或所在片区法定图则主导功能,提高居住用地空间保障力度,提高公共住房供应能力。这其中,鼓励原计划公告更新方向或法定图则主导功能为商业的,将项目更新方向调整为居住方向后,按照现行的政策核算规划容积,其中出售的公共住房不低于规划容积(不含公共配套设施)的60%。

此外,鼓励更新单元规划已经批准但尚未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城市更新项目(区块线内或适用小地块政策的项目除外),在保持原批准规划容积不变的前提下将已批商业建筑面积全部或部分调整为出售的公共住房。

完善旧住宅区拆除改造政策

为进一步挖掘城中村潜力,《若干措施》进一步优化了城中村改造政策。为了更公平地推进城中村改造,《若干措施》对城中村现状容积率进行了分段处置,现状容积率2.5至3.0的现状建筑面积,按照50%核算拆除建筑面积,容积率超出3.0的部分不计入拆除建筑面积,通过控制实施主体可取得的拆建量抑制现实中存在的不尽合理的“超建越多补偿越多”的现象。

《若干措施》鼓励符合条件的旧住宅区成片统筹改造,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原则,完善深圳旧住宅区拆除改造政策,允许配建一定比例的商品住房,参照鹿丹村模式公开选择市场主体,提高了旧住宅区改造的经济可行性。

此外,探索企事业单位持有的自有住房(不包括政策性住房及全年期自持的租赁商品住房)建成后补缴地价转为公共住房或市场商品住房。

严格落实学位建设联合审查制度

《若干措施》要求统筹做好居住用地与公共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时序,加强托幼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的配置,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满足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

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圳将严格落实学位建设联合审查制度,具有居住功能的建设项目,应书面征求辖区教育部门意见。现有(含已规划)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位无法满足的,需在项目用地范围内自行解决;无法在项目用地范围内自行解决的,用地单位应统筹若干地块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学位需求自平衡;用地单位确实无法实现学位需求自平衡的,项目所在区应明确片区学位统筹配建措施。

‘玖’ 深圳的房价是多少 一平多少钱 那里的生活水平怎么样

深圳房屋均价突破2万元--市民的生活水平升了还是降了?2007-07-31 08:59深圳的房价持续数月同比增长位列全国前列,而且一直保持全国房价最高的冠军地位。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5月份深圳房屋均价1.42万元,其中关内房子的均价已达2万元,较上月上涨16%;关外均价1.2万,较上月大涨27%。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深圳的房价如此不正常的疯涨呢?

房价上涨的香港因素

深圳房价的上涨已大大超出一般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这是不争的事实。一位购房者向记者抱怨说,“现在在深圳,从普通的工薪族到企业主管,从博士到公务员很多人都买不起房”。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深圳房价如此上涨?按照官方的说法,深圳房价的上涨主要是供求矛盾引起的。具体说,一是深圳毗邻香港,而深圳的房价相对香港还是便宜很多,所以不少香港人到深圳买房;二是深圳经济发展形势好,吸引了内地许多人到深圳,外来人口多,他们在这买房促使需求增大。

目前,深圳的楼价水平大致如下:关外成交的均价已经过万元,临近特区的普通住宅的单价约在10000元/平方米,部分高达14000元/平方米;关内普通住宅的单价约15000—20000元/平方米,关内高层豪宅约3.5万—4.5万/平方米,顶级别墅单价约为12万/平方米。

而香港房价折合成平方米来算,最便宜的大概每平米1万五左右,不过这些都是地处元朗紧邻深圳的低价房。一般来说,普通香港市民住的是每平米2万到3万价格的小户型,大多是50—80平方米,100平方米的房子可谓豪宅。像奥海城、太古城这样的房子,每平米5万的单价并非一般香港人负担得起;半山豪宅与山顶别墅,前者大概每平米10万以上,后者每平米单价则高于20万元。

整体来看,目前深圳房价相当于香港的45%,相比2005年前的20%,涨幅不小。更诧异的是,对比2006年的人均GDP水平,香港人均GDP为38127美元,而深圳的人均GDP只有8619美元,仅为香港的22.6%。换而言之,忽略不计因常住人口与暂住人口造成深圳人均GDP统计的误差,仅有香港人均GDP20%的深圳人,却承受了香港近50%的高房价。

从另一个角度看,城市的发展、功能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楼市起伏。二十七年前,从深圳特区建立那时起,深圳的发展就一直跟香港联系在一起。深圳市副市长陈应春说,“‘十一五’期间,深圳的城市功能为‘依托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产研究员认为,如深圳的发展目标能实现,那么房价高看一步就是水到渠成了。因为那时作为移民城市的深圳,容纳的不只是国内的移民和本地居民,还将有国外的大量移民,就像现在世界金融和信息中心的纽约、伦敦、东京那样,无法再用居民收入来衡量判断房价水平高低。

据深圳地产界人士袁照沛观察,十年前来深圳置业的港人大多是中低收入者,而现在随着内地经济高速发展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大量香港投资客开始涌入。眼下,购房自用与投资的比例接近一半对一半。

一位刚从香港旅游回来的人感慨道,“香港一处不到100平方米的房子要649万港币,而且还没有阳台,难怪他们要跑到深圳来买房”。

炒楼虚掩真实需求

“其实股市与楼市有相通之处,当市场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一位专家分析道,“所不同的是,股市对应的是虚拟资产,理论上可以无限供应,而房地产市场则是实物资产,有限的城市土地供应,有可能使炒家制造‘逼空行情’,令房价虚高产生泡沫,进而扭曲市场真实需求和房价。”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深圳楼市不断上涨的市况下,一些寻求投资安全回报的资金源源地涌入。根据业内权威人士估测,深圳房地产市场投资性买盘目前约占到市场份额的近30%,一些热点地区有庄家“坐庄”的楼盘炒房比例超过50%。

另一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赞同,“深圳购房者中至少有50%的买房是投资炒房所为,并非是居住。说是供求矛盾影响更是难以令人信服。深圳人口大约有1200万,其中关外工厂中的打工族约占600万人口,深圳户籍有房者约是300万,也就是说真正需要买房居住的人口不过300万,而这个数目,深圳房产供应就真的那么供不应求吗?”

世联地产董事梁兴安告诉记者,根据他们公司对942套样本统计的结果表明,在深圳普通住宅市场,购单纯居住的占47%,完全投资的为26%,居住同时考虑投资是25%。

从目前的情况看,炒房者的目的显然不在于牟取相对微薄的租金收益,房价的快速上涨已使前期进入的炒家赚得盆满钵满。在热钱不断涌入的态势下,房地产泡沫急剧扩大,很有可能制造出类似商品期货的“逼空”行情。

有多少利好值得期待

当深圳房价高企,大部分民众购房无望的情况下,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就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今年一月,深圳为加强房地产引导与调控,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由开发商负责建设政策性住房,其比例为拟出让商品住宅中建筑总面积的15%,无偿移交国土房产局。

客观地说,这一政策一方面加大了地产商的开发成本,另一方面则令那些根本无力购房的人群看到了一线希望。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局官员透露,今年年底前,深圳将有6000套政策性住房入市,其中1000套为只租不售的公共租赁住房,5000套为经济适用房。今年深圳开工在建的经济适用房将达2.5万套。

“高收入人群购买商品房,中低收入者购买经济适用房或租赁廉租房。这一大约是十年前提出的住房保障思路,现在看来正在得到落实,”一位业界专家说,“如果政府能将这一政策逐渐完善并坚持下去,那么房价(商品住房)高不高就与老百姓没太大关系了。”

的确,今明两年深圳将有数以万套的政策保障性住房上市,有可能解决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这些实质性利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