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罗生门》怎么样
“罗生门”,一个读出来很好听的词汇。罗生门,这三个繁体字的组合同样也很漂亮。可是偶至今没弄懂这三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但这并不防碍人们熟悉它。至于将这个词汇普及的功劳,应归于大师黑泽明。
罗生门是大师一部作品的名称。在这部作品中,罗生门是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一切的故事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下面就准备正式说说这部片子。如果您看明白了这部片子,希望我说的您能有同感;如果您没看明白这部片子,希望下面的可以为您答疑解惑;如果您根本就没有看过这部片子,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您,这部片子很好看。
全片的主要人物有六人,而演员只用了九个(包括结尾处出现的婴儿)。这六个人交错出现在三个不同的时空,将他们串联在一起的是一位樵夫。在滂沱的大雨中(在看过的几部片子中,都有大师对雨的巧妙运用。《七武士》中在雨中那最后的一场恶战成了后世争相模仿的对象。而本片中的大雨是分隔现实与回忆这两个时空的道具。),破败的罗生门下,借由一位来避雨的樵夫(不是上面提到的那个樵夫,此人在后面将用樵夫Ⅱ来表示)的耳朵我们听到了过程不尽相同,但起因与结果却是一致的四个事件(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事件的四个版本)……。
樵夫、多襄丸、妇人和借巫女还魂的武士分别是这个事件四个版本的叙述者,而他们四人也是在这事件中共存的人物。没看过这部片子的同学,听到这里已经有些糊涂了吧?为了照顾大多数现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事件的起因与结果:多襄丸是个享誉京城的大盗,因见到武士貌美的妻子而起了歹念,设计把武士骗到林中将其捆缚。又把他的妻子带到林中,在她丈夫的面前对其施暴。这是起因。结果是三天后樵夫发现了武士的尸体,而他的妻子出了家,报官后又刚好捉到了在逃的多襄丸。现在明白一些了吧?OK!我们来比较一下四个版本的区别。
第一个版本是多襄丸叙述的,在他的版本里自己是杀人兇手。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版本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敢做敢当的武士(他自己),与另一位武士(他对这位能与他过招的武士也颇为赞赏)堂堂正正的较量。在这里的妇人被描述成一个失身前还是个烈妇,而在失身后却怂恿自己去杀害其丈夫的龌龊的人。
第二个版本是武士的妻子叙述的,在她的版本里自己才是杀人兇手。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她却变成了一个贞节烈妇。而多襄丸只是发泄完欲望,掉头就跑的禽兽。她的丈夫也是如此轻蔑的鄙视她。正是由于受不了他那种眼神,妇人才准备杀死他,然后再自杀,但自己却是求死不得。俨然是一个背负着痛苦命运的生者。
第三个版本是借身还魂的武士叙述的,在他的版本里自己才是杀人兇手(按理说死鬼是没必要说瞎话的吧!)。更重要的是他不仅激烈的控诉了妻子的不忠,还使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傲然立于天地间的武士。他原谅了多襄丸的罪行,而且不惜用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来替妻子赎罪。
第四个版本是樵夫叙述的,在他的版本里多襄丸才是杀人兇手。原来他(樵夫)不是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人,而是一直在案发现场。在他的叙述中以上三个人的形象被彻底的颠覆。多襄丸并不像他说的那样只看重武士的大义,他曾恳求妇人跟他走,并许诺给她后半生的幸福。妇人也并没有因为失身就要死要活的,而是希望两个人决斗,自己好选择强者。那位武士也不是自己形容的那样伟岸,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甚至愿意将妻子拱手相让。
没想到这才是事情的真相。但这是真相么?应该是吧。因为樵夫整起事件并没有牵扯到樵夫的利益,所以他没有必要撒谎。但是有一个细节被樵夫Ⅱ发现了。在前三个版本中都有一把短刀(在有的版本中它甚至是杀人兇器),但是樵夫对此却只字未提。樵夫Ⅱ一语道破天机,正是他(樵夫)将那把价值不菲的短刀拿走了,这也可以解释当天他为什么没有报案。大师的用意终于浮出水面了。原来我们看到的只是为了达到私人利益,有选择的,片面的真相。但至此真相如何还重要么?为什么三个人都承认自己是兇手了,却还要撒谎?难道还有比这个更难让他们面对的么?
再来看看另外的三个人物:樵夫是一个游弋在善恶边缘的人;而樵夫Ⅱ则是被现实的生活打磨成一个玩世不恭、冷酷无情的真小人;行脚僧人是一位冷眼看客,像神一样怀着悲世悯人的心观察着这一切。好在大师给了我们一个光明的结尾,滂沱的大雨终于制住,看着樵夫抱着婴儿远去的身影,行脚僧人(神)露出了微笑。
人生会给你安排各种机遇,但请不要忘记,选择权永远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② 罗生门事件的介绍
罗生门一词出自日语,现在通常指:事件当事人各执一词,分别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表述证明或编织谎言,最终使得事实真相扑朔迷离,难以水落石出。如 “巴中发生扶老人罗生门事件”、“贾静雯婚变罗生门事件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