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圳资讯 » 深圳护理保险多少钱
扩展阅读
天津一中在市内哪个区 2024-11-07 22:40:54

深圳护理保险多少钱

发布时间: 2024-11-07 20:46:07

A. 老人长护险2一6级补贴费用

长护险2一6级补贴费用:长护险6级每日补助30元,计为900元,自己担负15%具体补助765元。如今敬老院按长护险评定等级扣除花费2级护理费1300元,6级护理费1900元。
所谓长期护理险(被称为社保“第六险”),主要是为被保险人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侧重于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
2016年,长期护理险开始试点,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所需费用。
2020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增至49个。
2020年11月8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发布《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明确长期护理保险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
2016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的原则性要求,明确河北省承德市、吉林省长春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等15个城市作为试点城市,标志着国家层面推进全民护理保险制度建设与发展的启动。
截至2019年6月底,青岛等15个首批试点城市和吉林、山东两个重点联系省的参保人数达8854万人,42.6万人享受待遇。
2020年5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的《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扩大试点范围,拟在原来15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按照每省1个试点城市的原则,试点范围扩充为29个城市,试点期限两年 。9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增至49个。

B. 长护险收费标准

在等级划分方面,综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3个一级指标等级,通过组合法综合确定评估对象长期护理失能等级。
长期护理失能等级分0级(基本正常)、1级(轻度失能)、2级(中度失能)、3级(重度失能Ⅰ级)、4级(重度失能Ⅱ级)、5级(重度失能Ⅲ级)6个级别。
长期护理险的保险费从医保基金划到,企业和个人一起担负,一同交费,不用多缴一份社保费,现阶段示范点大城市中,长护险的筹资方式有3类型。
1.是按占比,以上本年度住户平均人均收入为数量,按一定的比例计算个人、医保基金和财政局补贴划到的费用。
2.是预算定额筹集资金,要求每一年划到的额度规范,例如上饶,每一年从医保个人帐户划到40元,医保基金划到30元/人,财政局补贴30元/人。
3.是混合模式,员工医保的,按每月医保缴费基数的0.3%测算,将该笔钱转到长护险,住户医保的每一年交多30元
(2)深圳护理保险多少钱扩展阅读:
所谓长期护理险(被称为社保“第六险”),主要是为被保险人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侧重于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
2016年,长期护理险开始试点,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所需费用。
2020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增至49个。
2020年11月8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发布《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明确长期护理保险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
给付条件标准
1.日常活动能力失败。包括:起床和睡觉,或起居活动、穿衣和脱衣等。
2.医学上的必要性与住院治疗。保险公司要求被保险人住进护理院时与住进医院一样,要有医学上的必要性
3.认知能力障碍。通常,如果被保险人被诊断为在某方面有认知能力障碍,就认为需要长期护理。
保险责任
各保险公司不一样,一般有以下内容:
1.长期护理保险金。由意外伤害等原因造成被保险人丧失生活能力。
2.癌症保险金。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初次发生特定的癌症。
3.身故保险金。被保险人死亡可获得。
4.老年护理保险金。被保险人60岁后按规定领取。
5.老年疾病保险金。初次发生合同约定的疾病。
2020年11月8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发布《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明确长期护理保险于明年10月1日开征。
每人全年缴费约128元,在岗职工由单位和个人各缴50%,退休人员、居民及其他人员则个人缴费,困难人群缴费由财政补助。
深圳在《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基础上,扩大了参保人员范围,年满18周岁且未在校就读的非在职医疗保障参保人员也纳入其中。
保费以深圳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0.1%比例逐月缴交。
以2019年度在岗人员月平均工资10646元测算,即每人全年缴费约为128元,在岗职工和用人单位每月各承担约5.3元;
退休人员、居民及其他人员则每月个人缴费折合约10.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