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发觉大多数人不知道西九龙站内地口岸区的存在
揭秘西九龙站内地口岸区的秘密:大多数人不知晓的边境地带
我多次乘坐高铁穿梭于香港与内地间,留意到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尽管许多人频繁经过西九龙站,却鲜有人意识到,这个繁忙的交通枢纽其实隐藏着一个内地管辖、适用内地法律的特殊区域——内地口岸区。连官方媒体如央视,以及部分政府文件,也因对这一现象的陌生而出现表述上的疏漏。
误解与混淆:错误认知的揭示
1. 误以为香港管辖
- 一些旅客误将西九龙站视为全香港管辖,例如误认为站台适用香港法律,却不知这里设有内地边检,严格区分内地与香港的管辖界限。
- 旅客甚至会混淆内地边检与香港入境处,不知无通行证进入内地口岸区是非法的,且不存在所谓“一周一行”的限制。
2. 误将深圳与西九龙站混淆
央视曾误将西九龙站的内地口岸区认为位于深圳,实际它位于香港高铁站内,地理位置的混淆导致信息失真。
3. 内地高铁站功能认知误区
- 福田站、深圳北站等被误认为具备口岸功能,实则内地高铁站只是作为内地与香港之间旅客流通的中转站。
- 连网络地图也曾在错误信息中提及“深圳北站口岸联检大楼”,可见误解之广泛。
4. 高铁口岸设置的误解
政府工作人员对西九龙站“一地两检”概念的误解,导致部分方案误将内地高铁站视为需要增设的口岸设施。
5. 通关意识的缺失
旅客在西九龙站往往匆匆过站,忽略了已经完成了两地通关的现实,如询问乘务员是否还需过边检。
原因探析
1. 辨识度与知晓度不足
尽管西九龙站内地口岸区设立初衷明确,但由于媒体宣传力度不足,加之与其它口岸相比辨识度不高,导致许多人对其了解有限。
2. 新闻报道的“淡化”处理
新华社在报道西九龙站内地口岸区启用时,新闻标题未明确指出内地管辖权,与报道其他区域划归港澳时的直接表述形成鲜明对比。
3. 宣传与公开的局限
2018年的南山区人民法院执法新闻,其公开力度远未达到应有的广度,直到两个月后才被香港媒体发现,这反映出在信息传播上的失衡。
近期进展与改进
在公众的广泛关注下,深圳有关部门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如在西九龙站设置明确标识、播放深圳宣传片、组织志愿服务等,以提升内地口岸区的辨识度和“存在感”,逐步消除误解。
总之,西九龙站内地口岸区的存在和运作方式,尽管对许多旅客来说可能并不明显,但它的存在对于两地间的高效流通至关重要。随着相关部门的努力,这一信息的透明度和公众认知度将会得到显着提升。
⑵ 在深圳北站启程去香港,具体该怎么通过关卡呢
从深圳北站去香港通过关卡,可按以下步骤:
先前往深圳北站的高铁站,购买前往香港西九龙站的高铁车票。乘车抵达香港西九龙站后,遵循站内指示牌指引前往出入境查验区域。
这里采用“一地两检”通关模式。先在西九龙站的内地口岸区,接受中国内地边检、海关等部门的查验。准备好有效的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签注,按工作人员指引,通过自助通道或人工通道,完成证件查验、行李安检等流程。
之后进入香港口岸区,接受香港入境事务处及海关的检查。同样要准备好相关证件,配合工作人员完成查验。顺利通过两地查验后,便完成通关,可自由前往香港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