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圳资讯 » 深圳是怎么富起来的

深圳是怎么富起来的

发布时间: 2022-04-15 12:35:00

Ⅰ 深圳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深圳被划为经济特区,在党的政策下,他们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进行现代化建设,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国际性大都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同施展了法术,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到拥有2000万人的现代化国际都市。

(1)深圳是怎么富起来的扩展阅读

改革开放,是深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因”,也是读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现命运伟大转变的“密码”。

1979年4月,广东省委提出,希望中央能根据广东紧靠港澳,华侨众多的特点,给予特殊政策,在深圳、珠海、汕头建立出口加工区。这一设想得到了邓小平的大力支持。

邓小平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就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设置经济特区,并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暂行条例》,经济特区在中国正式诞生。有外电惊叹道:“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

Ⅱ 深圳为什么那么有钱……

我国改革开放一开始,深圳就是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紧挨香港,又是滨海城市,有这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这是天时地利,国家政策扶持,全国人才都往深圳涌去,因紧靠香港,现金的管理、经商等理念能够很快的带进来,这是人和。由于国家政策扶持,各国各地的投资很多,科技企业纷纷在深圳成立。深圳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又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不发财都奇怪了。

Ⅲ 深圳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具体点

改革开放的政策,全世界蜂拥而至的资金,全国超大的廉价劳动力,全球的市场,国内的需求和钱袋子的释放。

Ⅳ 深圳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1978年12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1980年起,建立了经济特区。
深圳是首批经济特区之一,在建立经济特区,主要时因为它是南方的沿海城市,离港澳近,同时也有着重要的海运港口。
深圳在改革开放前,只是一个贫穷的渔村,但改革开放后,深圳的发展的综合水平已经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上了。

楼上说的老爷爷是指邓小平。画圈就是指划出一块地方为经济特区,第一批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Ⅳ 深圳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大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句话对不对

这句话可以用在深圳上面。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本来就说的是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
深圳,作为对外开放口岸,是国家的经济重镇,从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也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Ⅵ 深圳是哪一年发展起来的

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从这一年开始深圳迅速崛起。
深圳毗邻香港,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中央的指示,深圳特区将建成以发展工业为重点的工、商、农、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同时享有“设计之都”、“钢琴之城”、“创客之城”等美誉。 深圳市域边界设有中国最多的出入境口岸。
深圳是中国经济中心城市,经济总量长期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四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

Ⅶ 深圳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1984年2月,邓小平第一次视察深圳,为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年5月设为管理区,仍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1988年11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89年12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诞生。

1990年1月,特区内撤销罗湖、福田(原上步)、南头、蛇口、沙头角5个管理区,成立罗湖、福田、南山三个市辖区。其中沙头角、罗湖2个管理区合并组建罗湖区。

1992年11月,民政部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宝安县,设立宝安区、龙岗区(1993年元旦实施)。

1992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规的权力。

1997年10月,国务院批准增设深圳市盐田区(1998年实施),辖从罗湖区划入的沙头角镇和盐田、梅沙2个街道。

1998年3月,以沙头角为中心的区域从罗湖区析出,设盐田区,仍为特区范围。

2004年6月,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无农村无农民的城市。

2007年5月,光明新区成立,管辖公明、光明两个街道,地处深圳西部。

2009年6月,深圳市委市政府为推进以大工业区为中心的东部片区统筹发展,促进深圳市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将原深圳市大工业区和原龙岗区坪山街道、坑梓街道,整合为坪山新区。

2010年7月,深圳经济特区范围延伸到龙岗、宝安。

2010年8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

2011年1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宝安和龙岗新增两个功能新区,分别为“龙华新区”和“大鹏新区”。

2015年4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正式挂牌启动。

2016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深圳市龙华区和坪山区,以龙华、大浪、民治、观湖、福城、观澜等6个街道的行政区域为龙华区行政区域;以坪山、坑梓2个街道的行政区域为坪山区的行政区域。

2017年11月,深圳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2018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2018年2月,国务院同意深圳市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2018年5月,国务院批复广东省设立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区人民政府驻光明街道广场路1号。

2018年12月,中国共产党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工作委员会、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揭牌,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Ⅷ 为什么说深圳是一夜崛起的城市从穷到富 当时的深圳是怎么做到的

一夜崛起之城” ——深圳经济特区的城市发展

1980年这里仅是三万多人的边陲小镇,今天她已成为拥有13 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深圳经济特区,以其罕有的建设速度,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成为中国最令人瞩目的新生城市。�

一、城市发展背景

(一) 创办深圳 经济特区是实行改革 开放政策的需要�
七十年代末,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探索中国 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对接,1979年3月原宝安县改为深圳市,7月中央同意广东省在对外经济活 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市划出一块地方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 5月中央41号文明确规定深圳正式定为“经济特区”,8月全国人大批准颁布《广东省经济特 区条例》,并批准确定在深圳市总面积2020Km2中划出327.5Km2的地方,作为深圳经济 特区,并对外宣布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二)特有的地理位置是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发展的优越条件�

深圳毗邻香港,是香港发展的直接扩展空间,是引进资金、技术装备和拓展国际市场的最佳受益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和广大内陆腹地与香港经济联系的陆路必经之地,也是内陆——香港——世界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深圳处在以珠江三角洲和广大内陆腹地作依托、外引内联、与香港互利互补并走向世界的重要位置。 �

(三)作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试验地�

深圳是全国的“特区”,得到了全国的关心和支持,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又是我国进行各项改革的试验地,率先在经济贸易、资金融措、土地政策、人才劳力、城市开发和建设管理等方面,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化,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成为我国技术、管理、知识、对外政策的窗口,发挥对内对外的辐射作用。�

二、城市发展过程

(一) 城市规划的不断修正,以适应迅猛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二) 改革开放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1、领导意识转变,处理好计划指导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建立健全城市开发与经济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依法控制与管理城市建设。�
2、 规划管理简政放权简化审批手续,初期采取“一个公章、一支笔 、一次会议”解决问题,
为基本建设的高速发展创造条件。�
3、采用社会化大生产模式, 按“五统一”(规划、设计、征地、施工、资金)建设要求,综合开发、配套建设,重视基础 设施建设,强调“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做到规划一片,建设一片,投产获益一片 。�
4、改革建筑业,开放建筑市场,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均采用招标投标,实行工程总承包和地盘管理,并成立专门监督机构(质量监督检验站、基建合同予算审计站)。�
5、土地有偿使用、建筑产品商品化及房地产业的发展。�

(三)“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 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从附表一《深圳经济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部分指标统 计表》中可以看出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效益。事实证明,深圳经济特区在 开发建设中目标明确、步骤清晰、规划合理、政策适当,形成了良好的城市发展基础。�

三 、城市发展展望�

作为“试验地”的深圳经济特区,如此高速度的发展本身也带来内部的不平衡,现已出现了交通拥塞,水电供应不足,城市安全设施欠缺,住房紧张,基本生活设施不完善,城市管理与维护跟不上等问题,市政府已取很多措施正着力给予解决。
深圳经济 特区又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已经开展了新一轮城市开发的研究和准备:�

(一)完善城市道路网络,抓紧建设港口,扩建机场、口岸,修建城市地铁(第一期)、道
路快速系统、高速公路……高标准的综合交通体系在逐步形成。�

(二)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正在修编,按照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要求和标准,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随着宝安、龙岗两区的建立,将促进两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着力做好特区、宝安区、龙岗区“三位一体”的大深圳规划 。�

(三)今后十年的重点发展地区�
1、福田市中心区——处于特区的中心位置,是深圳走向21世纪 ,形成国际性城市的关键地区。总占地面积4.14KM2,规划居住人口约11万人,规划总建设面积1200万M2,目前正在进行详细规划工作。 �
2、 深圳湾 ——是特区地理位置优越、风景优美的地区之一。总占地面积10.90KM2,需填海
造地面积6KM2,规划居住人口约15万人,规划总建筑面积800万M2,目前正在抓紧进行填海工程的前期工作。
3、 前海填海区——位于南山半岛西部。总面积约10KM2,可发展与港口相关的仓储、工业、
商贸,以及少量配套的生活服务。目前规划正在进行中。�
结语:�
“ 特区”是中国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产物。是国内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途径的需要;也是国际形势变化和中国走向世界的需要。�
改革开放政策是“特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动力,并贯穿全过程。�
·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结构与计划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是“特区”经济和城市全面发展、协调的保证;�
·对外的特殊政策措施、经济科技合作与对内的体制改革、适时政策调整,是 “特区”经济和城市高速、稳定发展的关键;�
·重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是“特区”经济和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础。
·“特区”的经济和城市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对于世界上发展中城市来说,可能并不新鲜也不重要,但对于一个闭关锁国几十年的中国来说,要“摸着石头过河”,确实是非常艰难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试验地”已推广,中国的经济和城市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国际城市发展协会第17次国际会议暨新市镇经验会议(香港)1993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