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滨达燃气工程部到底如何
扩展阅读
福州马尾龙舟赛哪里看 2025-01-01 10:58:43
厦门站周围有什么景点 2025-01-01 10:58:05

天津滨达燃气工程部到底如何

发布时间: 2022-01-14 15:02:57

❶  石油和天然气

7.2.1地质调查简史

关于塔里木石油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在《北史·西域列传》记载着库车一带的油苗。1935年谢家荣考察了阿克苏、拜城一带的石油地质。1942年黄汲清在库车进行过石油地质调查。1945年关世聪在吐哈盆地进行了石油和煤炭地质调查。

1950~1960年,新疆石油公司和新疆地矿局石油地质大队初步调查和评价了塔里木的油气资源,发现了依奇克里克浅成油田。631队九分队(女子分队)调查了吐-哈油田。

1961~1977年,开展了塔里木盆地的1∶100万航磁测量,做了不少横穿盆地的地震剖面,打了一些探井,为后绪工作积累了资料。

1978~1990年,迎来了塔里木石油大发展的时期,1984年9月沙参2井喜获高产油流,这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查的新转折点,从而揭开了塔里木盆地找油大会战的序幕。

1991~2000年,是找油获得重大成果的时期。1984年西北石油地质局成立,1989年塔里木石油勘探指挥部成立,随之在塔北、塔中、塔西南,以及博斯腾湖、柴窝堡和伊犁等盆地开展了一系列找油工作,为1991年以后的找油成果打下了坚实基础。

根据康玉柱的资料,截至到1998年,探明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总量(191~206)×108t,其中石油(107.6~110.6)×108t,天然气(8.4~9)×1012m3;吐鲁番—哈密盆地油气资源总量(14~17)×108t,其中石油16×108t,天然气3700×108m3;博斯腾湖、柴窝堡和伊犁等中小盆地估算油气资源量约10×108t(油气当量)。

有人估计,新疆油气资源总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塔里木占其中的绝大部分。这就是西部大开发首批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的依据,也是中央对新疆国民经济发展方针中重点发展方向的一白(棉花),一黑(石油)指导性意见的依据。

7.2.2油气地质

7.2.2.1沉积地层

塔里木地区自震旦纪以来沉积地层十分发育,其岩相类型亦十分复杂。塔里木运动揭开了塔里木板块克拉通化发展的序幕,在板块内部发育了稳定陆台型沉积层,为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准备了良好的构造和沉积环境。

震旦系在塔里木的库鲁克塔格、满加尔、柯坪等地区发育最好,下统以杂色碎屑岩和冰碛岩为特征,夹中酸性火山岩。上部为滨—浅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总厚度约910~7500m;寒武—奥陶系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夹碎屑岩,总厚度1000~4000m;志留系为海退环境下的绿色砂页岩夹泥灰岩,泥盆系则主要为陆相红色碎屑岩,总厚度900~3000m,与石炭系为角度不整合接触。自震旦系到泥盆纪形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

石炭系是塔里木地质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的层系,标志着第二个大沉积旋回的到来。在塔里木和南天山,地层岩性为浅海相碳酸盐岩,局部夹煤,未发现火山岩,最厚处在铁克力克山北缘,达2900m。上石炭系以一套浅海—滨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厚200~1000m;下二叠统塔里木西部以浅海相碳酸盐岩夹碎屑岩为主,东部为陆相碎屑岩,西部的柯坪和东部常夹有火山岩,厚度约1000m;上二叠系以陆相杂色碎屑岩为主,厚675~1200m。与上覆三叠系呈不整合接触,形成了另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

三叠系在塔里木、吐-哈及伊犁盆地内分布广泛,主要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夹煤,厚度约1000~2000m;侏罗系在各盆地均有分布,为一套河流—湖沼相含煤碎屑岩建造(煤系地层),厚度1000~3000m;白垩系与侏罗系多为不整合接触,为河流—浅湖相和浅海—潟湖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厚度300~2800m。

古近系和新近系广泛分布,主要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古近系在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及库车坳陷西部为浅海—潟湖相杂色砂泥岩、灰岩及膏泥岩等,厚度约800~1000m;新近系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中新统内可能存在残留海相夹层,其他地区均为浅湖—河流相沉积岩。但上新世末期,在盆地边缘沉积了一套冲积砂砾岩。新近系厚度很大,一般厚度1000~6000m,在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可达12000m。

第四系为山麓相冲积—洪积层、河湖相冲积—湖积层,以及大盆地中的风成沉积,厚度一般为几十米到几百米。

7.2.2.2盆地类型和演化

区内大型和大中型盆地都属于多类型复合叠加盆地,自震旦纪以来,经过早期的裂隙盆地、周边盆地、克拉通盆地和中期的挤压克拉通盆地和克拉通坳陷盆地和晚期的前陆盆地,最后形成陆内统一盆地。

7.2.2.3构造特征

由于自震旦纪以来经过多次开合运动,造就了构造运动的多期性、迁移性和复杂性,使不整合面十分发育。塔里木主要有6大区域性不整合,即震旦系与元古宇、志留系与奥陶系、石炭系与泥盆系、三叠系与二叠系、白垩系与侏罗系、第四系与新近系之间的区域不整合。

构造样式比较复杂,挤压构造样式有逆冲—褶皱、叠瓦冲断、基底推覆、挤压断块和断滑;拉伸构造样式有拉张断块和箕状断陷;扭动构造样式有雁列、帚状、旋扭和反S等;叠加构造样式有双重、推覆、潜山和反转等构造样式。

区内构造总特点是古生代北强南弱,中新生代南强北弱。就中新生代而言,塔里木盆地是西强东弱,吐—哈盆地是北强南弱。塔里木盆地沉积中心早古生代在塔东北的满加尔地区,晚古生代迁移到了塔西南的叶城地区,中生代三叠纪迁移到天山山前和塔中地区,而侏罗纪除盆边山前地区外又迁移到塔东北地区,新生代再迁移到塔西南地区。

吐-哈地区沉积中心晚二叠世在哈密北部,三叠纪则南迁到哈密附近,侏罗纪迁到北部凹陷。

7.2.3油气资源评价

7.2.3.1生油岩

由于构造运动的多期性,导致沉积的多旋回,也造就了塔里木地区多时代、多层系的生油岩。本区共发育四大套生油岩,即下古生界(Z2—S1)、上古生界(C—P)、中生界及新生界。但主要生油岩是寒武—奥陶系、石炭—二叠系和三叠—侏罗系(表7-2)。

从各主要含油盆地有机质成熟度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寒武—奥陶系生油岩属高成熟—过成熟(R0为1.3%~3%);石炭系—下二叠统生油岩属成熟—高成熟(R0为0.8%~2%),侏罗—三叠系生油岩属低成熟—成熟(R0为0.5%~1%),新近系中新统生油岩为低成熟(R0为0.4%~0.6%)。

表7-2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表

(据康玉柱,2000)

吐-哈盆地的二叠系生油岩属于成熟,三叠—侏罗系生油岩属于低成熟—高成熟(R0为0.4%~1.3%)。7.2.3.2储集岩

塔里木地区储集岩十分发育,自古生代以来,各时代地层均可储油气。据目前资料,储集岩类型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其次为火山岩及变质岩,各时代储集岩物性变化较大(表7-3)。

表7-3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各时代储集层物性表

(据康玉柱,2000)

值得一提的是塔里木盆地储集层埋深4000~6000m,砂岩仍以原生孔隙为主,显示该盆地低地温、欠压实、深埋高孔渗体之特点。

本区盖层非常发育,分布广、分隔性好,是保存油气的良好条件。

7.2.3.3成油组合

生、储、盖的存在及恰当的配置关系是形成油气藏的关键条件,由于沉积旋回的多期性、岩相岩性变化及断裂活动等条件,导致区内成油组合具多类型的特点。

(1)旋回式组合。在地层剖面中自下而上所形成的生、储、盖组合关系,它们可以是单旋回的,也可以是多旋回的。如柯克亚油田,是古近系以下地层生成的油气,运移到中新统中保存,形成油气藏,这一类型在本区十分发育。

(2)自储式组合。生油层本身亦是储油层及盖层。如雅克拉油气田、依奇克里克油田、胜金口油田、七克台油田等均属此类。

(3)侧变式组合。具备储、盖条件,而无生油层,油气为侧向运移到该储、盖空间形成的油气藏。它们运移的途径往往是断裂、不整合面及岩层等。

7.2.3.4含油系统

塔里木是多含油气系统的地区,总体看从震旦系—新近系均含油气,而且每个系内也具多层段含油。根据成油条件的特点,划分为4个大的含油气系统,即:震旦系—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上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中生界含油气系统、新生界含油气系统(图7-2)。

图7-2塔里木等主要盆地含油气系统柱状图

Fig.7-2Columuar section of main oil-bearing formation in Tarim basin

(据康玉柱,2000)

1—砾岩;2—砂岩;3—泥岩;4—泥质砂岩;5—煤或炭质页岩;6—灰岩;7—白云岩;8—油显示;9—气显示;10—沥青

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主要发育在塔里木盆地;上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也主要发育在塔里木盆地;中生界含油气系统,除塔里木大盆地发育外,吐-哈盆地、博斯腾湖盆地亦有发现;新生界含油气系统主要发育在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

7.2.4油气藏(田)特征

以构造为主线,以成藏要素为基础,动态和静态相结合,据此分析,新疆主要盆地油气藏(田)有下列特征:

(1)多油气藏类型,计有三大类,即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还可以详细分为8个亚类和15种油气藏类型。

(2)有四大含油气系统,即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上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中生界含油气系统、新生界含油气系统。

(3)四大成藏期,即华力西早期、华力西晚期、印支—燕山期、喜马拉雅期。

(4)四个并存,即海相和陆相并存,不同成藏期的油气并存,不同成熟度的油气并存,不同相态的油气并存。

7.2.5油气分布规律

7.2.5.1油气分布具有多时代多层系特点

油气主要受四套储盖组合控制:①寒武—奥陶系储盖组合;②石炭系中上部膏盐岩、泥岩与下伏地层砂岩、碳酸盐岩储盖组合;③侏罗系中部煤系地层与下伏地层砂岩、碳酸盐岩储盖组合;④古近系和新近系膏盐岩、泥岩与砂岩储盖组合。

7.2.5.2空间分布主要受各时代不同原型盆地控制

古生代克拉通盆地油气聚集于古隆起、古斜坡区及断裂带附近。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克拉通沉积为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和砂岩、泥岩、膏盐岩,构造变形特征为巨型隆起坳陷和深断裂控制的断块,地层平缓,不整合面多,古生界地台沉积具良好的生储盖条件。古隆起(沙雅隆起、中央隆起区、顺托果勒隆起、莎车隆起)、北民丰-罗布庄断裂等、古斜坡(麦盖提斜坡、孔雀河斜坡)以及各古隆起与坳陷过渡的次级斜坡带都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地区。

中新生代前陆盆地油气主要富集于山前逆冲断裂带、断褶带(如大涝坝油气聚集带)及前陆斜坡,而且油气具有成排成带分布特点(图7-3)。

图7-3塔里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油气圈闭类型及勘探领域模式图

Fig.7-3Prospect model and oil-gas traps of Meso-Cenozoic foreland basin in Tarim

(据康玉柱,2000)

①发育在断褶构造带底板逆冲断层断坪部位的下层次隐伏断裂—滑脱背斜圈闭;②被犁式逆冲断层的断坡前缘所遮挡的下盘X型节理组圈闭;③隐伏的平缓背斜圈闭;④被动顶板逆冲断层下的隐伏逆冲断层下的隐伏逆冲前缘的“三角带”圈闭;⑤边缘隆起带斜坡上的不整合面侵蚀残山圈闭;⑥边缘隆起带斜坡上不整合面下的古生界地层剥蚀尖灭带圈闭;⑦前陆盆地斜坡带中新生代地层超覆尖灭带的地层与岩性圈闭;⑧古侵蚀面残山上覆中新生代地层的推覆背斜圈闭

今后,油气勘探部署应遵照油气聚集的规律,选择靶区进行勘探,定会发现多类大型油气田。

❷ 莺歌海盆地

一、勘探阶段及勘探领域拓展

(一)勘探阶段

莺歌海海域油气勘探可以分为4个阶段:①1957~1972年的海上油气田调查与浅海勘查阶段;②1974~1979年的自营勘探阶段;③1980~1985年的对外合作阶段;④1988年至今的自营勘探与合作勘探并举阶段。目前莺歌海盆地主要勘探目标还是构造圈闭,处于勘探的早期阶段。

截至2003年,盆地评价区共钻27个构造(圈闭),65口探井,累计采集二维地震7.8×104km,三维地震412km2。截至目前,盆地共发现了气田3个,含气构造8个。

(二)勘探领域拓展

1.东方1-1浅层气田的发现及评价

莺歌海盆地从1957年调查油苗开始,1977~1989年多次钻探而无重大发现。1992年完钻的东方1-1-1井未测试浅气层推迟了气田的发现,东方1-1-2井的成功钻探终于发现了东方1-1气田。随后采用先进的地震和测井技术,只用了8口井就探明了天然气地质储量996.8×108m3,勘探效果好,经济效益显着。

2.乐东22-1浅层气田的发现及评价

1993年二维地震发现乐东22-1构造,1995年又采集了14条高分辨率地震测线数据,证实圈闭存在,1996年1月钻探乐东22-1-1井发现第四系乐东组二、三段和新近系莺歌海组一段两套含气层系。同年5月钻探了乐东22-1-2井,从而于当年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31.04×108m3。在勘探过程中,高分辨率地震和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以及冷冻岩心技术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近期未取得重要的勘探发现

1992年东方1-1气田的发现,1996年后乐东15-1、乐东22-1气田和一批含气构造的发现,使中央构造带浅层的勘探活动一度非常活跃。莺东斜坡经过多年的探索(钻探井16口),至今未获得商业性突破。中央构造带中深层2口探索井钻后,勘探的前景仍然充满挑战。中央构造带浅层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待钻圈闭规模逐渐变小(近年来没有大发现)、二氧化碳等非烃气层分布规律难以把握等一系列的地质和工程问题。

二、盆地特点及圈闭类型

(一)盆地特点

1.盆地演化

莺歌海盆地是一个独特的高温、高压的新生代盆地。莺歌海盆地的演化曾受到多种成因机制控制,其中正断层伸展机制为主,走滑机制为次,但走滑作用对盆地的成藏期—局部构造的形成、油气运聚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莺歌海盆地演化经过初始裂陷期、裂陷发育期、裂陷萎缩期、裂后快速沉降期4个阶段。

2.油气地质条件

钻井揭示,中央坳陷存在渐新统和中新统两套烃源岩。中新统浅海相及半深海相泥岩已被多口井钻遇,其有机质含量和生烃潜量虽然不高,但现今正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厚度大,分布广,仍然具有相当规模的生烃能力。渐新统烃源岩主要为滨岸平原沼泽相沉积,局部地区和层位可能存在半封闭滨海相、浅海相沉积,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较高,为好烃源岩。

盆地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及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不同沉积相带在纵向上相互叠置,发育了五套储盖组合。

莺歌海盆地是一个主要由新近系海相泥岩快速堆积形成的高温超压盆地。盆地中部发育底辟构造带,天然气主要以垂向运移方式运移到新近系黄流组、莺歌海组乃至第四系的圈闭中。东部斜坡带天然气主要以侧向运移方式运移至黄流组、莺歌海组及其以上的砂体中富集。

(二)圈闭类型

莺歌海盆地发育的圈闭类型多样,主要有背斜、断块、岩性、基底潜山、礁等一批圈闭,可划分为三大类型圈闭。构造圈闭:背斜圈闭,特点是背斜完整、圈闭幅度较大、埋藏浅,但面积较小。断块圈闭,其面积较大。岩性—地层圈闭:包括了地层超覆和地层尖灭等类型,其特点是面积大、幅度大,常常是平行于盆地轴线分布。潜山圈闭:分布在昌江区和岭头区,前者位于一号断层上升盘,多为新近系直接封盖,面积由几平方公里至几十平方公里不等;后者位于一号断层下降盘。

三、油气资源分布特征

(一)油气资源总量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13067.98×108m3,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606.64×108m3,可采储量1073×108m3,待探明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11461.34×108m3,天然气探明程度为9.32%。2003年8月东方1-1气田投入生产,当年产气3.6×108m3。2004年产气11.92×108m3,2005年产气17.03×108m3。新一轮资源评价未计算莺歌海盆地的石油资源量。

(二)分布特征

天然气资源分布集中,以中央坳陷为主。其资源量为12605.98×108m3,占盆地的96.5%。莺东斜坡带的资源量仅有462×108m3。天然气资源全部位于浅水区,65%的产层深度可能浅于3500m。

以气层的渗流特征划分,以常规天然气为主,资源量为10966.98×108m3,占83.92%;但根据已发现气层气体组分的统计,天然气资源中的非烃气体组分含量可能高达40%~50%。底辟带深层可能普遍伴有地层超压(地层压力系数2.0以上)和高温(160℃以上)。

(三)资源潜力

中央构造带浅层潜力较大,资源发现程度大约为一半。资源潜力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已发现储量的评价、升级,可探明地质资源量大致在几百亿至一千亿方;二是已发现气田周缘的勘探,包括岩性、地层型气藏的发现。根据模拟结果,待发现气田规模以50×108~100×108m3为主,其次为100×108~500×108m3,再找到大于500×108m3气田的可能性较小。第二部分地质资源量累计可达1×1011~2×1011m3

中央构造带中深层天然气的勘探具有潜力大、不确定性大的双重性。一方面,在东方1-1-11井在地层压力系数大于2的中深层测试出高产天然气。另一方面,钻探这一领域的风险仍然非常高,主要面临超压和高温的影响。

莺东斜坡带潜在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可能在几百亿至几千亿立方米,不确定性也很大。在大约1.8×104km2区域仅钻井20口,反映其勘探程度还比较低,包括岩性圈闭在内的一批圈闭尚有待钻探证实,如果进一步的勘探能在该区带取得认识上的突破,有可能发现几千亿方地质资源量。

四、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预测

(一)天然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预测

1.综合法预测结果

与中海油对莺歌海盆地所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相比,专家评估法的预测结果明显偏大,在确定天然气储量、产量高峰值及持续时间时,主要参考石油公司规划。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储量的发现集中在1995~1997年,3年累积探明1606.6×108m3,之后一直没有勘探发现。目前,累积探明程度为12.3%。

预测莺歌海盆地2006年以后随着勘探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将会有更多的天然气储量发现,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储量发现为44×108、43×108、37×108、37×108和28×108m3,至2030年将累积探明2552×108m3,探明程度19.5%(表7-11-1;图7-11-1)。

2003年莺歌海盆地才开始有天然气产量,从3.6×108m3快速上升到2005年的32.6×108m3。预计2006年以后其产量快速增长,2020年以后缓慢下降,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产量为35×108、47×108、47×108、43×108和38×108m3,至2030年将累积产出1084×108m3,产出程度13.3%(表7-11-1;图7-11-2)。

表7-11-1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储量、产量综合法预测表

续表

图7-11-1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综合法趋势预测图

图7-11-2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产量综合法趋势预测图

2.与专家预测结果对比

专家认为该盆地二氧化碳含量高,寻找优质天然气是该地区主要勘探方向,2030年之前和之后都将是我国天然气的重要供应地之一(表7-11-2)。

天然气储量综合预测结果低于专家预测结果的低值,产量预测结果与专家预测结果的低值接近。海域天然气勘探开发难度大,中越海域划界问题没有解决,都影响盆地天然气开发利用。

表7-11-2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专家预测结果表 单位:108m3

(二)预测结果分析

1.天然气资源潜力大,但勘探开发难度也大

莺歌海盆地勘探程度较低,资源潜力大。但非烃成分高,分布规律认识不清以及高温超压的地层条件为盆地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增加了难度。目前所发现的东方1-1、乐东15-1、乐东22-1等气田均位于中央构造带浅层,中深层天然气的勘探进展缓慢。由于储层偏细、非烃含量高(可能高达50%)、钻井成本昂贵,钻探这一领域的风险仍然非常高。一直以来,莺歌海天然气勘探过程中对非烃气体的分布规律缺乏清楚的认识。高含量的非烃组分也对气藏的商业价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莺歌海盆地普遍存在的高温超压现象(压力系数多大于2,甚至达到3.5)极大地增加了钻探的难度。

2.未来天然气的储量发现以中小型气藏为主

预测结果表明,莺歌海盆地2006~2030年可累计发现天然气地质储量946×108m3,勘探进展不大,储量发现以中小型气藏为主,但如果能在中深层取得突破,获得天然气重大发现是有可能的。

3.天然气产量快速上升到高峰后平缓下降

预测表明2006年以后莺歌海盆地的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2010年增加到45×108m3,在2020年以后缓慢下降,至2030年还能保持在35×108m3,其生产情况与已开发多年的琼东南盆地相似。

4.天然气勘探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勘探现实领域是指中央构造带浅层,目前已钻了11个构造。有9个构造钻遇气层,地质成功率为81.8%,其中有3个气田,商业成功率为33.3%。该领域的构造—岩性复合气藏仍然具有一定的勘探前景和储量增长潜力。莺东斜坡带中段中新统非构造型圈闭带是勘探接替领域。比较现实的有利勘探目标主要有乐东4-1、岭头32-1、岭头1-1、岭头13-1等。其中,乐东4-1岩性圈闭的运聚成藏条件良好,可望获得重大突破。中央构造带中深层黄流组构造的规模更大,至少有8个面积超过100km2的大型背斜圈闭,是勘探的探索领域。

❸ 塘沽滨海新区的滨海新区

记者日前从天津大学获悉,一项渤海淤泥利用项目的研究成果已出炉,这些淤
泥将被制成经济节能的建筑材料,十几年的淤泥堆场将逐渐消失。据了解,该科研项目是由天津大学、天津市建材集团等单位联合进行的,可成功实现渤海淤泥的废物利用。天津大学建工学院的李志国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的黏土砖、页岩砖都是利用耕地、山体这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海泥砖则是将“废物”变为资源,而且成本较低。经过脱水、降盐等步骤,渤海淤泥可以成为制砖的原材料,再掺配其他成分,最终可烧制成海泥砖。这种海泥砖经过测试,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据介绍,该技术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期有望通过专家鉴定。不久的将来,有关部门会在汉沽区建设海泥制砖厂,完成渤海淤泥清淤、脱水降盐的全过程,每年可消化掉200万立方米的淤泥,生产约12亿块海泥砖,滨海新区也可以腾出大片土地进行开发建设了。 为支持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十五”期间,本市燃气集团投资2亿多元,兴建了滨海天然气干线工程,该工程由咸水沽开始,先后到达塘沽区、开发区、汉沽区、宁河县。历时两年多的工程共铺设了直径610毫米、总长86公里高压天然气干线,年供气能力为5亿立方米。目前,滨海新区以陕北、大港、渤海三个油田供应的天然气为主导气源;液化石油气与煤制气为辅助气源。到2004年底,滨海新区燃气管网达到1200公里,共有26万天然气用户,年用气量2.3亿立方米;11万液化石油气用户,年用气量8497吨。
为满足滨海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市燃气集团在刚刚建成不久的86公里滨海“绿色能源”大动脉的基础上,还将再投入大量资金,新建“一环”、“三横”、“三纵”七条高压天然气主干管道,并引进第二大“绿色能源”---液化天然气。所谓“一环”,即连接中心市区与滨海新区的直径为700毫米、全长118公里的高压天然气管线。该管道可接受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气源,将中心市区与滨海新区燃气管网环接起来;“三横”,即连接中心市区与滨海新区的北环、津沽、宝宁三条直径700毫米、总长100公里东西走向的高压天然气管道;“三纵”,即滨海新区和市区间的黄港、蓟津、港南三条直径为600毫米至800毫米、总长155公里南北走向的高压天然气管道。随着一系列天然气管网工程的建设,滨海新区天然气干线“能源动脉”将联结成网,覆盖全区,清洁、优质的“绿色能源”将源源不断地流向滨海新区。 经过多年的建设,滨海新区已经成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最富活力、最具潜力的地区,并列入国家区域经济新一轮发展战略和规划,未来将成为环渤海乃至北方经济腾飞重要的增长极。随着滨海新区的崛起,海洋化工、石油化工、冶金能源等重点产业将向这一区域聚集,旅游业、养殖业、生态农业也将集中发展,滨海新区用水量将持续增加。据水利部门预测,2010年滨海新区年需水量将达到6.49亿立方米。
为此,天津将投资4亿多元,建设4条供水干管,分别为:现已完工的新建新开河水厂向东部延伸的津塘二线工程;由新开河水厂通往东丽湖、空港物流区的输水工程;现已改造完成的13公里原津塘一线工程;正在建设的东丽湖、津塘二线输水管线终端连接工程。此外,还将投资15亿元建设东部地区的输水源头——津滨水厂,力争达到一期工程日供水50万立方米,二期工程日供水150万立方米。通过以上基础建设,使滨海新区成为国内目前水质最高、水压最足、运行最安全、工艺最先进的供水区域。
记者还从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的“天津滨海海水净化项目”已报市有关部门审批,该项目投资额120亿元,计划日产净化海水100万吨。据该公司总经理刘天亮介绍,1987年自来水公司在塘沽兴建了海水试验厂,十几年来专门为天碱提供净化海水,每年为其节水上千万吨。净化后的海水水质完全可以达到国家或国际有关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价格则不超过1元/吨。目前,新区内冶金、化工行业循环冷却水主要使用的还是自来水和地下水,工业用自来水价格是4.6元/吨,不仅大大高于净化海水的价格,而且在水资源缺乏时得不到保障。目前已有渤化、天碱、天化、荣钢等化工、冶金企业与自来水集团签订了使用净化海水意向书,根据协议到2010年净化海水日需水量可达50万立方米。 随着滨海新区用电需求的激增,市电力部门将重点建设500千伏受端双环网,西北部通过安定与北京相连,西南部通过吴庄与霸州、廊坊相连,东部通过芦台与唐山相连,南部通过板桥与河北相连,将天津电网建设成为网架坚强、结构合理、运行灵活、与天津发展定位相匹配的一流电网,为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
据市电力部门介绍,天津电网将紧紧围绕电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改善电网结构,初步形成分层分区供电模式:新建5座500千伏 变电站,新增容量780万千伏安;新扩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47项,新增容量1275万千伏安;新扩建35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177项,新增容量870万千伏安。
另据滨海电力公司介绍,滨海新区电网也在加快建设中,2006年滨海地区对电力设施的投入预计将达到1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相当于2004年的3倍多,重点是扩大各级电网的供电能力。
前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天津滨海新区进行实地考察时指出,要推动全国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加快发展,以带动区域发展,希望滨海新区牢牢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开发建设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的现代化新区。
胡锦涛的讲话体现了中央大力发展天津滨海新区的决心和信心,也体现了中央对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企盼。天津正在迎来一个新的历史转机,天津的新转机也许将决定环渤海经济圈的前途,甚至某种程度上会改变中国北方经济的布局。

❹ 中国为什么不盛产石油和天然气

我们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在世界上排名都是比较靠前的,

之所以没有大范围的开采是因为

目前为止开彩的价格远远高于从国外购买的价格,

同时,那这也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一种战略物资的储备,

所以说我们先用别人的,

后续再,开采,我们自己的,

这也是对国家安全的一个保护。

❺ 我想了解下目前天津市区的规划和发展

天津描绘“十一五”规划蓝图
中共天津市委八届九次全会于24日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制定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共分12个部分。《建议》指出,“十一五”期间,天津将全面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超过7000美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之一。

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增强综合实力

滨海新区将按照“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态城区”的功能定位,建成高度开放、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现代化新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将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形成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发展环境,率先构建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的发展模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十一五”期间,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口岸进出口总额达到2000亿美元。着力构筑高层次的产业结构,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搞好综合改革和对外开放,着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着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规划建设高新科技产业发展轴、海洋经济发展带、塘汉大三个生态城区和若干功能区,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全面构筑产业发展优势、科技研发优势、交通航运优势、信息服务优势、人才聚集优势和旅游休闲优势,努力做到国际化程度高、技术含量高、聚集效益高。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产业层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集中发展成长性好、生命周期长、带动能力强、以先进技术支撑的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引领和面向全球市场的产业群,布局科学、分工合理、衔接紧密的产业群,在关键领域建成若干个我国重要的产业基地;研发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聚集各种科技创新资源,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体系,成为先进技术的承接地和扩散地,成为高新技术的原创地和产业化基地;航运功能和物流功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天津港建成国际化深水大港、东北亚地区国际集装箱主枢纽港和中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建设东疆保税港区。滨海国际机场建成中国北方航空货运基地和客运干线机场,完善“大通关”体系,提高信息化水平,建设现代服务型口岸,海港、空港、信息港的作用更加突出,现代化的交通体系更加完善,成为国内外货物大进大出的重要通道和联系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重要枢纽。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提高城市载体功能

“十一五”期间,天津将按照布局合理、集约发展、环境优美、适度超前的原则搞好城市规划,形成城市发展主轴、东部滨海发展带、西部城镇发展带和北、中、南部三大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的市域空间布局,构建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主副中心、11个新城、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组成的城镇体系。

在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方面,将依托海空两港,强化交通枢纽功能,以公路、铁路、快速路、轨道交通为骨架,构建各种交通方式紧密衔接、转换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京津城际轨道交通、津秦客运专线和京沪高速铁路天津段,加快蓟港铁路复线、黄万铁路以及保霸线建设,形成通达“三北”和华东、华南地区的高速铁路网络。建成京津塘二号线、京沪天津段、津汕和国道112线等高速公路,建设京津塘三号线、蓟塘(塘承)高速公路,形成以三条过境主通道、三条京津城际通道、十条放射线组成的高速公路网。继续加快一级公路建设。建设25万吨级深水航道、30万吨原油码头、液化天然气接卸码头、集装箱物流中心和东疆保税港等重点项目,加快天津港扩建。建设港城分离的立体交通枢纽工程。发展以港口为中心的管道运输系统。改造扩建滨海国际机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城市公交网络和场站设施,建成地铁二、三号线和九号线,建设地铁五、六号线,逐步形成轨道交通骨干网络。完成中心城区快速路网并推进外围地区快速路网的建设。

同时,天津还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市载体功能,塑造现代化城市形象。建设杨柳青、东北郊、陈塘庄、军粮城等热电联产项目及北疆、大港二厂等大型电厂,适时建设燃气电站。加快110千伏和35千伏电网建设与改造,基本形成500千伏双环网和220千伏分层分区供电网。统一规划实施供排水、电力、燃气、通信、供热等地下管网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建设津滨水厂,新改扩建一批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成咸阳路、北辰、东丽、双林等再生水厂。综合开发北大港水库,严格保护引滦水源,实施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全面建设“智能天津”,构建与中心城市功能相适应的信息支撑体系。提升完善以高速光纤骨干网、无线宽带网、信息交换平台为骨架,覆盖全市的宽带城域网。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证体系。

建设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

“十一五”期间,天津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从加工配套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加强技术创新,培育自主品牌,提升分工层级,扩大产业规模。加快实施集成电路、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绿色储能电池等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壮大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等优势高新技术产业。每年实施10个以上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培育形成软件、生物技术、现代中药、水资源、民航科技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企业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技术开发水平、成套设备和组合加工设备的集成化水平、大型连续加工的过程控制和自动化水平、企业资源和信息管理水平以及产品的智能化水平。继续对传统产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企业要提足折旧和技术开发资金,用足技术进步政策,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

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方面,天津将建设国家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无线通信、新型元器件、软件、集成电路、数字视听、汽车电子等产业,形成新优势。建设国家重要的汽车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中高档轿车和经济型轿车,增加品种,提高整车生产能力,建立汽车零部件生产配套体系。建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以建设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促进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融合发展,形成3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等产品的生产能力。建设国际领先的石油钢管和优质钢材制造基地,重点发展石油专用管材和高档金属制品,加快钢管扩能改造、天铁板材等重大项目实施,显着提升产业水平。建设我国重要的现代医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三素一酸”、大病种药物,推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加快基因芯片、生物药物等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建设国家重要的绿色能源与环保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绿色电池和环保成套技术,提高锂离子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新型动力电池等产品竞争力,开发配套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机械,大力开发环保技术、成套设备和新材料,扩大产业优势。装备制造业将以发展自主品牌和提高产业集中度为重点,向成套、成线、系统化发展。轻纺和建材工业将加快产业升级,培育名牌拳头产品,形成新的特色和优势。

❻ 想北上了!

曹妃甸的港区自然条件非常好,岛前西南及南侧水深条件良好,距岸600米处即为渤海湾主潮流通道的深槽海域。

曹妃甸的总体开发建设,分近期和远期进行。主要工程包括:
1、利用曹妃甸天然港址优势,建设4个25万吨级矿石码头、2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16个5至10万吨级煤炭码头、1个10万吨级LNG码头。
2、依托进口矿石码头,结合首钢集团整体搬迁,由首钢集团、唐钢联合在曹妃甸建设1500万吨精品钢材生产基地,一期工程800万吨、工程总投资635亿元。产品以汽车、家电、建筑、造船、压力容器等国家长期依赖进口的精品版材为主。
3、依托进口原油码头,建设1500万吨的华北原油储备基地。同时,利用进口原油,建设1000万吨级炼油、100万吨级乙烯炼化一体化工程,总投资273亿元。

国家对曹妃甸的规划还是不错的,去那里看看吧。
找工作的话可以到这个连接看看http://www.cfdhr.cn/

❼ 地球深处有天然气吗

随着浅层油、气勘探领域的日趋深入,人们把勘探的目标向地球深处延伸,与之配套的钻井设备和技术手段也不断发展。近年的勘探实践中,石油地质工作者越来越多地找到了储藏在地下深处的天然气藏,科学家们称它们为“深盆气”或“深层气”。它们是指什么样的天然气呢?这首先得从石油转化为天然气的“门槛界限”,也即所谓的“液态窗”说起。
法国蒂索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建立的“干酪根晚期热降解生烃说”揭示了常规油气形成演化和分布规律。按此理论,分散有机质是随地层温度呈阶段性的成烃演化,液态烃形成温度范围为60~120℃,如果超过120℃,液态烃进而降解为以甲烷为主的气态烃类。20世纪70年代所发现的工业油藏大体都存在于65.5~149℃,大体相当于埋深4000米左右的地层,高于此温度则为天然气所取代,因而该温度界限被形象地称为“液态窗”。以往的石油勘探的目的层多位于相当于“液态窗”埋深以上的地层中。
然而,近20年来的勘探实践以及一系列新的发现使干酪根晚期成油理论受到了严重挑战。除了未成熟—低成熟油、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外,世界各地愈来愈多的深层油气的发现都是用传统成油理论难以解释的。例如,俄罗斯滨里海盆地布拉海油藏,在埋深7550米、温度295℃条件下仍有液态烃聚集,而最深的天然气田则是美国米尔斯—兰奇气田,产层深度为8083米。
深层油气的不断发现虽然给传统理论带来冲击,但也表明深层油气的成烃机理需要探索。模拟实验表明,石油和干酪根裂解仅能形成10%~60%的甲烷,难以解释自然界裂解气中甲烷平均含量为80%~85%这一事实。许多学者在探索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最有影响的是“催化气模型”概念。它认为所谓热解气事实上是在广泛存在于沉积层中过渡金属元素的催化作用下由氢和烯烃分子反应形成的。另外还有以下不同看法,例如深层气是由于芳香烃侧链断裂所致;湿气经晚期排烃分馏形成富含甲烷的干气藏;水参与反应促使烃类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还有学者从无机成因角度提出深层气来自地球深部原始甲烷的看法。总之,深层天然气不仅仅是由热裂解形成,可能还存在其他更重要的形成方式。
深层油气在国外主要是指埋深在4000米以下的油气资源,中国主要指3500米以下的油气资源。深层天然气藏分布广泛,在4000~8000米深处,不论有机质自身的成分如何,都能生成大量的天然气和少量液态烃。目前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进行了深度超过4500m的油气钻探,地质勘探与综合研究成果证实,深层具有工业性烃类聚集,资源量相当丰富。据统计,超过5000米的深井有将近4/5的储层产干气或凝析气,只有l/5的储层产轻质原油。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深层气的赋存状态和产状方式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人们称其为“深盆气”。深盆气是专指位于坳(凹)陷深部或者是向斜轴部的埋藏较深的一类气藏,其赋存状态和产状方式与常规气藏气在上水在下截然不同,呈气水倒置,没有盖层,处于气水过渡带之下。其储层一般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大面积致密储层,为气所饱和,其上方渐变为孔隙性较好的含饱和水的砂岩。该类气藏多具有异常地层压力,低于或高于静水柱压力。在北美的深盆气勘探中已发现圣胡安向斜气田等三个大气田。
近年来,深层油气和深盆气的勘探已引起我国石油工业部门和学术界的强烈关注,在理论研究和勘探实践上都取得了可喜进展。我国的深层天然气分布广泛,在塔里木盆地发现的克拉2气田埋深达到3500~3900米,依南2井构造气层埋深在4905~4982米;东部地区在黄骅坳陷千米桥古潜山发现的凝析油气藏埋藏深度在4000米以下。在大庆、中原等油区深层气勘探也初见成效。这些进展显示我国东部有较好的深层气藏形成条件和较丰富的深层油气资源。此外,研究表明我国的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具有深盆气藏形成的条件。深层气和深盆气将是21世纪中国天然气重要的勘探方向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