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当代中国的篆刻大师都有谁
王志强、白发、刘兴、王翰之、钟国康等。
1、王志强
王志强,山西灵石人 ,字逍君,号逍遥楼主 ,别号懒鬼,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自幼好翰墨 ,喜篆刻 ,躬耕金石三十余载 。
现任董寿平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难老印社理事 ,山西省民建书画院副院长,中都书画院秘书长,灵石印社社长。
篆刻作品入展西泠印社建社110年社庆“百年西泠 · 金石华章”大型系列活动之印汇天下 · 国际印社联展,参展作品被编入《印汇天下 · 国际印社联展图录》;
篆刻作品“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被佛教圣地五台山显通寺、殊像寺、十方堂,广州南华寺,大同华严寺,太原崇善寺、蒙山等着名佛寺(庙)以及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组收藏。
2、白发
白发,广东着名的篆刻大师,出生于1984年,广东连成,创立了广州白发印社,白发的篆刻是无师自通,集百家之长而独创一格,尤其受黄牧甫的风格影响最深。
他曾经对黄牧甫的篆刻艺术进行极其深入的研究,致使黄牧甫之清新婉丽的印风根深蒂固地融于自己的篆刻艺术中。
不拘泥于表面形式上的拟古,而是还古以本来面目,直追古印光洁研美之姿,是白发篆刻艺术表现形式上的重要特征。
他将印文线条变化降低到最低限度,以不为人留意的巧妙变化展示了生命的律动,表现出他平和的心境与安稳的情绪。
他力避浮夸与躁动,在平实方正中以明快爽洁的冲刀,自然而然地创作奇趣,寄神奇于平正之中。他恬静宁雅的印风,仿佛与古人息息相通,给人以幽雅清新、洁丽安详的感觉。
印面力求完整、精到,是白发印风的明显标志。他既不在篆刻线条上作过分的装饰,也不在印章的边栏上做人为的处理,而是任其自然而然,表现的是一种顺应自然、外柔内刚、内动外静的和谐之美。
3、刘兴
刘兴,男,1980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禹城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现为北京花鸟画院艺术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
2010年至2012年,先后共撰写《中国篆刻入门》、《刘兴印谭》、《刘兴艺谭》。应邀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治印,作为国礼赠送。
出版《蒿斋汉玉印选》、《蒿斋画集》等画册十余本。
4、王翰之
王翰之,字一舟,号汇川居士,1950年生。自幼酷爱书画,早年勤习古人书卷,后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得刘海粟、林散之、尉天池、陈大羽、宋文治、郭公达等着名画家传教,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技法、精书画、篆刻,后拜书画界泰斗两院院士杨仁恺大师为师,从事古字画鉴定。
王翰之先生的书法由唐宋入手,六体皆能,书法精妙。风神潇洒:篆刻渊横秀润,古趣盎然,运刀似笔,行草边款尤为绝佳。
画宗四王,自出新意,笔墨交融,雅逸天成,形成自己焦墨重彩的独特风格。其书法作品多出于左笔,堪称一绝,杨仁恺大师特题字命名为:华夏左笔书法家。
王翰之先生的作品入编《世界现代美术家词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美术家》、《世界当代书画作品选》、《世界名人录》、《北京国际艺术精品博览》等。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国画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书协、美协会员。任中国黄山书画篆刻艺术院院长、新加 坡书画篆刻会会长、新加坡美术院院长、并荣获世界艺术名人称号。
5、钟国康
1957年7月出生于中国雷州半岛雷州市,是中国的着名篆刻大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书画家协会副会长、深圳市青年书法协会家名誉会长、深圳市设计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羊城晚报》联名得意专栏作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王志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白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刘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王翰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钟国康
② 天津篆刻大师董鸿程老师的联系方式
董鸿程,字壮飞,1945年生于天津芦台,16岁开始学习书法,20岁拜津门篆刻名家徐嘏龄为师,研习篆刻艺术。上世纪70年代初随王学仲教授深造。其作品清新典丽,含蓄委婉,多次入选全国书法篆刻艺术展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任天津书协理事,篆刻委员会主任,评审委员,海河印社副社长等职。
一刀出阴阳,一转见圆方,一拨通古意,一印韵柔刚,正是对历史文化传统自觉的敬畏与接近,也是对于传统文化境界的融通。他刻出了一个宁静、宽博的文化境界。
曾获:全国篆刻评比优秀奖;天津鲁迅文艺奖金优秀奖;业绩曾入典《中国新文艺大系·书法卷》《当代中国篆刻家大辞典》,《当代书法艺术大成》等;现供职天津市历史博物馆,任副研究馆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从事古印章研究工作,曾编撰《天津历史博物馆藏古私印选》一函十卷;实用篆刻印谱丛书之《反字斋馆印》等;曾撰《印玺鉴赏》一章入编《文物鉴赏手册》;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任天津书协理事,篆刻委员会主任,评审委员,海河印社副社长等职。
③ 中国前一百位篆刻大师有哪些
文彭、何震]
文彭,字寿承。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善书画尤精于隶书,篆刻娟丽清雅。何震,字主臣,是文彭的学生,精于文字学,治印一变文彭之风呈现古朴苍劲的风貌。宋元以来的印材大多为牙章由文人篆印,工匠雕刻。传说至文、何开始以“灯光冻石”(青田石一类)治印,风靡印坛。印材的改革对篆刻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彭、何震努力扬篆刻艺术被尊为篆刻之祖,作品在明代被奉为典范。何震的风格名重一时、后人推之为皖派(也称“黄山派”、“微派”)的开创者,与文彭合称“文何”。
[皖派、徽派]
开创者为明代何震,继何震之后,首先有苏宜、程朴、朱简等专学秦汉,风格苍古朴茂。到明未,汪关父子一变何震之法,专攻汉铸印,以工整流利为其特点。至清初,安微县人程邃、巴尉祖、胡唐、汪肇龙努力改变当交的习气,在篆法布局上取得了高度的成就,人称“歙中四子”。这一发时期的诸家由于他们几乎都是安徽籍人,故历史上一般总称为“皖派”(或徽派),并宗立派的邓石如(另行介绍)因为是安徽怀宁人,也有称其为“皖派”的。这种注重籍贯忽略艺术风格的划分方法,常常缺乏严密的科学性。故往往同属皖派,风格却截然不同,这就是我们应当注意的。“皖派”在清代影响广泛,浙江山阴的董洵、王声、江阴的沈风,甚至浙派创始人丁敬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汪关字尹子,原名东阳。明未人,安徽黄山人,寄居娄东(江苏太仓)。篆刻虽属皖派。却与文何风格不同,白文刻意仿汉,能在工稳中再现汉印自然的情趣,成功地运用印文的并笔,破边手段,发展了篆刻技法。善以冲刀治印,刀法稳实,布局谨严。所以他的作品成为印家学习汉印有榜样,后世不少印家是通过汪关的作品来领悟汉印的神韵的,例如乔居常熟的莆田人林臬就受到他很深的影响。
[浙派]
浙派是与皖派同时盛行的着名篆刻流派。兴起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由丁敬创始,继起的有蒋仁、黄易、奚冈等人。黄易是丁敬的学生,蒋仁和奚冈也都师法丁敬,四人的篆刻风格比较接近,但又各具特色,蒋仁以朴拙取胜,黄易和奚冈则以秀逸着称。因为他们都是杭州人,所以后世合称为“西冷四家”。又有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继之而起,由于他们都是浙江杭州人,因此后人就把他们连同效法他们艺术风格的印家,总称为“浙派”。丁敬等八人各具成就,合称“西冷八家”。浙派与皖派一样,都崇尚秦汉玺印,刀法上成功地应用涩坚挺的切刀,来表现秦汉风貌,以其古朴雄健的风格有别于皖派诸家的柔美流畅,所以有“歙(皖派)阴柔而浙(派)阳刚”的评论。浙派艺术支配清代印坛这一个多世纪,影响极深远。
[其它各派]
在皖浙两派发展壮大的明末清初,还存在着与这两派有渊源关系的其它一些流派。如较知名的有“莆田派”与“云间派”等。“莆田派”以明福建莆田人宋珏(比玉)为首,故又称“闽派”。这一派的后期名家林臬的作品古雅精丽,酷似汪关,亦有一定影响。“云间派”的主持者为王曾麓父子。这些流派的作品,大多缺乏新意,充其量是前辈名家的流风余韵,最后终于从印坛上逐步隐退、消逝。
[邓石如]
邓石如,原名琰,他是清代最杰出的篆刻家之一。早年曾刻苦研究秦汉金石碑刻,篆、隶、真、草被认为清代第一。他把深厚的篆书功力用之于篆刻,突破了以秦汉玺印为唯一的取法对象的狭隘天地,扩大了篆刻的表现范围。作品苍劲庄严、流利清新,开创了一代印风。极大地影响了稍后的吴熙载、赵之谦、黄杜甫和吴昌硕,从而为万紫千红的晚清印坛奠定了基础。邓石如虽然也列为“皖派”,但由于影响深远,一般专称为“邓派”。
[吴熙载]
吴熙载,字让之,书画篆刻都精,篆隶功力很深。为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的学生。他的篆刻最初取法汉印,三十岁左右看到邓石如的作品,敬佩不已,于是书法、篆刻均师法邓石如,从而把“邓派”艺术推向了高峰。由于邓石如作品传世甚少,所以名为师法邓派者实际大多以吴氏为宗。他的作品对黄杜甫、吴昌硕有很大的影响,吴昌硕曾说过,“学完白(邓石如)不若取径于让翁(吴熙载)”。甚推崇可想。
吴熙载的篆书飘逸劲健,表现在篆刻上用刀迅疾使刀如笔,笔意圆转流动,气势醋畅淋漓。每字结构的转折连接处和线条的延续处,都充分表现了书法的用笔。边款多作单刀草书,象他的书法墨迹一样娟美,都可说是别开生面。师承邓派的名家还有吴咨、徐三庚等人,虽各有成就,但均不能与吴熙载相比。邓、吴的成就,不仅因他们的作品出众,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一味摹仿前人作品,对篆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贡献。
[赵之谦]
赵之谦,字 bian叔,别号很多。他是邓石如之后,独具创新精神的大艺术家。书画篆刻都具有很高的成就。篆刻融合皖浙两派,在秦汉玺印的基础上,吸取了秦权量、诏版、古钱币、镜铭及碑版等篆字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资的领域,别创新格。
赵之谦篆刻在章法上提倡有笔有墨,所以虚实对比感十分强烈,朱文生动活泼,白文稳健雄浑,偶以单刀刻印,成为篆刻艺术写意派的先驱。他用北魏书体来刻款识,或单刀入石作阴文款识,或效法“始平公”作阳文款识,在方寸之间,重现北魏书的雄伟奇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赵之谦的成就超越了他的前辈大家丁敬和邓石如,也超越了他同时代的吴熙载,篆刻艺术通过赵之谦又迈入一个新的天地。
[黄士陵]
黄士陵,字牧甫。安徽黟县人。父母过世后曾在南昌以照相为业,后长期客居广州,因此艺术上可称他的一派为“粤派”。篆刻初从浙派入手,逐渐进入对邓石如、吴熙载、赵之谦的研究。后来到北京友人看到大量的金石资料,使他大开眼界,于是在学习秦汉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法钱币,秦权、汉镜、碑碣、瓦,特别着意于商周铜器、两汉金文,终于在皖浙两派之外,自成一家。
黄士陵的篆刻运刀爽利,不加修饰。白文取法汉铸印中光整一路的作品,在学习赵之谦的基础上以薄刃冲刀来体现汉印的方劲挺拔;朱文试点亦是锋棱毕现。章法讲究疏密穿插,线条锋锐挺劲,光洁妍美似,看不呆板。在貌似无意中包含着无尽的变化。边款以冲刀刻魏书,亦独具面目。
[吴昌硕]
吴昌硕,原名俊卿,别号很多,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他是清代最后一位大艺术家,与吴(熙载)赵(之谦)黄(士陵)并称晚清四大家。诗书画印造诣极高。他的篆刻先从浙派的陈鸿寿入手,继学徐三庚、赵之谦,最后通过学习吴熙载和钱松的刀法,加上对秦汉玺印和封泥瓦陶文字的研究,终于在转益多师中得到统一,形成老辣挺劲,雄浑苍古独特面目。
吴昌硕的书法早年涉猎甚广,中年以后专攻石鼓文,结合吉金文字的结体用笔,朴茂雄健,自生新意,发展了篆法,从而为他的篆刻突出陈规、自立门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他使用的钝刀切石的刻法,更使他篆刻显示出古朴、苍劲、浑厚的天趣。他的篆刻可以喻之为绘画上的写意派,在晚清的诸家之后,异军突起,成为近代最有影响的篆刻大师。
[赵时枫]
号叔孺,近代着名书画篆刻家。工四体书,精于书画碑刻的鉴别,擅画骏马。篆刻早年取法浙派,后精研赵之谦、邓石如直追秦汉,对周秦小玺及宋元圆朱文犹有独到功力。在篆刻艺术中,实际上存在有仿汉凿印两种流派,赵时枫正是近代继承汉铸印端重严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齐白石]
齐白石,齐璜(1863--1957),字濒生。白石是借用湖南湘潭老家村庄的名字。别号有三百石印富翁、借山吟馆、寄萍堂主人、老萍、借山吟馆主者、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他的篆刻初学浙派中的丁敬、黄易。后学赵之谦、吴昌硕。从汉《祀三公山碑》得到启发,改圆笔的篆书为方笔;从《天发神谶碑》得到启发而形成了大刀阔斧的单刀刻法;又从秦权量、诏版、汉将军印、魏晋少数民族多字官印等受到启发,形成纵横平直,不加修饰的印风。他在艺术见解上最推崇“独造”,并且身体力行,曾说:“刻印,其篆法别有天趣胜人者,唯秦汉人。秦汉人有过人处在不蠢,胆敢独造,故能超出千古。余刻印不拘古人绳墨,而时俗以为无所本,余尝哀时人之蠢,不思秦汉人,人子也,吾亦人子也,不思吾有独到处,如今昔人见之,亦必钦仰”。由此可见,他对自已的独创充满着自信。参考资料:中华国学网文章:《篆刻流派》
④ 中国历史上着名的篆刻家有哪些
1、邓石如
邓石如(1743年-1805年),即着名的“完白山人”。邓原名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完白、故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清代集书法家、篆刻家。
画家、文字学家于一生的艺术大师和学者,安徽怀宁(今安徽安庆)人。邓少时家贫,9岁时读过1年书,停学后采樵、卖饼饵糊口。后又靠写字、刻印谋生。
曾在江宁大收藏家梅镠处8年,十分勤奋向学。后研习碑拓,苦练隶书等书体,终于成为有清一代杰出的书法家和篆刻家。干隆五十六年(1791年),在湖广总督毕沅处做了3年幕僚。
2、程邃
程邃(1607年—1692年),字穆倩、朽民,号垢区、青溪,明末清初篆刻家、书画家。歙县(今属安徽)人,生于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程邃早年是一位品学兼优的才俊。
曾拜华亭名士陈继儒门下程邃从眉公学,不惟学画,实亦学其品格和学问。同时,也从眉公处结识了黄道周。 程邃为人,诚实正直,品质端悫。
崇尚气节,不与阮大铖、马士英等奸党同流合污,而和清初着名的戏剧理论家李渔、大学者朱彝尊交谊甚契,为此招来不少横祸。
3、丁敬
丁敬(1695—1765)清代书画家、篆刻家。字敬身,号钝丁、砚林,别号龙泓山人、孤云、石叟、梅农、清梦生、玩茶翁、玩茶叟、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云石叟、独游杖者等。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干隆初年举鸿博不就,卖酒街市。嗜好金石文字,工诗善画,所画梅笔意苍秀。尤精篆刻,擅长切刀法,为“浙派”开山祖,“西泠八家”之一。
4、赵之谦
赵之谦(1829年-1884年),中国清代着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汉族,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㧑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
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都从他处受惠良多。其书画作品传世者甚多,后人编辑出版画册、画集多种。
着《悲盦居士文》、《悲盦居士诗》、《勇庐闲诘》、《补寰宇访碑录》、《六朝别字记》,其印有《二金蝶堂印谱》。
5、吴昌硕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原名俊,俊倾,字昌硕,别号缶庐、大龙,苦铁等,晚年自称吴字,男,汉族,浙江安吉人。我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
“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着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吴昌硕的艺术别辟蹊径、贵于创造,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
他以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笔力敦厚老辣、纵横恣肆、气势雄强,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画面用色对比强烈。
⑤ 五几年的象牙章多少钱 天津篆刻名家周与九所刻 材质印面边款完好
如果真的是与九先生的,当然有收藏价值。不过还要看具体的情况。大小,保养程度等。
⑥ 篆刻家耕石,已故天津人
这两句话说的应该是“张牧石”吧
张牧石(1928---2011)字介盦、又字扬斋,号邱圆,别署月楼外史、麋翁、眉翁
天津人。一代津门雅士、诗人、书法篆刻家、金石书画鉴定家。从寿石工游,与张伯驹交厚。张伯驹先生将张牧石与陈巨来并称为篆刻界的“南陈北张”,可见张伯驹甚爱张牧石之才。张伯驹晚年常用印章多出自张牧石之手。曾为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天津诗词社副社长,天津印社顾问。着有《茧梦庐诗词》、《篆刻经纬》、《张牧石印谱》、《张牧石诗词集》、《张牧石艺略》等《茧梦庐丛书》八种。 张牧石先生是当代着名词人,与寇梦碧、陈宗枢并称津门词苑三家。
张牧石2011年5月21日在天津逝世,享年84岁。
⑦ 中国当代篆刻名家
篆刻名家,篆刻名家,有一些更厉害的,像书法呀篆刻呀等等,这基本上都是你就可以学一下。
⑧ 天津篆刻家赵鸿光是书法家协会会员吗
入展两次中书协的展览,即有资格申请中书协会员。您可以查他简历
⑨ 天津的名人有哪些
天津名人众多,简单介绍几位:
1.张伯苓(1876—1951)名寿春,字伯苓,以字行,天津人。北洋水师学堂毕业,任海军士官生。亲睹甲午覆师、威海易帜之辱,奋然立教育救国之志。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应严修之聘,教其子弟,遂与严修成为天津最早提倡民办教育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又兼教盐商王奎章家馆。光绪三十年(1904年)随严修赴日考察教育。归国后合并严、王二馆,办起一所中学,定名“私立中学堂”,不久改名“私立敬业中学堂”,1907年校名改为“私立南开中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张伯苓代表直隶赴美参观渔业博览会并考察教育
2.曹锟 民国十大军阀,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中华民国主要领导人
3.李纯 北洋直系军阀 (1874~1920)
4.刘赶三,清末京剧丑行演员。名保山,字韵卿,天津人。他的嗓音清亮,念白脆爽,做表传神,同时又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能根据剧情自编唱词唱腔,改变以往丑行重念不重唱的状况。他不仅擅演《连升店》、《请医》、《法门寺》、《十八扯》、《拾黄金》 等老戏,尤其对一些丑婆戏演得最拿手,如《探亲家》的乡下妈妈,演来冠绝一时。刘赶三(1817--1894),祖籍天津,票友出身。名保山,别名迁升,字韵卿,号芝轩,寓所名宝身堂,位于宣南韩家潭。因其艺高,常被多处邀请,他同时在三个戏班赶场演出乃为常事,为此被讽为赶三,他非但不介意,反而以刘赶三为艺名。
5.卜庸,原名汝宣,号荣久,1908年出生于河北省蓟县城关镇板桥(现属天津市)一个世代勤劳苦做的贫寒之家。由于反动政府昏庸腐败,封建军阀混战频仍,地痞恶霸敲榨0,卜庸一家挣扎在死亡线上。为了改变家境,含辛茹苦的父母节衣缩食供卜庸上学。卜庸牢记父母的嘱托,每天总是早早来到学校,勤学苦练,手不释卷,就连往返的路上,都在默默地背诵课文。当时的蓟县,经济、文化都非常落后,乡村里可见到的书籍十分稀少,卜庸每得到一本书,总是爱不释手,如饥似渴地阅读。1922年春,他以各科均优的成绩升入蓟县唯一的高等学堂——蓟县完小。
6.冯巩,出生于1957年12月6日,原名冯明光,冯国璋曾孙,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相声表演艺术家,师承于相声演员马季,现为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 ,北京演艺专修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全国青联常委。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革中央常委,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总监
7.王毓宝(1926- ),着名天津时调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为天津市艺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工党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理事。曾任天津市政协委员。她博采众长,不断从前辈艺人的演唱中汲取营养,从内容到形式创立了“天津时调”,并形成了自己质朴、爽朗、甜润的风格。
8.郎平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运动员,郎平,1960年12月10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籍女子排球运动员、教练员,与美国名将弗罗拉·海曼、古巴名将米雷亚·路易斯并称为1980年代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现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一职。
9.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着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