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东秀里是哪个区的
扩展阅读
杭州戴陈弄学区属于哪里 2025-04-16 16:24:20
不了深圳市什么 2025-04-16 16:23:53

天津东秀里是哪个区的

发布时间: 2023-08-07 17:20:32

1. 塘沽在哪

塘沽街道前蔽型身是天津市塘沽区。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准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原三区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行政区域。
2013年9月26日上午,天津市召开滨海新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州早动员大会,撤销塘沽、汉沽、大港区工委、管委会,由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各街镇工作,这意味着塘沽、汉沽、大港作为区县名称从此消失。
为了保存传统文化,天津决定撤销滨海新区的于家堡街、新港街、新村街,设立塘沽街。2017年2月27日,原塘沽街道重新划分为新村、塘沽、新港三个街道。现在塘沽街道位于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区。东临新港街,西接新村街,南临海河,北接TEDA街。滨海新区政府位于中国。
海河外滩公园
外滩公园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街道,是天津海河开发中最早开发完成的项目。东起新华路立交桥,西至粤海苑高层住宅小册并雀区,北至上海路解放路商业步行街,南临临海河,平面呈不规则梯形。
外滩公园是天津海河开发中最早开发完成的项目。外滩迎宾长1000米,平均宽9米。东起新华路立交桥,西至粤海苑高层住宅小区,北至上海路解放路商业步行街,南临临海河,平面呈不规则梯形。
天津外滩的开放空间无疑使其成为沿海地区最大的休闲广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广阔天地,体现了“还河于民”的主导思想,改变了人们对水漠不关心的现状。为保证外滩广场夜间亮灯,广场内外布置了1万组泛光灯和景观灯,19组风格各异的青铜景观雕塑点缀在广场不同部位,极具观赏价值。

2. 有谁知道天津东楼、南楼、西南楼、佟楼等地名的来历

天津楼多,这个“楼”并不是指现在的高楼广厦,而是近现代存在于天津的一座座风格或迥异或雷同的“小楼”。小楼的存在,理所当然地打上了这个城市和这个时代的烙印,也从侧面反映着城市文明的进程。

最早的小楼,在周围近乎于被称为“荒夷”的环境中傲然独立,它的高度,它的精致,甚至就连它的故事,显然都是城市文明的精英代表,不仅凸出于地理高度也凸现于当时的历史年代,所以人们仰望小楼,敬畏小楼也喜爱小楼,于是乎以小楼为地区来命名。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小楼在周遭环境中渐趋平淡,无论是高度还是形式都无法再现昔日辉煌,更多的小楼悄然遁去,但是因它们而命名的地名却约定俗成的保留下来,难免给追寻这段历史的人们凭添一股“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惆怅。当今天我们回望小楼之时,未尝不是检点着城市的历史。正如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所说:无论如何,大都市的另一种额外魅力,乃是透过她的转变,人们可以依恋地回望她的过去。

佟楼――二百年前一书斋

华灯初上,隔着车窗看佟楼的夜,仿佛潜艇里看着深海。目之所及,尽是一片灯火辉煌。落地长窗照出的是餐饮店里的觥筹交错,霓虹灯下随着旋转门进出往复的是都市里的红男绿女,宽广朝天的大路偶尔也因为排成长队的汽车显得拥塞,这里像是一只巨大的平面摩天轮,到处充斥着声音和气息。于是便记起,这里是生生不息的凡尘。没有人会把这样的佟楼与清远高寒的书斋联系在一起,可是,佟楼确实承转自一座名为“闲闲斋”的书斋。
佟楼,原名“童楼”,主人是干隆年间的天津诗人童腔局察葵园。《续天津县志》中这样记载道:“童葵园居住直沽之南,买负郭田数目伍茄,住一小楼,题曰“闲闲斋”,日事吟咏。”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引经据典地考证出童葵园因何要买田盖楼在此地建起一座书斋小楼,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可是依照常情推测,举凡对小楼情有独钟之人,必定是看淡了世间风云。不是有鲁迅诗云: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闲闲斋”遗址,应该在今天的友谊路天信大厦附近。建成小楼的那个年代,这里还是一片荒野,无遮无蔽的视野中,这座小楼就显得格外突兀,过往行人便以“童楼”作为此地代称和标记。后来因为和红桥区的“佟家楼”发音相同,它又被人们就逐渐讹传为“佟楼”。后来,清盐道衙门沈某在今天儿童医院一带的高台处盖房设村,村名就取为“佟楼村”。二百多个寒来暑往后,“童楼”故迹荡然无存,而佟楼的地名到今天仍在沿用。

小白楼――天津的“俄国城”

小白楼,一个异国情调的名字,神秘得令人顿生遐想。1860年天津开端口后,这一带被划为美租界,小白楼之名来自附近开封道的一座外墙涂成白色的二层楼酒吧。因为当时此地尚无正式地名,当地居民便以这座独特的白色小楼为标志,约定俗成地称这片地区为小白楼。后来,英美私相授受,将其并入英租界,英商在此建造了大批楼房。小白楼东傍海河码头,又比邻金融中心的英租界中街(今解放北路),因而形成面向外国人及官僚、买办、下野政客军阀的销金窟。这里饭店、酒吧、舞厅林立,更有理发、美容、西服裁剪等行业,还有专门经营进口化妆品、服装、鞋帽及洋酒罐头、西点、糖果的商店,均以其高档、时髦着称。

小白楼素有“俄国城”之称。十月革命后,腊猛大批“白俄”涌入天津落户,人数多达三五千人。由于不承认苏联政府,他们失去国籍形同难民。俄国侨民在小白楼成立了“俄侨协会”,开设学校、商会、医院、俱乐部、餐厅、舞厅及各式商店,蓝眼睛、黄头发、白皮肤的俄国人男女老幼随处可见,每日来来往往,也有的三三两两围坐在角落聊天。此情此景使人大有置身于万里之遥的俄国的某座城市的感觉。所以俄国侨民称此为“俄国城”,称之天津成为他们的异国家园,至今曾在此居住过的俄罗斯人还把天津看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 

百多年来,这里不断发展逐渐繁荣,形成了今天广为人们熟悉的小白楼地区。如果说,在近代中国北方,天津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得领世界风气之先;那么小白楼就是一个典型的“特区”和亮堂的“窗口”。

佟家楼――名士筑楼为红颜

佟家楼,本作“艳雪楼”,单听此名,就掩不住一种风流旖旎之态,其楼其人其事也的确与美人名士相关。 

这个佟家楼,坐落在红桥区南运河北岸,与芥园隔河相望,是清代闻名津门的私人宅邸和花园。小楼主人佟宏(?宏字加一个金字旁)是清初人,字蔗村,号空谷山人。他家世显贵,却无意仕途,卜居在天津城西卫河之滨。每日里对着门前东流逝水,饮酒作诗穿行花间,还自署其斋曰:沧浪考。佟有一爱妾名为赵艳雪,冰雪聪明亦擅作诗,虽然她的诗文传世不多,但是传诵后世的“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之句,就是出自艳雪之手。佟就为其筑了一座“艳雪楼”,旁人也称其为“佟家楼”。因为佟宏为人仗义,好交游,艳雪楼即成为当时名流雅士聚会之所。清初的着名文人孔尚任、屈大钧等都曾是佟家坐上客。后屈大均因文字获罪,佟抚养其养子,直至成家立业。又有孔尚任作《桃花扇》传奇,因触时讳被罢斥,佟不顾一切,“倾囊五十金,付之梓人”,终于使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流传于世。清同治、道光年间,佟家家道败落,楼亦荡然无存。

佟家楼衰败后,天津诗人梅成栋曾前去凭吊,写有悼念赵艳雪的《艳雪楼》诗:“水西庄外绿波生,欲访佟家买棹行。春草已芜高土宅,画楼犹溢美人名。”同期诗人陈珍也留下了“雪散黄金近,空传七言诗”的悼念名句。后来的“佟家楼”故地渐成街巷,人称“佟家楼大街”,今天小楼之名和楼中的故事流芳后世,引后人悠然神往。 )

四楼相连――传说村落变小楼

在河西区的中部,集中着一片以“楼”冠名的地区:东楼、西楼、西南楼、南楼。虽然它们的名字中都嵌着一个“楼”字,但是我们却无法找出与地名渊源相关的楼的任何记录。无论是逻辑推理上应该存在过的小楼,还是民间传说中的可能出现过的小楼,皆是“烟波微茫信难求”。辗转过所有可能的信息渠道,仅仅发现东楼的历史和一个传说有关,尽管这个传说与小楼本身并无关系:东楼,泛指大沽南路和利民道交汇处及附近地区。相传明初有李姓渔民,打鱼地献给恰经此处的皇帝,帝甚喜,赐此地与他做晒网之用。后来又有一王姓之人来此居住,他们就是东楼村最早的两户居民。

其他三处的地名来历就更是简约至极:西楼,传说明初时就已经成村落,因与东楼村相望而得名,亦名西楼庄,后简称今名;西南楼,原为坟冢荒洼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此兴建起大片排或平房职工宿舍,因位于西楼以南,故称“西南楼工人新村”,后简称今名;南楼,1925年天主教会投资委托比国窑工张连祥监造建房,命为南楼村,又称南楼,1984年因兴建天津日报大厦拆除原村。

这一组地名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大都由近现代的村落演变而来,以历史最悠久的“东楼”为地理参照物,将方向感在地名中表示出来,因而形成系列地名。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也暗合着城市势力扩张的趋势。城市圈逐步扩大的过程,就是整个城市的经济和生活重心都以巨大的规模和速度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逐渐征服和吞并农村的过程。这些地名演变的过程让我们感受着巨大的历史车轮在城市上空轰轰碾过。
http://www.memoryofchina.org/bbs/read.php?tid=27193

天津地名的来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4c45b701009c5u.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3. 天津的简介

法人代表只万民目无法律欺压善良的员工

-----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津津制药厂

天津市津津制药厂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成立于1993年,企业性质:集体企业,于2005年9月改为私有制,企业性质:民营企业,法人代表:只万民。

1999年7月,在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政府的帮助下,天津市津津制药厂开始招聘本科以上学历大学生,为留住人才,只万民口头承诺,本科以上学历大学生只要结婚就给房子,干满8年房子归个人。双职工分偏单,单职工分独单。至2004年底,企业陆续招聘本科以上学历40人,在他的许诺下,结婚后的大学生确实分得了房子,并为自己的房子增添了所需的家具。

2005年9月只万民通过运作将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在此之前,2005年4月他打着大学生的名义,协同张家窝镇房建共同建楼房一栋,声称:为了公平将旧房子收回,给大家分新房子。同时,他彻底否定了干满8年房子归个人的说法,(因为到2005年有很多人已干了6、7年了,房子成为个人的马上就可以变成现实了)并要求大学生个人出钱将房子买下,无奈之下,大学生们只好拿钱将房子买下。同时签订了购房协议,从张家窝镇政府领取了房屋所有权证。

2006年1-3月,三个月的工资仅有200元,由于公司和个人之间都并未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基本生活无法保证,陆续有4人(熊宁波、张海峰、邓淑艳、周长娣)提出辞职,公司同意解除工作关系。辞职人员愿意按照购房协议,返还公司房子升值资金的50%,而只万民却不讲信用,企图废除已签订的购房协议,要求已离职和在厂的大学生重新签订购房协议。

2005年3月17日,只万民单方提出了第二份购房协议,陈雅婷、侯文峰、刘艳辉、刘云波、万仲柏、郑爱红、展晓飞7人由于对第二份协议有异议,所以离职,愿意按照购房协议,返还公司房子升值资金的50%。

以上11人与公司已事实解除劳动关系,要求调动人事关系及档案,只万民以“房子问题”为借口不予开证明,并不准调动人事关系。

无奈之下,2006年4月份,共11人向西青区劳动仲裁委员会请求劳动仲裁。要求将人事关系及档案调出,谁知仲裁结果是一塌糊涂,明显偏袒于只万民,仲裁结果是:待双方“未尽事宜”解决完毕后方可调档。我们询问西青区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未尽事宜”指的是什么?西青区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回答竟是:“不予解释”

对于公司未和我们签订劳动合同他不予追究,对于我们与公司事实解除劳动关系,却不承认。只要不存在劳动关系就不应该扣留我们的档案,有任何其他纠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和档案无任何关系。

至今,这11人也分别找到了新的工作单位,但由于我们的人事关系未能调出,同时被新单位视为不稳定人员,影响个人待遇,各种劳动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未能缴纳,这些损失谁来承担?

4. “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的河东区各学校概况及学片划分深度分析

河东区,隶属天津市,是天津市中心市区之一,位于天津市东部。河东区是天津市区连接滨海新区的前沿,是实现天津市经济中心战略东移的要地。自金代在天津设“直沽寨”,河东区已有800多年历史,是天津的发祥地之一,故有“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之说。1956年1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将以序数排列的行政区改为以地域命名,第四区因地处海河以东而得名为河东区。

在天津和平、河西、南开的教育是大家比较考虑的区域,也被民间称之为上三区,但是上三区房价的价位有时候也会使人望尘莫及,毕竟考虑教育的同时,大家也会摸一摸自己的口袋。那么除了上三区之外,在下三区该如何选择教育呢?首先看图:

市九所高中录取分数线

这个是天津市市九所高中录取分数线,在市九所中第七中学属于河东区,高中录取分数线高于河北区的第二中学和红桥区的第三中学,并且连续三年高于河北和红桥区的高中录取分数线,甚至高于南开区的天津中学。有人会说一个高中录取分数线说明不了什么,那么咱来看一下下三区本科的升学率:

考虑天津最终的目的是什么,肯定是要考一个好的本科,进一所双一流、211、985院校对吧,那么本科率和一本升学率是至关重要的,河东区第七中学一本升学率在65%,本科升学率在95%。明显比河北和红桥区的高,四十五中学和102中学也比河北和红桥其他学校升学率要高,所以在下三区选房子优先选择河东区。想要进一所好的高中,肯定离不开好的小学和初中的加持,基础很重要。那么咱们下面看一下河东区小学和初中学校:

天津市小学执行就近入学的原则,说白了就是几个小区对应一所小学,俗称学区房,而小升初为了均衡化教育,实行摇号随即排位的方式入学,这也防止掐尖入学,好的学校一直都好,差的学校一直都差,做到更大的公平性,初中也是出成绩的一个分水岭,有好的成绩才能考进好的高中。

为了更好地教育均衡化,目前天津市内六区每个区都成立了大大小小的教育集团,用热点学校带动一般学校的教育,从而拉升整个区的教育水平,河东区也不例外。

河东区积极探索优质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成立了七中教育集团、一中心教育集团、实验教育集团、一幼教育集团。

1、河东实验教育集团

牵头学校:河东区实验小学

成员学校:实验教育集团·冠云小学、凤凰小学、行知小学

2、七中教育集团

牵头学校:第七中学

成员学校:七中教育集团·太阳城学校、七中教育集团·东局子学校

3、一中心教育集团

牵头学校:河东区第一中心小学

成员学校:大桥道小学

4、一幼教育集团

牵头校:河东区第一幼儿园

成员校:凤凰幼儿园和规划建设中的华馨幼儿园两所公办幼儿园。

教育集团的建立也使河东区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都有了更好的保障,下面咱来看一下每个学片的学校情况,

一、河东区一片学校概况:

1、互助道小学:始建于1952年,现拥有两个校区,一所充满传统人文精神和现代文化氛围的花园式学校。

2、中心东道小学:始建于1952年, 是在2000年河东教育布局调整时由一墙之隔的原中心东道第一小学和中心东道第二小学合并而成。校区的整体面积挺大的,硬件条件也不错。

3、友爱道小学:1954年建校,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2011年起因学校重建搬至天津市河东区耐火路10号福东中学内。2014年又搬回新校园。

4、松竹里小学:是富民路地区唯一一所国办全日制小学。

5、二号桥小学:始建于1971年,10年前还可以,但现在研究院和电传的子弟很多都到重点校,所以现在一般。

6、福东小学:始建于1991年,位置很好,临近张贵庄地铁站。

7、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学: 1954年建校,1959年成为河北省重点中学,作为归侨学生定点就读学校,被誉为“侨生之家”。1978年成为天津市 首批市级重点中学 ,首批国家级示范校,天津市十所“特色鲜明学校”之一。

8、天津市第九十八中学:始建于1960年,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完中学校,2003年成为天津市“双高普九”规范校,2006年成为天津市首批新课程改革样本校,2009年晋升为区级重点中学。目前两个校区。

9、天津市河东区二号桥中学:1973年建校,是一所国办初中校。合并原福东中学,于2011年迁校于此。

二、河东区二片学校概况:

1、第一中心小学: 1926年建校,是一所集传统与现代教育于一身的名校。采取小班制教学模式。目前有三个校区:一二年级在十五经路校区,高年级在丰盈校区。还有八纬路校区。

2、翔宇小学 :是河东区唯一一所民办小学,于2006年正式成立。南开翔宇学校小学部、翔宇国际、翔宇力仁都属于翔宇教育集团旗下, 但是河东翔宇小学不属于翔宇教育集团办学内学校,是没有初中部的。 教师均来自区一中心和实验小学的业务骨干,师资力量雄厚。

3、六纬路小学:始建于1935年8月,在日伪统治时期校名为市立三十九小学。1978年9月改名为六纬路小学。学校开设茶艺校本课程对学生修身养性,培养高洁文雅的风韵,提升文化修养起重要作用。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也可以,校园环境也相当的不错

4、街坊小学:1972年由原街坊第一小学、街坊第二小学合并为河东区街坊小学,2002年又将百年老校河沿街小学、大直沽中街小学合并到街坊小学。师资力量一般。

5、大桥道小学:是一所有着近40年历史的河东教育强校。二十年来兜兜转转换了好多次地址,现落定地址离萦东很近。新校区环境比较好,

6、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建于1955年,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完中校。有60多年的历史。2011年4月,学校晋升为市级重点中学。是国家教委命名的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学校和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初中部位于河东区十五经路7号,原河东区教育中心。

7、天津市第八十二中学: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有着近70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的 区级重点完中校 ,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8、天津市河东区田庄中学:是河东区颇有影响的一所普通初中校,师资力量一般。

三、河东第三学片学校概况:

1、第二实验小学: 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总校区和分校区于2012年2月28日正式拆分为两个学校,总校区仍沿用原校名,分校区启用"天津市河东区第二实验小学"校名。现任校长王双以及领导班子成员均曾在河东区实验小学任职。集体具有较高水平,办学经验丰富,精干得力。

2、前程小学:始建于1930年,建校初名为市立第三十五小学,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前程小学经历了多次校舍改造和扩建:2000年前程小学基本完善了当时一号路校区的校舍改造工程;2015年学校再次进行扩建,建设了育才路校区,目前有两个校区 总校和育才路校区。

3、实验小学: 自1993年以来先后被天津市教育科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电教馆、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中央电教馆定为实验校。首批天津市模范小学。学校设有两个校区:总校和翰澜校区。教师水平高,学校管理严格, 是河东区首屈一指的一所小学。

4、缘诚小学: 1952年建校, 原名天津市第29小学、天津市唐口新村小学,1994年正式更名为天津市缘诚小学。一所老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硬件到位,学校管理井井有条,河东区重点之一。

5、天津市第七中学: 始建于1951年,是天津市首批重点中学,天津市高中首批招生校,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是河东区教学质量最好的一所学校,市九所之一。

6、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前身是正风中学,创办于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为当时河东区仅有的两所中学之一。1952年更名为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1978年由一所普通中学确定为区属优质完全中学。曾被天津市外事办指定为河东区唯一对外宾开放中学。为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天津理工大学与河东区教育局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建设为天津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探索“一校双牌”教育发展新模式。目前,学校分为初高中两个校区。

7、天津市第二十八中学:前身为养正中学,1947年建校,是一所国办优质初中校。1996年依附唐口中学创办了河东外国语学校,2004年学校被国家基础教育司命名为"国家级外语实验校"。

8、天津市河东区东局子学校:东局子中学本来是河东区的一所老牌学校,在若干年前河东区学校布局调整中被合并撤销了,但是校名还保留着, 2020年以七中教育集团旗下学校的身份重新出现,并借着教育局鼓励九年一贯制办学的机会涅槃重生,取名为七中教育集团·东局子学校。 学校师资由河东区各学校抽调的教师和新招聘的教师组成, 七中会流动一部分本部的骨干教师到东局子学校任教, 传承七中文化。九年一贯制学校, 六年后直接升入学校初中部,不得参加其他初中招生。一年级需要暂时借原75中(地址:河东区顺达路与万腾道交汇处)或东兴小学(东兴路5号)上课, 时间为一个学期,待工程结束后回到东局子学校。

四、河东第四学片学校概况:

1、益寿里小学:1985年建校,河东区普小。

2、第二中心小学:是区政府、教育局为满足广大群众享受优质教育需求于2008年9月投入使用的一所新建小学。改革开放初期1982年始建的向阳楼小学师生整体迁入该校。小班化教学”是的一大特色,被市教委命名为“小班化教育特色学校”。

3、东兴小学:原名万辛庄小学,2012年8月迁址至此,2013年5月更名为河东区东兴小学。

4、丽苑小学:2001年6月建校。一般学校

5、香山道小学:于1985年伴随着天津市河东区万新村住宅区的兴建而诞生,现有两个校区,总校区是一、三、五年级,分校区是二、四、六年级。

6、盘山道小学:创建于1986年,是一所六年制公办小学。

7、嵩山道小学:1987年创办,以坚持诵读古诗文营造出经典的校园传统文化为特色。以小班化教育的实施为教育添光彩。

8、常州道小学:始建于1984年,与河北区相邻,被称作河东区的“北大门”。硬件设施一般。

9、 天津市第102中学: 原名津华中学,是市级重点高级中学,天津市第二批示范高中校。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质量优异、学生喜爱、家长信赖的优质学校。

10、天津市第八中学: 建于1952年秋天,为完中校。视教育质量为生命既是八中办学的口号,也是八中办学的实践。为区级重点中学。此校也称“树德中学”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但在2008年解散树德中学全部更名为天津八中,初中高中都在这一个校区,也是太阳城社区周围比较不错的一所中学。

11、天津市河东区香山道中学: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国办校。如今展现在全校师生和家长眼前的是一所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学校。最具特色的便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12、天津市河东区盘山道中学:始建于1987年,是一所国办初中校,一般学校。

13、天津市河东区太阳城学校:天津市河东区太阳城学校是2020年成立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新校舍的建成有效缓解周边地区教育学位压力,满足周边居民子女就学需要。七中教育集团名下学校,实行集团化管理,独立建制、独立师资、独立招生。硬件设施一流,管理有待观察。

五、河东区私立中学概况:

1、育才中学:于1995年建校。最早是新开中学,后来是天津市七中的民办校, 依托于七中 的师资力量和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很好,校风也很严,中考成绩名列河东区前茅。一直以来,中考优秀率达90%以上,80%以上学生考入市级重点高中,每年都有上百名学生荣获国家、市、区级学科竞赛、体育比赛、文艺展演等优秀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2、华英中学:成立于1994年, 依托于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学 的一所体制改革校,是市级重点中学,学校设有初中部、高中部。2008年8月华英中学改制为民办校。学校硬件设施齐全,老师很认真负责,对学生管理很严格,校风优良。

五、河东区四个学区片整体对比情况

河东区一共有23所小学 ,15所初中,其中一片6所小学,3所初中。二片5所小学,三所初中。三片四所小学,四所初中。四片8所小学,5所初中。

河东一片 大部分临近东丽区,距离市中心最远,小学中互助道小学是片区内不错的学校,其他小学一般,中学四十五中最优秀,属市重点中学,初中摇号摇到四十五中还是很不错的。

河东二片 主要在大王庄与大直沽区域,俗话说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二片老校还是不少,但小学最好的还是翔宇小学和中心小学,翔宇小学是河东区唯一的私立小学,所说叫翔宇但和南开区的翔宇学校没有关系,初中最好为五十四中,体育为特色。

河东三片 主要位于唐家口与春华街板块,临近天津站,也是大家考虑最多的片区,河东区最好的学片,小学实验小学在河东区最有名,教学质量最好,硬件设施齐全。除了小学之外,河东区最好的初中也在三片,天津七中是天津市九所之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升学率相当不错,三片中小学和初中没有太大的短板,在河东都能数得上,同时房价也不低。

河东区四片 位于常州道、上杭路、向阳楼等区域,其中香山道小学在片区内最好,小学招生人数也多,102中学也是河东区老牌名校,八中为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太阳城学校为七中教育集团名下学校,刚开始招生,后续待看发展。

综合对比之下,在河东区考虑教育或者购房优先考虑河东三片,其次是二片、四片,最后为一片,当然了,购房选择区域也不是几句话就能左右的,主要还是看自己的需求情况。买房是大事,不管考虑新房还是二手房,多对比、多走走、多看看、多了解还是好的,实在有不懂的也可以多问问专业人士,总会有帮助。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期咱们讲一讲河北区, 一位专注房产市场三十年的科普博主,每周不定期更新内容,欢迎点赞收藏加关注,时刻更新更多的教育、落户、购房小知识。

5. 天津市河北区天泰路席厂下坡东于庄旁东秀里会拆迁吗

最近都传拆迁,有说东明里的、有说天泰路的,其实空穴来风!!

就问一个海河办的朋友说,近期有个京铁的计划,但是原来的铁路提速和增轨。

而席场下坡、俞观道等没在拆迁计划中,规划只是有个初步建议,但离落实还早呢。不是个把人说了算的,制定规划,要政府、老百姓、开发者都有实惠,才可进行。
所以,就1-2年内,不会拆迁!有传闻都是谣传!!

目前房地产市场情况看,拆迁就意味着有开发企业对某地块产生兴趣,而前段时间的地产市场调整还不能让出让地特别市区地块达到较低价位,而前段时间时间开发商普遍在收缩开发,因此,短时间不是以开发为目的!
以规划为目的不是没有可能,庆悉我们都知道目前政府有4万亿投资,但是也要看天津的热点在哪,近期热点应该还是在海河沿线的开发,以及市里的几个重点项目,要知道天津拿到的一部分钱还灶世在已有动迁地块中建设限价房,其实目前拆迁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啊。
因此询问得到结论,还是2年内没有拆迁意向,而具体规誉辩乎划也没有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