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津社平工资
国庆节前,天津市、北京市、山东省、广西自治区的多地密集公布了2022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比如说天津市刚刚公布的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为8672元,比上年度的8324元增长了348元,增长幅度是4.18%。按照这种变化,工龄30年养老金能增加多少呢?养老金为什么会增加?
2022年7月份,国家推动了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这一次养老金的调整是针对2021年12月31日前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的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方案是按照
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
三种方式来进行的。
关于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按照
社会保险法
的规定是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和物价的上涨情况,对养老金是进行的适时调整。一些今年退休的老人觉得错过了养老金调整,感觉吃亏了。实际上,不然。
今年退休老人养老金计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将要更新,即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基数
。
实际上,在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并没有养老金计发基数的概念。一般使用的是
退休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
。但是现在计算使用的社平工资,就是养老金的计发基数。
为什么会这样呢?2019年5月,国家出台了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实施方案,统一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核定的工资为
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
。过去的时候一些地区使用社平工资水平较高的城镇非私营单位社平工资,为了使用养老金计发口径的平稳过渡,因此这些地区才发布养老金计发基数,最终还是要全部过渡为全口径社平工资。
天津市2020年的全口径社平工资为6777元,2021年的全口径社平工资增长为7478元,增长幅度达到了10%。但是养老金计发基数仅仅增长4.2%左右,有效缩小了有关差距。
养老金的重新计算,主要关乎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
。
1基础养老金
是根据缴费年限和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领取一定比例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比如说当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是0.6的时候,工龄30年,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24%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当计发基数是8324元时,基础养老金是1997.76元;当计发基数是8672元时,基础养老金是2081.28元。重新计算后基础养老金增加了83.52元。
2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不受影响的
。因为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跟养老金计发基数是无关的。
3过渡性养老金
,主要是针对1998年1月1日以前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计算的。
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是1,最后平均为平均缴费指数计算。平均缴费指数和计算基础养老金的实际平均缴费指数,不一样。
工龄30年,至少也会有5年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时间,假设领取5%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养老金重新计算以后也会增加17.4元。
这样算起来,养老金即使按照0.6的指数档次缴费,30年工龄,重新计算养老金以后也能够增加100元左右。
如果缴费指数越高的话,增加的养老金其实也是越高的,这也是多缴多得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