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津市区内有哪里可以听相声具体地址写下 谢谢
1、名流茶馆:位于新华路与哈尔滨道交口,中原百货朝赤峰道方向400米左右。和平区新华路177号天津市和平文化宫二楼
2、中国大戏院小剧场:哈尔滨道与和平路交口,对面是新华书店音像店,据渤海大楼300米左右。和平区哈尔滨道104号。
3、燕乐茶社:出了和平路商业街地带继续西行,见和平路与荣吉大街交口的老美华鞋店沿街顺行。和平区荣吉大街66号。
4、谦祥益啜茗阁茶园:荣业大街向鼓楼方向前行,城厢东路与北马路交口估衣街上。红桥区估衣街谦祥益。
5、滨湖剧院:沿气象台路过紫金山路行至环湖中路,天塔东南方向1000米左右。河西区环湖中路6号。
二、相声艺术团:
1、众友相声艺术团:“众友”成立最早,其成员主要是从专业文工团退下来的演员,擅长说传统段子。成员:尹笑声、黄铁良、佟守本、汪恩禄、陈鸣志、邓继增、朱永义、杨威、张永久、刘春会、李金宽、何德利
2、哈哈笑相声艺术团:哈哈笑相声队以业余好手为主,他们说的相声贴近现实,一些新段子很受欢迎。其成员有:佟有为、马树春、卢福来、于克志、刘文步、郑福山、马洪信、张奎清、刘兰亭、华世泉、王志新、杨长在
3、九河相声队:其成员大多是相声世家的子弟,如:张立林是相声泰斗张寿臣之子;耿伯春是相声前辈耿宝林之子。
4、北方曲校“老龙口”相声俱乐部:不同于以上几个艺术团的表演地点,北方曲校“老龙口”相声俱乐部选择在剧院演出,避免了茶馆里喧闹的气氛.天津艺术家和演员马志明、苏文茂、王宏、王斌、田立禾、李伯祥、关永超、刘英琪、刘俊杰、杨少华、佟守本、张志宽、陶大为、黄铁良、魏文华、魏文亮、寇庚儒等以及北方曲校的优秀师生轮换参加演出。
三、相声馆演出时间目录:
1、名流茶馆:票价10元,演出时间3小时,茶水免费
众友相声大会:每周三、五19:30 ;
每周四下午14:30
哈哈笑相声大会:每周一、二、四、六晚19:30
每周六下午14:30
九河相声大会:每周五下午14:30
2、中国大戏院小剧场:票价10元,演出时间3小时,茶水免费
众友相声大会:每周五晚19:30
九河相声大会:每周二、五、六、日晚19:30
3、谦祥益啜茗阁茶园:票价10元,演出时间3小时,茶水免费
众友相声大会:每周二、六、日晚19:30
哈哈笑相声大会:每周一、三、五、晚19:30
九河相声大会:每周四晚19:30
每周六下午14:30
4、燕乐茶社:票价8元,演出时间3小时,茶水免费
众友相声大会:每周二下午14:00
5、滨湖剧院:票价20元演出近三小时
北方曲校“老龙口”相声俱乐部:每周四晚19:30
2. 杨议现在住天津市河西区什么地方
杨议现在住天津市河西区金达园小区2号楼。
杨议,1962年1月10日出生于中国天津市的一个相声世家 ,着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少华之子,中国内地相声、影视演员。杨光相声社创始人 ,同时也是杨光品牌喜剧《杨光的快乐生活》系列和《杨光那些事》系列的导演兼主演 。
1995年获得侯宝林全国相声大赛金像奖。2002年凭借《如此办学》获得首届CCTV相声大赛一等奖。2003年凭借《肉烂在锅里》再度获得第二届CCTV相声大赛一等奖。 2004年开始自导自演都市轻喜剧《杨光的快乐生活》系列,成功塑造了杨光这个热心但也有不少小毛病的天津小市民形象。
相声介绍:
相声(Cross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突出其特点。着名相声演员有张寿臣、马三立、常宝堃、侯宝林、刘宝瑞、李伯祥、高英培、马季、唐杰忠、李文华、侯耀文、石富宽、苏文茂、李金斗、冯巩、郭德纲、于谦、姜昆、岳云鹏、孙越、张云雷等。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分为北派与南派。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
3. 天津听相声的好地方有哪
1、名流茶馆(电话27116382)
地址:哈尔滨道与新华路交口和平文化宫二楼
下午场2:30,晚场7:30
周三、五晚场,周日下午场,是众友相声队相声大会,票价10元,前二排20元。
周一、二、四、六、日晚场,周六下午场,是哈哈笑艺术团相声大会,票价10元,前二排20元,上花篮20元。
2、中华曲苑(电话27333974)
地址:和平路72号,和燕乐茶社相距一百米。
晚场7:45
每周五晚哈哈笑艺术团相声大会,票价10元。
每周日晚众友相声队相声大会,票价10元。
3、燕乐茶社
地址:南市荣吉大街64号,离中华很近
下午场2:00
每周二、四下午众友相声队相声大会,票价8元。
4、中国大戏院小剧场
地址:哈尔滨道和平路交口
每周六、日晚7:30,哈哈笑相声队相声专场,票价10元
5、明月茶楼(电话:24464478)
地址:建国道民生路口明月酒楼2楼
每周六晚上19:30众友相声大会,票价10元,上花篮20元。
6、谦祥益
地址:大胡同估衣街
每周五晚19:30齐天乐相声大会
每周六晚19:30众友相声大会
票价10元
听相声去中国大戏院
金街 中间有个大铜钱,周围有一圈小的铜钱,你围着它转一圈,称为”赚钱”
古文化街 有天津的特产,杨柳青年画,风筝魏的风筝,泥人张以及有特色的小吃
天塔 你只要坐车的时候路过看看就好了,因为里面很没意思
五大道 天津外国租界旧貌,不知道你对此是否感兴趣
塘沽外滩 位于天津塘沽区,景色不错
以上都是不需要门票的.
天津的眼睛:津门十景
天津自永乐二年设卫筑城以来,有近600年的历史。天津是退海之地,以市区而论,茫茫大海在4000年前就向东北方向退去了。天津又名直沽,这在《金史》中有文字记载。所以前代风流、古物胜迹时有发现。
明正德年间,大学士李东阳(1447—1516年)路过天津,曾写下总题为《直沽八景》七律诗八首,分别写了北、东、西、南四个城门,和三岔河口、养马、七十二沽、每口的景观。诗句中描绘了城市风貌,如“千里帆樯天远近,万家村市屋高低”就是东门外沿河的景象。到清代干隆五年(1740),张志奇任天津知县,又写下了《津门八景》七绝诗,所写的是三岔河、炮台(明代绕城炮台)、海口、海船、浮桥、皇船坞(闸口南)及南、西郊的风光,所叙景象的明晰度比李东阳诗又高一筹。
李志阳和张志奇是评定天津景观的开创者,有人称他们所写的是天津“前八景”、“后八景”。但他们评景主要出于诗人兴会和见景生清,带有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像当时景色灿烂的西沽桃堤、“三宗宝”的铃铛阁(稽古寺),以至水西名园(建于康熙)等等,可惜都未入景。
近年来,由《今晚报》发起,园林、旅游等部门协助,组织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广泛发动群众,评选社会主义时代的新“津门十景”。经专家评议、群众讨论(收来信达九千封)、领导审核,终于在1989年底揭晓。
十景中“蓟北雄关”、“独乐晨光”是古迹名胜;“三盘暮雨”为大自然奇观;“沽水流霞”、“故里寻踪”是城市改造旧貌换新颜的实证;“龙潭浮翠”、“双城醉月”、“中环彩练”完全是“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崭新景物,而“天塔旋云”,则本身为景观,登临又可一览其它景观,其高度目前在亚洲也是不多的,是天津人力量的象征;至于“海门古塞”一景,虽大沽炮台早成废墟,但遗迹犹存,能供人凭吊(可废墟公园),所反映出的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壮烈精神,足以唤起今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津门十景犹如天津市的眼睛。美目盼兮,天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颦一笑,声音话语,都能使你从“眼睛”射出的光彩中发现。
其实,我个人觉得天津乐园不错,70元买个通票玩个够,过山车,峡谷漂流,勇敢者转盘,急流勇进
4. 最能代表天津特点的的文化有哪些
一·天津方言
天津话是中国北方方言中的一种,流行于天津及其周边地区。天津地区各处方言仍有些许区别。天津话以南开区的语音最为纯正,南开区相当于旧城里地区(也就是天津仅有的四条正南正北马路:东马路,南马路西马路和北马路所围起来的地区)以及附近的南市地区和娘娘宫。中国人类学家李世瑜,在比较了天津话与周边方言的特点后,认为天津话是一个孤立的方言岛,提出了“天津方言岛”学说。即天津话不是由周边的方言演变而成,而是被周边相似方言包围的,像一个孤岛一样的独立的方言区。他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天津话与以宿州为中心的江淮平原地区的方言最为接近,并认为,天津话脱胎于此。 蚌端口、凤阳一带方言只与天津话的阴平(一声)都读低平调,其他的音调都与天津话有差距,特别天津话是没有入声字,而蚌端口、凤阳的方言都保存了许多入声字。而宿州地区的方言则与天津话非常接近,李世瑜用天津话与当地人对话中,当地人甚至没能认出李世瑜是外地人,可见其接近程度。
二·文物名胜
全市共有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盘山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津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蓟县(1991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独乐寺
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
大沽口炮台
望海楼教堂
天津利顺德饭店旧址
南开学校旧址
天津广东会馆
天津劝业场大楼
天津市中国大剧院
西北角清真大寺
三·曲艺文化
1.相声
相声是北方曲艺曲种。以语言为主要表演手段的喜剧性艺术。在相声形成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其艺术特色,以“说、学、逗、唱”为艺术手段。语言明快幽默,模仿维妙维肖,讽刺犀利辛辣。相声一般由“垫话儿”、“瓢把儿”、“活”、“底”等部分组成,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单口由一位演员表演,讲述笑话。对口由两位演员出台,一问一答。群口又称“群活”,由三人以上演员表演。
天津是培养相声名家的摇篮。最早相声演出在清末。20年代,天津相声进入繁荣发展阶段,津京两地相声演员频繁往来,许多相声演员在天津演红后,又赴全国各地。光绪初年,北京艺人玉二福来津长期演出。清末民初,在北京扬名的相声演员有“八德”:裕德龙、马德禄、李德锡、焦德海、刘德志、张德泉、周德山、李德祥。他们都曾来津演出。天津的着名相声演员有李德锡(艺名万人迷,有“滑稽大王”之称)、张寿臣(有“幽默大师”之称)、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堃(艺名小蘑菇)、郭荣起、常宝霆、苏文茂、刘文享、高英培、马志明、李伯祥、魏文亮等。相声传统曲目有300余段。
2.评书
曲艺曲种。形成于清初,第一代艺人为王鸿兴,所传弟子为“三臣”、“五亮”。“三臣”指安良臣、邓光臣、何良臣。“五亮”不详。评书只说不唱,表演者一人,以醒木作道具,渲染气氛。评书艺术以结构严谨取胜,一部长篇包括几个“柁子”(段落),一个柁子可分为几个“梁子”(故事),一个梁子又分为若干“和子”(悬念)。
说书技巧主要有四种:一是“开脸儿”,表现生动具体的人物形象;二是“摆砌末”,描述人物活动环境;三是“赋赞”,赞美人物或景物;四是“垛句”,也称“串口”,夸张地描绘人物、景物及事件。这些技巧,是用以烘托气氛,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说书时,以说书人口气叙述的,叫“表”,摹拟书中人物音容笑貌的,叫“白”,评说书中人物作为的,叫“评”。天津评书艺人有王致久、张杰鑫、常杰淼、陈士和、姜存瑞等.
3.单弦
清干隆年间起源于北京,因演唱时用八角鼓击节,又名八角鼓。流行北京、天津和东北各地。单弦为联曲体,早期常在岔曲头和岔曲尾之间夹以数唱和若干曲牌,现通常结构为岔曲头和若干曲牌。早期单弦演员来自北京。建国前,三大流派的创始人荣剑尘、常澍田、谢芮芝常年活跃在天津的曲艺舞台上。40年代,天津单弦演员石慧儒集前人之大成,形成了自己具有独特风格的演唱艺术。
4.天津快板
本世纪50年代形成,是天津业余演员改革、发展天津时调大数子的结果:去掉了大数子的前两句靠山调慢板,丰富了伴奏音乐。演出时,演员手持节子板数叙,唱调几言皆可,上、下句子要求对仗,对尾字的要求押韵即可,全篇既可一辙到底,也可用花辙。自由活泼,颇富韵律。伴奏乐器为大三弦和扬琴等。曲目多为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篇。
5.西河大鼓
前身为清代中叶流行于河北省中部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后经河北省高阳县艺人马三峰创新使这一曲种日趋成熟。20年代初,在津被正式定名为西河大鼓。西河大鼓为一人站演,说唱并重,演员自击鼓板,唱词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层板腔体,有三种板式。说唱语言保有冀中方言俗语,唱腔朴实,曲调明快。20-30年代西河大鼓的几个主要流派为朱(化麟)派、王(振元)派、李(德全)派、赵(玉峰)派、马(增芬)派。
天津还有两个西河大鼓艺术世家:郝家(郝英吉、郝庆轩、郝艳霞、郝秀洁等)、田家(田士杰、田起山、田荫亭等)。着名演员还有王艳芬、艳桂荣、陈凤云等。
5. 求一段有意思的介绍天津的单口或对口相声
刘俊杰有一段用天津地名编的相声--话说天津卫-72沽;李伯祥、杜国芝有一段天津之最的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