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的戏曲名称是什么
扩展阅读
福州公园道壹号在哪里 2025-01-12 09:41:41
天津滨江道哪个商场最大 2025-01-12 09:39:45
乌龟哪里放生杭州 2025-01-12 09:39:41

天津的戏曲名称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3-06 17:25:44

⑴ 天津的地方戏 什么剧

天津时调是天津独有的曲种,它产生于清末明初,1900年时已有专业艺人演唱。这个曲种唱腔包括靠山调、鸳鸯调、胶皮调等民间小调。靠山调据传原系修鞋匠人休息时,背靠山墙自娱自乐的小调;鸳鸯调是男女相恋的情歌;胶皮调则是人力车夫(天津称人力车为"胶皮" )等座时唱的小调。这些来自民间的小调充满乡土气息,强调高亢,词句通俗,韵味醇厚,很适合天津人的口味,因此旧时街头巷尾,工余饭后,经常能听到人们自弹自唱这些小调。专业艺人出现后,对这些民间小调进行了加工改造和创新,使之成为反映时代风貌、社会生活,并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个曲种,定名为天津时调。天津时调着名艺人有赵宝翠、周翠芝、谭俊英等人,其中佼佼者有秦翠红(绰号"棒子面" )、高五姑、赵小福等。50年代以来,有王毓宝异军突起,演唱反映新时代的新曲目,其嗓音洪亮、高亢,无有能望其项背者。以后又有后起之秀,使这一曲种得以继承流传下去。

⑵ 天津的戏曲以及戏曲的名称

天津时调、天津快板

⑶ 天津地区出名的地方戏曲,并写出着名的曲目

天津过去作为北京的水上门户,其文化曲艺方面多受北京的影响,所以好象天津没有什么比较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但天津是一个平民化的城市,天津人是很喜欢戏曲的。在天津地区比较活跃的戏曲形式有:京剧、河北梆子、评剧、曲剧等等同时在天津还有相当一些曲艺形式比较受欢迎,比如:京韵大鼓、西河大鼓、天津十调、单弦儿、相声等等...

⑷ 描写天津风土人情的戏曲

<赵氏孤儿》 《珠帘寨》网络搜一下就可以了!

⑸ 天津的地方戏是什么

天津快板那!

⑹ 天津有什么戏曲

京剧、评戏、河北梆子、西城板、天津快板、天津时调、单弦、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乐亭大鼓和京东大鼓

⑺ 天津有哪些戏曲

戏曲?
天津的曲艺品种比较多,戏曲还是以京剧为主,兼有几个北方的曲种,像评剧、河北梆子等等。

⑻ 天津的戏曲是不是津剧

天津是曲艺之乡。但天津人对京剧也很吃迷!京剧票友很多!

⑼ 天津有哪些地方戏曲

加100分啊!

天津曲艺音乐发展史纲
曲艺音乐萌生与发展的良好环境——建国前天津的人口特点与曲艺音乐的关系——以演员和弦师为中心的音乐发展机制——清代的天津曲艺音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天津曲艺音乐——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天津曲艺音乐——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天津曲艺音乐——建国后天津工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同天津曲艺音乐的关系——以音乐设计者为中心的有组织有计划的鼓曲发展机制——“文革”前的天津曲艺音乐——“文革”期间的天津曲艺音乐——“文革”后的天津曲艺音乐——天津曲艺音乐的多样化——天津曲艺音乐的开放性——天津曲艺音乐的天津化——流派纷呈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北部,东临渤海,北倚燕山,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南运河、北运河在此汇为海河,注入渤海。它是北京的门户,是我国北方海上运输的重要港口,是华北、华东、东北、西北、中南以及华北各地相互联系的交通要冲。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成为华北的经济中心。
作为城市,它的历史并不悠久。金、元、明三朝,它还只是一个漕运的枢纽、军事的要塞。为了屏障北京,保护漕运,金在此建立直沽寨;元改直沽寨为海津镇;明筑城为卫,命名天津。
清代雍正时期,始置天津州,继改天津府,属直隶省。府治置天津县,以原州界为县界。1913年(民国二年)裁府。1928年(民国十七年),在天津县的中心地区成立天津特别市,直属国民政府;天津县属河北省(1934年1月,市县划界,四乡为天津县)。1930年(民国十九年)6月,天津特别市更名天津市,改隶行政院;同年11月,改省辖市,为河北省会。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省政府迁往保定,天津市重新隶属行政院。抗日战争时期,日伪改其名为天津特别市,胜利后恢复原名,至今。建国后,除1958年2月至1967年1月归属河北省(一度为省会)外,一直为中央直辖市。
天津行政区划曾经多次调整。最小时仅限于市区,最大时包括市区、塘沽、汉沽、郊区,以及武清、静海、黄骅、沧县、盐山、霸县、宁津、吴桥、交河、献县、河间、任丘等十二个县。现在,天津市的管辖范围包括:和平、河西、河北、河东、南开、红桥等六个中心市区,塘沽、汉沽、北大港等三个滨海市区,东郊、南郊、西郊、北郊等四个郊区,蓟县、武清、宁河、静海、宝坻等五个县。面积约一万一千平方公里。
作为城市,天津的历史虽然并不悠久,但其商业的兴盛却是从元代就开始了。“一日粮船到直沽,吴罂越布满街衢”。漕船不仅载粮,而且带有货物。侯家后、估衣街一带,当时已成为天津最繁华的所在。明代,随着河海交通的发展,天津的商业贸易日渐繁荣,成为我国北方商品的集散地。旧城东门外和北门外的沿河地区,在明中叶已成为商业中心。明清之交,天津的繁盛已如(康熙)《天津卫志•序》所说:“天津去神京二百余里,当南北往来之冲,南运数万之漕悉道经于此,舟揖之所式临,商贾之所萃集,五方之民所杂处……名虽曰卫,实在一大都会所莫能过也。”三百多年来,天津日渐繁荣,尤其是开端口以后,发展更为迅速,逐渐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工商业大城市。
作为交通的要冲、华北的经济中心、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与繁华的都会,天津为曲艺音乐的萌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建国前的天津曲艺音乐
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表演艺术,在一般情况下,天津曲艺音乐的发展与天津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加成正比。
谈及人口,不能不指出:旧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人口城市化过程的发展,使大量农业人口——主要为男性一一流入天津。其后果,就是天津市民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比如:1903—1905年(光绪二十九至三十一年),天津市民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50:26、150:95、15:95,又如1937—1948年的性别比,最低者为128:35(1948年),最高者为146:19(1944年)。为消磨闲暇时间,大批男性市民涌入游艺场所,曲艺低廉的票价,灵活的演出方式,对他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他们的这一艺术爱好是建国前天津曲艺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当时,为了生活,演员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竞争胜败的裁判者,主要是观众。所以,演员都很是注意根据观众的反馈调节自己的演唱,保留、发展受他们欢迎的唱腔。从而产生了各种流派乃至新的曲种音乐,并因之形成了以演员和弦师为中心的曲艺音乐发展机制。
由于历史的原因,天津曲艺音乐清代以前的情况,目前尚不可考。天津曲艺音乐建国前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清代的天津曲艺音乐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清人最早记载的曲艺音乐形式,大概就是打连厢了。汪沆《津门杂事诗》第69首云:“生子何须拜塾师,居奇只唱耍孩儿。清时特重三风诫,心力抛残等刻脂。”诗后有注:“津邑窭人子,每命习唱连相词,一名耍孩儿。新例禁止,渐成广陵散矣。”《津门杂事诗》始着于干隆初年(公元1736年),刊行于干隆四年(公元1739年)。当时,由于“新例禁止”,已“渐成广陵散”。这说明,干隆以前,起码雍正年间,天津已有打连厢这种曲艺音乐形式,而且“津邑窭人子”以此“居奇”,为谋生手段。
干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刊行于北京的《霓裳续谱》也说明了这一点。《霓裳续谱》是一部俗曲总集,收俗曲622支,曲调30种:西调、岔曲、马头调、剪靛花、叠落金钱、黄沥调、玉沟调、劈破玉、弹黄调、北河调、番调、寄生草、扬州调、隶津调、盘香调、边关调、秧歌、莲花落、秦吹腔花柳歌、一江风、倒搬浆、银纽丝、玉娥郎、打枣竿、螺蛳转、重叠序、粉红莲、呀呀呦、重重续、两句半,等等。辑曲者为颜自德。据点订者王廷绍说:“三和堂颜曲师者,津门人也。幼工音律,强记博闻,凡其所习,俱觅人写入本头,今年已七十余。检其箧中,共得若干本,不自秘惜,公之同好。”显然,这些都是干隆年间传唱的小曲。干隆年间传唱的,不一定都是干隆年间产生的。颜自德“幼工音律,强记博闻,凡其所学厂俱觅人写入本头,今年已七十余”,如果他从十余岁开始习曲,则《霓裳续谱》中肯定有干隆元年以前传唱的小曲,也就是说有雍正乃至康熙年间就已产生或传唱的曲调。
由于颜自德是天津人,加之京津相距不远,交通方便,这些小曲肯定有不少传唱于天津。“腰节儿”《俺家住在杨柳青》就反映了这一点。
〔平岔〕俺家住在杨柳青,(白:是了,)我可紧靠着玉河。把奴聘在了独柳,这是怎么说?也是我前因造定受折磨。(白:这个天哪,可有了时候了。)〔独柳调〕一更鼓儿多,一更鼓儿多,独柳的生活指着这个,教奴家推馏碉(碌碡),累得我实难过。思量奴的命薄,思量奴的命薄,浑身上下破衣罗唆。每日里织蒲席,才把那日子过,我也是无其奈何,儿夫一去两三月多,到而今不回来,急的我双脚儿跺。〔岔尾〕丈夫拉短纤,一去不见回。撇的奴家冷冷清清,孤孤单单独自个。(白:思想起来,这是俺爹爹和俺妈妈一时也就无了主意,噫!)就信了媒婆!
这首岔曲不仅反映了一位由杨柳青嫁到独流的天津纤工少妇的生活,而且还使用了天津方言“破衣罗唆”与“自个(儿)”。显然,它产生于天津。这说明当时天津已有了岔曲这种曲艺音乐形式。另外,它当中所插之曲牌“独柳调”,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产生于天津独流地区的小曲。
天津出“皇会”时献演的“中八仙庆寿”,也是干隆以前传唱的一种曲艺音乐。皇会原称“娘娘会”,始于康熙年间。所谓娘娘,即传说中的海神林默。元代,她被朝廷封为“护国明着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并为之在天津(时称海津镇)建“天妃庙”,祈求她保佑海漕安全。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晋封她为“护国庇民昭灵显应仁慈天后”改天妃宫为“天后宫”。无论天妃宫、天后宫,皆俗称娘娘宫。所谓娘娘会,就是娘娘宫庙会,“乃酬神所献之百戏也”。一次,干隆下江南,途径天津,适逢会期,欣赏之后大加赞赏,赐乡祠“跨鼓”四名鼓手每人一件黄马褂,赐“鹤龄”四名鹤童每人一个金项圈,并赐龙旗两面。从此之后,娘娘会就更名为皇会了。皇会所演‘百戏”,有舞蹈,有音乐,有杂技,有武术,也有曲艺。中八仙庆寿就是一种曲艺形式:“由十三四岁的幼童装扮成‘中八仙’里的各样人物,踩着高跷,并不耍练,只唱唢呐庆寿歌”。演出这个节目的“东南城角同议庆寿八仙老会”,“也是自清朝干隆以前成立”的。
关于嘉庆年间的天津曲艺音乐形式,见于文宇记载的就比较多了。
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杨无怪撰《皇会论》,谈及皇会的各种艺术形式时,认为“莲花落,不耐看”,‘稍可的是侯家后的拾不闲”。
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刊刻的《津门小令》有这样的诗句:“曲唱连环佳子弟”、“荒唐故事演槌皮”、“一片管弦歌荡调,十番锣鼓演清音”。作者樊彬一一加注云:“不施脂粉者名子弟班。九连环,小曲名。”“击皮鼓唱,名槌皮”。“荡子曲细声曼引,情致动人。十番清音歌曲,间以鼓吹二,亦复不俗。” 也就是说,《津门小令》记载了九连环、大鼓书、荡调、清音等曲艺音乐形式。
随着城市的日益繁荣,天津人口逐渐增加。开端口以后,增长尤为迅速。据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汇编刊行的《津门保甲图说》统计,当时天津县有人口44万多人。其中,城内有9万5千多人;城关一带有近20万人。到了甲午战争时期,天津县人口增至近57万人,比鸦片战争期间人口增加了近25%。12年以后,天津市区、四乡及租界又增至80多万人。其中,四乡38万4千多人;市区35万6千多人;租界内的中国居民6万l千7百多人,外国居民6千3百多人。与甲午战争时相比,增加了22万多人。60年间,人白翻了将近一番。
为了满足急剧增加的城市人口的需要,各种娱乐活动相应迅速发展起来,各种说唱艺术顺着子牙河、大青河、永定河、南运河、北运河从河北、山东、北京以及江南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纷纷流入天津,形成了该时期天津曲艺音乐一个明显的历史特色。由于清代中叶以后,天津所增加的人口,多来自河北以及山东、河南、山西等地的农村,北方的各种曲艺音乐特别受到欢迎。清崔旭《小班》诗云:“琵盔清脆响流珠,宛转歌喉学风雏,小曲近来兴北调,当筵赢得一狂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北调”流行以及人们喜好北调的情形。
据不完全统计,清末,外地流入天津的曲艺音乐形式有凤阳花鼓、莲花落、什不闲、子弟书、八角鼓、弦子书、荡调、滩簧、联珠快书、木板大鼓、平谷调、梅花调(北板大鼓)、梨花大鼓、西河大鼓(当时尚未定名),以及拉哈调、怯五更、下盘棋、山西五更、马头调、淮调,粉红莲、探清水河、鲜花调、九连环等时新小曲。
为了适应天津观众的欣赏情趣,它们大多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改进,特别是那些来自农村的曲艺音乐形式,尚保持着比较浓郁的民间文艺特色:活泼、灵活、不保守,善于借鉴,勇于吸收。尽管比较粗糙,但却生机勃勃。其中,经过宋五、胡十、霍明亮等人的努力,木板大鼓发展为京韵大鼓(时称卫调大鼓或京调大鼓),在此基础上,张小轩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吐字发音以天津方音为主,唱腔质朴雄浑,歌来实大声洪。西韵子弟书经天津方音一唱,曲调的抑扬起伏有了变化,变成了卫子弟书;石玉昆的石韵被改造了,发展成具有鲜明天津特色的西城板。
与此同时,本土本色的靠山调、鸳鸯调问世了。经过改造,拉哈调、怯五更等也具备了浓郁的天津特色。作为天津的时调的主要曲调,它们的形成与改革标志着天津时调这个曲种的诞生(天津时调乃建国后定的名)。高五姑、秦翠红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时调“唱手”。高五姑改革了靠山调,将第四句尾声改为过门,从而改变了它拖拉、委靡的缺欠,使得唱腔丰满,吐字响亮,韵味盎然;在旋律与节奏上,她还以起伏有致取代了平直、单调,并首先采用了疙瘩腔这一润腔技巧。秦翠红则以杰出的天赋与高超的润腔技巧,将靠山调的演唱推上了一个高峰。她嗓音圆浑低沉,音域宽广,气力充沛,吐字有力,具有浓重的天津味儿,歌来粗犷豪放,颇具阳刚之美。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6)的天津曲艺音乐
天津曲艺音乐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本时期前期,社会生活还比较安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由于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而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我国的经济侵略,使我国的民族工业——特别是天津的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战前,天津的民族工业发展迟缓,无论厂矿数量、资本总额等都落后于上海、武汉与广州。到1925年,天津不仅已成为我国北方棉纺、面粉、火柴、化工等工业的中心,而且一跃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为天津曲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充分条件。
铁片大鼓、梅花大鼓、滑稽大鼓——京韵大鼓的一种,以及单弦的两个重要流派何(质臣)派与荣(剑尘)派,流入了天津。
京韵大鼓的改革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刘宝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唱腔:他易河北以及天津的方音为北京语音,易唱腔的质朴、平直为华丽、婉约。他嗓音圆亮甜脆,高低兼备,腔调丰富多变,善于用高腔渲染气氛。他的说即是唱,唱即是说,说唱结合,韵味醇厚。白派京韵大鼓也于此时形成了。白云鹏的演唱以不标准的北京方音为主,唱腔朴素而细腻,苍劲而委婉,并有较多的朗诵色彩,极富阴柔之美。
天津时调也有长足发展。落尺(如《后娘打孩子》)、落五(如《秦楼悲秋》)等单曲体小调一一出现。鸳鸯调衍变出曲调比较繁复、节拍比较舒缓的新鸳鸯调。
本时期后期,军阀混战,战乱颁仍:两次直奉战争,天津皆是争夺的战略要地。1922年4月,奉军占据天津;同年5月初,奉军大败,撤走,直军入津;1924年11月,直军战败,奉军入津;1925年12月,国民军将奉军赶出天津;1926年3月,奉系直鲁联军再度攻入天津:1928年6月,军阀阎锡山控制天津。
军阀混战,严重打击了天津的工商业。两次直奉战争,每次都使津浦、京汉铁路中断几个月,致使”进口贸易,于以缩瑟”;出口贸易因“交通梗阻”,也受到了极大影响。国内贸易更加凋蔽,市场上到处是一派萧条景象。
天津数次罹受兵燹,社会生活极不安定。军队常常侵占民房,骚扰百姓。溃兵常常洗劫商店,侮辱妇女。流氓、混混儿混水摸鱼。租界内经常戒严。人民纷纷避难,冀东各县难民纷纷来津,“而天津居民,又纷纷向租界逃避。”1924—1928年,天津人口由75万激增到138万,几乎翻了一番。军阀还以筹划军饷为名,横征暴敛,搜刮财物。他们更大量发行军用票、金库券等纸币,直鲁联军就曾滥发军用票100万元。
由于以上原因,天津人民生活比较困苦。拿1924年冬天来说吧:“中产之家”因无钱买煤取暖,天冷时全家只好围被而坐,“每月所需米面菜节蔬,亦减至最低等级,只求勉强一饱为足已”。一般劳动人民的生活就可想而知了。
这些,不能不影响杂耍园子的营业。1924年11月,“平日拥挤不通之北海楼、北洋商场等处,一日之内,阗然无顾客者,居其多半。”分别位于北海楼与北洋商场三楼之上的北海楼茶社与北洋茶社,自然也无杂耍演出。1928年6月,“戏园座位多为军人占据。军人固不花钱,更有一般身佩符号者,亦杂坐其间,倘向其索钱,不曰某机关,即曰某司令部”。这自然极大地影响了天津曲艺音乐的发展。
但由于人口激增,曲艺观众的数量并未减少,一般情况下,他们维持了杂耍园子的芦业,保持了明地演出的兴旺。在这种背景下,铁片大鼓和西河大鼓发展了自己的唱腔。
王佩臣以其聪颖的天资、独特的风格,征服了观众,成为铁片大鼓继往开来的代表人物。她音色清脆、甜润;咬宇清晰、有力,常用闪板、掏板、抢板,节奏活泼多变,爱以衬字行腔。润腔时,多用下滑音。因而唱腔委婉、柔媚、巧俏、风趣,被时人昵称为“醋溜大鼓”。
西河大鼓赵派也初步形成了。赵玉峰擅长说唱短打、袍带大书。他弃河北方音,改用京音,吸收、借鉴京韵大鼓的某些曲调,形成了自己的唱法,以二板、三板为主,尽量不唱节奏缓慢、长腔较多的头板;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扬长避短,往往高弦低唱,在弦子的上把行腔,在句和句之间加过门,以烘托唱腔。他咬字清楚有力、节奏鲜明刚劲、行腔短小舒畅。
此外,在这段时间内,刘宝全完成了他的改革,刘派京韵大鼓经过不断完善已经臻于完美的境界。
3、国民党统治时期(1928.7~1937.7)的天津曲艺音乐
天津曲艺音乐在本时期发展到巅峰状态。
两种新的曲艺音乐形式,在天津形成了。翟青山以小曲落腔调为基础,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创造了单琴大鼓(后名琴书、北京琴书)。平谷调经过前一时期刘文斌等人以宝坻方音演唱,又融合了落腔调的某些旋律,衍变为京东大鼓。
外地的一些曲艺音乐形式,继续流入天津,比如河南坠子、辽宁大鼓、山东琴书等等。其中,河南坠子与辽宁大鼓在天津发展成一个新的高峰。
1928年,乔清秀来津,下功夫钻研短段,在唱腔上刻意求工。她用梨花大鼓的花腔改造了坠子的开头唱腔,创造了新鲜明快的“起腔”,以灵活多变的技法丰富了坠子的平句唱腔,在《凤仪亭》、《三堂会审》、《韩湘子度林英》、《宝钗扑蝶》等唱段中,每一段的平腔和垛子都各具特色;她广泛吸收京韵大鼓、京剧、民歌以及流行歌曲的东西,化为坠子,不断为坠子音乐输入新鲜血液。她吐字俏丽,行腔明快婉约,特别注意高音、中音及变音的运用,嗓音以纯净甜润见长。
朱玺珍针对辽宁大鼓委婉缠绵有余,鲜明响脆不足的缺点,首先改革了“起口”。她将“八大口”(八大句)由缓而长改成快而短,把过长的第七、八两句的长拖腔,变成新的“四大口”或“六大口”。从而,由“大口垛句”直接转入“小口调”,不再用冗长的过门作过渡。其次,她相应变动了“小口调”与“流水板”。原唱腔不但句子间断痕迹明显,而且“一道汤”。她采用挑起来与压下去的高扬和下滑唱法,使唱腔抑扬有致,婉转活泼。第三,她改变了唱腔的速度,由原来的一分钟70拍变为一分钟104拍,一扫过去那种抑郁沉闷之气。第四,按北京语音吐字发声,分清了唇齿音,学会了处理轻重音、平仄音,弥补了辽宁大鼓出音裹字、以音带字的缺陷,做到了字真韵美。第五,她与弦师王海门一起改革了“弦子挂”,突出了响和快,扩大了行弦的音区;采用了加花的办法;吸收了其他曲种的弹拨技巧,以密撮为主,运用了弹跳指法。从而,既保持了原来的悠扬、细腻,又显得刚劲、鲜明。
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太平歌词、天津时调等曲种的音乐,在这段时间内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花四宝与弦师卢成科合作,对梅花大鼓进行了改革,形成了梅花大鼓的女声唱法。她开辟了高腔音域,有时还去掉了慢板句首的语气助词“哎哪”。唱腔上,易苍劲典雅为婉转华丽,行腔圆润俏皮,拖腔韵味醇厚。节奏灵活多变,小切分节奏尤具特色;赶板垛字,干净利落,特别是上板与野鸡溜的句尾落腔,既脆又帅。这种唱法很快风靡京津,建国后几乎形成了“无梅不花”的局面。
马增芬在其父马连登的帮助下,也创立了新的流派唱腔:“三把唱”运用灵活,随时可以转换,而且转得自然,换得利索;下扎腔、拉腔、走腔由过渡句变成了可以随意使用、伸缩自如的起伏腔,由附属乐句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华彩乐句,且不时出现于平腔之中,特别是在那些抒发情感、转变情绪的地方;唱平腔时,不仅揉进了以上新腔,而且还经常灵活地移动字位,倒置板眼,使用俏口俏句,从而改变了重复单调的状态,达到了平而不淡、平中有奇的效果。
王兆麟改变了太平歌词每句前四字说后三字唱的呆板唱法,加强了旋律性。节奏上运用了闪板,润腔上使用了擞儿,剔除了可有可无的虚字。从而,使这种长期从属于相声的音乐形式脱离了相声,走出了明地,进了杂耍园子,成为一个独立的曲种。
时调艺人赵小福嗓音甜美,行腔委婉,传情真挚,以柔取胜,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唱腔。
在这一时期,还有不少新的曲种音乐流派进入天津。比如:董桂枝与程玉兰的河南坠子、鹿巧玲的梨花大鼓、谢芮芝的单弦、王殿玉的大擂拉戏,等等。
刘宝全、白云鹏、金万昌、荣剑尘、常澍田(单弦)、高五姑、秦翠红、葛振清(联珠快书)、沈华亭(西城板)、于瑞凤(莲花落)等各曲种的带头人,也在不断探索、精益求精。
这一切,书写了天津曲艺音乐史最辉煌的一页。
这些成就的取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1)演出繁荣。
本时期的社会生活相对稳定,工商业有较大发展。三十年代,各类工厂、商店、商贸行、货栈、银号、钱庄、银行将近二万处。外资银行、洋行将近三千家。商场、商店、浴池、舞厅、饭店、旅馆、戏院、影院鳞次栉比……这些,促进了曲艺演出的繁荣。据不完全统计,跻于报纸所登载之演出广告上的艺人就有三百多人。当时,刊登广告的只是那些有点儿名气的杂耍园子,书场、落子馆,多数杂耍园子以及撂地的艺人,皆无此能力。
(2)新型曲艺演出场所的出现。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一种新的观众群出现了。这就是那些服务于金融业、商业、文化教育界、新闻出版界、政府机关、交通、邮电部门的职员、教员、编辑、记者以及那些中、小商人和资本家。他们有较为固定的收入,生活相对稳定;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欣赏水平。对那些比较典雅的曲艺节目比较喜爱。然而为艺人观念所囿,不愿涉足一般的杂耍园子,怕有失身份。与他们相仿的,还有那些麋集于租界的下野军阀、政客,前清王公、贵族,以及他们的子弟。这两类人大多在租界活动。当时,英、法租界畸形繁荣,各种建筑物纷纷出现,法租界劝业场一带迅速发展为天津的中心与最繁荣的所在。为满足他们的需要,一些新型演出场所应运而生,如天祥舞台、新世界(1930年改为小广寒)、歌舞楼(1934年改为小梨园)、中原公司杂耍部、天会轩,等等。这些演出场所给的包银较高,所约请艺人,多是第一流的;它们上演的节目,都比较文明典雅,代表着天津的最高水平。为了在这些场所演出,为了使这些观众满意,艺人们不得不注意俗不伤雅,化俗为雅。具体到唱腔上,逐步由质朴、粗放、高亢趋向华丽、细致、婉约。这就推动了天津曲艺音乐的规范和美化。
(3)商业电台的出现。
1927年,天津广播无线电台开播,每日播出一些曲艺节目,但影响不大。三十年代中期,在激烈的商业竞争刺激下,仁昌、青年会、中华、东方四家商业电台先后出现。由于曲艺深受听众欢迎,也由于曲艺演唱的简便性,它们都约请曲艺艺人直播,由艺人在节目演唱中间代播商品广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手段,它们对曲艺——特别是曲艺音乐的普及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首先,不仅使京韵大鼓、单弦等原有曲种为更多听众所熟悉,而且使河南坠子、辽宁大鼓、京东大鼓、单琴大鼓等新流入或新创立的曲艺音乐形式家喻户晓。比如1939年4月3日的《广播日报》就说:“自乔清秀在电台播唱河南坠子以来,于是坠子声调深入家庭”。其次,宣传了演员,仰无线电波之力,14岁的马增芬以一曲《绕口令》奠定了她在西河大鼓界的地位,乔清秀迅速红遍三津,刘文斌得到了广大家庭妇女——特别是老太太——的青睐,翟青山、王剑云(单弦)、石慧儒(单弦)等人的名字与其唱腔一起飞入千家方户。
(4)激烈竞争的结果。
本时期,剧场间的竞争已达白热化。以前,曲艺演出基本不在报纸刊登广告,随着商品竞争意识的逐步深化,大中型演出场所认识到广告的作用,于是,大、小报纸的广告栏中,曲艺演出广告所占版面日益扩大,对各自出演的演员、曲种、节目竭尽宣传之能事。它们还借鉴京剧的“排名制”以刺激演员之间的竞争。所谓排名制,就是在广告和戏报中,依照演员在整场演出中的档次、位置,进行由主到次、由优到差的排列。档次、位置的确定,主要以演员的演出效果、受观众欢迎的程度为依据。比如:据1936年9月13日《益世报》所载小梨园之广告,小彩舞尚在二牌位置,头牌为张寿臣和侯一尘(相声)。在10月6日的广告中,她就超过张、侯,跃为头牌了。又如:1936年10月28日,刘凤霞(京韵)排名第三,第一、第二为小彩舞、张寿臣与侯一尘;可到了11月15日,她就下降为第八位了。排名的前后,不仅标志着演员的声誉、地位,而且决定着演员的收入。因而,演员们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艺,根据自己的特长与观众的需要在艺术上出新。而当时相对稳定的社会生活,又给他们提供了这种条件。
这种竞争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因而它不能不带来副作用;有些曲艺形式,如莲花落、荡调,由于皆为群活,而剧场又只按节目的场数付钱,演员越来越少,逐渐没落了。在观众“色艺双全”的要求下,鼓曲女艺人成批涌现,数量远远超过男艺人。鼓曲界开始呈现出演员“阴盛阳衰”的景象。以中原游艺场为例,1929年,女演员占40%;1936年,占60%以上;到1937年,竟高达70%。当时,各种曲艺音乐形式与相声、杂技等同台演出。这70%,除少数杂技演员、京剧清唱演员外,皆为鼓曲艺人。占30%的男演员,则大多为杂技、相声艺人。
4、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1937.8~1949.1)的天津曲艺音乐
在这一时期,天津的曲艺音乐开始急遽滑坡。
敌伪统治时期,不少杰出的鼓曲艺人谢世,其中不仅有刘宝全、金万昌、高五姑、常澍田、常旭九(莲花落、联珠快书)等老艺术家,还有风华正茂的花四宝、乔清秀、王剑云、荷花女(太平歌词),几乎全是各曲种的代表人物。朱玺珍去了东北、林红玉(京韵大鼓艺人,有女鼓王之称)去了山东,章翠风(京韵大鼓)去了南京,马增芬、桑红

⑽ 天津本地出产的戏曲剧种有哪些

天津之所以被称做是曲艺之乡,还因为多种的曲艺形式都是在天津形成和繁衍的。比如说像天津时调、天津快板,都是天津所特有的。而京韵大鼓、京东大鼓、铁片大鼓、快板书等等就是在天津形成的。像相声、评书、单弦还有梅花大鼓、西河大鼓等就是在天津兴盛和繁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