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天津话和安徽话如此相似
确实,真正的天津口音和周边地区的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方言不搭界,所以以前还有说法把天津方言叫:孤岛方言。但是偏偏天津话和安徽话又有点相似。这里有三段故事。
一段叫“燕王扫北’,说的是明太祖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曾经带兵到天津,北京一带守卫过边疆,他带去士兵有一部分人是安徽人,这些人最终都留在了天津,当时,天津只算是一个卫所,所以以前有天津卫的说法,而天津卫里面的士兵,多是安徽和苏州一带的。这个是 历史 上可以查的,燕王确实从安徽固镇一带招募了很多士兵,带着家属开赴北方。这是一次。
到了清朝时候,这个时候天津已经叫天津府了。为了抗击太平军,李鸿章带领大批淮军来到天津,天津成为淮军的大本营。同样道理,这次又强化了江淮方言的主体地位。
到了近代,皖系军阀头子段祺瑞也曾长期将天津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甚至一度在天津成立了政府。 这些都加深了天津与安徽的联系,两地思想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互渗透,方言上的趋同也就在所难免。
不过,一种方言的形成其实是很复杂的,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所以两地的方言也仅仅是相似而已,真用来交流怕是还是有困难的。
当然,现全国推行普通话,普通话渗入方言,以后差别会越来越小,毕竟,中华民族都是一家嘛。
我是天津人!虽然是郊区的!所以回答一下!
因为我老是全国跑,所以经常遇到语言不好交流的情况!
天津人说话很有特色!在全国各地都能被听出来,可以说是辨析度很高的一种方言!
天津人和全国各地的人在语言交流时,确实是会出现一些尴尬的情况!基本都是说:您说慢点我听不清!这样的事我也是经常遇到!
但是有一个地方的方言,我和他们的交流是基本无障碍的!
那就是安徽!
这个情况不难解释!
最主要的原因是:天津的由来造成了这一现象!
1、天津在公元1404年建卫,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在天津卫之前,唐朝叫“直沽寨”,元朝叫“嗨津镇”!
2、“燕王扫北”时朱棣带领军队平定北方,他带领的军队主要是南方人组成的军队。在天津建卫后,驻守天津的军队是来以自安徽的士兵,其中由以安庆人为主(安庆当时是安徽的省府)!
3、当时的天津地区乃至于华北地区的人口比较少,所以朱棣下令从人口密度相对稠密的山西搬迁大量民众,来到华北地区,进行人口发展和耕种!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就是当时的集体出发集合点!现在天津人都以那里为祖宗发源地!
(天津人好多的地域特殊方言都是在民众迁徙途中产生的!例如:上厕所叫“解手”,还分“解大手”、“解小手”的区分!那就是因为当时百姓故土难离,士兵将百姓的手都绑住串成一排行路,在有人要方便时就和士兵提出解开手要上茅房的要求,后来干脆就直接简化为“解手”,为了快速行进所以就要求男人在撒尿时只能解开一只手,也就有了“解小手”的来源!)
4、迁徙到天津的百姓在安定后,开始了天津早期的城市建设。在天津卫驻守的安徽兵没有返回家乡,所以就和当地的百姓进行通婚了!时间长了繁衍的子孙逐渐多了,原来安徽兵的家乡话和山西移民的家乡话逐渐的混合,产生了现在的天津方言的基础,加之天津地区的地下水含碱量高(我家这叫“咸水沽”),形成了很有鲜明特色的一种着名方言!
综上所述,天津人和安徽人之间的语言交流是障碍不大的!彼此都能听懂!
我们今晚报的记者曾经走访了安徽省东北部的宿州,为找到天津与皖北地区在方言、民俗、 历史 文化等方面的相通之处,确实有了很大的感触。
此外,宿州在结婚、出殡等民俗方面的习俗,也存在着许多与天津民俗相同之处。例如,结婚的时间和流程非常相似;殡葬的“摔老盆”习俗,还有殡葬的时间等,都与天津的民俗非常接近。
其实对于天津话的起源,一直以来就有众多说法,其中学术界就分成了三类。
学术界的三种说法其一,天津话是当地的土着方言,是由最早的静海话演变而来。
其二,传说天津第一批居民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村,查询资料也确实发现早期的很多天津人籍贯都是山西。
其三,天津人是“燕王扫北”时从安徽、江苏迁移来的,因此天津话源于皖、苏。
看了这些,您觉得天津话的起源是哪里呢?
个人觉得题目本身有点绝对化,其实天津话只是与安徽的皖北地区,特别是宿州地区的方言相同。而安徽的宿州地区距离天津有着七八百公里,两地说话竟然一模一样,就连天津人和宿州人自己都分辨不出,这是啥原因呢?
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追溯到 历史 上的明朝,当时明成祖朱棣在登基之前被封为燕王,被明太祖朱元璋派往北京、天津一带戍边。同时他也带去了安徽皖北地区的不少家乡父老,到天津一带戍边屯垦。
明建文二年,燕王朱棣从天津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当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将他戍边屯垦的地方改名为天津,当时从安徽及苏北来的军人是最大的群体,因此他们的家眷、亲属等也随他们迁入天津。
再加上天津所在地,在 历史 曾是海洋,是在黄河泥沙作用下慢慢形成的冲积平原,因此当地的老百姓很少。这样,朱棣带去的人,占据了当地的上层地位,他们使用的江淮方言也就成为强势语言。而天津地区的人较少,所以才造成天津话与安徽的皖北地区的方言特别相似。
应该说天津话和皖北话相似,尤其是宿州,明朝时燕王朱棣扫北,囤军天津卫,带来的都是家乡凤阳周围的兵,尤以固镇居多,此后不断有军人移民,成为天津卫主要群体,皖北话也成为天津卫主要语言。清朝时,李鸿章的淮军又在此驻军,加上民国段祺瑞的皖系还在天津成立政府。最终强化了皖北话在天津的主体地位。
大家说的天津话只是市里人说的话,郊区人民和市里人说话一点也不一样,请大家不要以为天津人说话都一个味,像武清说话偏北京,宝坻、蓟县就唐山味儿,毕竟北边的一些郊区原来属于河北省
传说是因为晚清时期李鸿章的淮军大量长期都驻守在天津卫,淮军顾名思义大部分是安徽人组成的军队,还有就是那时候的天津本来人口就不多,所以一下住进这么多外地人,口音被带跑偏很正常。(个人见解)
其实准确的说,没有一种话叫安徽话,皖北阜阳亳州属于中原官话,与河南鲁西北苏北说话很像。皖中属于江淮官话,与南京镇江说话很像。皖南本地方言属于吴语,现在皖南被同化的地方很多,吴语区被吞噬了挺多。天津话与安徽话很像,准确的说是和江淮一带的话像,这是有 历史 原因的。主要一是明初燕王朱棣带领凤阳一带的老乡扫北。二是李鸿章率领的淮军驻扎天津。三是皖系段祺瑞在天津的多年耕耘。上天好像有意为之,这些去往天津的几次人口迁移都来自安徽的江淮一带,所以经过多年繁衍,口音大都同化的和安徽江淮一带方言很类似了
天津话和安徽话相似?不可能啊,我就是安徽人,不过是安徽安庆人。安庆出名的就是黄梅戏,没来过安庆应该有可能听过黄梅戏吧,那戏里对话的安庆方言,跟天津话没丝毫相似的地方啊。听安庆人说话就像听黄梅戏里的人对话,听天津人说话有一种说相声的感觉。所以,题主是问的天津话和安徽某个地方的话如此相似吧?
这世上本没有天津话,外来的移民多了,就有了天津话。
根本就没有所谓“安徽话”这种说法,安徽之内别说皖北人听不懂皖南方言,就算是皖南,徽州地区相邻两个镇的人说话,经常都听得云里雾里一脸茫然。
要说天津话与安徽的方言相似,仅局限于皖北的宿州一带,与安徽其他地区的方言根本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而造成天津话与宿州话极其类似的原因,要追溯到明朝时期,从大量皖北居民被迁移至天津之地定居开始说起。
汉语方言,主要分成十三个语种,即官话、吴语、湘语、徽语、赣语、晋语、粤语、客家语、闽北语、闽南语、闽中语、闽东语、莆仙语。
整体来说,北方大多数地方方言都属于官话,虽然属于官话不同支,但大致意思没什么明显差别,晋语区是北方唯一的方言区。
然而南方截然相反,由于南方水网密布山区众多,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千奇百怪的方言,汉语几乎复杂难懂的方言几乎全都位于南方地区。
说真的,南方很多地区,不同地市甚至不同村镇出身的人,要不用普通话交流,要不就是大眼瞪小眼互相听不懂。
天津话在北方是个很特别的存在,因为天津话与旁边的河北话、北京话等都有显着区别,天津话倒是与上千公里之外的皖北宿州一带的方言极其相似。
这是方言之中的“飞地现象”,就算一个地区的方言与周围方言存在明显不同,反而与相隔很远的地方语言酷似,一般这种现象,都是移民造成的。
天津话与皖北宿州话酷似,也的确与移民有关,在 历史 上,安徽与天津之间曾经有过两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这造成了如今的天津话酷似宿州话现象。
地处海河入口处的天津,从唐朝开始就因为漕运而崛起,逐渐成为北方的水陆交通要冲。
明建文二年,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发动靖难之变,朱棣登基后为纪念功勋,于永乐二年正式在此建城,定名“天津”,意为天子渡口。
天津也成为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载的城市。
朱元璋出身凤阳府,所以早期明朝的将领与士兵大多也都是从两淮地区招募的,朱棣受封燕王以后带走了大量淮西子弟。
朱棣夺位之后不久就将都城北迁,随着朱棣北迁的大量旧臣、淮西出身的士兵与他们的大量家眷,也都一起北上,其中很多都被安置在天津驻防,构成了天津早期居民。
因为明朝的建立者出身安徽,所以有这样一层渊源,当时大量的皖北出身者被带到了北方地区定居,他们带去了家乡的文化,构成了最初天津的强势方言。
明朝时期,天津主要作为京师东部的门户存在,人口不是太多,而当地淮西出身者大多地位比较显赫,方言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这样的延续,一直到了晚清时期,而清朝末期的大移民也与军有关。
作为晚清重臣之一的李鸿章同样是安徽人,出身庐州府合肥县,他一手创立的淮军大本营就在天津地区,那时的李鸿章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常驻天津办公。
数万来自两淮的淮军将士,还有更多他们的亲眷都居住在天津城。
晚清时期,也有很多河北等地移民,在闯关东的过程中留在了天津,不过他们的整体人数不是很多而且比较弱势,因此河北方言没能完全影响天津话。
倒是在清朝没了之后,原本的淮军后代们,纷纷脱去了戎装,也就在天津定居了下来,如此一来天津城内来自于安徽的口音比例再次不断上升。
无论是明初时期的移民,还是清朝晚期的移民,都带有浓厚的军镇色彩,两次大规模移民都以皖北人为主,他们构成了天津城当时最强势的早期居民。
除此之外,清朝时期两淮地区的盐商非常强势富有,而当时皖北与苏北之地,常年因为淮水泛滥而被迫远走他乡。
顺着大运河,大量皖北与苏北的劳工被盐商带到了北方,位于大运河北端的天津成为了很多人最终的落脚定居之地。
皖北与苏北大多都属于江淮官话的方言区范围,大致上没有太多的区别,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众多劳工在当地逐渐也融入了当地的方言环境。
天津 历史 上前两次大规模的移民,主要还是因为朝廷的干预,而后来的自发性移民,则是因为受到当时的环境影响。
正因为这段过去,皖北尤其是宿州等地的方言,成为了天津话的母方言。
由于 历史 上大批来自江淮皖北之地的移民,构成了天津早期的强势居民,他们的方言最终奠定了天津话的基础,后来的其他移民数量上不占优势,因而被同化。
在地缘上,天津方言成为了北方的一个“方言岛”,显得非常独特,与周围的河北等地方言迥然不同,倒是跟千里之外的宿州相似。
当然,现实中的天津话与宿州话乃至于皖北、苏北一带的方言口音都极其相似,却多多少少有些不同,仔细听还是能够分辨的。
按照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天津方言的母语言,位于安徽皖北地区的固镇、蒙城与宿州包围起来的这个三角区域之内。
大致上,也就是江苏徐州的南部、安徽淮南的北部,涡阳县之东、五河县与泗县灵璧县以西的这一片区域之内。
当年,还是因为长期研究天津方言岛现象的学者李世瑜先生,在一次观看凤阳杂技团表演的时候偶然发现演员们的口音酷似天津话,之后前往凤阳考察,最终才发现这些渊源。
虽然 历史 上其他地区的移民口音,并没能占据天津的主流,但是多多少少还是影响到了天津方言的一些日常用语,这造成了天津话与皖北方言的差别。
天津人将鲤鱼称作“拐子”,皖北称作“鲤鱼拐子”,天津人油条叫做“果子”,皖北称作“油果子”,大多数用语都是一样的,但稍有区别。
至于“安徽话”,并没有这种说法,就好像外地人说的“安徽板面”,在安徽根本就没有,因为安徽只有“太和板面”。
安徽是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在明朝之前,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的安徽地区,南北向来都不属于同一区划,甚至分属不同王朝管辖。
历史 上,安徽长期都是南北王权对峙的前沿,皖南与皖北之间的文化差异极其明显,而这样的差异即便在皖南皖北成为一家子之后也并没有消失。
在安徽,皖北尚且还好,各地之间的方言差异不是很大,但巢湖以南就开始变得复杂,尤其是在长江以南,特别是在古徽州地区。
皖南多属于吴语和徽语重叠之地,方言本身就晦涩难懂,加上当地山区众多,很多地方都十里不同音,别说皖北人,就算是皖南沿江地区也未必听得懂徽州人说话 。
天津话,只是因为 历史 的原因,与皖北宿州一带的方言酷似,属于江淮官话的“信蚌片”,而与安徽其他地区的方言,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❷ 徐州方言与天津方言
你查一下天津方言的由来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蚌端口方言----天津话的根源
天津话,中国北方方言中的一种,流行于天津及其周边地区。天津地区虽然面积不算太大,但各处天津话仍有些许区别。一般认为,天津话以南开区的语音最为纯正,南开区相当于旧城里地区(也就是天津仅有的四条正南正北马路:东马路,南马路西马路和北马路所围起来的地区)以及附近的南市地区和娘娘宫(中国最北的一座妈祖庙)附近地区。
中国人类学家李世瑜,在比较了天津话与周边方言的特点后,认为天津话是一个孤立的方言岛,提出了“天津方言岛”学说。即天津话不是由周边的方言演变而成,而是被周边相似方言包围的,像一个孤岛一样的独立的方言区。
天津话的起源目前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天津话是土着方言,是由静海话在声调发生演变之后而逐步形成的;另一说法从民间传说出发,不少天津人都听老人讲祖上在山西洪洞大槐树村,而根据有关资料,也确实发现天津许多早期人物籍贯是山西,因此山西移民的记载,使得一些人相信天津话来自山西;第三种说法认为天津人是“燕王扫北”时从江苏、安徽移来的,因此天津话的来源于苏、皖。根据目前从历史及语音等角度考证,第三种说法最为可信。
“燕王扫北”即明成祖朱棣在登基之前被封为燕王,被明太祖朱元璋派往北京、天津一带戍边。同时他也带去了不少家乡及附近的人——包括大量安徽人和苏北人等——戍边屯垦。后来朱棣夺取帝位,亲赐天津这个地名,在此筑城设卫,即天津卫。至此,天津成为真正的城市,并且从安徽及苏北来的军人是最大的群体。他们的家眷、亲属等也随他们迁入天津。这样,他们占据了当地的上层地位,其使用的江淮方言也成为强势语言。而天津卫内其他地区的人较少,所以形成北京音与静海音包围天津方言岛的态势。
到了清朝,天津改为州,后来改为府。天津在清代也是淮军的大本营。天津同北京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且天津还是离京城最近的大都市,不少官员、贵族等在此做官或修宅。因此,宫廷用语开始影响天津话。此时,天津话开始同北京话进行了双向影响。天津话与北京话出现了大量相同的词汇与读音。而从清朝晚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很多曲艺形式,包括京剧、相声、京韵大鼓等都经历大发展,不少艺术家在京津两地演出,其中不乏名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京话与天津话的相互影响。如“捅漏子”的“漏子”,原本是北京话;而“糟改”原本是天津话,但在京津两地都有使用。
到了现代,尤其是随着推广普通话的进行,天津话已经开始靠近普通话,一些词语只在老人的口中能听到,年轻人很少使用。
发音特点
中国人类学家李世瑜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天津话与以宿州为中心的江淮平原地区的方言最为接近,并认为,天津话脱胎于此。
蚌端口、凤阳一带方言只与天津话的阴平(一声)都读低平调,其他的音调都与天津话有差距,特别天津话是没有入声字,而蚌端口、凤阳的方言都保存了许多入声字。而宿州地区的方言则与天津话非常接近,李世瑜用天津话与当地人对话中,当地人甚至没能认出李世瑜是外地人,可见其接近程度。
周恩来是淮安人,他虽然在天津工作学习生活过,但他后来为人熟知的口音并不是那时候形成的,而是他的家乡话。这样,他的口音为什么听起来很像天津话就不难理解了。
❸ 为什么宿州人说话与天津口音相似请详细说明一下
在李世瑜提出“天津方言岛”学说后,学术界一致予以认可,但对天津方言的语源却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流行在天津这一地区的一个土着方言;或说,是由静海话在声调发生演变之后而逐步形成的;另一民间传说,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村移来的;市历史博物馆的陈列根据志书所载,许多早期人物籍贯是山西,文献中也有“自山西移民”的记载,故也主此说;另是“燕王扫北”时从江苏、安徽移来的。李世瑜认为,从语言现象上看,“燕王扫北”一说是较符合实际的。 “燕王扫北”,是流传民间已久的传说。朱元璋称帝后,仿效古人,封了许多藩王。四子朱棣握有重兵,且屡建战功,故遭朱元璋忌惮。为了削弱他的实力,洪武三年朱元璋封他为燕王,让他带领大批老弱残兵到北京、天津一带戍边。据说,当时募兵的标准是“弱冠不挑,而立不去,天命之年随军去”,意思是说,随燕王扫北的人,二三十岁的人都不许去,只许五十岁左右的人去。无疑,这些人都是有家小的,就是说,燕王确实从固镇一带地区招募了很多士兵,带着家属开赴北方。 且不说传说怎样,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在燕王扫北前后,苏皖地区不断有移民到天津地区,江淮人逐渐地占了压倒性优势,才确立的天津方言岛。从山西或其他地方移民天津的人,由于不是大批的,无论是操什么方言,也都会被同化。 燕王是安徽凤阳人,他带兵北上定会从他的家乡及附近招募士兵,包括随军家属或其他移民,而且这些人有“明初有戍天津者,因家焉”(《天津县新志·汪来传》)。所以《卫志》户口有军籍,官籍。通过上述逃荒、漕运、戍边等,大批人定居到天津。 《卫志·毛恺德政碑》记:“天津近东海,故荒石芦荻处。永乐初始辟而居之,杂以闽、广、吴、楚、齐、梁之民。”这些史料、说明了明朝初期天津卫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军经商的吴人成了天津卫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这些人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比较高。于是,具有低平调的江淮方言成了天津卫的通用语。追寻天津话足迹 确立了天津话的来源,就要弄清楚,天津话的“母方言”到底在哪里?凤阳?蚌端口?淮安?还是……上世纪80年代,已经60多岁的李世瑜先后两次南下,奔波于安徽的各个城市。洪泽湖畔,留下李老踯躅的身影。线索遍布 出行之前,几种线索形成不同的画面,呈现在李世瑜的面前。 线索一:80年代,“凤阳杂技团”到天津表演,讲解员说的完全是“天津话”,李世瑜以为是临时雇用的天津人来当讲解员。表演结束后,他和演员谈话,才发现,他们的口音和讲解员差不多,他们说的就是自己的家乡话。李世瑜联想到,天津西于庄有一种民间舞蹈——花鼓,他们的唱词、鼓点、舞蹈、服饰都是从凤阳来的。听黄梅戏的时候,也常常感到道白很像天津话。 线索二:一次他从合肥乘车南下,列车员说的都是“天津话”。李世瑜以为这是天津列车段的乘务员调到淮南铁路段的。经询问后,才知道他们说的也是家乡话。一位在徐州工作的天津人告诉他,徐州话和天津话差不多,只要动几个音就可以了。凡此种种,都让李世瑜意识到,天津方言的“母方言”很可能与苏北、皖北一带有关,特别是以凤阳为中心的地带,当年燕王扫北时所带的兵可能就是从这里招募的,后来在天津定居下来。 线索三:周总理的口音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他的口音和天津话很像,因为他的阴平(一声)读低平调。淮安是周总理的故乡,这样就又使他意识到,以淮安为中心的方言有可能是天津方言的“母方言”。寻访:凤阳不是老家 带着这些假设,1986年9月,李世瑜开始了寻访工作,先去凤阳。李世瑜在蚌端口下车,先调查了蚌端口方言,边听边录音边研究,结果却令人失望。因为除了它的阴平(一声)也读低平调之外,其他的音调都与天津话有差距,尤其保存了许多入声字,而天津话是没有入声字的。如果加快语流速度,他们便有听不懂的地方了。到了凤阳,发现那里的方言不像杂技团的成员那样,而是和蚌端口基本相同,可能是杂技团的人并非都是凤阳人的缘故。 与此同时,李世瑜发现,凤阳的方言南部和北部还有差异,南部入声字更多一些。他又调查了凤阳附近的临淮和留端口,结果也是一样。抵达淮安后,同样是一无所获,李世瑜的线索一下子断了。凤阳和淮安是天津方言的“母方言”的推断,被事实否定了。偶遇:宿州才是正根儿 绕着高邮湖、洪泽湖地区跑了一圈之后,天津方言的“母方言”似乎还在云里雾中。李世瑜决定再到安庆寻访。在从徐州乘火车前往安庆的途中,他却有了出人意料的收获,这个收获成为李世瑜寻访成功决定性的因素。 火车上很拥挤,李世瑜和很多人一样是“站票”。火车过了宿州后,李世瑜身边的两个人因为抢座吵了起来。一口纯正的天津话,从两个人嘴里硬硬地甩出来。李世瑜以为碰到了老乡,便劝起架来,“都出门在外的,都不容易,别吵了。”抢座的人眼眉一立:“嘛!嘛出门在外!我,我就这儿的。” 一句话,让李世瑜大喜过望,安庆不去了!他干脆跟着这两个人下了火车,下车的这一站叫固镇,在蚌端口北48公里处。一到固镇火车站,李世瑜以为回到了天津,充斥双耳的统统是他从小听到大、说到大的天津话。 车站的茶摊前,一位老掌柜和他们搭起了话,一种“共同语言”让他们相谈甚欢。至今李世瑜的录音带里还留存着这样一段精彩的对话。“两位同志,你们哪儿人哪?”“您听我们是哪的人?”老人迟疑了一下:“听你们的口音是本地人,可我怎么没见过你们啊?”原来,固镇来来往往的人都要经过这个火车站,老掌柜差不多都认识。 老掌柜告诉李世瑜,固镇属于宿州市,宿州市距离固镇45公里。 兴奋的李世瑜马不停蹄地回了宿州,历经数月的调查,天津方言的“母方言”终于现出了真容——天津话来自以宿州为中心的广大的江淮平原。
❹ 安徽省固镇县人的后裔就是天津人对吧
天津话来自以宿州市固镇为中心的广大的江淮平原,从这点判断,天津人起码有一支源头来自安徽宿州,具体你可以看一看李世瑜先生的《天津方言岛调查研究》。
下面转载一段仅供参考——
天津由沧海变桑田了,才能有人住。在坐有许多年轻人,回家问问你们老人,我们原籍是哪里?很多人会说:咱们的祖先是燕王扫北而来的,老家是山西大槐树;也有人会说是安徽、山东等等。的确天津这地方是五方杂处,人从四面八方而来。但主要是成陆以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开成商端口,和海外有了交通,陆续地从四面八方来的。但是第一批大量的数以万计的移民到天津来,是在明初。所谓“燕王扫北”,燕王就是朱棣,朱元璋第四个儿子,他当时被封为燕王,让他带着兵到这边阵守。防止北方的蒙古人、金人、辽人侵略 。天津就是一个军事要地 ,设了卫,就是天津卫。在他来以前,天津这地方属静海县管,居住的是静海县人,讲的话是静海话。燕王扫北带来大量的人,那里的士兵和家属数以万计,他们后来多数定居在此。当时居住的静海人说的话就被燕王带来的人同化了。有人说:天津人是从大槐树来,没有这么回事。我曾去过大槐树,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天津人说的与山西话甚关系。且不说传说怎样,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在燕王扫北前后,苏皖地区不断有移民到天津地区,江淮人逐渐地占了压倒性优势,才确立的天津方言岛。从山西或其他地方移民天津的人,由于不是大批的,无论是操什么方言,也都会被同化。《卫志•毛恺德政碑》记:“天津近东海,故荒石芦荻处。永乐初始辟而居之,杂以闽、广、吴、楚、齐、梁之民。”这些史料、说明了明朝初期天津卫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军经商的吴人成了天津卫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这些人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比较高。于是,具有低平调的江淮方言成了天津卫的通用语。
天津方言和普通话比较,最大的特点是阴平差异很大 。北京话是“ 五五度 ”。天津叫“一一度”。按乐谱他们差八度音。其它在词汇,声调上更为复杂。我也研究了几十年,发表了有关天津方言的研究论文。后来我就做了这个工作:首先将天津方言的区域找出来,语音学叫:等语线。再看四面八方都是什么方言。在天津方言区域图(见6页)中,标明七个方言小区 ,(1)就是天津方言区,呈倒置的等腰三角形。天津旧城是天津话的中心,它的四至(即等语线或同言线,同语线圈)从东郊徐庄子开始经赵庄子、张贵庄、翟庄子、芦庄子、西郊北马集 、南马集 、北里八口、大韩庄、大芦北口、小南河、陈村、侯家台、邢庄子到曹庄子。在这范围的西北方向是(3),即北郊方言区 。这里又分为A、B两区。(5)即东郊方言区。(4)即静海方言区(属静海音系)。以及(2)即武清方言区(属北京音系)。由于(1)即天津方言区,它的东南西三面都被静海方言区包围着 ,这种现象在语言学上就称(1)为“方言岛”。所谓方言岛是外来的方言势力占据原来某方言区,形成被原来方言区域包围着的独立的方言孤岛。全国这种例子不少,大都因移民所致。北方方言区内最着名的方言岛是承德,它距离北京近二百公里,但居民操纯北京话,就是由于康熙时兴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大批供奉、保卫人员移住该地,定居下来,以致压倒原来居民所操方言,使之同化于北京话,因此承德形成一方言岛。
下面一个问题,燕王扫北占据这个地方,有多少人,从哪里来,他们说的话怎么是天津话?怎么把静海话压倒的?这得找出天津母方言。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各方面的调查证明,安徽省宿州市就是天津方言的母方言。宿州市就是当年燕王扫北招兵的中心点。江淮平原附近,北边到宿州,南到蚌端口都是说天津话。
我对天津史志做了两个贡献,第一个是我发现了天津古代海岸遗迹,掌握了天津退海地和沧海变桑田的规律。第二个是我发现了天津方言岛以及天津母方言。通过方言解决了天津历史问题,天津数以万计的移民从哪里来的?这些问题都是通过方言的调查以后,才得到比较圆满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