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津三个冷门景点,平时游客不多,疙瘩楼很容易被误会为瓷房子
早在明清时期,天津就是华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中式古典建筑、洋建筑和创意建筑在这里交相辉映,独特的城市气质使很多游客为之迷恋,我也是如此。
瓷房子、和平路金街、津里故里都是天津较知名的景点,相比起来位于市区的鼓楼、疙瘩楼和津湾广场名气较小,平时鲜有游客,但独具风韵,非常值得打卡。
鼓楼是天津卫三宗宝之一,和炮台、铃铛阁齐名,原来是明代天津城的中心,是当时的地标建筑和报时楼。
鼓楼是津门文化的发源地,天津城就是以鼓楼为中心四处扩散建设的。
现在看到的鼓楼是新世纪重建的,鼓楼周边已形成完善的商圈,主要售卖一些古玩,不过看起来并不是很繁华。
据说鼓楼内有一口大钟,重量达到三千斤,是天津的“钟王”,这口大钟大概铸造于宋朝或明末清初。
疙瘩楼位于天津五大道,名字虽然叫“疙瘩”,卖相却很好。
疙瘩楼代表了近代创意建筑的顶尖水准,有意思的是游客常常把它和另一座建筑物搞混,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疙瘩楼和瓷房子在风格上非常像,一些外地游客首先到的是五大道,在游览的时候被疙瘩楼奇怪的外表所吸引,结合以前在网上看到的瓷房子照片,很自然地把疙瘩楼当成了瓷房子,从而闹出笑话。
为了避免误会,疙瘩楼门口张贴有提示告知游客真实情况。
疙瘩楼是座四层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具有浓郁的意大利风格,所用的砖块是烧坏的疙瘩砖,这批砖块一开始以超低价出售也没有人买单,保罗·鲍乃弟知道后,出于敏锐的判断力,毫不犹豫地采购了这批“奇丑无比”的“次品砖”。
事实上这些烧坏的砖虽然不好看,但非常结实,是上佳的建筑材料。
保罗·鲍乃弟特地将这些疙瘩砖砌于外墙,意外地产生了独特美感,很快就远近闻名,主人趁势转手大赚一笔。
看来只要眼光独到,“废物”也能变黄金。
津湾广场就在天津站对面,是海河旁一片完整的欧式建筑群,既是景点,也是天津金融城的标志性区域,差不多每个角度都适合拍照,虽然游客并不多,但偶尔还是能看到一些年轻人过来拍照,在这里拍摄的人像照片充满异国风情,文艺感也很明显。
不知你是否去过这三个地方呢?
特别提示一下津湾广场和鼓楼广场都是免费开放的,疙瘩楼很多时候并没有开放,不过在路边就可以欣赏了。
❷ 天津三宝的历史
明朝弘治年间的一日清晨,天际隐隐泛出一丝淡淡的红光,一位驼背老人登上钟鼓楼,面向着太阳初升的地方,敲响那口巨钟,108声浑厚远播的钟声,将整个天津城从沉睡中唤醒,一日的繁华与喧闹便在阵阵钟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今天的鼓楼很威风,现代的建筑技术让它显得更加金碧辉煌,站在鼓楼的脚下,脸贴着蓝青色的城砖,希望她在耳边诉说着属于她的将近500余年的沧桑。钟还在,她也只能在现代人好奇花上10元钱的时候,长鸣几声,也仅此而已了。
“弘治年间的鼓楼,被称作‘钟鼓楼’,是整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它占领了天津城的制高点。”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罗澍伟告诉记者,明代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建城的时候还只是个土围子,到弘治六、七年(1493-1494),才砌成砖城,修建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的城楼和四处城角的角楼。位于城中心的鼓楼,也是在这个时候修建起来,名为钟鼓楼。这座钟鼓楼高三层,楼底的一层,是用砖砌成的一座方台,下宽上窄,辟有四个拱形门洞,通行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在这座台子上,修建了两层楼。第一层供奉观音大士,天后圣母,和关羽岳飞等。楼的第二层,悬有重300斤的铁钟一口。
“传说中,鼓楼钟、鼓皆有,但后来鼓被搬出,它却被称为‘鼓楼’。清朝诗人周楚良有一首《竹枝词》中写道:‘本是钟楼号鼓楼,晨昏两度代更筹,声敲一百单零八,迟速锅腰有准头。’”
当时的天津人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惟一的时间,就是鼓楼分早晚两次敲钟的声音。钟声清脆响亮,传遍城里城外和海河南北很远的地方。同时,鼓楼是天津城市繁荣的见证,明代着名的集市之一宝泉集就是依傍着鼓楼,“当年的天津城,号称‘赛淮安’。”罗老的语气中颇有些自豪,他说,清代一位天津诗人梅小树写过一副对联,挂在鼓楼上,上联是:“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下联是“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
天津鼓楼在清朝末年被破坏。光绪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城墙被拆除,独独鼓楼幸存。不久,楼为消防队占用,作为了望台。民国十年,直隶省长曹锐,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照原样重建,把鼓楼四个城门的名称“镇东”,“定南”,“安西”,“拱北”,请名书法家华世奎书写。1952年,城市建设中才把它拆除了。 (1)炮台在现在南开区炮台庄,建于明代崇祯十二年(1639年),为防止满人入侵,清代时已经没有什么作用,失于维修倒塌。
(2)大沽口炮台位于市东南60公里塘沽区海河与渤海的交汇处,现存炮台3座,以“威”、“镇”、“海”三字命名。大沽海口是“津门之屏”,明代开始设防,清代修炮台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大沽口炮台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1840年至1900年六十年间,西方列强为夺取在华的经济利益和 政治特权,先后对大沽口炮台发动了四次入侵。随着《辛丑条约》的签定,清政府被迫拆毁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炮台遗址位于天津海河入海口南、北两岸。初以砖石砌就,后以三合土夯筑。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炮台建制不断发展,防御体系逐具规模。鼎盛时期形成以“威、镇、海、门、高”以及石头缝六座炮台为主,配置千、万斤级铜、铁大炮及附属设施强大的海防防御体系。
(3)在很多介绍天津的旅游网中,时常将三宗宝中的炮台说成是大沽口炮台,其实,被称作三宝之一的炮台早已因一纸屈辱的《辛丑条约》,而被强行拆除,如今还能看到的只剩下北营门东马路的炮台台基。
在红桥区北营门东马路118号的一座红砖小二楼前,记者见到了仅存在的炮台台基。台基高约2米,底边呈正方形,每边长16米多,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红桥区文物管理所所长王玉柱告诉记者,这7座炮台比大沽口炮台早了178年的历史,窑洼炮台被废弃后,除了这个台基没有留下什么东西,长期荒芜。日伪时期,上面盖了房,建立了派出所,老百姓称之为炮台派出所。1956年,街所合并后,派出所搬走,改为区政府干部宿舍至今。几年前,三条石房管站把台子四周用水泥包围起来,加以保护。
记者很奇怪,为什么没有在墙面上看到“红桥区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王玉柱笑着说:“因为牌子是铜的,小楼里的马老太太怕被人偷走,就干脆收到自己家里保护起来了!”
据王玉柱介绍,明代崇祯十二年(1639年),外有满族统治势力的侵犯,内有李自成“兴风作浪”,内忧外患中,天津这个水陆交通的咽喉,立时成为了保卫京师的前沿重镇。明朝政府责令天津总兵赵户栋环绕天津卫城所建七座炮台,分别设在七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冯家口、海光寺西、三岔河口北岸、河北区窑洼南岸、红桥区西沽、邵公庄东和双庙街。每座炮台拨10名兵士昼夜防守,用以保卫城区的安全。清朝时候,张志奇写的《七台环向》诗,把炮台列为“天津八景”之一,可以想见当时炮台多么壮观了。
然而,壮观的炮台并没有守卫住明朝岌岌可危的政权,随着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清兵入关,炮台遂成废物。清人崔旭在《津门百咏》中写道:“防御森严列炮台,绕城七处亦雄哉;升平时节闲无用,断壁残基长绿苔。”不过到了1900年庚子事件中,有的炮台却在抗击八国联军中发挥了作用。于是,在《辛丑条约》的条文中,八国联军要求拆除这7座保家卫国的“战士”。 (1)铃铛阁原来是旧城西稽古寺的藏经阁,建于明代万历七年(1579年),因为飞檐四出,风铃丁冬,俗称铃铛阁。光绪年间因附近板场失火被波及而焚毁,民国期间在原址建铃铛阁中学。
铃铛阁中学位于天津县城外西北角,初名稽古寺,建自唐代,寺内存有《大藏经》全卷。明万历七年,(1579年)建藏经阁,重檐四出,甚为壮观。阁角装有风铃,铃声可远闻数里,乡人因呼为铃铛阁。康熙三十八年,住持含光和尚又重修一次,清代文学大师朱彝尊曾为文以记其事,并描述其登临时的感怀:夕阳在衣,风铃铮然;翔鸟上下,为之目旷神仪。光绪十八年,不慎于火,延烧及藏经阁,房子及所储存的大藏经都化为灰烬。1901年,严范孙、高凌文、王世兰等倡议以稽古书院旧址改办新式中学,名为天津普通中学,但由于习惯大家叫它为铃铛阁中学。在其校旗校徽上,铃铛作为其主要标志
(2)如今,想看到铃铛阁的原貌是不可能的了,记者惟一能找到的是因铃铛阁而得名的“铃铛阁中学”和学校里的六块碑刻。在这只鳞片爪中,记者慢慢体味着被掩埋的过去。
仅存的六块碑刻上,也仅仅是改稽古寺成稽古书院的原因和稽古书院的课式章程。“光绪十三年,因稽古寺僧人不法……乃于改设书院”。
“……每年前半年课经文策论后半年课经解诗赋春秋……以每月二十日为课期,二月间课,十二月停课。”
“春秋甄别录取八十名计正取,十五名副取,二十五名次取,四十名外取,列备取,二十名遇有扣除者挨补。”
在书院上课,学习好的书院还会给予“奖学金”。“每课奖银由官给发膏火,课卷由书院给发。正取第一名膏火津钱三吊文,第二名到第五名各二吊文,第六名至十五名各一吊五百文。副取第一名膏火津钱一吊五百文,第二名到二十五名各一吊文,次取第一名膏火津钱一吊文,第二名至二十名各八百文,余无膏火。”
在稽古书院当老师要求很高,“必择品学兼估者主讲经史,不必拘定本邑人,……”可见,当时只要是人才,不论是哪里人都会被“搜罗”进入书院。
铃铛阁中学校长乞明告诉记者,多年以前学校翻修操场的时候,还挖出了两个没有了头部的石龟。“当时是用了一辆8吨的拖车才把其中一只拖出来,另外一只依然埋在操场下面。”铃铛阁的焚毁或者说是铃铛阁的被忘却,让乞明很感到遗憾,看着在操场上跑来跑去的学生们,他说,“铃铛阁的历史,应该让现在的孩子们了解了解了。”
据天津市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罗澍伟介绍,铃铛阁,是一种俗称,原来是一座“藏经阁”。始建年代其说不一,有说始建于唐代,有说建于元代,有说建于明代。干隆《天津县志》卷八附“坛庙”:“稽古寺,在西北门外西北隅,万历七年敕建,康熙三十八年重建,有藏经阁。”这里的藏经阁,便是铃铛阁。同治《续志》:“海会寺,在城西稽古寺西,元至正间天竺国僧海会结庵于此,故名。明万历年间重建。”显然,这两条记载有不同之处。但天津着名地方志学家高凌雯却用他的解释,解决了两者的矛盾:即万历时所建的稽古寺在海会寺旁,元朝时建海会寺,在明末时倾圯,并入稽古寺。《天津县新志》卷二十五附“寺观”说:“海会寺在城西北,元至正间天竺国僧海会结庵于此,故名。旁为稽古寺,明万历七年建。其后,海会寺圯,以地并入稽古寺。”
藏经阁原是海会寺的建筑,后并入稽古寺,成为它的附属建筑物。“阁两层,宽五楹,飞檐四处,如鸟张翼。”“藏经阁”共两层,但基础高在一丈多。屋顶飞檐突出,画梁雕栋,庄严华丽。为了宣扬佛家醒世作用,防止飞鸟的破坏、玷污,在房脊屋檐檐角悬挂48只风铃,长一尺多;微风吹动,铃声由近而远,好像波浪一样,清澈悦耳。声音可飘扬二、三里,为这一带居民平添了异彩,深受人景仰。久而久之,铃铛阁声明大噪,遐迩皆闻,反凌驾于稽古寺之上。
阁里藏有十六柜佛经,其中的《大藏经》包括了几乎全部的汉语佛教经典,还有贝叶经,这些经典版本是很珍贵的。康熙年间,由天津道署捐资重修稽古寺,请来江南名匠,仿照黄鹤楼修葺一新。同时,扩建了平房数间,以作考文之需。
阁内的藏书楼中,书笺大部分是当时的名流所捐赠,多为稀世之珍。海内孤本达数百种之多,尤以元、明人手抄本(百余种)以及六朝写经四十卷最为珍贵。传说,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为“晒经节”。到了那一天,阁内的全部藏书均置于阳光下曝晒,蛀虫防腐;同时借此良机任人阅览,以飨读者。当时津门的一些文人学士,纷至沓来、先睹为快,一时盛况空前。
以清代光绪十八年(1892),因稽古寺临近的木板厂失火,殃及铃铛阁,可惜这一着名的故迹连同藏书一起被大火焚毁。现在,也只有铃铛阁中学和那六块碑刻,记载着天津城曾经有过一座美丽的建筑。
❸ 天津哪个区最繁华
如何看待天津滨海新区未来的发展?说实话,一定是向好的,但是需要两点很重要的东西,时间和改善。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滨海新区的前世今生,滨海新区是一个很泛很广袤的区域,现在的滨海新区由原来的塘沽区、大港区和汉沽区三个区组成,核心区位于塘沽,总面积有2200多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三分之一个上海的面积,因此大片土地属于未开发的盐碱地和湿地公园。
再来看一下滨海新区的区位和硬件情况,坐标津城以东30公里,坐拥北方最大集装箱码头,新区内滨海站+滨海西站+塘沽站三座高铁站,新区以西15公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港口+区位+硬件实力真是没得说。但是,但是,重点来了。
现在滨海新区真正成熟真正算的上繁华的区域,只有塘沽区,而且只是塘沽的中心地带,共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泰达(已经发展了30多年的经济开发区)+2、新港(由港口衍生出来的海滨新城)+3、塘沽老城区(塘沽地区最早的发源地)+4、于家堡响螺湾金融商务区(网上被黑的最多的鬼城,现在情况有所好转)。这四个区域紧密相连,大约有15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共同构成了滨海新区真正意义上的核心区,因此以下分析,只针对这15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其他2000平方公里不考虑,因为没有意义,毕竟2000平方公里的范围,是不可能一下子都发展起来的。
起初的滨海新区,以中心城区为基点(这里补充一点,滨海核心区在滨海新区这一概念提出之前,就已经有10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共分成了七个功能新区,包括东北角的中新生态城,东边港区的东疆保税港区,天津港保税区,临港经济区,西边的滨海高新区,以及中心地带的泰达开发区和于响金融商务区。
————————————
现如今,十年过去了,再来看看这几个区域的情况。中新生态城凉了,到目前为止入住人口不足7万,而19年预期人口是35万……手动捂脸吧,毕竟跳出主城令立新城,迄今为止全世界都没有成功的案例(参考广州南沙,上海东南角新城,韩国仁川新城,无一成功);东疆保税港区目前仍然是一片荒凉的化工厂+港口,人气十分冷清,与预期的保税港区差距很大;位于核心区的于响金融商务区,更是荒凉冷清的可怕,一时间沦落为鬼城,直到今年新的领导班子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情况才有所好转。其他几个分区情况也大致相同。而唯一算的上繁华的,也是唯一几乎没有砸钱的,就是泰达经济区,由此可见市场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
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我想应该就是,违背市场规律的强行政策,在如今强大的资本市场里,起的作用只能是泛起一片涟漪。
说一下对滨海新区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1、找准自己的功能定位,对核心区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泰达开发区以重工制造为主),将重工生产转化为自主创新+制造,然后再吸引资金发展金融,同时发展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不要再去追求金融中心,以目前滨海的产业结构,滨海追求的定位应该是以泰达为中心的高端制造中心,而不是在周围另外乱搞新区。
2、修地铁、修地铁、修地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高铁站已经有了三座,从滨海站上车去市区20分钟,去首都50分钟,很方便。但是地铁,十年了!!!这么大把的钱都烧光了,但却没有把地铁修建提上日程,也真是服了!到现在2019年了,滨海只有一条通往市区的轻轨!试想,一个个刚刚毕业买不起车的大学生,被滨海这诱人的人才引进计划吸引而来,却发现没有地铁,what a fk?怎么去上班?挤公交??emmmm……
3、天津本地人需要改变,这一点不光指滨海,更指天津市区!天津人思想相对落后,思维不够灵活,而且小富即安,享受着国家一系列政策,优越感强烈。(这里天津人不要喷,有时间自己来一趟南方,不用去沪广深,你就到南京武汉苏州杭州这些地方转一转,看看我说的对不对)
一个地方要想真正实现质的发展,归其本质在于人,首先需要领导层开放前瞻性的眼光,再者需要青年人灵活的思维,需要开放性的思想+包容性的格局,这样一座城市才会有活力,才能有发展。而就目前滨海和天津市区来看,哪一点都没有,政府官僚气息严重,办公效率相对南方大城市低太多,基层服务业服务态度差,本地年轻人以进事业单位为荣,排外看不起外地人,这一系列的缺点导致了天津整体民营经济差,市场氛围差,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又大又落后,而且到处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恶性循环。建议从"人"这一方面,天津需要彻底改变。
❹ 天津铃铛阁的简介
所谓“天津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阁”不读gě,而读为gǎo)”。
明万历七年(1579年),建藏经阁,重檐四出,甚为壮观。阁角装有风铃,铃声可远闻数里,乡人因呼为铃铛阁。康熙三十八年,住持含光和尚又重修一次,清代文学大师朱彝尊曾为文以记其事,并描述其登临时的感怀:“夕阳在衣,风铃铮然;翔鸟上下,为之目旷神仪。”光绪十八年,不慎于火,延烧及藏经阁,房子及所储存的大藏经都化为灰烬。1901年,严范孙、高凌文、王世兰等倡议以稽古书院旧址改办新式中学,创建了天津最早的官立中学,名为天津普通中学,其沿革为今天津三中,现址为铃铛阁中学,在其校旗校徽上,铃铛作为其主要标志。
❺ 天津市红桥区铃铛阁地区就像贫民窟
是个问题,挺好的楼房拆了很多,但是这些平房就是没有说法,希望该区的领导咱们好好的看看,当你们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的时候,想想地处红桥区的铃铛阁地区这些平房离得居民们。
我也路过那里,看到很多的居民在生煤球的炉子做饭,目前很多外地的人租住那里,管理很乱,治安也不是很好。
希望领导们别总报喜不报忧的,说讲政绩,看看西关街里面那些百姓们的生活,还停留也在50年代。或更远。你们心安吗?
❻ 请问天津三宝中的铃铛搞指的是哪个地方的什么东西
天津的“三宝”至少有两种。
一种是专指特色建筑的“三宝”:“鼓楼、炮台、铃铛阁。(阁发搞音)”其中除了鼓楼在去年重新修建以外,另两种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而荡然无存了。
还有一种是专指特色饮食的“三宝”:“蚂蚱、银鱼、炸铁雀。(雀发巧音)”而我们今天要谈的,正是这具有悠久历史,又颇有天津地方特色的“三宝”。